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雷击火的预报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雷电引发的林火通称“雷击火”,它是森林火灾中危险的自然火源。科学家一直把雷击火作为森林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因子。据统计,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由雷击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该区火灾总数的24%。特别是近几年来,尽管雷击火次数不多,但多发生在4~8月份,且是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北部原始林区,很难及时发现,容易造成特大森林火灾,从而蒙受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火源是一种难以控制的自然现象,如雷击、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泥碳自燃、地被物堆积发酵自燃等。从世界各国的天然火源所引发的森林火灾情况来看,其中最主要的是雷击火。由空中闪电和森林可燃物接触而引起的火灾称为雷击火。这种火灾在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比较突出。发生在2002年7月28日内蒙古北部原始林区的森林大火就是由雷击火引起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夏季雷击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3.
森林火警火灾的发生特点从火灾发生的原因看,非生产性人为火源占火灾总数的23%,说明火源管理还存在一定漏洞。提高全民的防火意识,刻不容缓。夏季雷击火占火灾总数的53%,预防和扑救夏季雷击火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新课题。从火灾发生的时间上看,火灾主要集中在5—8月份的春夏之交。“7·28”夏季雷击火灾分析据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资料显示,自2002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降水量仅为13mm,比历年同期减少8成;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2度,最高气温达37度。连续干旱,在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已形成一个干旱中心,森林地表和深层…  相似文献   

4.
雷击火是大兴安岭林区主要火源之一,约占全区总林火的38%,在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的岭北地区约占总林火的56%。雷击火多发生在人烟稀少及交通不便的偏远林区,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及时发现,在扑救不及时的情况下,造成的危害要比人为火严重得多。塔河林区1968—1979年共发生林火59起,其中雷击火占41起,雷击火过火面积约占总火灾面积的67%。所以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5.
大兴安岭雷击火与雷电探测张瑞祥,肖飞,姜玉珍,王天辉,包义(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雷击火是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的重要火源,约占火灾人情的22%。例如,黑龙江部分1966年至1984年共发生雷击火170次,仅1979年就发生47...  相似文献   

6.
林区群众防火工作,是林区基本的防火工作,无论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如何发展进步,它始终是综合森林防火体系中的一项主导措施。1群众防火工作的地位和作用1.1群众防火工作是林区重要的防火内容在林区,造成森林火灾的火源有两种:一种是人为火源,另一种是自然火源。据调直统计,人为火源约占98%,而自然火源仅占2%左右,且近3年内几乎没有雷击火等自然火源的发生,这说明抓好了群众防火工作,严格管理好人为火源,森林火灾便可大为减少。从历史来看,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主要是群众防火;从现实来看,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仍然以群众防火…  相似文献   

