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解白膜与不同材料组合覆盖对油茶夏季生长的影响,选择3种立地类型的油茶进行白膜和谷壳、木屑、遮阳网上下组合覆盖试验,在夏季温度最高时段对油茶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立地和不同覆盖方法对油茶叶片生理指标影响极显著,不同覆盖方法与不同立地交互作用对油茶叶片生理指标影响极显著。未垦区和红壤区白膜上面覆盖谷壳叶片含水率较高,砂砾区木屑上面覆盖白膜叶片含水率较高;未垦区谷壳上面覆盖白膜油茶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较低,红壤区和砂砾区未覆盖油茶叶片电导率较小,红壤区未覆盖和砂砾区谷壳上面覆盖白膜油茶叶片丙二醛含量较低;未垦区谷壳上面覆盖白膜或者白膜上面覆盖木屑,红壤区未覆盖及砂砾区木屑上面覆盖白膜油茶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较低;未垦区直接覆盖白膜或者谷壳上面覆盖白膜,红壤区谷壳上面覆盖白膜,砂砾区白膜上面覆盖遮荫网的油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白膜与其他材料共同覆盖对油茶产量的影响,选择3种立地条件,白膜分别与谷壳、木屑和遮阳网不同组合对油茶林地进行覆盖,然后调查和测定油茶产量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材料覆盖及其与不同立地交互作用对油茶成果率影响极显著,不同立地对油茶单果重影响显著,不同材料覆盖及其与不同立地交互作用对油茶单果重影响极显著,不同材料覆盖及其与不同立地交互作用对油茶鲜出籽率影响极显著,不同立地及不同材料覆盖对油茶籽含水率影响显著,不同立地及其与不同材料覆盖交互作用对油茶籽出仁率影响极显著,不同立地与不同材料覆盖交互作用对油茶仁出油率影响显著;油茶落果最少覆盖方法为在红壤区白膜上面覆盖谷壳或者木屑,未垦区白膜上面覆盖木屑,砂砾区覆盖白膜;茶果单果较重覆盖方法为在红壤区谷壳上面覆盖白膜,未垦区木屑上面覆盖白膜,砂砾区白膜上面覆盖木屑;茶籽较重覆盖方法为在红壤区覆盖白膜和木屑,未垦区直接覆盖白膜或者在白膜上面覆盖谷壳,砂砾区白膜上面覆盖木屑;鲜出籽率较高覆盖方法在红壤区谷壳上面覆盖白膜,未垦区白膜上面覆盖木屑,砂砾区白膜上面覆盖谷壳;茶籽含水量较低覆盖方法在红壤区和未垦区白膜上面覆盖谷壳,砂砾区白膜上面覆盖遮阳网;籽出仁率较高覆盖方法在红壤区和未垦区白膜上面覆盖谷壳,砂砾区谷壳上面覆盖白膜;仁出油率较高覆盖方法在红壤区覆盖白膜,未垦区白膜上面覆盖谷壳,砂砾区木屑上面覆盖白膜。  相似文献   

3.
