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二氧化氯泡腾片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这两种猪的重要细菌病病原的灭菌效果,该试验分别选取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菌株作为试验对象,对二氧化氯泡腾片的杀菌效果进行定量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对该消毒剂杀灭两种病原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室温条件下,二氧化氯泡腾片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低有效杀菌浓度为0.938mg/L,最短杀菌时间为5min,对副猪嗜血杆菌的最低有效杀菌浓度则为3.75mg/L,最短杀菌时间为5min;而当二氧化氯浓度为7.5mg/L时,在温度分别为10、 20、 30℃和pH值分别为4、 6、 8条件下进行杀菌试验时,二氧化氯泡腾片对两种细菌病原的杀菌效果无差异。可见,二氧化氯泡腾片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均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可作为养殖场猪舍及环境消毒的消毒剂,但使用时应注意最低有效浓度和最短杀菌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产麻保沙星的毒性作用,及其对常见临床分离菌的抑菌效果,评价其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设计了国产麻保沙星对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微核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来研究其毒性,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麻保沙星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国产麻保沙星经口LD50为887.8 mg/kg,属低毒类化合物;其致精子畸形与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表明其无致突变作用。国产麻保沙星按178,89和18mg/kg剂量连续灌胃30 d,小鼠未见死亡,各用药组较阴性对照组体质量增加差异不显著(P>0.05),对脏器系数、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但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体外抑菌试验表明,乳酸麻保沙星对临床分离的鸡、猪大肠杆菌,鸭李氏杆菌,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很敏感,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均小于0.5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均小于4μg/mL。【结论】国产麻保沙星按临床剂量使用安全,临床常见菌对其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开展了泰地罗新注射液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仔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保护作用研究。【方法】体外抑菌活性中,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以泰拉霉素为对照,测定泰地罗新对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对仔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保护作用中,选择菌量为1×10 10 CFU·mL -1的副猪嗜血杆菌细菌悬液0.5 mL·kg -1bw作为攻毒剂量,进行腹腔注射,复制病理模型。将泰地罗新以2、4、8 mg·kg -1bw 3个剂量,泰拉霉2.5 mg·kg -1bw单次肌肉注射,治疗人工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仔猪;在病死猪病料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中,挑取分离纯化后的副猪嗜血杆菌菌落进行基因组DNA提取,针对副猪嗜血杆菌16sRNA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后检验目的DNA片段碱基序列长度。 【结果】体外抑菌结果显示,泰地罗新注射液对副猪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分别为0.06—8.00、0.06—8.00、0.25—1.00、2.00—32.00 μg·mL -1,MIC50分别为0.5、2.0、4.0、0.5 μg·mL -1,MIC90为2、8、16、1 μg·mL -1,结果表明,泰地罗新注射液对副猪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抑菌效果较强,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抑菌效果较弱;DNA目标片段PCR扩增结果显示,PCR扩增目标片段长度均与文献报道中预测条带一致,特异性片段长度为820bp左右,结果表明,病死猪只均死于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体内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泰地罗新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增重分别为(2.5±0.2)、(2.9±0.2)、(2.9±0.3)kg,死亡率分别为40%、0、0,有效率分别为40%、100%、100%,治愈率分别为40%、100%、100%;泰拉霉素注射液组增重为(3.0±0.2)kg,死亡率为10%,有效率为90%,治愈率为80%;感染不给药组增重为(2.1±0.1)kg,死亡率为70%。结果表明,泰地罗新注射液高、中剂量组与泰拉霉素对照药物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能迅速的减轻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泰地罗新低剂量组治疗效果与感染不给药组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泰地罗新注射液按4 mg·kg -1bw临床推荐给药剂量,可有效治疗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4.
研究13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煎煮法制备药液,对部分临床分离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致病菌株进行单味及部分复方药的体外抑菌试验,测量各药液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简称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简称MBC)。结果表明,单味中药水煎液具有显著体外抑菌活性的为五倍子,其抑菌圈直径为15 mm,MIC为7. 80 mg/m L,MBC为15. 60 mg/m L;五倍子与野拔子复方药液的抑菌效果优于五倍子单味药,其抑菌圈直径为18 mm,MIC为3. 90 mg/m L,MBC为7. 80 mg/m L。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发以五倍子与野拔子为主要成分的抑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复方中药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型荚膜多糖的提取制备实验,并以该抗原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检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型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此抗原与猪巴氏杆菌病、猪布氏杆菌病、仔猪副伤寒等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2型、3型、4型、6型、7型、8型、9型、10型标准阳性血清也无交叉反应。可用于猪群感染血清1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6.
将血清10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接种于含0.02%NAD、5%犊牛血清、1mMcaCl<,2>的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2h,离心后的上清液经硫酸铵盐析、葡聚糖凝胶分子筛层析,分离纯化Apx Ⅰ.将纯化的ApxⅠ进行半数致死量测定,并对小鼠剖检后进行内脏器官病理变化观察.将纯化的Apx Ⅰ与弗氏佐剂按1:1的比例混合制备亚单位疫苗,免疫小鼠,初免2周后加强免疫1次,二免2周后用血清10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攻毒,测定最佳免疫剂量.根据最佳免疫剂量于30日龄和45日龄免疫小鼠,60日龄时分别用血清1、3、5、7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攻毒.结果该毒素对小鼠的LD50为80.9mg/kg,LD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63.2~103.5mg/kg;Apx Ⅰ亚单位疫苗的最佳免疫剂量为40μg,对血清1、3、5、7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攻击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宁夏的感染情况,采用间接血凝方法对宁夏4个不同地区猪场的403份血清样品进行了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宁夏部分地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23.08%,且该病的发生与季节、猪日龄和地区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头孢喹肟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半体内药动-药效学数据,以期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方法]利用半体内PK/PD模型,研究头孢喹肟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药动学参数。[结果]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头孢喹肟在血清中和肉汤中的MIC值均为0.008μg/m L,MBC值均为0.016μg/m L。单次剂量肌内注射1 mg/kg头孢喹肟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硫酸头孢喹肟通过肌内注射,吸收迅速并且在体内的持续时间较长。非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头孢喹肟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抗菌效应与PK/PD指数(AUC_(0-24)/MIC)的相关性最强(R~2=0.996 7),C_(max)/MIC为0.8056。产生抑菌、抗菌和清除效应时的AUC_(0-24)/MIC值分别为116.0、175.5和218.5。[结论]单次注射1 mg/kg头孢喹肟,即可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起到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所致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呼吸道疾病,同时巴氏杆菌也是引起坏死性胸膜肺炎的病原,胸膜放线杆菌属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具有气囊,且多行性。1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致病性猪是本菌高度专一性的宿主,寄生在扁桃体和呼吸道,具有高度宿主特异性,在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期间,不仅发现有肺脏的损伤,而且鼻子也有大量的分泌物,本病的潜伏期  相似文献   

10.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呼吸系统接触性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一、病原本病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本菌抵抗力不强,易被常用消毒药杀灭。二、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