7.
火源是引起森林火灾的根源。严格控制火源,是防止和减少森林火灾的重要手段。火源可分为两大类:天然火源与人为火源。人为火源又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火源。由天然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主要是雷击火。在我省因雷击火发生森林火灾的现象很少。人为火源中,生产性火源主要是烧荒、烧垦、烧灰积肥、烧田边地角、烧炭、狩猎等用火;非生产性火源一般是吸烟、烧纸、烧香、儿童玩火、烤火、烧饭等等。据一九八七年以来我省发生的森林火灾统计,所酿成的火灾已查明的火源中,人为火源中非生产性火源酿成火灾的占76%,生产性用火占24%。因此预防森林火灾,必须把强化火源管理做为主要手段。我们认为加强火源管理必须突出一个“严”字,加强一个“管”字。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必须抓好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8.
雷击火属于自然火源,它虽然比人为火发生率低,但对森林危害却是相当严重的。据牙克石林区1962年到1980年统计,先后共发生这类火灾火情330次,平均每年发生雷击火达17次以上,约占总火灾火情次数的33%。显而易见,多雷击火地区,如不加强对雷击火的预防,会给森林资源造成很大损失。雷击火的产生,主要和气侯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实践告诉我们,在有利于森林燃烧的条件下,火源是发生林火的主导因素。就火源而言,有人为火源和自然火源(主要是雷击火)之分。根据朗乡林业局1986、1987年统计共发生雷击火10起。1986年雷击火次数占同期火警总次数的50%;1987年的6次火警是由雷击所引起,为了彻底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就必须在对人为火源严格控制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雷击火出现的时间、天气、部位和特点等规律的研究,以利于及时发现、报告和扑救,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1986~1995年发生的37起森林火警、火灾资料分析,引起森林火灾发生的火源全部属于人为火源,野外吸烟和上坟烧纸是主要火源。春防期占89.2%,秋防期占10.8%,4月是关键时期,10~16时占73%,森林火灾发生与群众防火意识关系密切。文中提出了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兴安岭雷击火时空分布及预报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击火是中国大兴安岭地区重要火源.根据1990-2006年研究区内10个气象站日观测数据包括最高气温、最小湿度、24 h降水、平均风速等指标计算每日FWI系统各指标,分析雷击火的发生与火险指数的关系.根据各气象站与研究区质心的距离确定各气象站的权重,计算研究区火险指数平均值.1990-2006年大兴安岭林区共发生森林火灾591起,其中雷击火359起,占60.7%.70%的雷击火分布在121°~125°E,51°~53°N,平均每起雷击火过火面积为797.37hm2,森林受害面积为581.67 hm2.71.9%、2.5%和17.3%的雷击火分别发生在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草地.雷击火发生在4-9月,5-8月是雷击火多发月份.1990-2006年雷击火发生时间段整体上有延长趋势.8月和9月发生的雷击火都发生在1998-2005年.雷击火的发生受气温与降水的影响,月均气温高、降水量少,雷击火次数明显多.发生雷击火日的平均可燃物湿度码FFMC、DMC、DC和FWI分别为90.3,69,6,287.4和24.7.雷击火发生日各火险成分指数平均值均高于1990-2006年4-9月总体平均值.根据雷击火发生概率和每日火险指数建立了雷击火发生概率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据森林火灾历史资料,研究黑龙江省由雷击火、农事用火、野外吸烟火源引起森林火灾的时空格局,为该地区火源管理和森林火灾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1997—2017年森林火灾资料为基础,分别分析3种火源的时间变化特征;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3种火源在不同月份和日内时刻造成火场总面积的差异性;使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方法(Ripley’s K函数)分析3种火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黑龙江省1997—2017年由雷击火引起的森林火灾最频繁,危害也最大,且近年来发生次数有所增加;雷击火主要聚集发生在大兴安岭地区,以6月和7月发生最频繁;每年9月16:00—16:59由雷击火引发的森林火灾每次造成的火场总面积均值最大。农事用火和野外吸烟引起的森林火灾次数和火场总面积在1997—2017年呈波动式下降,且主要发生在4月和5月;农事用火引起的森林火灾在6月12:00—12:59和9月16:00—16:59每次造成的火场总面积均值最大;而野外吸烟火源造成的火场总面积在月和日上均不存在差异,说明针对该种火源在发生频率高、危害程度大的时间都应重点防范。从空间上看,农事用火主要聚集分布在黑河市市辖区、嫩江县、逊克县、七台河市等地;野外吸烟则主要聚集分布在松岭林业局、加格达奇林业局、逊克县、嘉荫县、七台河市和鸡东县等地。【结论】随着黑龙江省火源管控、林火监测和扑救能力的逐渐加强致使雷击火、野外吸烟、农事用火在近年造成的火场总面积相比之前都有大幅下降;森林火灾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季; 3种火源引发的森林火灾在空间上都呈聚集分布,主要聚集在西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北部黑河、伊春地区及东南部七台河地区。  相似文献   

13.
林火的发生与火源有直接关系。它是发生林火的关键因素。火源分两类。一是自然火源,雷击火;二是人为火源,种类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生产性和生活性用火两大类别。从伊春林区来看,人为火源占火因总数的98%,其它火源占2%。 从月份看,林火集中在4、5、9、10,四个月份。春季最早发生在2月末,但是不能成灾。7、8、11月份很少发生林火,12、1、2月上中旬不发生林火。最近10年统计数字表明,林火  相似文献   

