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仿生家具形态的设计理念为主题,从设计思维、形态表情、朦胧形态的美学等角度结合“游戏”模仿的规则,诠释了与信息时代同步发展的仿生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
针对仿生理论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需求,论文在对农产品仿生包装设计现状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色彩、形态、纹理、交互等方面详细阐述仿生理论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体现出人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健康持续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浅析休闲家具中的仿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仿生设计原理,从休闲要素的提取、休闲要素与仿生设计的细化、仿生设计评价等方面,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展现了仿生设计和休闲家具的关系,为休闲家具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东北地区春季免耕播种作业存在玉米根茬破除效率低、切割作业扭矩大和功耗高等技术难题,该文以蝗虫口器结构(多段阶梯锯齿状)和运动方式(双上颚异向等速咬合)为仿生原型,设计一种可实现高效破茬作业的耦合仿生破茬装置。该文通过仿生构建、机构设计、理论分析、参数优化、Arduino系统和智能控制等方法设计了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和智能速度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其中仿生破茬刀片可还原蝗虫口器多段阶梯锯齿状结构,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和智能速度控制系统组成仿生驱动系统,可模拟出双上颚异向等速咬合运动方式,从而实现了运动方式与形态结构的耦合仿生。对比试验分析表明,仿蝗虫口器破茬装置可降低切割作业扭矩26.6%-31.6%,降低作业功耗21.9%-26.1%。该文工作验证了耦合仿生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破茬效率,为免耕播种机的破茬装置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逆向制造技术和计算机仿生改形技术等进行了试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 土壤动物的典型体表形态进行了仿生类比信息的提取,设计L9(34)正交试验,进行了土壤粘附力测试。对比试 验表明:在同样的条件下,某些仿生改形表面的鞋底具有十分明显的减粘脱附效果,降低粘附力最大为8.27%, 说明采用仿生非光滑减粘技术的鞋底能有效降低土壤的粘附力。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从人类开始有意识的进行造物活动,人们便不断的进行模仿,向大自然学习。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发展,“仿生学”理念应运而生,并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而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基于此,从仿生设计的概念入手,研究了仿生设计的特点与园林规划设计中仿生设计的作用,以提升园林设计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其探索程度也在进一步加深,人们在产品制造时也不断的向自然界的动植物进行借鉴和模仿来创造出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而现代工业设计中也将仿生设计这一设计理念进行了广泛运用。本文对仿生设计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并且分析了现阶段工业设计与仿生设计之间的应用关系,同时对未来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一个展望,以期为以后的工业设计者在产品设计方面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工智能与科技手段的逐步发展与提升,鱼类形态特征的研究与鱼类游动减阻机制对于仿生机器鱼设计与复杂游动行为至关重要。本文以茎柔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茎柔鱼样本进行视觉图像采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取生物样本形态特征,根据生物特征长度建立生物形态外轮廓方程与三维简化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四面体非结构网格的方法,计算分析仿生鱿鱼在高速游动过程中的流场特性。分析表明:基于轮廓方程的仿生鱿鱼简化模型在高速游动时具有较低的游行阻力,速度达13.89m/s且俯仰角度在±30°内,其阻力系数在0.0004~0.0011之间,揭示了生物游动时其形态在减阻机制中的重要性;鱿鱼在高速游动时该种姿态为其完成俯仰、转向等奠定了流体形态基础。因此基于生物形态的外轮廓特征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为仿生鱿鱼进一步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仿生设计学的基本原理及发展历史入手,探讨园林规划设计中仿生设计学应用的基本依据及基本思路,以期为人工改造自然或园林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杜浩佳    刘强强    吕文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5):197-201
生物矿化是指由生物体通过生物大分子调控生成无机矿物的过程,生物成因矿物具有有序排列和优异性能,是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有机统一,它为木材仿生功能性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综述了木材天然矿物成分的种类、分布、矿化机理,以及仿生木质复合材料如趋磁性木材、超疏水木材、仿生硅化木材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建议加强木材生物矿化机理、生物矿化工艺和仿生矿化功能等研究,实现木材的高效高值利用。  相似文献   

11.