夏季高温干旱严重影响了油茶(Camellia oleifera)产量,通过对不同立地类型油茶进行不同材料覆盖研究,分析油茶落果及产量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红壤区对油茶覆盖遮阳网、在未垦区覆盖黑膜、在砂砾区覆盖白膜,油茶落果较少(落果率依次为8.93%、25.14%、0%);在红壤区和未垦区覆盖黑膜、在砂砾区覆盖谷壳,可以提高油茶单果重量(单果重依次为29.23、32.65、26.08 g);在红壤区覆盖木屑、在未垦区覆盖黑膜、在砂砾区覆盖白膜,茶果鲜出籽率较高(鲜出籽率依次为50.29%、47.32%、49.85%);在红壤区和未垦区覆盖黑膜、在砂砾区覆盖遮阳网,油茶茶籽重量较大(籽重依次为4.26、4.8、3.98 g);在红壤区覆盖黑膜、在未垦区覆盖谷壳、在砂砾区覆盖木屑,油茶茶籽含水量较低(茶籽含水量依次为43.8%、48.13%、43.02%);在红壤区覆盖黑膜茶籽出仁率较高(56.20%),在未垦区和砂砾区覆盖木屑可以提高茶籽出仁率(籽出仁率依次为62.3%、62.89%);在红壤区覆盖白膜、在未垦区覆盖黑膜、在砂砾区覆盖木屑,油茶仁出油率含量较高(出油率依次为48.37%、50.25%、52.42%)。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不同立地条件下白膜和其他材料组合覆盖对油茶林地水热状况的影响,为油茶夏季保水抗旱栽培提供依据,以白膜、白膜和谷壳、木屑与遮阳网对油茶进行覆盖,分别在不同连续干旱时段测定地表温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结果表明,覆盖对地表温度影响差异极显著,立地类型与覆盖互作对地表温度影响差异显著,不同立地类型对25 cm处土壤温度影响差异显著,立地类型与覆盖互作对25 cm处土壤温度影响差异极显著,不同覆盖对0~25 cm土壤含水率的影响极显著,立地类型与覆盖互作对0~25 cm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差异显著;红壤区和砂砾区白膜上面覆盖遮阳网、未垦区木屑上面覆盖白膜为较好的夏季保水抗旱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持续干旱对油茶叶片及根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林52"2年生油茶嫁接苗为材料,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利用自然干燥法获得控水梯度,测定持续干旱条件下油茶苗叶片光合色素,叶片及根系(D≤2 mm)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持续降低(P0.05);叶片及根系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持续增加(P0.05),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降低(P0.05),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加后下降(P0.05);叶片及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持续增加(P0.05),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5)。当土壤相对含水量高于30.6%时,复水后油茶苗能恢复正常生长;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21.1%时,复水后油茶苗不能恢复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水分对油茶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提高水分利用率和优化灌溉方法,为夏季油茶林地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长林4号"油茶为试验材料,设置滴灌、喷灌和漫灌处理,对各处理油茶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处理对油茶叶片生理指标影响不同,未进行灌溉处理油茶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为7.16%、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为3.75%、叶片电导率较高为0.67,进行滴灌处理叶片电导率相对较低为0.47。滴灌处理油茶叶片中丙二醛含量较高为2.65μmol/g Fw,未进行灌溉处理处理油茶叶片中丙二醛含量较低。对照处理始花期较其他处理(滴灌和喷灌)提前10天左右,滴灌处理油茶盛花期较其他处理提前8天,对照和滴灌处理油茶开花结束较早,漫灌处理末花期结束较迟。综合分析可知,夏季3种灌溉方式对油茶林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滴灌样地>喷灌样地>漫灌样地>对照样地,今后应加强油茶林夏季的水分管理,特别要加强滴灌设施的建设,提高油茶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适宜于钩藤幼苗生长的遮阴条件,从而为钩藤人工种植技术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以苗龄为1 a的钩藤为材料,分别设置了轻度遮阴(透光率55%~75%)、中度遮阴(透光率25%~35%)、重度遮阴(透光率5%~15%)等处理,以全光照作为对照(CK),就不同遮阴处理对钩藤幼苗生长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于定植90 d后测定其形态指标(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数量、分枝数、比叶重)和生理生化指标(叶片光合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含水量、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轻度遮阴处理的钩藤幼苗其株高、茎粗和分枝数均极显著高于全光照、中度遮阴和重度遮阴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大小均表现为全光照轻度遮阴中度遮阴重度遮阴;叶片含水量、叶绿素总含量均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气孔导度表现为轻度遮阴全光照中度遮阴重度遮阴;丙二醛含量表现为轻度遮阴中度遮阴全光照重度遮阴。综合分析钩藤幼苗各项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后认为,透光率为55%~75%的遮阴处理更适于钩藤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探寻提高辽西地区造林成活率的措施,在朝阳市开展了以山杏、侧柏、油松、火炬树4种常规造林树种,利用容器和覆膜处理进行保水抗旱对比试验,比较各树种在生长量、成活率和抗旱生理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山杏、油松、侧柏和火炬树使用容器的成活率、苗高和地径均大于未使用容器的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山杏、侧柏、油松和火炬树的膜瓶处理中含量均最高,膜瓶和瓶的处理差异不显著,说明瓶和膜的使用可以提高4种植物的抗旱保水能力;丙二醛含量在山杏和油松的膜瓶处理中为最低,瓶和膜瓶的处理差异不显著,有瓶的处理比无瓶的处理表现出了较好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5个云南省本土油茶良种——云油茶3#、4#、9#、13#、14#为材料,采用缓慢干旱法模拟干旱试验,对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各油茶品种的生理生化等指标进行测定,研究5个云油茶品种的抗旱特性,评价其抗旱力。