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云南松人工林正常木和应压木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松应压木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比正常木大0.060 6 g·cm-3、0.046 0 g·cm-3和0.050 4 g·cm-3,呈极显著差异; 云南松应压木全干和气干顺纹干缩值分别比正常木干缩值大5.65和3.92倍,较易发生干燥缺陷。另外,除气干径向干缩率差异显著(p<0.05),应压木与正常木的其他各干缩率差异均显著(p<0.05),较正常木更容易发生翘曲变形和开裂; 应压木和正常木的气干差异干缩差异显著(p<0.05),全干差异干缩差异不显著; 正常木主要力学性质与密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应压木的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与气干密度紧密正相关,顺纹抗压强度和气干密度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北方6种园林绿化灌木水分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瑞木(Cornus alba)、红王子锦带(Weigela floridacv.Red prince)、麦李(Prunus glandulosa)、辽东水蜡(Ligustrum obtusifolium)、杞柳(Salixintegra)、忍冬(Lonicera maackii)6种绿化灌木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6种苗木在干旱胁迫下的水分状况。设置4种土壤水分条件,土壤含水量分别设为55%(A)、45%(B)、35%(C)和25%(D)。应用PV技术测定不同苗木的束缚水含量(Va)、饱和时的最大渗透势(Ψ1π00)、膨压为0时的渗透势(Ψ0π)、相对含水量(CR0W)、相对渗透水含量(C0ROW)、组织细胞体积最大弹性模量(εmax)等水分参数,并用模糊隶属函数值法对6种苗木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渗透调节和维持膨压的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6个树种的Ψπ100、Ψπ0、CR0W、CR0OW、Va和εmax值均不同,抗旱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抗旱能力大小依次为红瑞木红王子锦带麦李辽东水蜡杞柳忍冬。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适应干旱环境,其抗旱能力的大小是相对而言的。  相似文献   

3.
在盆栽条件下,以10 a生长富2苹果为试材,设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CK)、50%~60%(轻度水分胁迫)、40%~50%(中度水分胁迫)和30%~40%(重度水分胁迫)4个处理,应用P-V技术测定叶片的水分参数指标〔饱和含水时的最大渗透势(ψπ100)、膨压为0时的渗透势(ψπ0)、膨压为0时的相对含水量(RWC0)、相对渗透含水量(ROWC0)、束缚水含量(Va)、细胞最大弹性模量(εmax)〕和渗透调节相关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对不同程度土壤水分胁迫下红富士苹果的渗透调节特性和维持膨压的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红富士苹果叶片的ψπ100和ψπ0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不同处理间的指标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ψπ100与ψπ0的差值(ψπ100-ψπ0)在中度水分胁迫时最大(1.302 1)但与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差异不显著;RWC0和ROWC0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均80%且显著CK,其中,RWC0在中度水分胁迫时最低且极显著其他处理(P0.01),ROWC0在重度水分胁迫时最低但与中度水分胁迫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Va呈逐渐增大趋势,其中,重度水分胁迫与中度水分胁迫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极显著轻度水分胁迫处理(P0.01);εmax呈逐渐降低趋势,且不同胁迫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叶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分别在中度、轻度水分胁迫时即与CK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当土壤相对含水量≥30%时,红富士苹果能够通过叶片的渗透调节来适应干旱环境胁迫。  相似文献   

4.
