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苏北沿海滩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盐分下海滨锦葵盐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1)土壤盐分含量在3 ~4 g/kg时与1~2 g/kg相比,海滨锦葵生物产量差异不显著.盐分含量在5~7 g/kg时,生物产量显著下降.(2)在沿海滩涂上施用N、P肥可显著提高海滨锦葵生物产量,株高、茎秆直径及籽粒产量都显著提高.(3)盐分含量、氮肥、磷肥均能显著影响海滨锦葵籽粒产量,主要因素是土壤盐分含量,氮肥和磷肥次之.影响海滨锦葵籽粒产量的优化组合是土壤盐分1 ~2 g/kg、氮肥用量150 kg/hm2、磷肥用量30 kg/hm2.  相似文献   

2.
滨海地区沙质土壤的中低肥力严重影响了啤酒大麦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当地啤酒大麦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选用啤酒大麦品种连啤1号,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置5个氮肥施用水平:0 kg/hm2(N0)、75 kg/hm2(N1)、150 kg/hm2(N2)、225 kg/hm2(N3)、300 kg/hm2(N4)和4个磷肥用量水平:0 kg/hm2(P0)、45 kg/hm2(P1)、90 kg/hm2(P2)、135 kg/hm2(P3),初步研究了不同氮磷配比施肥对啤酒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滨海地区中低肥力沙质土壤上氮磷配施对提高啤酒产量和改善大麦的品质效果显著;增施氮肥对提高啤酒大麦蛋白质和α-氨基态氮含量、增加穗数的效果显著;增施磷肥对提高啤酒大麦α-氨基态氮含量效果显著,但对提高啤酒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效果不显著.综合考虑,在滨海地区中低肥力沙质土壤及钾素基本满足的情况下,生产优质啤酒大麦氮磷配施的最佳方案为:纯N为225 kg/hm2,P2 O5为90 kg/hm2.  相似文献   

3.
苏北沿海滩涂氮、磷肥对蓖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蓖麻为材料,在苏北沿海滩涂上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75、150、225 kg/hm2)与施磷水平(0、30、60、90 kg/hm2)对蓖麻生长及子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肥对蓖麻生长、子粒产量影响显著。适宜的氮、磷水平可促进蓖麻生长,增加子粒产量。影响蓖麻生长及子粒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氮肥,磷肥次之,且N3P3处理组合,即150 kg/hm2的施氮量,60 kg/hm2的施磷量最有利于蓖麻的生长及子粒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小黑麦(triticale)东农96026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种植获得高的产量及较优的饲用品质,从栽培措施的密度及氮肥施用入手,采用裂区设计,4个密度水平(基本苗750万株/hm2,600万株/hm2,450万株/hm2,300万株/hm2),3个施氮水平(纯氮75 kg/hm2、150kg/hm2、225 kg/hm2),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氮肥处理对小黑麦东农96026生长发育、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密度和增加氮素营养水平利于提高东农96026的生物产量,并具有较好的饲用品质.在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施氮水平为150 kg/hm2时产量结构比较协调,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5.
于2016-2019年小麦生长季进行小麦品种泰科麦33的田间播种量试验,2016-2017年播种量为75 kg/hm2(SA1)、150 kg/hm2(SA2)、225 kg/hm2(SA3)、300 kg/hm2(SA4)、375 kg/hm2(SA5)5个水平,2017-2018和2018-2019两个小麦生长季调...  相似文献   

6.
施氮水平对甘肃烤烟烟碱、钾含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甘肃烤烟生产中存在的烟叶品质低及种植效益不高等问题,于2007年在庆阳市正宁县布置了大田试验,研究了0、30、60、90kg/hm2 4种施氨水平对烤烟烟碱、钾含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碱含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显著增加,以施氮量为30 kg/hm2和60 kg/hm2时烤烟各部位烟碱含量最适宜.烟叶钾含量随施...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滴灌压砂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滴灌压砂西瓜提高产量、品质及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2017年和2018年分别设置5个氮水平即0、37.5、75、112.5、150 kg/hm2和0、45、90、135、180 kg/hm2,分析不同氮水平下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施氮增加了压砂西瓜茎粗、叶片数、主蔓长及SPAD值.2017年,当施氮量达到75 kg/hm2时产量最高,比不施氮增加了16.81%,2018年,施氮90 kg/hm2时,压砂西瓜产量比未施氮产量高19.43%.通过回归分析,施氮量与压砂西瓜产量呈开口向下抛物线的关系,施氮量与产量显著相关.施氮可提高压砂西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果实硬度和可溶性糖,当施氮量过高会使pH值与总酸增加.施氮可以促进压砂西瓜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施氮超过一定范围则对西瓜生长不利,造成西瓜产量和品质下降,为此压砂西瓜最佳施氮量为90~150 kg/hm2.  相似文献   

8.
以北美海蓬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150、225、300kg/hm2)与播种量(15、22.5、30、37.5kg/hm2)对北美海蓬子生长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水平与播种量对北美海蓬子生长特性及籽粒产量影响显著。适宜的施氮水平与播种量可促进北美海蓬子生长,提高籽粒产量。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出籽粒理论最大产量时,施氮水平为327.6kg/hm2,播种量为31.6kg/hm2。  相似文献   

