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50年代以来森林病害由单一树种、单一病害的简单防治, 到目前正在探讨中的森保系统工程的有关防治概念的发展。在防治技术上, 着重讨论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抗病育种在森林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导引下,我省造林事业蓬勃发展,各地营造了大片马尾松、云南松、华山松林,现大都已郁闭成林。但由于有些地区在营造时,对树种和宜林地的选择、树种配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导致赤枯病(Pestalotia Sp.),赤落叶病(HypodermaSp.)等多种森林病害严重发生,造成林木生长缓慢,甚至大面积死亡,损失很大。近年来,我省广大林业职工遵循毛主席关于“同病虫害作斗争”的伟大教导,积极开展药剂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不能根除上述病害。为了进一步防治森林病害,选择抗病树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陆森林病理事业之发展大体分为三个时期;1917—1953年为萌生期,其间只是少数林学家、植病学家或真菌学家对森林病害进行另星的调查或研究,防治也仅限于少数病害的单一措施,森林病理学教学内容基本上借鉴外国的;1954—1978年为创建期,其间森林病理的教学、科研和防治实践都已具备了比较好的基础,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建立了一支从事森林病理教学、科研的专门队伍和从事基层森林病害调查、检疫、防治的技术力量;从1979年至今为发展期,其间森林病理教学已发展成多层次、多途径培养人才,研究工作已深到病原生物学、致病机理、抗病育种、病害流行和预测预报等,防治工作已从单纯化学防治进入以栽培管理和提高植物抗性或选用抗病树种以及调节微生物生态平衡为主的综合防治阶段。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我国原有栽培管理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出一套中国的植物病理学来。  相似文献   

4.
一、林木病害诊断林木病害的种类很多,据全省森林病虫普查,我省森林病害,包括寄主树木70个科,306个树种,病害1124种(属)。其中真菌病害1000多种(属);其它病害100多种(属)。各种不同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也都不同。因此,首先必须正  相似文献   

5.
调查表明,祁连山区林木病原菌有107种,造成病害134种。其中,叶部病害74种,干部病害38种,枝梢病害17种,种实、根部病害较少。病害发生种类随植被垂直分布和林区气候不同而变化,人为活动对林分的干扰破坏是诱发森林病害的重要因素。通过总结生产经验和试验筛选,提出了适宜祁连山区主要森林病害的植物检疫、抗病育种、林分抚育、经营管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主要林木病害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福建位于华东南部沿海,素有“东南山国”之称,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森林资源丰富,林木病害种类繁多。为了进一步澄清全省主要树种病害种类,以加强研究和防治工作,在1980年——?3年森林病害普查的基础上,作些深入地进行调查、鉴定和补充,现整理出马尾松、黑松、湿地松、杉木、毛竹、建柏、柳杉、樟树、木麻黄和油茶11种树种、82种病  相似文献   

7.
对湿地松和火炬松枯梢病与立地条件和林分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表明,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和雪压与松树枯梢病的发病率显著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依次为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雪压;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和造林质量与病害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依次为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造林质量。各因子与发病率的复相关系数为0.8382098,与病害严重程度的复相关系数为0.8687435。对此病害,宜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长治县常见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病虫害是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的主要障碍之一,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介绍了长治县主要绿化树种、主要经济林树种常见虫害、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落叶忪是高山林区的优质树种,是我国四大速生树种之一。我处营造的落叶松林占历年更新造林面积的44.6%。由于一年生苗木病害严重,死亡率达50—90%,1971年开始我们进行了防治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病害发生的规律,找到了防治的途径。病害的症状及其发生情况落叶松病害在红旗林区一般发生于五月  相似文献   

10.
本文调查分析了引自澳大利亚的桉树伞房属4个树种23个种源209个家系在广西柳州试验点遭受桉树Quambalaria顶梢与白叶枯萎病病害情况.4个引进树种中斑皮桉和大叶斑皮桉受害最为严重,感染率分别达99.2%和97.9%;柠檬桉和斑皮柠檬桉总体抗性表现较好,感病率为63.2%和72.4%.4个树种易感病的特性和适宜的降雨环境,是病害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对伞房属4个树种的下一步研究应注重于抗病种源、家系的选育.  相似文献   