以三倍体毛白杨为试验对象,在控制土壤水势不低于-25 kPa的充分灌溉条件下,研究了树干直径变化指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对树干直径日最大收缩量(MDS)产生主要影响的气象因子有参考作物蒸腾蒸散量(ET0)、饱和水气压差(VPD)、日平均温度(Tmean)、日最高温度(Tmax)、日最低温度(Tmin)、空气相对湿度(RH)、太阳辐射(Rn),其中与ET0、R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minRH、VPD极显著负相关,与Tmax呈显著正相关; 树干直径日增长量(DG)主要受Rn的影响,影响树干直径日最大值(MXTD)、树干直径日最小值(MNTD)的气象因子主要是3个温度指标:TmeanTmaxTminMDS可以反映大气干旱程度温度是影响树干直径增长的重要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早熟陆地棉品种叶片形态学指标与药剂脱叶效果的相关性,为选择脱叶效果优良的早熟机采棉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EXCEL 2007、ORIGIN和SPSS21.0软件对参试品系试验数据进行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不同品种在不同冠层条件下叶片表型性状与单株叶片脱叶率的关系,研究不同类型叶片脱叶规律,分析影响单株叶片脱落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品种间,主茎叶、果枝叶、叶枝叶脱落率差异显著;主茎叶数量与主茎叶脱落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类型叶片数量及叶片表型性状与脱落率相关性不显著;主茎叶最快响应脱叶剂作用,叶枝叶响应最慢;果枝叶的脱叶峰值出现在脱叶中期,叶枝叶和主茎叶的脱叶峰值均出现在脱叶后期;主茎叶脱叶速度变化较稳定,可拟合回归方程Y=0.101-0.804X1-0.663X2(R2=0.740,P<0.01);果枝叶脱叶速度主要以“慢-快-慢”的趋势脱叶,拟合回归方程Y=0.110-0.686X1-0.789X2(R2=0.887,P<0.01);叶枝叶脱叶速度变化不稳定,不可拟合方程关。【结论】 棉花单株脱叶率与主茎叶叶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叶枝叶是影响脱叶效果的重要因素;主茎叶、果枝叶的脱叶速度受品种本身特性影响较大,具有一定可预测性,可拟合方程;叶枝叶脱叶速度除了受品种本身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影响,不可拟合方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樟子松、油松和白杆三种针叶幼树一年生叶初始失膨点的总体渗透势(π_p)、叶干重(ω_t)、叶饱和含水量(ωC_S)和鲜叶含水量(ωC_f)年变化进程的研究表明,叶干重、叶饱和含水量的年变化进程与π_P值的年进程一致。三者相互呈直线性相关,具有相同的年变化稳定期。鲜叶含水量的变化不影响ω_T、ωC_s和π_p的年变化进程,只对三者稳定期值的大小有影响,该结果对如何运用π_p值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覆盖秸秆对梨树几项水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 1998年对梨园覆盖秸秆后的土壤含水量和叶片几项水分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秸秆覆盖后 ,能明显增加梨园不同土层的含水量 ,其中表层土含水量增加最多。这种效应在覆盖两年后及干旱季节表现更加明显。秸秆覆盖后 ,明显提高了叶片的水势、相对含水量、饱和渗透势和膨压消失点的渗透势 ,增大了细胞最大体积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肢体角度对步态特征的影响,为速步赛马匹调教训练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8匹成年伊犁马为试验对象,组织速步训练赛,使用Kwon3D软件测定运动中步态特征及肢体角度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伊犁马1 000 m速步测试赛中弯道步频显著高于直道(P<0.05),弯道前蹄高指数极显著高于直道(P<0.01),肩最小闭合角弯道极显著低于直道(P<0.01);弯道膝关节最大开张角与后蹄高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后飞节最大开张角与周期速度和后蹄步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肩最大开张角与前蹄步幅指数、步幅和步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前球节最小闭合角与后蹄高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直道后球节最大开张角与前蹄高指数和后蹄高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膝关节最小闭合角与步频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肘关节最小闭合角与前蹄高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伊犁马1 000 m速步测试赛运动中部分肢体角度与步态特征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在调教过程中可进行针对性肢体角度训练,用以提高其运动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干旱胁迫对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和楸子(Malus prunifolia)根系水力结构及其PV曲线水分参数的影响。