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生态农业》2005,14(1):120-120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处,总面积190781公顷,1960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森林生态系、自然历史遗迹和珍稀动植物。  相似文献   

2.
《当代生态农业》2004,13(1):116-116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武夷山市、光泽县接合部 ,面积 5 65 3 0公顷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 ,198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物种。本区是武夷山脉的主体部分 ,最高峰黄冈山海拔 2  相似文献   

3.
《当代生态农业》2005,14(1):136-136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面积241776公顷(由勐腊、尚勇、勐仑、勐养、曼搞五大片组成),1958年经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建立,198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重新区划调整,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1993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  相似文献   

4.
<正>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上杭县、连城县和新罗区交界处,为武夷山脉南段与博平岭之间的玳瑁山脉的一部分,俗称"梅花十八洞",主峰海拔1 811 m,为闽西第一高峰。保护区东西宽约20 km,南北长近19 km,总面积22 168.5 hm~2,森林覆盖率达89%。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加入国家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1994年列入中国优先保护的生态系统名录和森林生态系统优先保护名录,被誉  相似文献   

5.
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01年经科技部批准成为全国首批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之一。八年来,在科技部和重庆市、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重庆市科委的具体指导和市级  相似文献   

6.
《南方农业》2008,2(3):94-94,F0003
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科技部等六部委于2001年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也是科技部批准的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重庆示范区,其前身是重庆市人民政府1997年批准成立的第一个市级现代农业开发园区.  相似文献   

7.
2005年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获得4只纹胸鹛(Macronous gularis),这是广西鸟类的新记录。标本现保存于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标本室。在弄岗保护区森林下层鸟类中,纹胸鹛已成为仅次于灰眶雀鹛的优势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90年建立,是我国唯一以华南虎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为了提高保护区生态等级功能,妥善解决保护区内人工林历史遗留问题,对该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管理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区人工林改造提升方案,为今后该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整合与开发保护区的信息资源,基于GIS技术研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并以小五台山为例开展应用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系统采用3层结构体系,构建4个保护区数据库,设计8大功能模块和6项基本功能,可以满足保护区的管理需求.该系统可实现保护区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和综合集成,促进业务部门协同和数据成果共享,形成对保护区信息资源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和直观展示相结合的新型一体化管理模式,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境安全保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该区保存了三江平原原始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三江平原原始湿地景观的一个“缩影”,是我国重要的天然基因库之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该区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在具体分析洪河保护区湿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安全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伟  向莹  李景吉  高榆  刘延国 《水土保持通报》2023,43(5):203-211,278
[目的]探究四川省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000—2020年陆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为保护区的建设和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四川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000—2020年植被生长旺盛月份(6—9月)的MODIS数据为数据源,结合像元二分法、Theil-SenMedian趋势分析法等相关分析法探究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结果](1)在时间变化上,四川省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陆地植被覆盖度呈略微上升趋势,整体以0.09/10 a速率波动上升。(2)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湖区及其周边区域低,南北高的特征,呈现整体上升,局部下降的特点。(3)保护区气候(6—9月)趋向“暖干化”发展,植被覆盖度与气温和降水量以正相关为主,且受气温影响大于降水,其影响因素具有空间差异性。[结论] 2000—2020年,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良好,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略微上升趋势,其中,气温是影响植被覆盖度的主要气候因子,同时地形、人类活动对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三湖”保护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松花江三湖保护区(以下简称“三湖”保护区)是1990年2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三湖”是指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是吉林省重要的水资源基地,具有发电、灌溉、供水、防洪、养鱼等多种效益.但是,长期以来,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对“三湖”保护区的环境资源只注重开发利用,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区域内外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所以必须采取有利措施,加强保护区内水土流失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当下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平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保护区管理中的一个难点。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应仅仅是就地保护,还应与社区发展相容相依。基于此,以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围绕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促进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段的安敦盆地,为极旱荒漠区,植被类型变化是反映荒漠区生态变化的重要指标。第3期科学考察植被类型调查结果显示,在前2期调查基础上,保护区新增1个植被型和18个群系。比较结果表明,10年来,保护区植被类型随生态环境发生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15.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协调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才能符合保护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实地调研保护区资源保护和社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的现状,以及资源开发保护与当地居民的矛盾。研究得出了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共存的模式,认为适合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来资源保护与社区合作的方式是建立保护区和社区的共管机制、提高保护区管护水平、旅游利益的合理分配、生态补偿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遥感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技术优势越来越突显,逐渐成为大范围环境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基于此,通过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2019年卫星监测林地数据变化及变化地区人类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数据变化的自然与人为原因,以此为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政府督查提供相关参考依据,并针对保护区开展遥感监测工作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疆山盆系统绿洲经济生物圈保护区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指出新疆“三山夹两盆”山盆系统景观带谱决定其荒漠绿洲生物圈保护区的逆序组织模式 ,人工绿洲必须实施岛国经济外向发展模式 ,其发展途径为内部生态经济优化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并提出建立阿尔泰山、天山与昆仑山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自然保护区以及退耕还牧、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改善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质量至关重要,而建立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以洪河自然保护区为例,针对东方白鹳栖息生境、觅食生境、景观生境和应急觅食生境,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利用综合评价法对2013年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进行了脆弱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的生态脆弱性为潜在脆弱,保护区内生态环境质量良好,这与政府对保护区的管理、发展以及人们的保护意识提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中的耕地保护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嫩—三江平原地区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湿地集中分布区,大面积农垦及其它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使天然湿地丧失和退化。该区域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它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保护区内的生产生活活动干扰冲击天然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区外的水利工程设施及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对保护区湿地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保护区自身建设和管理基础薄弱等。针对松嫩—三江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从保护区自身建设和保护区政策措施2方面探讨了区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松嫩-三江平原地区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湿地集中分布区,大面积农垦及其它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使天然湿地丧失和退化。该区域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它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保护区内的生产生活活动干扰冲击天然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区外的水利工程设施及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对保护区湿地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保护区自身建设和管理基础薄弱等。针对松嫩-三江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从保护区自身建设和保护区政策措施2方面探讨了区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