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福建省政和县佛子岩景区各类植物景观进行调查和统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植物景观美学评价体系,包括植物景观观赏性、科研性、多样性3个准则和12项评价指标。根据评判者对景区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结合景观美学指数计算方法得出景区的植物景观关学指数,结果表明:准则层B中植物景观观赏性权重值较大,说明景区植物景观优美;指标层c中森林覆盖率、珍稀树种和物种多样性等指标的权重值较大,说明景区植物种类多,群落结构复杂;植物景观美学指数为7.94,属于较好水平,说明景区植物景观特色明显,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提出景区植物景观开发利用建议,旨在为今后景区的改造提升和进一步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魏雯  毛志睿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62-12164,12391
为探寻影响居住区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选择6个准则层因素和18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居住区景观综合评价模型,并根据建立的相关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设计问卷展开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准则层中因素按权重降序排列依次为:绿化景观、水景景观、空间场所景观、小品景观、照明设施和园路铺装.其中,绿化景观权重占总权重的46%,表明其在居住区景观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②18个评价因子中,绿化景观中的层次性权重值最大,进一步表明了绿化景现在居住区景观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影响红树林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以及红树林景观质量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科学的红树林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景观美学价值、社会使用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3个准则层指标以及水质状况、空气质量、水域的空间变化等14个三级评价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建立判断矩阵,对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权重进行计算,并建立了景观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准则层中最重要的因子是自然生态价值,其权重值为0.430;三级指标中最重要的因子是水质状况,其权重值为0.147。该研究为红树林景观的评价、优化以及生态旅游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层次分析法,以个体美、整体美、自然美、意境美4个因子作为准则层,以形态、色泽、纹理等16个因子作为指标层,建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金鞭溪天然石材景观效果评价体系模型。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各指标的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自然美(0.650 3)、整体美(0.233 7)、意境美(0.067 5)、个体美(0.048 5);层次单排序中,生态性和自然性的权重(分别为0.409 2、0.266 1)较高;层次总排序中,生态性和自然性的权重(分别为0.356 2、0.231 7)也较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驳岸景观的效果好,特置和挡土墙的景观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定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实地调查数据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景观资源质量、环境条件、资源开发建设条件3个方面,选取22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准则层中,景观资源质量的权重最大,其次是环境条件,资源开发建设条件的权重值稍低于环境条件;在选取的22个评价指标中,森林植被权重最大,山体的权重略次之,山体与森林植被共同构成景观资源的基本框架;水体的权重位居第三;电讯、供电供水和地方产品对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的贡献最小;最终得出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等次为二等,说明其景观资源总体水平较高,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乡村综合景观,合理开发景观资源,采用AVC(Attraction Vitality Capacity)理论、专家咨询法设置、筛选乡村景观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权重,从乡村景观及旅游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这3个角度,对福建省长汀县张地村乡村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层乡村社会吸引力权重最高(0.6250),其因素层权重值较高的3个指标分别是植物资源丰富度(0.1699)、民居建筑(0.1346)和景观季节特色(0.1201),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和条件,而区位条件(0.0770)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限制因素;项目层乡村经济生命力(0.2385)较低,其因素层社会经济(0.6667)发展情况良好,产业结构(0.3333)也较完善;乡村承载力(0.1365)权重最低,由于其乡村旅游业处于发展初期,暂无生态承载力超负荷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不同距离带上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揭示旅游干扰对研究区植物群落的影响规律。【方法】用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和旅游影响系数等综合指标,分析旅游干扰对研究区植物落景观的影响特征。【结果】不同距离带上各植被层的敏感水平基本上是近景区>中景区>远景区,说明近景区游览频率高;群落景观重要值差异显著,基本上呈现出中>远>近的变化趋势,说明中景区植被群落的旅游价值大,生态环境质量好于近景区。水平距离与信息指数存在密切联系,距游径的水平距离愈近,信息指数愈小,随着距离的增加,信息指数增大。根据旅游影响系数评价分级可知,整个风景区管理水平呈良级。