设定正常与干旱2种水分处理,对2种苹果砧木进行氯化汞-巯基乙醇处理和压力室-容积(PV)曲线测定试验,并利用高压流速仪(HPFM),测定平邑甜茶和楸子根系水力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平邑甜茶和楸子的根系导水率、根系叶比导水率、根系茎比导水率出现减少趋势。在适宜水分和重度干旱条件下,平邑甜茶根系叶比导水率分别为楸子根系叶比导水率的95%和92%,平邑甜茶根系茎比导水率分别为楸子根系茎比导水率的52%和62%,楸子与平邑甜茶相比在根系茎比导水率和根系叶比导水率上出现增加趋势。干旱胁迫可能会导致水通道蛋白的活性受到抑制,致使其根系导水率出现降低,继而导致了地上部分气体交换受到影响。严重干旱时,楸子与平邑甜茶相比可能具有更大的水孔蛋白表达量来抵御干旱胁迫。在2种水分条件下,楸子的初始质壁分离时的渗透势(ψstlp)、饱和含水时的渗透势(ψssat)、初始质壁分离时的相对水含量(RWCtlp)、初始质壁分离时的相对渗透水含量(ROWCtlp)、组织细胞总体弹性模量(ε'')值与平邑甜茶相比较均处于较低水平,束缚水含量(Va)值处在较高水平。对PV曲线水分参数进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的Δ值为楸子大于平邑甜茶,平邑甜茶和楸子之间b值差异不明显。在适宜水分和重度干旱条件下楸子所体现出的输水策略优于平邑甜茶。PV曲线水分参数同苹果砧木根系的水力结构一样能够随着植物所处的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PV曲线水分参数研究发现,楸子在膨压保持方面与平邑甜茶相比,其抗旱性优于平邑甜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油菜素内酯对林木抗旱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控水条件下用蘸根和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油菜素内酯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主要造林树种沙棘和紫穗槐苗木的水分状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7%~8%)条件下,0.1~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沙棘苗清晨叶水势均显著高于对照(清水处理);0.2~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沙棘苗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较对照显著提高,而水分饱和亏较对照显著降低。在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2%~13%)和重度干旱条件下,0.1~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紫穗槐苗清晨叶水势均显著高于对照;在适宜水分(土壤含水量17%~18%)和重度干旱条件下,0.1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紫穗槐苗叶片含水量较对照显著升高;在重度干旱条件下,0.2~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紫穗槐苗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较对照显著提高。在适宜水分、轻度干旱及重度干旱条件下,0.2和0.3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沙棘和紫穗槐苗午间平均蒸腾速率均较对照显著降低。在重度干旱条件下,0.1~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沙棘和紫穗槐苗在饱和含水量时的最大渗透势(ψ10π0)和膨压为0时的渗透势(0ψπ)均较对照显著降低;1ψπ00和ψ0π的差值仅用0.1和0.2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紫穗槐苗较对照显著降低;膨压为0时的相对含水量(RWC0)和渗透水含量(ROWC0)仅用0.2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紫穗槐苗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0.1~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改善了干旱胁迫下沙棘和紫穗槐苗木的缺水状况,提高了两种苗木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骏枣不同整形方式在不同栽培密度下的光合特性,获得具有较好光合效能的栽培模式;对比较骏枣不同生育时期间净光合速率,分析枣树在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转变过程中的养分运转分配规律。【方法】在2019年5~7月,利用LI-6400XT光合分析仪和SPAD-502 Plus型便携式叶绿素仪,分别测定在不同栽培密度下不同整形方式的成龄骏枣树的光合特性与叶绿素含量。