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我省镇海县(1955—1986)、慈溪县(1953—1986)历年晚稻穗瘟发生程度的系统分级资料,分轻(1级)、中(2级)、重(3级)三级,采用马尔可夫链概率转移矩阵,作出1984、1985、1986连续三年的超长期预测检验值。由概率转移矩阵得出状态之间演变规律,考虑信息量,预测出两地各连续三年的发生等级,均与实测值相符;同理预报出1987年晚稻穗瘟在镇海县属轻发生年,在慈溪县属中发生年;得出在两地不会大流行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2.
早稻穗瘟流行程度预测技术研究陈观浩陈少兰(广东省化州市病虫测报站525100稻瘟病是我市水稻上的重要病害,特别是早稻穗瘟发生面积大,大发生频繁,损失严重。做好穗瘟的预测预报,准确地指导防治,是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1991年我们对稻穗瘟流行程度开展了...  相似文献   

3.
1992年我市晚稻穗瘟病发生较重,实际损失在10%以上.在1992年2月,我们利用多年资料筛选出的上年10—11月的平均相对湿度(X_(105))/上年10—12月日照强度(X_(22)),作为天气干燥度指数,来预测当年晚稻穗期稻瘟病的发生为中等程度.至9月2日,按孢子量空中截获数预测,即 y(穗瘟发病程度)=0.4924X~(0.8825),式中 X 为9月上旬镜检二玻片之和的孢子量,仍为中等发生程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是我县早稻的主要病害,对早稻稻瘟病发生程度预测多采用中短期预测预报。笔者采用灾变预测法对我县早稻稻瘟病超长期预测进行了探讨。据我县1975—1985年早稻稻瘟病发生资料,将发生程度分为偏轻年(A)及偏重年(B)。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是我县的重要病害,叶瘟的发展对穗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早、晚季有明显差异。笔者根据我县1971-1990年稻瘟病发生情况,计算出早稻穗瘟和叶瘟关系(晚稻不显著)。 穗瘟率和叶瘟率: y=-1.4887 0.8769x R=0.7663  相似文献   

6.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贵州省主要水稻产区,每年稻瘟病(稻叶瘟和穗颈瘟)发病面积约4.67万hm2。2012年黔东南州水稻穗颈瘟发生面积2.14万hm2,造成绝收面积235.2hm2,使全州水稻产量损失严重。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穗颈瘟的防治工作,笔者对2012年水稻穗颈瘟偏重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1症状水稻穗颈瘟发生在穗茎、枝梗处。受害部分呈淡褐色或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是雷山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 333 hm~2,每年稻瘟病(叶瘟和穗颈瘟)发病面积在1 000 hm~2以上。2014年水稻穗颈瘟的发病面积为872 hm~2,造成120 hm~2水稻绝收。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穗颈瘟的防治,笔者分析2014年水稻穗颈瘟偏重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1.为害症状水稻穗颈瘟发生在穗颈、枝梗处。在稻株穗颈上,初期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变为褐色或黑褐色,当  相似文献   

8.
李国刚  吴敏 《广西植保》2006,19(2):29-30
桂林市有不少稻田是属山区、半山区,历年早稻穗瘟都普遍发生,近3a早稻稻瘟病发生面积都在5·33万hm2左右(其中叶瘟约1·33万hm2,穗瘟约4万hm2),2005年桂林市种植早稻13·13万hm2,穗瘟发生面积3·86万hm2,占早稻面积的29·40%,发生程度3(4)级。面积与往年相似,总体不是很严重,但是部分品种穗瘟严重。2005年全市早稻穗瘟成灾面积上千亩,其中失收面积有数百亩。1 2005年早稻穗瘟发生有几个特点:1·1部分品种穗瘟严重造成失收,主要有以下几个品种:①协优997、协优998。全州种植13·33hm2,穗瘟最轻也有40%,一半以上面积失收。②优Ⅰ402。灵川一个…  相似文献   