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的进行,5个品种的叶片组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随土壤含水量不断下降而降低;(2)水分饱和亏、丙二醛含量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升高;(3)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POD活性等指标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综上所述,在5个品种中选择出抗旱性最好的品种是云油茶4#,值得大力推广种植。这一结论为干旱时期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浓度Na2SO4溶液分别处理2年生金露梅扦插苗,测定盐胁迫后金露梅叶片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加,金露梅的高生长量以及叶片的肉质化程度、膜透性、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研究证实膜透性、丙二醛及游离脯氨酸含量是金露梅3个重要的耐盐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对轻度盐害具有调节作用,可作为金露梅耐盐性鉴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在大棚模拟持续干旱条件下,测定了3个甜角品种PRAKAYTONG(闪金)、SRITONG(金色)、SRITONGBAO (轻金色)幼苗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保护酶活性、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研究甜角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并用抗旱系数法和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及胁迫程度的加重,幼苗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呈增加趋势;SOD和POD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片水分含量和叶绿素呈减少趋势.经抗旱指数法和隶属函数法分析,3个品种的抗旱性从强到弱依次表现为PRAKAYTONG> SRITONGBAO> SRITONG.  相似文献   

12.
为给春季核桃种质抗寒性的鉴定及核桃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分别以甘肃省成县栽培的普通核桃(香玲、中林1号、辽核4号、陇南755、陇南15、强特勒、土莱尔、清香)、美国黑核桃及美国长山核桃等核桃种质展叶期的叶片为材料,将其叶片分别置于4、0、-4、-6、-8℃的低温冷藏柜中进行胁迫处理,以大田自然生长的叶片为对照,测定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叶片的半致死温度(LT5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不同核桃种质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其中,可溶性糖含量与核桃种质的抗寒性呈正相关关系,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与核桃种质的抗寒性却均呈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核桃种质抗寒性影响最大的指标是相对电导率,其次分别是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最小;根据综合抗寒指标排序,供试核桃种质抗寒性的强弱顺序为:美国长山核桃>美国黑核桃>强特勒>辽核4号>清香>陇南755>土莱尔>中林1号>陇南15>香玲,这与其半致死温度(LT50)的高低顺序基本一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核桃种质可聚为3类:美国长山核桃、美国黑核桃、强特勒等聚为一类,此类属于抗寒性强的种质;辽核4号、陇南755、土莱尔等聚为一类,此类属于抗寒性较强的种质;中林1号、清香、陇南15、香玲等聚为一类,此类属于抗寒性较差的种质。聚类分析结果与田间观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遮阴对多年生油用牡丹品种“凤丹”根系生长的影响,以油用牡丹品种“凤丹”为材料进行了试验,设置5种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不遮阴(CK)、透光率为全光照的85%(Z1)、70%(Z2)、55%(Z3)和40%(Z4),并对不同处理下油用牡丹根系的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凤丹”牡丹幼苗根系总根长以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根系总表面积、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系丙二醛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Z1处理的根系总表面积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显著升高,其根系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当透光率为全光照的50%~65%时有利于根系维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综上所述,试验条件下透光率为全光照85%的轻度遮阴处理有利于“凤丹”幼苗根系保持良好的生理活性,透光率≥55%时显著抑制牡丹根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以油茶品种"杂优闽1"为试验材料,以未经低温锻炼的油茶幼苗为对照,研究了油茶幼苗在(10±0.5)℃低温锻炼、(2±0.5)℃冷胁迫和常温恢复期间的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锻炼3 d可明显提高油茶幼苗的抗寒性;冷胁迫3 d,经低温锻炼后的油茶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且其在常温下的恢复也较对照迅速。