【结果】I和II在7月末花期的PnGsCiTr以及SPAD值显著高于5月初花期,而WUELs则相反;II在5月初花期和7月末花期的PnGsTrLs以及SPAD值均显著高于I,而CiWUE值则相反;相关分析中,PnGsTrWUESPAD,GsTrSPAD,WUESPA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iLsWUE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WUETrLs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中,当保留3个公因子时,累积贡献率大于90%,第一主成分(光合因子)中,Tr的贡献最大,其次是GsPn,第二主成分(气孔因子)中CiLs的贡献较大,第三主成分(水分因子)中贡献最大的是SPAD值,其次是WUE,对I、II在不同时期的光合效率综合得分排序为:II(7月末花期)>I(7月末花期)>II(5月初花期)>I(5月初花期)。【结论】处于生殖生长阶段的7月末花期叶片的光合效能与处于营养生长阶段的5月初花期相比更强,叶片由原来累积、消耗养分的库转变为制造、输出养分的源,生殖器官花和果成为新的养分储存的库。将单轴主干形的株行距设定为(1.5×4.0)m与疏散分层形的株行距设定为(1×2.25)m相比,是当地更具有高光合效能的骏枣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棉花盛铃期反射光谱、荧光参数Fv/Fm(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的变化特征,确立叶绿素荧光参数与棉花冠层高光谱植被指数的相关关系。为高光谱遥感监测棉花的水分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棉花品种新陆早45号和新陆早62号,采用美国ASD地物高光谱仪测定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4个不同灌水量处理,研究2个棉花品种盛铃期的冠层反射光谱,同期利用PAM-2100叶绿素荧光仪测定棉花叶片的Fv/Fm,并用相关软件对棉花的反射光谱数据及Fv/Fm进行处理并作相关分析,建立相关回归模型。【结果】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棉花冠层反射光谱的变化趋势相似;棉花新陆早62号盛铃期的单叶荧光参数Fv/Fm与棉花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在350~514 nm、612~692 nm和1 945~2 076 nm波段范围内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在708~1 361 nm和1 621~1 740 nm波段范围内呈极显著负相关;采用敏感波段构建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和RVI(比值植被指数),RVI与Fv/Fm的相关性较高(rRVI-Fv/Fm=-0.721 5**,n=20,P<0.01);建立Fv/Fm与RVI的估算模型方程,Fv/Fm估测值与实测值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估测Fv/Fm-实测 Fv/Fm=0.723 0**,n=20,RMSE=1.186×10-2)。【结论】利用荧光参数Fv/Fm与植被指数RVI的相关关系,可以监测棉花盛铃期的水分胁迫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荷花(Nelumbo nucifera)品种在混合盐碱胁迫下的耐受程度,筛选抗性品种,采用盆栽法,以20个荷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100 mmol·L-1(NaCl∶NaHCO3=2∶1)混合盐碱胁迫处理,7 d后测量株高、叶面积、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通过耐盐碱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等方法对20种荷花耐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荷花品种单项指标的耐盐碱系数变异系数差异较大,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外,其余单项指标的耐盐碱系数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将12个单项指标转换为5个综合指标,各综合指标贡献率分别为36.175%、18.709%、13.470%、11.379%、6.610%,累计贡献率达到86.344%。以耐盐碱性综合评价值(D值)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将20个荷花品种分为4类,第一类为强耐盐碱型,共计4个荷花品种,第二类为耐盐碱型,共计5个荷花品种,第三类为不耐盐碱型,共计8个荷花品种,第四类为敏感型,共计3...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外源色氨酸对低氮胁迫下高粱叶片衰老的影响,探讨低氮条件下高粱叶片碳氮平衡与衰老的关系,旨在挖掘高粱耐低氮胁迫的有效调控手段。【方法】选用耐低氮高粱自交系398B和氮敏感自交系CS3541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设置正常氮(5 mmol·L-1)和低氮(0.5 mmol·L-1)2个氮水平,并进行50 mg·L-1外源色氨酸喷施处理,喷施10 d后测定叶片形态、组织结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碳氮代谢相关物质含量和酶活性、C/N及衰老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并分析低氮胁迫下高粱幼苗叶片C/N与衰老相关基因的相关性。