【结论】结果阐明了旅游干扰对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植物群落的影响,进而为景区的优化管理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以运城市盐湖湿地及周边环境为研究对象,选取4个景观单元8块样地,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通过4个准则层10个指标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中,植物景观的权重值最大;指标层中,植物层次丰富度总权重值最大。4个景观单元质量等级评价排序中,望湖园和盐湖碧桂园景观质量等级均为Ⅱ级,盐湖公园为Ⅳ级,盐湖死海为Ⅴ级。4个景观单元的景观质量等级整体偏低、景观发展建设不平衡、景观的管护力度不够。根据评价结果,建议在盐湖湿地的景观建设中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将其纳入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乔、灌、草立体复层混合结构的植物群落景观;加强管护力度,保持景观品质。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边缘区的古镇已成为当今市民缓解工作压力,放松心情的热门旅游景点,古镇景观的质量也随之受到人们的重视。水作为园林造景的四大要素之一,是评价景观质量的关键因素,古镇水景的营造也是古镇景观打造的重要部分。对古镇水景的评价目前还未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评价体系。笔者通过对城市边缘古镇水景特性的探索,以及对AVC理论的研究,建立以AVC三力理论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细化指标层次,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取得目标层城市边缘古镇水景综合评价指标值。通过指标权重的排序,可判断各景观因素的重要性,优化设计资源,突出重点。古镇水景的综合评价指标值可用于多个水景的对比研究,互相借鉴学习优势,补充劣势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鹤林生态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园内景观资源较为丰富,但在游客满意度方面仍然存在部分不足。通过探究影响鹤林生态公园景观游客满意度的现状因素,以期为福州市绿地生态系统更新与建设及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研究选取鹤林生态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2月进行实地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268份。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得出游客对鹤林生态公园的满意度。【结果/结论】游客对于鹤林生态公园满意度综合评价值为77.101,其中准则层的4个指标因子满意度为:公园管理(78.654)景观效果(77.896)基础设施(76.675)交通出行(75.232)。根据对这4项指标所包含15个指标层的评价研究,提出改进公园的优化策略,为后期的公园景观提升改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骆永锋  李淑云  罗佩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94-6796
采用数量化研究方法,以自然生态性、美学艺术性和文化历史性3个标准为基础,确立高校校园植物景观各层影响因子,建立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以层次分析法求得指标权重;并以浙江师范大学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为例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该评价方法适用于高校植物景观综合分析评价,尤其是可利用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校校园植物景观优化方案设计,对于定量评价因子则可根据应用校园的特殊性具体制定标准。  相似文献   

12.
陈晓刚  罗奇 《南方农业学报》2012,44(6):999-1003
【目的】进行城市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为城市居民判断园林植物景观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质量、休闲功能、美感效果三大功能构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心理物理学方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收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数据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评价,选取昆明市8个住宅小区园林植物景观作为实证对象,对指标权重值、项目层评价以及综合评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园林植物总数对评判住宅区室外生态环境质量好与坏起主要作用,而彩色植物丰富度与区域园林植物景观好坏关系不大;从项目层评价来看,浅水湾小区园林植物景观综合质量最高,大树营小区最低;从住宅区综合评价来看,滇池康城、浅水湾、云天化3个住宅小区园林植物景观等级为良好,东华小区、高校小区、月牙塘小区3个住宅小区等级为较好,大树营小区、温泉花园2个住宅小区等级最低。【结论】从园林植物景观生态、功能及美学角度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可提高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行城市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为城市居民判断园林植物景观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质量、休闲功能、美感效果三大功能构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心理物理学方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收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数据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评价,选取昆明市8个住宅小区园林植物景观作为实证对象,对指标权重值、项目层评价以及综合评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园林植物总数对评判住宅区室外生态环境质量好与坏起主要作用,而彩色植物丰富度与区域园林植物景观好坏关系不大;从项目层评价来看,浅水湾小区园林植物景观综合质量最高,大树营小区最低;从住宅区综合评价来看,滇池康城、浅水湾、云天化3个住宅小区园林植物景观等级为良好,东华小区、高校小区、月牙塘小区3个住宅小区等级为较好,大树营小区、温泉花园2个住宅小区等级最低。【结论】从园林植物景观生态、功能及美学角度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可提高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不同肉色甘薯块根主要营养品质特征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是淀粉类块根作物,为中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是甘薯品种选育和综合利用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通过分析不同肉色甘薯资源主要营养品质,建立适合、高效的中国甘薯营养品质评价方法,探讨甘薯营养品质综合评价中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甘薯育种和利用提供基础。