在低温锻炼和冷胁迫期间,油茶幼苗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且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经低温锻炼的油茶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则均明显高于未经低温锻炼的油茶幼苗,说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和保护酶活性增强在低温锻炼诱导油茶幼苗的抗寒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外源IAA对油茶芽苗砧嵌合体愈合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茶芽苗砧嵌合体为试验材料,用IAA 100、200、300 mg.L-1浸泡接穗20 min,以清水浸泡为对照(CK),研究外源IAA对油茶芽苗砧嵌合体死亡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保护性酶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外源IAA处理的嫁接苗死亡率低于对照,其中以IAA 300 mg.L-1处理效果最好。在愈合过程中,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呈增长的趋势,IAA 200、300 mg.L-1处理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的速度比对照快。经外源IAA处理后,油茶嫁接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幅比对照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于对照;超氧化物酶(POD)活性比对照提前出现双峰;愈合前期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小于对照,愈合后期高浓度外源IAA处理的则大于对照。相关分析表明,可溶性糖含量、SPAD值、PPO和SOD活性是通过影响可溶性蛋白含量而影响嫁接苗的愈合。采用外源IAA处理油茶芽苗砧嵌合体的接穗,操作简单,效果良好,丰富了油茶苗木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小叶红叶石楠光合及其他生理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小叶红叶石楠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定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光响应等生理指标,以分析其生理响应。结果表明:(1)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之间无显著(P0.05)差异,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下降,仅为对照的47.16%;MDA含量快速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脯氨酸含量则急剧上升,极显著高于对照;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加剧,小叶红叶石楠光合速率、光饱和点以及表观量子效应均呈下降趋势;(3)综合分析各生理指标,认为小叶红叶石楠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减少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渗透调节物质,降低光合速率等生理响应,来抵御干旱胁迫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3种藤本植物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测定其在不同水分梯度条件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保护酶(SOD、CAT)、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叶绿素(Ch1)等9个指标的变化;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大,3种藤本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SOD、CAT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据隶属函数值的比较,抗旱能力为: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  相似文献   

18.
以2年生岑溪软枝油茶(Camellia oleifera‘Cenxi’)嫁接苗、扦插苗为试验对象,在不同水分(28%~31%、15%~18%、9%~12%)和不同浓度氮素(0、0.375、0.75 g/株)条件下,测定其叶片膜透性和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在15%~18%条件下,不施氮的油茶幼苗叶原生质忍耐脱水能力强于施氮的油茶幼苗,而在9%~12%条件下,施加高氮(0.75 g/株)有利于油茶幼苗提高叶原生质忍耐脱水能力;同时,施加氮素也可以提高叶片的保水能力,在施加高氮(0.75 g/株)的情况下,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程度最小,有利于提高叶片的保水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油茶(Camellia oleifera)生长以及营养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分配规律,对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界牌分场的油茶林进行生长、土壤物理性质及叶片、花芽、果实总氮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株高、地径和冠幅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与土壤饱和持水量呈正相关;叶片中的氮含量均高于花芽和果实中的氮含量(P0.05),花芽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叶片和果实。而果实的糖氮比值最高,叶片和花芽的糖氮比低(P0.05),其原因可能与采收期测定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以当年生盆栽美国红枫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溶液喷施美国红枫扦插苗,测定干旱胁迫下植株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及可溶性糖含量等各项生理指标,研究外源喷施ABA对美国红枫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外源喷施ABA可以缓解其伤害程度,促进美国红枫叶片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抑制MDA的积累,延缓叶片相对电导率上升,其中以10 mg/L浓度ABA处理效果最明显。因此,干旱胁迫下,喷施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可有效提高美国红枫的抗旱能力,维持其正常生理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