【结果】(1)与正常氮水平相比,低氮胁迫显著降低了398B和CS3541的叶面积,而外源色氨酸处理使398B和CS3541的叶面积显著增加了36.72%和52.06%;外源色氨酸显著增加了低氮胁迫下398B和CS3541的叶干重和叶鲜重。(2)与正常氮水平相比,低氮胁迫下,398B花环结构相对完整,而外源色氨酸处理使叶片细胞排列整齐,花环结构清晰;外源色氨酸显著增加了低氮胁迫下398B叶片叶绿素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质膜内在蛋白(plasma membrane intrinsic proteins,PIPs)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的膜系统上,在植物体内水分运输和水分平衡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对ZmPIP2;6在植物水分胁迫耐性中的功能进行探究,为玉米培育抗旱耐盐新品种提供优秀基因资源。【方法】分析并比对ZmPIP2;6与其他物种中报道参与水分胁迫的PIPs的氨基酸序列,构建ZmPIP2;6-GFP载体并通过PEG介导转化玉米原生质体,对ZmPIP2;6进行亚细胞定位。采集玉米的不同组织样品,包括根、茎、叶、未成熟雄穗、未成熟雌穗、胚和胚乳;对玉米进行PEG或NaCl处理,在处理的不同时间点采集玉米的根和叶样品。提取总RNA并通过qRT-PCR调查ZmPIP2;6在玉米不同组织以及在水分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构建ZmPIP2;6超表达载体,发展并鉴定ZmPIP2;6超表达拟南芥材料,观察转基因植株对渗透、盐及干旱胁迫的耐性生理表型,并测量其根长、叶片水分散失率等性状。检测在干旱或盐胁迫条件下,拟南芥胁迫信号通路上的相关基因在ZmPIP2;6超表达植株中的表达。【结果】氨基酸序列分析比对结果显示ZmPIP2;6具有PIP蛋白的典型结构与并且其他物种的PIP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转化玉米原生质体试验结果显示ZmPIP2;6蛋白定位在细胞质膜。qRT-PCR结果显示ZmPIP2;6在玉米未成熟雄穗中表达量最高,并且在玉米受到渗透和盐胁迫后根和叶中的ZmPIP2;6表达受到显著诱导。在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渗透胁迫处理和盐胁迫处理以及进一步的土培试验中进行干旱胁迫处理,ZmPIP2;6超表达拟南芥植株相对野生型都显示出更强的胁迫耐性。在干旱或盐胁迫条件下,拟南芥胁迫信号通路上的相关基因在ZmPIP2;6超表达植株中的表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玉米内在质膜蛋白基因ZmPIP2;6在渗透或盐胁迫下表达上调,在拟南芥中超表达ZmPIP2;6会增强植株对渗透、盐和干旱胁迫的耐性,并且在盐或干旱胁迫条件下会影响拟南芥中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ZmPIP2;6可能参与植物水分胁迫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减氮对辣椒光合效率和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氮素的含量与光合效率和产量的关系。【方法】研究利用盆栽在2个时期设置4个施氮水平:苗期N1(47.52 Kg/hm2)、N0.8(38.03 Kg/hm2)、N0.6(28.50 Kg/hm2)、N0(0 Kg/hm2);坐果期N1(79.20 Kg/hm2)、N0.8(63.36 Kg/hm2)、N0.6(47.52 Kg/hm2)、N0(0 Kg/hm2),分析不同处理下辣椒的光合、氮和产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苗期N0.6处理下色素辣椒生长指标和光合参数均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较N1、N0.8、N0处理增加了8.6%、9.8%、13.5%;最大羧化速率(Vcmax)增加了7.6%、8.3%、9.3%;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增加了17.1%、18.4%、21.8%。坐果期N0.8处理下色素辣椒生长指标及光合参数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较N1、N0.6、N0处理升高了10.0%、10.2%、15.4%;Vcmax升高了4.9%、6.3%、13.4%;Jmax分别增加了0.6%、15.8%、21.9%。苗期N0.8处理下色素辣椒产量较N1、N0.6、N0分别增加了1.8%、2.5%、2.8%。坐果期N0.8处理下色素辣椒产量较N1、N0.6、N0分别增加了6.3%、11.6%、17.6%。随着施氮量的减少,辣椒比叶重(LMA)和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增加,比叶氮(Narea)则下降;施氮水平对氮素在光合器官中的分配也有影响,氮素在光合系统分配比例随着施氮量的减少逐渐增加,在非光合系统中的分配比例随施氮量的减少而减少。氮素在辣椒叶片光合组分的分配比例与PNUE显著正相关,在非光合组分的分配比例则与PNUE显著负相关。【结论】内色素辣椒苗期营养生长最适宜施氮量为N0.6处理,而生殖生长最适宜施氮量为N0.8处理,坐果期则皆为N0.8处理,即两个时期N0.8处理皆更利于色素辣椒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