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有机肥配施氮素化肥对早籼稻品种金早09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氮素化肥能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每穗总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增产效果明显;施有机肥3.75 t·hm-2配施化肥纯氮75 kg·hm-2的产量最高,达7.460 t·hm-2,比不施化肥的对照增产28.2%。  相似文献   

2.
己唑醇等三唑类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己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10%己唑醇750mL.hm-2在纹枯病发病初期和水稻始穗期施药2次,防治效果达到91.4%,增产687~702 kg·hm-2,增产率10.2%。  相似文献   

3.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氮0,75,150,225,300和375 kg·hm-2对杂交棉豫杂37号在不同生育阶段其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提高了杂交棉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量,特别是显著提高了杂交棉后期干物质与氮、磷、钾的积累量及积累比例.就产量水平看,本试验以施氮量300 kg·hm-2的子棉产量最高,比施氮量225 kg·hm-2的增产1.66%,但增产不显著;而施氮量达375 kg·hm-2,其子棉产量比300 kg·hm-2的减产3.92%、比225 kg·hm-2减产2.23%.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率明显下降,而磷和钾的利用提高.就纤维品质指标看,施氮可以提高纤维长度和纤维比强度,而施氮处理间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差别不大,以225 kg·hm-2处理的纤维比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处理对晚粳稻‘浙粳22'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粳22’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浙粳22’的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浙粳22’以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处理的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增产53%,增产效果显著优于不施肥区(CK)、有机肥(M)单施区及氮钾(NK)配施区;氮磷(NP)配施水稻增产38%,有机肥及增量无机肥(MNPK')配施水稻增产32.3%,氮磷钾(NPK)配施水稻增产27%;同时肥料合理配施可增加作物养分吸收总量,促进养分向籽粒中迁移。在所有处理中,均是MNPK区的养分吸收量最高,MNPK配施区的水稻籽粒吸氮量为126.66 kg·hm-2,吸磷量为26.91 kg·hm-2,吸钾量为45.59 kg·hm-2;MNPK’配施水稻吸氮总量为184.51 kg·hm-2,吸磷总量为33.57 kg·hm-2,吸钾总量为198.40 kg·hm-2。所有处理的氮、磷和钾收获指数均较对照(CK)有所降低;氮、磷素当季表观利用率均以M单施最高,分别为43.85%和36.64%;钾素当季表观利用率则以NPK配施最高,为54.52%,从肥料的输入来看,所有施氮处理的磷表观利用率较M处理下降,施磷处理的磷表观利用率较M处理下...  相似文献   

5.
在滨海盐碱地对高粱施用过磷酸钙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盐条件下,施用适量过磷酸钙时(375kg·hm-2),高粱增产显著,增产达8.1%。通过试验证实,过磷酸钙可为土壤提供磷素营养,在改良盐碱土上有增产提质的效果,可作为盐碱土的有效改良剂。  相似文献   

6.
“大粒硅”肥对水稻的抗倒与增产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施用"大粒硅"肥对水稻的抗倒与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大粒硅"肥90 kg·hm-2产量最高,但与施"大粒硅"肥60 kg·hm-2和120 kg·hm-2处理的产量比较差异不明显,说明水稻硅肥用量60-90 kg·hm-2比较适合;同时施用硅肥能使主茎地上部第一、二节间的长度明显缩短,茎粗增加,茎秆坚硬.抗倒伏能力增强,形成高产株型,提高光合效率和水稻产量的各项构成因子,增穗、增粒、增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磷素养分在定安县北部地区对水稻产量的提高效果,采用"2+x"试验方法于2017年1—6月在定安县定城镇后山洋用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2种磷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氮肥、钾肥水平下,采用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处理相较于常规施肥增产4.6%;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处理相较于常规施肥增产7.6%,主要表现为穗数、穗粒数的增加。因此,施用钙镁磷肥更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门源地区油菜基施“四合一”有机颗粒肥的试验结果表明,以基施“四合一”有机颗粒肥750kg.hm-2和1125kg.hm-2的效果较好,较对照分别增产435kg.hm-2和499.95kg.hm-2,增产率分别为42.86%和49.25%,施肥利润分别增加2875.2元.hm-2和2662.5元.hm-2;施用“四合一”有机颗粒肥的小区翌年后茬种植青稞也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以基施“四合一”有机颗粒肥750kg.hm-2和1125kg.hm-2的效果较佳,较对照分别增产1249.5kg.hm-2和1599kg.hm-2,增产率分别为136.6%和141%。经综合分析,“四合一”有机颗粒肥推荐施用量为750kg.hm-2。  相似文献   