14.
森林火灾统计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场森林火灾所带来的损失,不仅是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扑救火灾付出的代价,即直接经济损失,还有森林生态被破坏的损失和社会秩序受到干扰以及人们心里状态的失衡等,其损失是多方面的。为了使损失的统计有一个统一标准,我们提出了一个初步设想。森林火灾统计指标体系的框架与内容 (一) 森林火灾基本情况指标体系 1.火灾原因。分人为火源和天热火源两大类。人为火源又分生产性用火、非生产性用火和外来火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用火又可分许多细目。天然火主要是雷击火、滚石火等。 2.火灾的时间、地点。火灾发生时间包括起火时间、发现时间、扑灭(熄灭)时间、燃烧时间。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7—2009年大兴安岭林区闪电和林火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火灾发生时的火险状况和雷击火灾案例,提高对这一区域雷击火的认识。根据研究区内11个气象站定时观测数据,采用加拿大林火天气指数系统计算各站点每日火险指数,分析研究时段内火灾发生与火险和闪电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2007—2009年共发生野火195起,其中林火148起,主要发生在4,5和8月份。雷击天气主要出现在5—9月份,其中6,7和8月份闪电最多。闪电分布密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在研究区东北部,大部分闪电活动伴随着降水,但在比较干旱的年份,容易出现干雷暴天气,易引发雷击火。根据林火及火灾发生前24h的闪电分布分析,雷击火占总火灾的5.1%,闪电活动不是影响林火发生的主要原因。雷击火主要发生在火险比较高、闪电活动频繁且无有效降雨的区域。  相似文献   

16.
问: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有哪几种? 答:火源是火灾发生的主导因素。大体上分人为火源和自然火源两种。人为火源包括:1.烧荒、烧防火线、机车喷火、烧砖瓦、烧石灰等生产用火。2.做饭、取暖、野外吸烟、烧纸等非生产用火。3.坏人纵火。自然火源:在我区主要为雷击火,多在初夏时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地区夏季森林火灾成因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大兴安岭地区自1965年至今的夏季森林火灾(火警)发生概况.分析夏季森林火灾发生的客观原因有:林内可燃物状况、天气状况、环流状况、外部环境情况;主观原因有领导重视不够、对野外火源管理不严.论述了夏季森林火灾具有多为雷击起火;发生时间集中、起火点多;扑救难度大,复燃现象多;以林冠火为主,火灾损失大等特点.对夏季森林火灾扑救方法也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外雷击火典型事例进行了归纳、梳理,深入分析了雷击火特征、发生机理、时空分布特点,并从火灾发现定位、火情预判、接近火场、安全扑救等4个方面总结森林雷击火防控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展望森林雷击火防控未来研究方向,为雷击火科学高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林火与各类林地面积及人口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火与各类林地面积及人口关系的研究高颖仪,杨美和(吉林林学院)王金,刘行吾(吉林市森林防火办)(吉林市丰满区森林防火办)1前言森林火灾是一种既有人为性又有自然性的灾害。其人为性指有90%甚至99%是人为火源引起的;其自然性,除存在自然火源(雷击火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兴安岭呼中林区雷击火发生火环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雷击火作为天然火源是一种难以控制的自然现象 ,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是雷击火主要发生区 ,对雷击火的研究表明特殊可燃物、干雷暴的天气和较高的地形构成了雷击火发生的火环境。长期干旱 ,可燃物失水严重 ,森林中积累丰富的可燃物 ,雷暴发生后干燥的植被容易引火燃烧 ,起火之后 ,遇上盛行的大风将使火灾迅速蔓延。雷暴 ,特别是干雷暴出现时 ,遇到降水少、地面温度增加 ,相对湿度降低 ,可燃物干燥的情况 ,就很容易引起火灾。森林火灾多发地区 ,雷击火常常也多。大兴安岭纬度越高 ,雷击火越多 ,5 1°N以北海拔 80 0m以上山脉的腹部或山顶的落叶松 -偃松林、樟子松 -偃松林林区为该林区雷击火发生最集中区域。一次干雷暴天气过程 ,可以同时引起多起雷击火 ,它们之间的距离最远可达 1 5 0km。雷击火多发生在 6— 8月 ,雷击火的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下午的 1 4时到 1 7时。雷电作为一个随机干扰因子引发森林火灾 ,使得雷击火的预防与扑救变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