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了品种与氮肥互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K326和云烟85在安徽省各烟区表现出明显的生态适应性和产质量的遗传潜力,建议在安徽烟区推广种植这2个品种;同时,结合安徽各烟区的生态特点,确定了引种品种的适宜施氮水平,为引进品种在安徽烟区的推广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福建南平、三明和龙岩三大烟区代表性样点烤烟产值及相关调查资料,借助神经网络和双重筛选逐步回归2种数学模型筛选福建烟区主要烤烟品种K326、云烟87(85)的产值估测模型;并借助GIS与烤烟产值最佳估测模型集成技术,开展福建烟区烤烟产值分区.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对品种K326、云烟87(85)产值的模拟精度分别高达99.74%和99.72%,表明该模型可作为福建烟区烤烟产值较理想的估测模型;福建烟区烤烟K326的高产值和低产值区面积分别占全省烟区烤烟生态适宜用地总面积的26.36%和54.43%;云烟87(85)高产值和低产值区面积分别占全省烟区烤烟生态适宜用地总面积的48.77%和30.25%,表明福建烟区云烟87(85)高产值区面积明显大于K326.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四川烟叶风格特色重要物质蔗糖对四川三大烟区烤烟品质、香气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以四川主要栽培种红花大金元和云烟87为材料,在攀西烟区(攀枝花、凉山)、川南烟区(泸州)、川北烟区(广元)驻点采样,研究烟株旺长期、现蕾期和成熟期碳代谢重要产物蔗糖相关分解酶活性及基因表达情况,初步解析影响四川烟叶风格特色重要物质蔗糖分解规律,经研究发现:1.攀西地区酸性转化酶活性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川北剑阁及川农古蔺烤烟酶活性则在旺长期最高。中性转化酶除冕宁外,各地酶活性随着烤烟生育期不断上升。各地蔗糖合成酶变化趋势一致,均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2.各烟区相比较,川南烟区及川北烟区酸性转化酶活性旺长期时达到峰值,攀西地区则在现蕾期时酶活性最高。各烟区中性转化酶活性均较低,各地差异较小。三烟区蔗糖合成酶活性均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酸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攀西烟区与川南、川北烟区差异较大,可能是各烟区烟叶香型不同的因素。3.推测蔗糖及淀粉分解酶相关基因时空表达特性分析:(1)现蕾期表达活跃型:V-inv;(2)成熟期表达活跃型:C-inv,Sus,N-inv。其中,V-inv、Sus可看作影响各烟区香型不同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主要烟区、主要烤烟品种烟叶钾含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中国科教网化学数据库烤烟钾含量数据,对我国几个烟区的烤烟钾含量特征及各烟区主要品种的烟叶钾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烤烟钾含量地区间差异较大,烟叶钾含量南方高北方低,北方烟区烟叶钾含量变异程度大于南方烟区;同一个烟区不同烤烟品种烟叶钾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地老虎,俗称土蚕、夜盗虫,是一种烟区重要的地下害虫.地老虎种类较多,我国烟区发生的主要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等.各烟区地老虎常混合发生,云南省烟区以小地老虎为主.地老虎食性很杂,寄主较多,除烟草外还为害多种蔬菜、豆类、薯类、瓜类、林果苗木以及杂草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河南烟区土壤和烤烟中As,Zn,Cr,Pb,Cu,Ni和Cd 7种重金属的状况,考察了河南4个主要烟区土壤及其所产烤烟中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南91%烟区中的重金属状况属于安全等级,只有9%烟区的重金属情况属于尚清洁等级。采用富集倍数法考察了烤烟对各金属的富集情况,结果显示,烤烟对于As,Pb,Cr和Ni属于无富集植物,对于Zn和Cu属于轻微富集植物,只有对于Cd属于中度富集植物。比较4个烟区烤烟发现,许昌烟区和平顶山烟区烤烟富集系数整体较低,但Cd富集系数偏高;而三门峡烟区和洛阳烟区烤烟的富集系数整体偏高。进一步考察烤烟中各金属含量与所种植的土壤中重金属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烤烟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该重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是烤烟中重金属元素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以湘南丘陵烟草种植区为例,系统介绍了基本烟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方法和评价依据,以此为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湘南烟区基本烟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湘南丘陵烟区共有基本烟田55万hm2,该区烟田总体上能适宜于烟叶优质适产的需要,最适宜的烟田占45.8%;适宜的烟田占38.2%;次适宜的烟田为13.2%;不适宜的烟田只占2.8%,少量相对不适宜烟田主要是因为存在个别限制因子,适当加以改造缓解或消除,可以使之成为适宜烟田.  相似文献   