9.
机插单季晚稻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机插单季晚稻配方肥料试验结合经济效益分析探明,施用氮磷钾肥可以促使水稻增产,增施氮肥能显著增穗但不利于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提高,增施钾肥对增穗增重作用明显,增施磷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有利于增产。机插单季晚稻的氮、磷、钾肥推荐用量为180 kg.hm-2、24 kg.hm-2和67.5~90 kg.hm-2。  相似文献   

10.
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品种富源四号(96D-10)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对水稻控释肥施用量及施用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3(N-P-K:24-14-8)937.7kg.hm-2(基施524.4kg.hm-2、4叶期追施413.3kg.hm-2)公顷保苗数和穗粒数分别较其它处理高5.7%~13.9%、6.5%~8.1%,空秕率较其它处理低5.3%~32.2%。不同施肥处理总茎数、收获穗数、穗长间存在显著差异。水稻全生育期施用缓控释肥(N-P-K:24-14-8)937.5kg.hm-2(基施525kg.hm-2、四叶期追施412.5kg.hm-2)产量最高,为11 857.5kg.hm-2,施用控释肥较常规肥增产26.5%。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磷源及用量对冷浸田水稻磷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探求在冷浸田水稻磷肥适宜用量。[方法]以D优202为材料,在皖南山区冷浸田中开展钙镁磷肥和过磷酸钙2个磷肥品种及3个磷素水平田间试验。[结果]在冷浸田开沟降渍的条件下,施钙镁磷肥的增产效果比过磷酸钙好,均以75 kg/hm2P2O5产量最高。冷浸田施磷有利于水稻有效分蘖的形成。过量施磷导致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降低,不利于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结论]在研究条件下,冷浸田水稻施磷以75 kg/hm2P2O5为佳,可保证水稻各生育期适宜磷素累积量,增加分蘖数和穗实粒数,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氮肥用量对寒地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空育131和垦鉴稻6号为材料,设置3种氮肥施用量(300 kg·hm-2、350 kg·hm-2、375 kg·hm-2),研究氮肥用量对寒地水稻植株形态特征和产量形成因子的影响,以探明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施肥量。结果表明:应用垦鉴稻6号和空育131,氮肥施入量为350 kg·hm-2的处理产量均最高,并且对每穴穗数有显著提高,对每穗着粒数(垦鉴稻6号)、千粒重(空育131)提高效果较好。此外,氮肥施入量为350 kg·hm-2的处理可明显增加LAI、上三叶LAI、上四叶LAI和每穴穗数,且应用空育131品种的产量与LAI、上三叶LAI、上四叶LAI呈极显著正相关,应用垦鉴稻6号的产量与每穴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着粒数、千粒重和穗长呈显著正相关。试验条件下,总施氮量350 kg·hm-2,是水稻实现高产的理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翻压紫云英条件下化肥减量对稻田土壤养分状况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本文设置7个处理,即M0F0(不翻压紫云英+不施化肥)、M0F1(不翻压紫云英+推荐施化肥)、M1F0(翻压紫云英+不施化肥)、M1F1(翻压紫云英+100%化肥)、M1F0.9(翻压紫云英+90%化肥)、M1F0.75(翻压紫云英+75%化肥)和M1F0.6(翻压紫云英+60%化肥),检测不同生育期各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对水稻有效穗、穗总粒数、实粒数、空瘪率、千粒质量、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与M0F0相比,M1F0有助于提高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含量及分蘖初期至成熟期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单施化肥处理(M0F1)相比,各翻压紫云英配施化肥处理均有助于提高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含量;与M0F0相比,翻压紫云英处理及施肥处理均有助于提高有效穗、穗总粒数、实粒数、千粒质量、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其中以M1F0.75实际产量最高,达到8 437.5 kg·hm-2,较单施化肥处理增产3.8%,差异显著(P0.05)。综合而言,本试验条件下,在翻压紫云英30 000 kg·hm-2后,配施75%化肥(N123.8 kg·hm-2、P2O545 kg·hm-2、K2O 45 kg·hm-2)时,可实现水稻理论和实际产量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中、低产田土壤肥力较低,在磷、钾基本满足水稻高产的情况下,施氮及硼、锌对水稻有效穗、株高、穗长、实粒数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在高、中、低3个施氮水平(505.35,450.36和401.85 kg·hm-2)情况下,施硼肥比不施硼锌肥分别增产11.7%,13.64%和12.87%,施锌肥比不施硼锌肥分别增产6.45%,8.68%和8.33%,施硼锌肥比不施硼锌肥区分别增产13.00%,15.29%和10.42%。甬优12等品种施氮量多,其产量就高,氮肥肥效最高为施硼锌肥,高氮比低氮增产8.96%,中氮比低氮增产5.28%,其次为施硼,第三为施锌,最低为不施硼锌肥。  相似文献   

