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滇黄芩(Scutellaria amoena C.H.Wright)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紫外线B波段(UV-B)增强辐射(280~320 nm)和干旱胁迫对滇黄芩幼苗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SOD、CAT、APX、GR)活性、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及类黄酮含量的影响;应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单一胁迫与复合胁迫下的滇黄芩幼苗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后植株体内的类黄酮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MD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干旱胁迫下植株体内SOD和CAT活性始终低于对照,MDA含量显著增加,SOD、APX、GR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类黄酮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增强UV-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对滇黄芩幼苗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增强UV-B辐射与干旱协同促进了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提高(处理20~30 d);另一方面表现为增强UV-B辐射削弱了干旱对滇黄芩幼苗造成的伤害,植株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逐渐恢复或超过正常水平,类黄酮含量显著升高,使胁迫后期(30~40 d)的MDA含量下降。经隶属函数值法分析,得出滇黄芩幼苗的抗逆能力在4个处理里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增强UV-B辐射、增强UV-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对照、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2.
干旱及增强UV-B胁迫对金荞麦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雯  张益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63-6467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和增强UV-B辐射对金荞麦光合色素的影响,以期为金荞麦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测定金荞麦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和UV-B辐射处理下光合色素的含量,并计算光合色素比值。[结果]金荞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都随干旱程度的加重而降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处理中后期基本随干旱程度的加深而有升高的趋势,在后期达到显著水平;在水分充足的状况下,增强的UV-B辐射降低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了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干旱胁迫下,增强的UV-B辐射提高了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结论]金荞麦光合色素对干旱胁迫敏感,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指示反映叶片受伤害程度,并反映土壤干旱水平;增强的UV-B辐射能减小由干旱胁迫带来的金荞麦光合色素变化。  相似文献   

3.
不同DPC(缩节胺)处理对棉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DPC(缩节胺)浓度处理对棉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试验在石河子大学生防研究室进行,以新陆早44号为材料,用6个不同浓度DPC(缩节胺)(0、25、50、100、200和400mg/L)处理棉花,测定棉叶中叶绿素含量、MDA 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POD 活性、SOD 活性以及CAT活性的变化.[结果](1)DPC处理前期叶片中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都高于对照,随着浓度的增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大.而DPC处理后期叶片中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都低于对照;(2)叶中MDA含量一直低于对照,随着浓度的增大,MDA含量逐渐减小;(3)并不能使棉花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发生变化;(4)DPC处理前期,SOD活性高于对照,而后期低于对照;DPC处理前期,POD活性和CAT活性低于对照,而后期高于对照.[结论]适当浓度的DPC(缩节胺)处理能增加棉花细胞耐渗透压能力,增强棉花抗胁迫能力,提高棉花叶片的抗旱能力,并提高棉花叶片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三峡库区库岸消落带植物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的水分生理响应特性,为消落带种群构建和植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土壤水分变化格局,以2年生水杉树苗为试材,设置对照组(C)、半淹组(HS)、全淹组(FS)以及对照-干旱组(CD)、半淹-干旱组(HSD)、全淹-干旱组(FSD)等6个不同处理,通过先后进行的水淹处理、干旱处理、恢复供水试验,研究水杉树苗在不同条件下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超氧根离子(O-·2)含量及抗氧化酶(SOD、POD、ASP、CAT)活性的变化,分析前期水淹对水杉树苗后期干旱胁迫响应的影响。【结果】半淹使水杉树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超氧根离子(O-·2)含量显著升高,全淹使水杉树苗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POD活性显著升高。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水杉CD与HSD组的SOD、POD活性均显著升高,而FSD组的CAT活性显著高于C组;干旱胁迫也导致3个干旱处理组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但CD与HSD组之间脯氨酸、可溶性糖、MDA、O-·2含量和SOD、POD、CAT活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前期水淹并未影响水杉树苗后期对干旱胁迫响应的敏感性,恢复正常供水后,各处理组的脯氨酸含量、CAT活性都可达到对照组水平(FSD组的CAT活性除外)。【结论】水杉树苗不仅耐水湿,而且有一定的耐旱性,可以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重建的候选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紫叶矮樱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盆栽3年生紫叶矮樱为试材,采用称重控水法,设对照(CK)、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紫叶矮樱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紫叶矮樱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升高;抗氧化酶SOD和POD酶活性升高,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SOD活性始终高于对照,重度干旱后期SOD酶活性低于对照,而POD酶活性在胁迫期间一直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再升高。复水7 d后,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增强了紫叶矮樱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抗旱性强的甜叶菊种质资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甜叶菊幼苗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逐渐增强,不同基因型甜叶菊的SOD、POD和CAT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MDA、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逐渐升高,在重度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急剧升高;基因型J-LZ-09的脯氨酸含量最高,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其SOD和POD活性较CK分别增加了16.05%和32.69%; HX-2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幅最大,较CK分别提高了13.2倍和1.2倍。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甜叶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筛选抗旱性强的甜叶菊种质资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甜叶菊幼苗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逐渐增强,不同基因型甜叶菊的SOD、POD和CAT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MDA、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逐渐升高,在重度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急剧升高;基因型J-LZ-09的脯氨酸含量最高,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其SOD和POD活性较CK分别增加了16.05%和32.69%; HX-2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幅最大,较CK分别提高了13.2倍和1.2倍。  相似文献   

8.