9.
1发生特点 松滋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常年种植水稻近5.33hm^2。随着优质稻的推广,晚稻稻瘟病在丘陵山区发生逐年加重,近几年已上升为晚稻上的主要病害,特别是2004年晚稻穗颈瘟的发生为害给晚稻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一般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通常用“轻、中、重”等表达,这是一个模糊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同样,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也有其模糊性,不确定性。作者运用模糊隶属度的方法对晚稻稻瘟病的预报作了一个尝试。通过对桐乡县15年历史资料的拟合,符合率高达93.3%,并对1986—1990年晚稻稻瘟病进行试报,预报与实际结果相符,为此,认为模糊隶属度法应用于晚稻稻瘟病的发生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晚稻稻瘟病BP神经网络分区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浙江省19个县1988~1999年晚稻稻瘟病发病与有关环境因子的关系,筛选了8个气象因子用于晚稻稻瘟病发生程度长期预报。根据各预报因子与稻瘟病发病程度相关性,采用邻接二维图论聚类分析法,将19个点(县)划分为4个生态区。每个生态区内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模型,并进行拟合和试报。1997~1999年试报验证,在划分稻瘟病生态区的基础上,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稻瘟病进行长期预测预报是可行的,3年试报成功率分别是78.95%、84.21%和78.95%。文中还对该方法与过去常用的预报方法的试报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稻秆瘟是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Cay.)侵染稻秆而引起的稻秆受害状。魏景超(1975)曾记载该症状。但在水稻一般的生产田,稻秆瘟少见发生。而1986年旱造,广西一些县的杂交水稻制种田,发生了稻秆瘟的流行。为了探讨杂交水稻制种田稻秆瘟发生的原因,我们于1986年至1987年对赤霉素与稻秆瘟的发生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稻瘟病是南宁市邕宁区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年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比例在10%~15%。但是,2011年晚稻穗颈瘟发生严重,受害严重的田块颗粒无收,是近20a来发生最严重的一年。笔者根据调查监测结果,现对其重发生原因作初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温州山区稻瘟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泰顺等山区80个乡(镇)的单季稻(晚稻)发生严重的稻瘟病,发病面积近6 193.33 hm2,有333.33 hm2因穗瘟而绝收,是温州市20多年来稻瘟病发生最严重的一年.笔者分析了导致2010年山区单季稻(晚稻)稻瘟病大发生的原因:一是种植感病品种多;二是气候条件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三是农民防治不到位.提出了选育种植抗性品种、加强预测预报、做好技术培训、把好用药关,做到有效防治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1994~1996年结合稻瘟病的流行预报研究,对穗颈瘟进行系统调查,在水稻黄熟期,每块田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调查30~35丛,共计300穗以上,逐穗记载病级,然后计算各块田普遍率和严重度。共调查不同发病程度的病田95块。根据3a的水稻穗颈瘟普遍率(x)...  相似文献   

16.
水稻穗颈瘟俗称“吊颈瘟”,如抽穗后期发病受害较轻,尚可部分成熟,但影响质量;如始穗期发病,多形成白穗或瘪粒,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2007年合浦县局部地区晚稻穗颈瘟发生严重,受害重的田块颗粒无收。为将来更好地做好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指导工作,现将2007年合浦县穗颈瘟发生严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17.
稻瘟病是我市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现多使用三环唑或其复配制剂进行防治,药剂品种较单一。为开发防治稻瘟病的新药剂,特于1997年9月~10月进行了6%施稻灵悬浮剂防治晚稻穗颈瘟试验,结果如下:一、供试药剂及试验方法1.供试药剂及用量:6%施稻灵悬浮剂(贵...  相似文献   

18.
李大庆  刘辉 《植物医生》2002,15(4):32-33
稻瘟病是贵州省余庆县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常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发生。为了搞好水稻穗颈瘟的防治,筛选出一种对水稻穗颈瘟防治效果好的农药,供 大田生产推广应用,我们于2001年7~9月在贵州省余庆县龙家镇曙光村进行了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等农药防治水稻穗颈瘟小区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历年稻瘟病发生概况和特点,对早晚稻穗瘟进行了预测预报的探讨,并着重讨论了未来稻瘟病的发生趋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水稻种植面积的减少,经济作物面积的扩大,使早水轮作面积比例增加,有利于水稻生长,提高抗病力和减少病菌生长、繁殖的场所。春花田早稻面积扩大对早稻稻瘟病有避病作用。增施磷钾肥和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综合防治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深化有助于减轻稻瘟病的发生。以单季稻为先导和早晚稻抗病品种的推广,不但减轻稻瘟病的发生,而且加上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打破了在各季水稻和各地理区域上发病不平衡的格局。在经数年种植后,对病菌致病生理小种产生适应性,品种抗病性丧失,再加山区气候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西省稻瘟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早稻重于晚稻,危害穗瘟重于叶瘟。由山区常发,扩展到平原、丘陵暴发流行,造成了水稻病重于虫的新局面,其原因简析如下:一、自然环境与植病生态:本省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早稻生长期均适于稻瘟病发生和危害。山区多雨、雾大、日照短,稻瘟常发流行。早稻育秧期,寒潮频繁,因而大力推广薄膜保温育秧,以致早稻苗叶瘟早发,菌源多,危害期长。5—6月梅雨季节,雨量集中,雨日多,促进早稻穗瘟流行;6/下—7/上中旬,雨季结束,全省受太平洋副热高压控制,出现高温干旱,晚稻叶瘟轻。二晚抽穗期遇上“寒露风”或秋雨多,穗瘟危害严重。二、土壤与农田生态:据全省土壤普查资料表明:稻田有机质 N.P.K 含量低,约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