11.
<正> 叶锈病是杨树苗圃和人工林中发生最普遍的病害,常造成叶片提早脱落,使树木生长减慢。我国寄生于杨属的锈菌中,最常见的两个种是Malampsora magnusiana 及M.larici-populina。前者侵染白杨派各树种,只银白杨表现抗病,青杨、黑杨和胡杨均不受侵染;后者主要侵染青杨和胡杨,黑杨中有感病和抗病多种类型,白杨则全部表现免疫。防治叶锈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培育和  相似文献   

12.
<正> 杉木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chr. et Spauld.]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南方各省杉木林中普遍发生的病害,有的地方发病很严重,虽各地进行了研究和防治试验,但目前还缺少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因而选育对炭疽病抗性较强的杉木优树家系,是大面积防治这种病害的重要途径。各地在选择杉木优树和建立种子园的过程中,虽然也注意了病虫害的问题,但一般尚不确知杉木优树是否具有优良的抗病特性,这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森林病害防治技术措施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1949年以来中国森林病害防治筒史及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和途径。比较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优势及不足,并由此论述了森林病害防治策略转移的趋势,提出了森林病害防治的生态控制理论,认为生态控制是未来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落叶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松落叶病是为害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做好落叶松落叶病的防治工作,应重点把握好对感病林分进行合理采伐,及时更新抗病树种;加强林地清理,改善卫生状况;强化造林管理,培育优质林分;狠抓预测预报,适时开展化防等环节。  相似文献   

15.
对森林病害的概念和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森林病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并就如何对森林病害进行综合防治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措施,以对今后相关方面研究和工作的开展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属树种的毁灭性病害,危害严重、防治困难。安徽省从2001年开始从疫区和非疫区的马尾松林分中选择324株抗病优树以及部分广东、广西种源,通过嫁接繁殖和人工接种松材线虫的方法进行无性系抗病性测定。2011年利用筛选出的68个家系的89个高抗无性系营建了1.6 hm2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各家系成活率90.9%~100%,平均成活率93.6%。  相似文献   

17.
西北五省森林保护和灾害防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北五省是我国防护林建设的关键区域,其森林保护和灾害防治对区域的森林保护和发展至关重要。文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9年的数据,采用熵权法和PSR模型对西北五省的森林保护和灾害防治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陕西、宁夏和甘肃森林人工率较高,均在21%以上;五省森林病害防治率均在63%以上;青海和宁夏森林虫害防治率较低;森林鼠害防治率除新疆外,其它四省均在63%以上;宁夏、青海和陕西森林火灾严重。西北五省森林保护和森林病、鼠害防治取得了较好成绩,但长期防治工作仍是一项艰巨任务,且森林虫害防治和火灾防护工作将是当务之急,需采取合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封育树种结构是指在一定的适宜开展封山(沙)育林的地域内各封育树种的面积百分比。封育树种结构受立地类型、物种特征及自然条件和经营思想的影响。封育树种结构优化问题即在特定的自然气候、立地类型、树种特性及经济环境等制约的条件下 ,追求最满意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 ,通过合理规划和育林措施有效地优化封育树种结构是可以实现的。实践证明 ,在一定的条件下 ,种群多样性越大 ,其稳定性越高 ,如产生的增肥效果能补充树木养份 ,有利树木生长 ;可以防治森林病害 ;能科学地恢复和保护植被 ,涵养水份 ;有效防止和利于扑灭森林火灾 ;…  相似文献   

19.
直干蓝按是云贵高原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造林树种,由于病害严重,经济损失较大.本文旨在研究会理县直干蓝桉枯枝病的病原菌、分级标准、感染状况和防治方法,以解决林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夹竹桃病害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夹竹桃是一种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由于种植范围广,加之为害夹竹桃的病原生物较多,导致夹竹桃病害种类多样,其中有的病害严重时能使整株枯死。本文根据现有资料共统计了7种夹竹桃病害,每种病害的症状和病原都进行了详细描述,论文最后提出了夹竹桃病害常用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