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十九大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生态宜居和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核心内容,涉及到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治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相比,农村环境问题仍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污染、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农村乡风文明落后等。本文在综述近年来国家对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支持的基础上,重点对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总结浙江省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旨在为各地提供美丽乡村建设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上半年,农业部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为重点,启动实施了100个区域代表性强、产业链条完整、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有特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一个根本目标,即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和"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任务,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固定区域整合科技资源、培训资源和  相似文献   

3.
乡村水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乡村水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农业农村水污染具有分散面广、落实治理主体责任困难、治理资金缺乏等核心问题难以解决,其水污染防治的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首先调查了解了九江市农业农村的水污染现状,详细地分析讨论了该地区不同污染物导致水污染的地域差异和特点;其次在剖析了农业农村水污染的核心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水污染防治在法律法规、机制体制、责任主体及治理模式等4个方面所存在的困境;最后,从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长效的体制机制体系、强化落实污染防治责任主体和优化完善治理模式4个方面提出了九江市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山西省阳城县自古人杰地灵,农耕文化悠久,特色农产品甚多。近年来,阳城县县委、县政府在产业发展规划中,始终坚持"围绕旅游做农业、围绕农民抓旅游",突出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以休闲农业为重点的田园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全域旅游和优质农产品"悠然阳城"品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富了百姓"的乡村振兴愿景正在逐步实现。全域旅游,加快美丽乡村建设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三山余脉交汇处。全县地域面积1 968千米,辖17  相似文献   

5.
<正>伴随着黄岛新区的历史发展机遇,处于山东青岛西海岸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区的核心位置的六汪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发展,把传统西部农业镇打造成为黄岛新区最具特色的都市农业镇、新型小城镇、美丽幸福镇。发展"花果林"产业打造都市农业镇六汪镇立足农业大镇,以蓝莓、樱桃、葡萄、花卉、苗木等为主要品种,大力发展"花果林"产业,加快建设都市农业镇。一方面,采取租赁、入股等方式大面积进行  相似文献   

6.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关键点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浦东新区作为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在国内率先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取得了明显成效,对全国农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对全国其他同类地区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对上海市浦东新区25个镇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同时阅读相关文件和文献,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点、存在问题。结果显示,上海市浦东新区经营主体发展具有数量增长快、品牌化速度快以及发展模式多样化等特点,但在农业经营主体科技人才、农业生态补贴、农业信贷保险以及农业设施用地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因此,要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建立人才队伍;加大对农业生态补贴,科学合理施肥;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实现农业信贷多元化;破除农业用地限制,充分发挥土地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产业发展问题。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实产业振兴文章,筑牢乡村振兴之基。2018年,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重点对宣州区乡村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就产业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是在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首次举办的花事盛会。以"花儿绽放新丝路"为主题,通过室外展园和室内展区,集中展示了我国最高水平、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花卉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促进了全国花卉行业的大交流、大合作,是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是推进花卉产业科技进步、加快现代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根据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建立5个准则层,结合贫困山区实际筛选出20个反映乡村发展水平的指标,以四川省贫困县马边县为案例,综合德尔菲法(Delphi)及主层次分析法(AHP)评价分析马边县乡村发展指数及障碍度。根据乡村发展指数将马边县20个乡镇分为3个梯队,比较分析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性。同时根据障碍度分析,得出影响马边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依次为生态适宜性(45%)产业发展水平(34.3%)生活水平(10.7%)乡村治理(5.1%)乡风文明(4.9%)。建议:(1)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宜居乡村;(2)选好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3)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升乡风文明水平;(4)激活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正>山东省邹城市中心店镇以"美丽乡村"为主线,大作生态文章,由生产性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依托草莓观光园,建设公园式的草莓主题产业园,同时建设香草园、蓝莓园、百果园,创建3A级旅游景区,辐射带动玉皇山林果观光区、九龙山生态休闲区、尚寨民俗旅游区建设,实施"四区联动"打造都市休闲观光区,带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走进田园打造田园采摘休闲游中心店镇发挥草莓种植规模优势,开展草莓采  相似文献   

11.
正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青州市充分发挥花卉产业资源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发展花卉这一美丽产业、生态产业,着力打造青州花卉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重庆市推出了"巴渝·醉美乡村"的50条主打干线和25条精品支线旅游线路,并公布在"醉美乡村网"上,旨在向游客展示重庆的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及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休闲娱乐的乡村旅游参考。醉美乡村网由"精品线路"和"吃住行游娱购"2部分组成,分为都市行、涵养行、生态行、沿江行、山中行和最炫民族风"五行一风"线路。游玩时间主要分为1日游和2日游2个板块供选择。该网站集纳了休闲观光的六大元  相似文献   

13.
魏雅姝 《棉花学报》2023,(2):159-160
<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精神享受与消费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维度。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农村产业经济加速发展,集精神消费与农业生产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快速崛起,为农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不同于传统农业,观光农业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交叉产业,经营模式更为复杂,业态要素更为多样,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文章立足于《观光农业经营有道》一书,深入发掘观光农业的特色,并选择优势部分提出完善建议,以期绘制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蓝图,为多元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体系的完善及长久运行探索出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2013年中央在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并且将家庭农场作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给予鼓励和支持。山区受自然、环境、地理条件、耕地面积等因素限制,发展家庭农场,难以象平原地区那样借鉴"欧美模式",走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之路,必须因地制宜,另辟蹊径。近日,有来自台湾的庄先生意欲在鄂西北竹山县寻觅建设"生态农庄"理想  相似文献   

15.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妥善解决湘南地区"三农"问题、加快其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湘南乡村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湘南作为湖南省一个农业大区,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具有区位、资源、客源市场等优势,其生态旅游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三位一体的协调机制作用下,构建并推行湘南"农业-乡村旅游业双赢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综述近年来国家对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支持的基础上,笔者重点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指出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存在农村垃圾污水污染严重、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农村乡风文明缺失等问题,总结了建设美丽乡村面临基础设施投入大、产业难以吸引社会资本、农村污水垃圾市场化处理程度低、乡村人才缺失等现实困难。通过总结浙江省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笔者研究认为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重结合农村实际、坚持市场导向以及发挥乡村人才优势等几个关键问题,以期为各地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数字乡村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北京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北京市数字乡村建设实践,发现存在问题,找出推进路径,为数字乡村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利用文献分析、典型案例和专家咨询法,探讨数字乡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数字化是现代农业4.0阶段的关键特征,数字经济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北京是数字乡村发展的先行者,为北京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生产数字化、经营网络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数字乡村发展面临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不完善、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不够、数字乡村人才缺乏等问题。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产品经营和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亟需与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应不断夯实数字乡村建设基础,加大数字乡村科技研发,深化数字乡村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完善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数字乡村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大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乡镇企业局)于3月4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举办了"中国最美乡村和中国美丽田园发布活动",并向社会发布了北京市密云县蔡家洼村等10个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和贵州省黔西南州万峰林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辽宁省丹东市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中心,以改善农村环境为目的,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根本出路,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依靠,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农业发展概况辽宁省丹东市地域面积1.52万千米~2,自然构成"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全市集体所有农用地1 833.41万亩,其中:耕地373万亩、园地48.04万亩、草地57万亩、林地1 355.37万亩。淡水水面168万亩,水  相似文献   

20.
《新疆农垦科技》2022,(1):73-7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