9.
氮肥水平对优质粳稻蒸煮食味品质与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质粳稻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优质粳稻品种南粳5055、武运粳27为材料,设置7个氮肥水平(0kg/hm2、75kg/hm2、150kg/hm2、225kg/hm2、300kg/hm2、375kg/hm2和450kg/hm2),研究其对优质粳稻主要品质特性与米饭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稻米加工和营养品质提高,外观品质呈先降后升趋势,蒸煮食味品质呈下降趋势,质构特性变差,口感偏硬。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南粳5055较武运粳27米饭的质构特性更稳定,品质更优。生产上南粳5055与武运粳27的氮肥水平宜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适当减少,针对不同品种对氮肥敏感性差异相应调整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外源抗坏血酸对盐碱胁迫下海滨锦葵生长与离子富集的调节效应,利用NaCl、Na_2CO_3、NaHCO_3、Na_2SO_4配制成4种浓度为30 mmol/kg的盐碱土壤栽培海滨锦葵,对幼苗喷施0.5、1.5 mmol/L浓度的抗坏血酸,测定了植株的生长指标、组织Na~+浓度与离子转运系数等。结果表明,外源抗坏血酸对盐碱胁迫下海滨锦葵的生长抑制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其中1.5 mmol/L抗坏血酸对地径、干重的缓解更显著;外源抗坏血酸对不同盐碱土中海滨锦葵的Na~+富集与Na~+转运的影响存在差异,但1.5 mmol/L抗坏血酸的调控效应相对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深耕加秸秆还田条件下的适宜施氮量,研究了深耕加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量[0、240、270、300(当地生产平均施氮水平)、330、360 kg/hm2N]对土壤碳氮比、玉米产量及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加秸秆还田下增施氮肥可以提高玉米植株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调节土壤碳氮比,进而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氮效率。深耕加秸秆还田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碳氮比降低;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籽粒产量及氮素农学效率、氮素表观利用率均先增加后降低,以330 kg/hm2处理最高,其籽粒产量、氮素农学效率、氮素表观利用率比当地生产平均施氮水平300 kg/hm2处理分别显著提高9.3%、23.6%、46.7%,但其产量与360 kg/hm2处理差异不显著。表明,深耕加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需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试验区玉米适宜氮肥用量以330 kg/hm2(较当地平均施氮水平高10%)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桂中双季稻区水稻氮肥施用效应,为当地水稻生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2009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进行了不同控释氮肥用量对该地区早稻生长性状、产量以及氮肥农学效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施氮对桂中稻区早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能明显地改善水稻的产量结构,与不施氮(N0)相比,两年早稻施氮处理的株高与有效穗数分别平均提高16.07%与28.76%,与每穗总粒数与结实率分别平均提高12.54%与1.34%,产量平均提高41.26%,当氮肥施用量〉330kg/ha时,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与产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桂中稻区早稻施氮165~330kg/ha,既能确保水稻高产,又能保证肥料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是桂中地区早稻比较合理的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雪茄烟适宜氮磷钾施肥量,设计雪茄烟专用肥,采用田间“3414”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料处理对雪茄烟产量、分级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显著提高雪茄烟叶的产量,增产效果:氮肥>钾肥>磷肥。(2)氮磷钾肥料的施用均可以优化烟叶等级结构,增加茄衣和茄套的产量,提高产值。(3)N、P2O5、K2O积累量得到增加,氮磷钾最大肥料利用率分别达到38.75%、14.89%和25.20%。(4)一元二次回归拟合发现,烟叶最大产量时的施氮量为138.75 kg/hm2,施磷量为71.85 kg/hm2,施钾量为361.65 kg/hm2。显然,氮磷钾的合理施用可以提高雪茄烟叶的产量,改善雪茄烟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保证夏玉米获得较高产量基础上尽量减少氮肥施用量,确定腐殖酸液肥与氮肥的合理配施比例,设置不施氮肥(CK)、正常施氮量(纯N,下同)210 kg/hm~2(100%N)、减施20%氮肥即施N 168 kg/hm~2(80%N)、减施20%氮肥即施N 168 kg/hm~2+腐殖酸液肥1.7 L/hm~2(80%N+WF)、减施40%氮肥即施N 126 kg/hm~2(60%N)、减施40%氮肥即施N 126 kg/hm~2+腐殖酸液肥1.7 L/hm~2(60%N+WF)6个处理,研究减氮增施腐殖酸液肥对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00%N处理相比,80%N+WF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pH值、氮肥回收效率、氮肥生理效率均无显著变化,而氮肥农学效率显著提高9.8%,最终使夏玉米穗粒数、百粒质量及产量与100%N处理接近;但进一步减少氮肥施用量增施腐殖酸液肥(60%N+WF)处理会降低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但较80%N+WF处理降幅增大,虽然也能提高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效率,但最终较100%N处理显著降低夏玉米穗粒数(2.7%)和产量(5.2%)。综上,80%N+WF处理在减施氮42 kg/hm~2的情况下能达到100%N处理的效果,土壤肥力较高,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效率提高,且穗粒数和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氮肥对小麦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两个小麦品种(鲁麦8号和泰山1号)氮素营养、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亩纯氮施用量从10公斤增至20公斤,对两个品种的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显著(5%水平),但却显著增加其蛋白质产量;在各施氮期中,拔节期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揚花肥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的效应最大,并且各施肥处理的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均比对照高。试验还表明,合理运筹施氮时期和施氮量可成功地打破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间的负相关关系,使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得到同步提高,并有效地增加单位籽粒中量重的赖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不同肥料配施对砂质潮土夏花生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不同肥料配施对夏花生产量和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在通许县开展了砂质潮土不同肥料配比对花生的增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对花生增产具有积极效应,单施氮肥时,花生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N90 kg/hm2 (N90)和N 180 kg/hm2 (N180)分别比不施肥处理(CK)增产5.91%、7.04%;单施...  相似文献   