15.
寒地高纬度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氮肥运筹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化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高纬度地区氮肥对水稻群体素质和产量构成的影响,阐述氮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确定基本施肥参数.结果表明:处理1产量最高,达到9 055.5 kg·hm-2,比对照增产26.4%,但是贪青,成熟期晚3~4 d.其次是处理2和处理3,分别比对照增产20.8%和16.7%.土壤基础生产能力为7 164.0 kg·hm-2,生产100 kg稻谷需纯氮1.79kg,本地白浆土土壤供氮量128.2 kg·hm-2;肥料供纯氮量27.3 kg·hm-2,尿素利用率28.7%,基肥增产7.5%,肥料利用率为22.8%,蘖肥增产6.7%,利用率为44.2%,穗肥增产10.2%,利用率35.7%;处理1、2、3尿素利用率分别为32.3%、25.5%、20.3%.说明随着基、蘖肥投入比例的增加,氮肥利用率降低.当目标产量为9 000 kg·hm-2时,施氮总量为114.6 kg·hm-2.  相似文献   

16.
巢湖地区水稻氮肥利用率和最大经济效益施氮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间条件下,对皖稻52和宁粳3号在不同施氮水平(0、60、120、180、240和300 kg·hm-2)下的产量、氮素吸收、累积及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超过180 kg·hm-2后,水稻产量增加较少,超过240 kg·hm-2,水稻产量开始下降。当施氮量从60 kg·hm-2增加到300 kg·hm-2,皖稻52和宁粳3号的氮肥表观利用率(REN)分别为75.1%~49.4%和62.1%~50.2%;氮肥农学利用率(AEN)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为17.3~7.33 kg·kg-1和16.8~8.64 kg·kg-1。通过拟合水稻产量、经济效益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计算,水稻皖稻52和宁粳3号的最大经济效益施氮量分别为178 kg·hm-2和190 kg·hm-2。此时,水稻可维持较高的产量和保持较高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高效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水稻专用肥配方,以水稻为供试作物,在建三江研究所试验地进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研制的高效硅肥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不仅促进了水稻植株的提前成熟,增加了抗倒伏能力,而且提高了叶绿素含量。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籽粒的充实,降低了空秕率,从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其中硅肥Ⅰ(基肥施用高效硅肥225kg·hm-2,追返青肥30kgN·hm-2,追穗肥30kgN·hm-2+30kg K2O·hm-2)和硅肥Ⅱ(基肥施用高效硅肥375kg·hm-2,追返青肥16kgN·hm-2,追穗肥24kgN·hm-2+24kg K2O·hm-2)两个处理比常规施肥分别增产14.5%和10.1%。  相似文献   

18.
杂交稻甬优12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对黄岩区杂交水稻甬优12品种产量高于9 750 kg·hm-2高产田块的113组穗、粒、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提出甬优12进一步增产应采取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崇信县马铃薯最佳施肥量、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数据和马铃薯氮肥施用总量及产量之间的关系,采用马铃薯"2+X"肥料效应试验,修正和完善马铃薯优化施氮技术。结果表明:在基施有机肥60 000 kg/hm~2的基础上,配施尿素480 kg/hm~2、12%普通过磷酸钙750 kg/hm~2、50%硫酸钾375 kg/hm~2比常规施肥增产,经济效益也更好。在一定施氮总量内,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也成正比提高,但超过最优施氮量,再增加施氮量,马铃薯增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证实含氨基酸生物活化酶磷肥的增产效果,于2015-2016年使用含氨基酸生物活化酶磷肥、钙镁磷磷肥、过磷酸钙磷肥对水稻进行田间对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15年,施用含氨基酸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肥增产6.10%,比施过磷酸钙磷肥增产6.50%,比不施任何磷肥增产10.8%;2016年,施用含氨基酸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增产5.20%,比施过磷酸钙磷肥增产5.50%,比不施任何磷肥增产10.6%。这说明施用含氨基酸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和施过磷酸钙磷肥与不施任何磷肥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