皂角苗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皂角Gleditsia sinensis的一年生实生苗进行盆栽控水干旱处理,并测定皂角的各个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先降后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苗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相对电导率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干旱胁迫下,POD活性与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脯氨酸含量的关系密切.在轻度干旱胁迫下,皂角表现出一定的抗旱性,可能与POD、CAT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选育抗寒能力强的香樟品种,以3种不同表型香樟为试材,研究其自然越冬过程中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自然越冬过程中,随温度变化,光合色素含量在前期呈稳定波动状态,但在后期开始缓慢下降并保持稳定;可溶性糖含量在前期迅速上升,之后缓慢下降,在后期又呈先升后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前期迅速上升,之后迅速下降,并保持较低水平;游离脯氨酸含量在前期有小幅度上升之后下降,但在后期迅速上升;SOD活性和CAT活性在前期迅速上升,之后迅速下降,并保持较低水平;POD活性在前期上升之后下降,但在后期迅速上升;MDA含量在前期下降,并保持较低水平,后期又迅速恢复至原来水平;游离脯氨酸和POD在自然越冬后期对香樟抗寒性的提高起作用。表型1的光合色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表型2和表型3,MDA含量明显低于表型2和表型3。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香樟在自然越冬过程中的抗寒性分为增强期、最强期、减弱期和再次增强期4个时期,表型1的抗寒性最强,可作为苏北地区抗寒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叶片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盆栽和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在马铃薯盛花期进行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不同品种叶片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叶片RWC(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可溶性蛋白、MDA含量以及CAT、POD、SOD活性在干旱胁迫后发生了变化。其中RWC、脯氨酸、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和CAT活性经干旱胁迫后均上升,而POD活性均降低,SOD活性变化不一致。马铃薯不同品种叶片膜保护酶系统对干旱胁迫反应的差异反映其抗旱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棉花苗期抗旱相关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抗旱性不同的32个棉花品种,通过田间苗期水分胁迫,测定了与抗旱性有关的游离脯氨酸、叶绿素、甜菜碱、丙二醛(MDA)的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增加了游离脯氨酸、甜菜碱、MDA、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减少了叶绿素的含量,但各品种间...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三叶期玉米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处理,分别于24 h和48 h后测定玉米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共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玉米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均出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即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均呈增加趋势,SOD、POD和CAT活性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下柚木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在室内模拟干旱条件,对1年生柚木苗进行渗透胁迫.在不同胁迫程度下,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表现出明显变化:各处理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均随胁迫进程表现“低—高”的变化趋势,且以20%的PEG浓度处理增加最明显;活性氧清除酶(SOD、POD)活性随胁迫进程则表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轻度胁迫随胁迫的进行2种酶活性上升缓慢;而重度胁迫虽上升较快,但下降也极快.由此说明,柚木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增加渗透调解物质含量,降低水势,加强保水力来提高其抗旱能力;并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可减轻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定了不同干旱胁迫时间尼日利亚茄子和对照品种的植物组织含水量、叶片保护酶类活性、叶片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抗性指标.结果表明:SOD、POD活性和MDA含量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SOD、POD活性中待测品种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叶片MDA则是对照叶片MDA含量明显高于待测品种,表明尼日利亚水果茄子的抗旱能力强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干旱条件下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保护酶系统与防风适应干旱的生理机制。【方法】以1年生防风为材料,设置3个梯度的水分供给,包括充分供水对照(CK)、轻度干旱胁迫(LD)和重度干旱胁迫(SD)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防风叶片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2种色原酮(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含量的影响。【结果】试验初期,不同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在中期达到最高值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处理下丙二醛含量在整个试验期持续上升。试验初期,各处理2种色原酮总含量均迅速增加,LD和SD处理在试验中期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而CK处理在试验中期和后期平缓上升。LD和SD处理的3种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2种色原酮总含量变化幅度大于CK,且LD和SD处理各项指标的峰值均大于CK的相应数值。各水分处理下CAT活性、2种色原酮总含量分别与SOD活性显著相关。【结论】在防风栽培过程中,适当施加干旱胁迫可促进叶片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提高,有利于防风植株健壮生长并最终提高2种色原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甘蓝型油菜耐旱种质资源,并分析其干旱胁追下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40个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生理干旱胁迫和盆栽极限干旱胁迫等方法进行耐旱种质资源的筛选,并对干旱胁追下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鉴定出一批耐旱性甘蓝型油菜品种:YAU200908、湘油15号、YAU200903、YAU200907、YAU200906、YAU200904。生理生化分析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加剧而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的含量及SOD、CAT、POD的酶活性则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丽升高。[结论]在抗旱性强的材料中,其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地减少。脯氨酸、可溶性糖、MDA的含量及SOD、CAT的酶活性显著增加,可作为油菜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4核桃品种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辉、香玲、鲁光和元林4个核桃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对其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大;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先增大后减小,在中度干旱胁迫下达到最大值,与各自对照差异显著(P〈0.05)。丰辉和香玲2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在中度干旱胁迫时出现最大值,元林和鲁光的可溶性糖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砂糖椰子(Arenga pinnata)幼苗叶片和根系的影响,以两年生砂糖椰子幼苗为材料,分别进行干旱胁迫0,7,14和21 d,再复水3和6 d,然后测定叶片和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以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叶片的SOD活性在各个处理中均呈显著的波动性变化,根系的SOD活性在干旱胁迫和复水后都显著高于对照。叶片和根系的Pro含量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显著升高,复水后显著降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时均显著减少,复水3 d后显著增加;叶片和根系的MDA含量变化趋势具有互补性;叶片和根系的相对电导率均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复水后减少;叶绿素含量在重度干旱胁迫时达到最高值。总之,在干旱胁迫下,叶片和根系不同指标变化规律不一样,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叶片和根系中的变化趋势相似,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表明砂糖椰子地上部和地下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