17.
不同控释氮肥用量对早稻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桂中双季稻区水稻氮肥施用效应,为当地水稻生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2009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进行了不同控释氮肥用量对该地区早稻生长性状、产量以及氮肥农学效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施氮对桂中稻区早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能明显地改善水稻的产量结构,与不施氮(N0)相比,两年早稻施氮处理的株高与有效穗数分别平均提高16.07%与28.76%,与每穗总粒数与结实率分别平均提高12.54%与1.34%,产量平均提高41.26%,当氮肥施用量>330 kg/ha时,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与产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桂中稻区早稻施氮165~330 kg/ha,既能确保水稻高产,又能保证肥料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是桂中地区早稻比较合理的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毛葡萄施用氮、磷、钾肥增产优质效应和筛选最佳配方,为毛葡萄生产施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N、P2O5、K2O三者2水平的施用量分别为:100.20、114.30和108.90 kg/ha),测定毛葡萄野酿2号的产量及品质,并对肥料及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在土壤速效N含量为196 mg/kg、速效K含量为414 mg/kg的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毛葡萄产量促进作用较高的施肥处理组合依次为:N2P2K0(28122.62 kg/ha)>N0P2K2(27819.57 kg/ha)>N1P1K2(25940.69 kg/ha)>N2P0K2(24849.73 kg/ha);P肥对产量影响不显著;N、K肥对毛葡萄有交互作用,N0P2K2的产量显著高于N3P2K2的产量(21970.80 kg/ha);随着K肥量的增加,其产量呈逐渐下降。不同施肥处理间对毛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应结合土壤类型及其有效成分含量,根据毛葡萄不同生育期合理调配N、P、K肥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相同施肥量下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建立适宜云薯401高产优质栽培的较佳施肥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云薯401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试验,以50% N+100% P+100%K做基肥,苗期追施50%N处理为对照,另设苗期和蕾期分期施肥等6个不同NPK配比施肥处理,各处理基础施肥量相同,均按尿素300kg/ha、普钙1125 kg/ha、硫酸钾600 kg/ha施用,测定各处理生长及产量指标.[结果]苗期追施50%N +30%K处理的马铃薯株高最高,为91.0 cm,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下同);各处理间马铃薯主茎数、分枝数和差异均不显著(P>0.05,下同);分期施肥处理与对照处理之间单株结薯数差异不显著;苗期追施50% N+50% P+30%K处理的茎粗(1.15cm)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苗期追施50%N+30%P+30%K的处理茎粗为1.61 cm,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苗期追施50% N+30% P+30%K的处理产量最高(43311.0 kg/ha),其次是分苗期追肥(50% N+50% K)和蕾期追肥(20%N+20%K)的处理(41809.5 kg/ha),两个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处理.[结论]云薯401可以在苗期追施少量磷肥,在苗期或苗期和蕾期分次进行氮肥和钾肥的追施都有利于提高其产量和商品率.苗期追50%N+30%P+30%K的施肥以及苗期追肥(50% N+50% K)、蕾期追肥(20%N+20%K)模式可作为云南省滇东北马铃薯主产区及其类似生态区云薯401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氮磷钾用量对潮土中产田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中产田玉米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在河南省汤阴县潮土中产田进行了不同氮磷钾肥料试验。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其增产幅度在用量超过210kg/hm2后下降,氮肥农学效率以氮肥施用量210kg/hm2最高,为20.5kg/kg。磷肥在0~112.5kg/hm2用量范围内,玉米产量和磷肥农学效率随磷肥施用用量增加而增加,并在75kg/hm2用量时达到最高,产量较不施磷处理增加20.8%,农学效率为20.2kg/kg,之后开始降低。钾肥在0~112.5kg/hm2用量范围内,玉米产量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但钾肥农学效率则表现为相反的趋势。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汤阴县中产田玉米增产增效的氮磷钾最佳配比为N 210kg/hm2,P 75kg/hm2,K 37.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