【方法】 以中国主栽优质的30份不同肉色甘薯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化学分析与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块根中主要营养品质指标,通过隶属函数转化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甘薯块根营养品质特征。【结果】供试的30份不同肉色甘薯块根中营养品质指标均有一定差异,以胡萝卜素、花青素、黄酮、多酚与果糖等指标含量变异系数大,蛋白质与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相对较小;紫肉甘薯材料中Fe、Zn、Mg等矿物质元素、黄酮和多酚等含量多高于白肉与黄肉品系,但其淀粉率较白肉与黄肉品系偏低。相关分析表明,块根各营养品质组分既相互独立又关系复杂,多数营养品质指标间有一定相关性。品质指标转化数据经因子分析,被提取的前8个公共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2.36%,前8个公共因子对16个指标变量的贡献范围为0.83-0.98,甘薯营养品质指标可划为功能物质因子、碳水化合物因子与营养品质辅助因子,它们的方差贡献率和权重分别为33.34%、38.7%、20.32%和0.36、0.42、0.17,该结果表明,利用因子分析可将相同或类似本质的多个甘薯营养品质变量归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减少分析变量数目。根据各因子隶属函数值、权重的确定,以计算出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反映供试材料营养品质综合评价高低,结果表明,不同肉色甘薯品种(系)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主要表现为紫肉型>黄肉型>白肉型,紫肉型甘薯品种(系)受其功能物质因子的影响,其营养品质综合评价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表明甘薯块根中黄酮类、多酚类、花青素、胡萝卜素等物质组分对其营养品质综合评价的贡献高,可作为衡量甘薯块根营养品质综合评价优劣重要指标,而干基条件下含量差异不明显的蛋白质与淀粉等甘薯块根营养基本组成因子,在综合评价中贡献较小。【结论】 不同肉色甘薯块根重要营养品质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不同肉色甘薯品种(系)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紫肉型块根>黄肉型块根>白肉型块根,影响甘薯营养品质综合评价的关键因子依次是功能性物质因子、碳水化合物因子与营养品质辅助因子。  相似文献   

15.
基于游客体验的城市绿道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让绿道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居民,提高绿道资源的公众满意度,有必要基于游客体验对绿道适宜性进行评价,探明影响绿道适宜性的因子。通过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AHP),初步构建出包括自然因子、景观因子、绿道设施和绿道管理等4个一级指标及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和安静程度等19个二级指标的绿道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合肥环城公园绿道和匡河绿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1)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显示,自然因子(0.514 9)权重最大,对于绿道适宜性起到最重要的影响作用,其次是景观因子(0.211 2)和绿道设施(0.174 6),绿道管理(0.174 6)权重最低;2)环城公园绿道适宜性评价综合得分为3.264 6,匡河绿道综合得分为3.098 6,环城公园绿道的评价得分高于匡河绿道;3)两条绿道适宜性评价得分最高的均为绿道管理,其次分别是景观因子和自然因子,适宜性评价综合得分最低的均为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推动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对鱼菜共生式生态农场的发展质量进行全面、客观评估。【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鱼菜共生系统特质,综合生态效益、产品效益、盈利水平、社会效益及发展潜力5个一级因素与19个二级因素构建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并对山东省艾维农场进行个案分析。【结果】在准则层中,盈利水平所占权重最大,为0.418 5。在方案层中,游客观光、采摘与就餐收入、技术模式输出程度与商品化产品售卖程度是提升农场发展质量的重要推力,所占权重依次为0.166 9、0.101 7、0.101 7。在个案分析中,艾维农场综合评价等级为“优秀”,在资源利用率、企业产业链辐射程度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示范性。【结论】建议政府完善政策体系并重视相关技术推广,有关部门加强产品认证工作,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并注重多渠道宣传。  相似文献   

17.
在对秀山县石堤——酉水河风景名胜区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国内风景名胜区资源评价外相关研究成果,文章采用AHP法通过4项评价因素和17项评价因子对石堤——酉水河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石堤——酉水河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评价因素层中,观赏游憩层是评价中最重要的因素,应着重观赏游憩的长期的开发规划,提高总体景观价值,形成各具特色的景点、景观。  相似文献   

18.
以郑州市人民公园为对象,应用层次分析法,通过6个准则层因素和30个指标层因素来研究影响城市公园康养景观的重要景观因素。结果表明:1)准则层的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为:安全性B1(0.355 0)、健康性B2(0.232 0)、生态性B5(0.150 3)、人文关怀B6(0.133 6)、便捷性B4(0.082 8)、舒适性B3(0.046 4);2)指标层的重要性程度中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为:B1的空间布局的安全性(0.359 2)、植物品种的安全性(0.061 5),B2的疾病预防(0.448 1)、增强体力(0.072 2),B3的空间尺度的舒适性(0.333 7)、色彩的舒适性(0.030 2),B4的空间的可达性(0.473 2)、交通的合理性(0.122 0),B5的景观多样性(0.479 6)、物种多样性(0.115 0),B6的无障碍设施的人性化(0.481 3)、标识系统的人性化(0.097 9);3)人民公园的综合评分为3.689 7,评级为“良”。该研究为今后科学系统地进行城市公园康养景观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