屠立  裘乐淼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982-7983,7990
农机产品配置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设计效率。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配置设计技术的研究现状,对提出的农机产品配置建模与实例重用技术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现存问题和下一步研究方向。认为仿生配置设计技术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机具产品设计方法研究的主要趋向,并给出了农机产品的仿生配置设计技术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2.
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1月6日,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薯类高效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典型土壤薯类挖掘仿生减阻技术研究团队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下称:中国热科院农机所)木薯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型木薯收获机仿生挖掘铲阻力测试试验。该学院拥有丰富的农业机械设计经验,在仿生和减阻减粘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此次试验是利用拉力传感器来测试仿生挖掘铲的减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应激性和适应性为生物体的两大基本特性,均涉及生物同环境的关系。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应激性指的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意在生理学上,表现在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和功能上。适应性指的是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特点与环境相吻合、相协调的现象,意在生态学上。生物体应激性反应的结果导致适应;适应性通过自然选择逐步进化而来,具有遗传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单片机生物体电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的研究和设计。通过电极将生物体信号引出,经过放大、滤波、转换等处理,由单片机进行智能控制。该装置具有对生物体的微弱电信号进行采集、放大和处理的功能。单独电源供电,与传统的同类产品相比,抗干扰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操作简单,可以应用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医学实验。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集成多个红外测距传感器,CMOS摄像头的仿生机器鱼,设计了仿生机器鱼的传感器网络,分析了仿生机器鱼在水面上与障碍物和目标物之间的几何关系.对漂移算法中的camshift算法进行了介绍,并把camshif算法运用到仿生机器鱼的视觉算法中.以模糊算法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有效的路径规划控制算法.通过camshit算法与路径控制算法有效的结合,使机器鱼能够在水中自主躲避障碍物,并探测到目标物反馈信息.最后用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铧式犁在潮湿泥土工作条件下粘连土壤的缺点,总结仿生蜣螂光滑结构表面的原理,结合CATIA软件的特点,应用CATIA软件构建出仿生铧式犁的表面凸起形态。为了检验仿生铧式犁三维模型的结构特性,应用ANSYS LS-DYNA软件对普通铧式犁和仿生铧式犁的工作过程进行受力分析,仿真分析结果显示仿生铧式犁的受力比普通铧式犁小了87 N,实现了本项目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1月6日,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薯类高效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典型土壤薯类挖掘仿生减阻技术研究团队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下称:中国热科院农机所)木薯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型木薯收获机仿生挖掘铲阻力测试试验。该学院拥有丰富的农业机械设计经验,在仿生和减阻减粘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此次试验是利用拉力传感器来测试仿生挖掘铲的减阻效果。在中国热科院农机所木薯生产机械化团队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浅论园林设计中的仿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园林设计中的仿生设计现象,探讨其本原,提出园林设计应源于自然。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仿生挖掘铲片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蝼蛄前足胫节爪趾第1趾的体视显微镜照片设计了马铃薯挖掘机挖掘铲铲片,为马铃薯挖掘机提供了一种减阻效率较高的挖掘铲。应用AutoCAD软件获取爪趾外侧曲线和内侧曲线的轮廓点,并将点坐标值数据使用LIST命令导出,并借助EXCEL软件多项式拟合法对爪趾的侧面轮廓线进行拟合,在拟合多项式的基础上在Solidworks软件中进行仿生铲片的建模,最后应用LS-DYNA软件仿真模拟普通铲片与仿生铲片挖削土壤的过程,并测定两种铲片的土壤阻力。仿真结果表明,仿生铲片较普通铲片土壤阻力减小近61%。所设计的仿生挖掘铲片为马铃薯挖掘机挖掘铲减阻技术要求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且结构新颖。  相似文献   

20.
深松铲是保护性耕作中进行深松的主要工具,其品质直接影响深松的效果.在对双翼式深松铲改型设计的基础上,应用仿生技术研究成果设计出仿生深松铲,并通过Pro/E软件对改型深松铲和仿生深松铲进行三维建模.而后应用离散元软件EDEM 对两种形式深松铲进行仿真分析,得出速度为0.4、0.6、0.8、1.0、1.2 m/s时两种深松铲所受的耕作阻力.离散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深松铲在触土过程中耕作阻力变化趋势相同.虽然仿生深松铲具有较好的土壤脱附和耐磨性能,但平均耕作阻力较之改型深松铲稍大.本研究方法为新型深松铲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