8.
胡坚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Z1):544-551
对中国各烟区烟田主要虫害的发生情况及防冶研究进行概述,旨在为防冶烟田主要害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铜仁地区烟草主要病毒病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铜仁烟区病毒病发生种类及明确烟草带毒情况,采用抗原直接包被ELISA法对铜仁烟区的93个样品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铜仁烟区病毒病主要是TMV和PVY,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7.74%和46.24%;CMV发生较少,阳性检出率为4.3%.同时烟草南江3号品种上TMV阳性检出率较高,为86.67%;印江县TMV发生较重,阳性检出率为94.44%;江口县9个烟草样品中PVY检测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10.
以师宗3个典型植烟区为对象,主栽烤烟品种云烟87为对照,分析9个烤烟品种生态适应性,筛选3个代表性烟区适宜的烤烟品种。结果表明,在龙庆烟区,云烟105、云烟97等烤烟品种的大田长势表现较好,病害发生率低,发病率均在3%以下,其中公顷产值分别较云烟87提升了20.66%和13.22%,生态适应性好,适宜在当地示范推广。在竹基烟区,云烟121、中川208、云烟207综合表现较好,株高、叶面积等农艺性状优于云烟87,且公顷产值分别较云烟87提升了13.57%、7.14%、7.14%,适宜当地种植。在彩云烟区,云烟97、中川208、云烟207大田长势表现较好,3个品种各农艺性状指标均优于云烟87,公顷产值分别较云烟87提升了12.59%、17.48%、10.49%,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综上,云烟105和云烟97适宜在龙庆烟区种植,云烟121、中川208和云烟207适宜在竹基烟区种植,云烟97、中川208和云烟207适宜在彩云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浏阳植烟土壤肥力状况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浏阳植烟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浏阳烟区土壤肥力存在着广泛的变异,属于I级和IV级土壤肥力的面积均较小,分别占该烟区总面积的0.65%,1.67%;属于II级和III级土壤肥力的面积均较大,分别占总面积的48.23%和49.45%.占浏阳烟区总面积70.88%的5种主要植烟土壤类型相比较,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高低依次表现为:红黄泥田>青泥田>黄泥田>沙泥田>黄沙泥田.  相似文献   

12.
旱地烟草青枯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南烟区旱地烟烟草青枯病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湘南烟区旱地烟烟草青枯病发病的始发期为5月上旬,随着5月下旬日平均气温达到25℃,烟草青枯病进入盛发期,发病高峰期间定点观测田发病率平均日增长率最高为4.56%,病情指数平均日增长率最高为4.10.6种防治烟草青枯病药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烟草青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在发病岛峰期防治效果均低于45%,其中以青萎散DP 750 g/667 m2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烟田杂草种类、分布与危害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重庆市烟田杂草的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重庆市烟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市烟田杂草共有121种,隶属于35科,其中阔叶杂草93种,占76.86%;禾本科杂草19种,占15.70%;其他杂草9种,占7.44%.一年生杂草68种,占56.20%;多年生杂草53种,占43.80%.根据各杂草相对高度、相对盖度、相对多度的综合值进行评价,藜、紫苏、尼泊尔蓼、马唐、牛膝菊、艾蒿、狗尾草和黄花蒿是重庆市烟田的优势杂草.地区间杂草发生危害情况差异显著,尼泊尔蓼、牛膝菊和雀稗在渝东北植烟区发生危害较为严重,艾蒿、马唐、狗尾草、西来稗、紫苏和藜次之;渝中部植烟区以藜发生危害较为严重,马唐、尼泊尔蓼、牛膝菊、黄花蒿、铁苋菜和春蓼次之;渝东南植烟区以藜、紫苏、黄花蒿和狗尾草的危害占优势.  相似文献   

14.
湖南永顺烟区土壤养分状况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省永顺县烟区的239个土壤样品、19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了测定,确定了各指标所属的隶属度函数类型及其阈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各指标的权重,用加乘法算出各土样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进而对永顺县植烟土壤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永顺县烟区土壤肥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其IFI值平均为0.541,变幅为0.341~0.730,变异系数5.14%。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土壤肥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4类,各类土样所占比例依次为15.86%、21.61%、44.17%、18.36%。  相似文献   

15.
为了查明攀枝花烟区土壤磷、钾含量以及比对其变化趋势,对该烟区170份耕层土壤样品进行了检测,结合2009—2010年土壤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攀枝花烟区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为43.8±28.7 mg/kg,变异系数为65.5%。与5年前相比,提高幅度达到94.2%,年均提高18.8%。其中米易、盐边、仁和烟区分别提高204.9%、98.5%和110.5%。变异系数与5年前相比降低,可能原因是近年来注重磷肥施用,提高了土壤磷累积,使土壤之间的差异变小。攀枝花烟区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202.6±137.4mg/kg,与5年前相比提高15.6%,年均提高3.1%。其中米易烟区提高67.8%,仁和烟区提高33.5%,而盐边烟区则降低3.7%。  相似文献   

16.
2015年对永州烟区78个产烟乡镇689个植烟土壤的微量元素有效养分进行了取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烟区土壤有效铜、铁含量丰富;有效锌、硼含量较丰富,很少缺乏;有效锰缺乏比例占32.2%;有效钼、氯普遍缺乏,缺乏比例分别接近90%。聚类分析法将永州烟区土壤微量元素划分为3大特征区域,各区域养分差异达显著水平。根据养分分布特征,提出了微量元素施肥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烤烟烟叶含梗率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12个省份的烟叶含梗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初烤把烟的含梗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北方烟区烟叶的含梗率较低,南方烟区烟叶含梗率较高.烟叶含梗率最高的区域包括:湖南、江西、福建、湖北和陕西5个省份;烟叶含梗率最低的东北烟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3个省份;烟叶含梗率介于二者之间的烟区包括广西、山东、河南和四川4个省份.在高含梗率烟区,烟叶含梗率部位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从上至下呈增加趋势;在中原烟区,从上至下烟叶含梗率增加,但中部烟叶含梗率与上部烟叶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东北烟区烟叶含梗率部位间的差异不明显.各烟区烟叶含梗率都存在年份间差异.文中还就影响烟叶含梗率的可能因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洛阳烟区气候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洛阳烟区7个主要植烟县30年的气候资料为基础,对其进行气候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洛阳烟区气候适应性指数平均为0.78±0.03,各烟区之间差异不大,变异系数为4.87%。结合采用k-均值快速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洛阳植烟县大致分为2类:第Ⅰ类是洛宁、宜阳和伊川,第Ⅱ类是嵩县、孟津、汝阳和新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湖南不同浓香型烟区间烟叶品质的差异,以衡阳、郴州、长沙、永州、邵阳等浓香型烟区的120份上部烟叶(B2F)样品为材料,对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湖南浓香型烟区的上部烟叶,整体外观质量以永州和邵阳烟区的较好,衡阳与郴州烟区的适中,长沙烟区的稍次;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均在适宜范围内;评吸质量各具特色;郴州烟区的上部烟叶14.3%可用来制作高档主料烟,其余4个烟区该档次比例均为0;衡阳烟区的上部烟叶用于制作主料烟的比例最高,为33.3%;长沙烟区的上部烟叶100%用于制作辅料烟;衡阳烟区的上部烟叶用于制作填充料烟的比例在5个烟区中也是最高的,达66.7%。  相似文献   

20.
运用区域重心法和灰色关联法分析了2006~2015年湖南烤烟产量重心变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南烤烟各区域产量变化以波动增长为主。全省、湘东、湘南、湘西烟区烤烟产量重心分别向北偏西、南偏西、西偏南、南偏东方向移动,移动距离排序南北向为湘东烟区全省湘西烟区湘南烟区,东西向为湘东烟区湘西烟区全省湘南烟区。重心坐标经纬度主要影响因素各异。各区域烤烟产量占比主要影响因素大部分为播种面积,少数为单产。提出了打造以湘南烟区为主体,湘西烟区、湘东烟区为两翼的湖南"一主两翼"烤烟生产发展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