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蔬菜种植模式对涂地土壤性状及蔬菜连作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蔬菜种植模式和种植年限对蔬菜地土壤性状及蔬菜生长障碍发生的影响,在浙东滨海涂地区按蔬菜种植年限(5~10年和10~20年)和种植模式(水稻 蔬菜年内连作、露天蔬菜-水稻轮作、露天蔬菜、冬季大棚蔬菜 夏季露天蔬菜和常年大棚蔬菜)分组鉴定土壤质量与蔬菜地连作障碍,并与长期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的农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种植蔬菜后,土壤容重呈增加的趋势;与长期种植水稻的用地相比,露天蔬菜、露天蔬菜-水稻轮作和水稻 蔬菜年内连作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但长期种植大棚蔬菜则可导致土壤结构的恶化。种植蔬菜后,土壤酸度增加,有机碳下降,磷素、氮素、有效钾和盐分明显增加,对大棚蔬菜地的影响比露天蔬菜地更为明显。土壤中磷素、氮素、有效钾的积累和土壤酸化随着蔬菜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呈现增加的趋势;种植蔬菜也显著增加了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研究区内蔬菜地连作障碍类型主要有病害、地下虫害、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和缺素等,其发生比例随蔬菜种植年限明显增加,由低至高依次为:水稻 蔬菜年内连作地<露天蔬菜-水稻轮作地<露天蔬菜地<冬季大棚蔬菜 夏季露天蔬菜地<常年大棚蔬菜地。研究认为,蔬菜与水稻轮作可减少蔬菜连作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进一步了解河南省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发生和防治情况,调查了河南省17个地市93个乡(镇)的96个合作社(园区、村)。结果表明,河南省设施蔬菜茬口安排及蔬菜种类呈现多样化,设施蔬菜连作年限大都在5a以上,最长连作年限达30a。设施蔬菜连作3a以上即开始表现连作障碍现象,而且连作障碍棚室的比例及严重程度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加。设施蔬菜土传病害发生最为严重,其中大棚根结线虫病发病率达84.6%,日光温室达56.9%。除土传病害外,土壤养分失衡和土壤次生盐渍化也普遍发生,土壤自毒作用、板结、酸化等发生相对较轻。总结了河南省各地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治的主要措施,并分析了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了河南省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迅速发展,使得土壤中的根结线虫得以积聚增殖。1998年在西营村零星发生,2010~2013年调查全市已普遍发生,特别在老蔬菜产区,随着连年重茬种植,线虫病的发病程度逐年上升。四季连续发病,给蔬菜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已成为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大障碍。1症状蔬菜受根结线虫侵染后,轻病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植株比较矮小,营养不良,叶片卷曲,逐渐黄枯,结实小而少。高温时植株萎蔫,早晚或浇水后恢复正常,严重的萎蔫枯死。被害植株根部的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蔬菜种植区土壤有机质与氮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无锡、镇江、扬州、苏州、常州5市的蔬菜大棚和露地菜地种植情况,并采集了土壤样品分析测定有机质与氮素含量状况。结果表明:五市蔬菜地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与无机氮,而全氮含量则相对较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质与全氮均显著下降,而无机态氮则有一定的深层累积现象。蔬菜大棚要比露地积累更多的有机质及无机氮,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温室连续几年种植蔬菜后,土壤中的线虫数量急剧增加,根结线虫病发生严重,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采用溴甲烷熏蒸和生物农药灌根这两种方法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效果。溴甲烷熏蒸熏蒸前将棚内土壤耕翻一遍,耕翻深度  相似文献   

6.
山东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北方由于蔬菜大棚的大力发展,为根结线虫的越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的发生日趋严重,为了鉴定危害山东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的种类,从山东蔬菜主产区7个地市的蔬菜生产大棚中采集了14种蔬菜根结线虫寄主样本,采用ITS-PCR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表明山东蔬菜主产区的蔬菜根结线虫均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ine incogaka).  相似文献   

7.
<正>根结线虫属土壤寄居性寄生线虫,可危害蔬菜,尤其是瓜类和茄科类蔬菜,造成损失可达30%~50%;同时,该虫病还加重了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性病害的发生,已成为当前蔬菜生产上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设施蔬菜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及地下水养分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保护设施蔬菜土壤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针对不同种植年限的设施蔬菜土壤养分状况展开调查。结果表明,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在设施土壤中出现了大量的累积,并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累积强度增大,超过10年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天津市设施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累积强度与其他地区相差不多,速效钾累积强度高于其他地区;在设施蔬菜土壤中,硝酸盐在表层及深层土壤都出现了累积现象,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含量也较高,种植年限超过10年的设施蔬菜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已经达到149.1mg/L,而种植大田作物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仅为1.13mg/L;在种植不足10年设施土壤的pH未发生明显变化,超过10年则pH显著降低;种植年限超过10年的设施蔬菜表层土壤全盐含量显著增加;种植年限超过5年的设施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增加。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种植设施蔬菜超过10年,土壤养分累积强烈,地下水污染也较为严重,应重点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9.
设施栽培番茄连作障碍严重,影响设施蔬菜生产和发展。本试验采用活性氧技术处理设施连作5年的番茄大棚土壤,种植番茄,考察活性氧技术对设施栽培连作障碍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夏季大棚休闲期,采用活性氧水灌溉处理2次,然后覆盖密封1个月,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发生改变,土壤残留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比对照下降79.2%~93.5%,番茄青枯病菌比对照下降83.3%~91.7%;土壤表层可溶性盐分减少,电导率比对照下降55.5%,容重下降4.43%。种植番茄后,活性氧高温淹水焖棚处理比对照增产20.2%~23.7%,表征番茄品质的Vc、可溶性总糖、膳食纤维分别比对照增加52.9%~76.2%、12.8%~16.8%、20.9%~23.3%,番茄果实残留硝酸根比对照下降16.3%~14.2%。表明活性氧及活性氧高温淹水焖棚可以用于修复设施栽培土壤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0.
大棚蔬菜常用肥料与科学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大棚蔬菜产量高,养分吸收数量多、转移率低,需较多的肥料投入,但是施肥不当易出现各种土壤障碍和缩短大棚高产寿命等,造成蔬菜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了解常用肥料的特性,掌握科学施肥技术,对实现大棚蔬菜持续高产和减缓土壤障碍等具有重要作用。1.大棚蔬菜生产常用肥料当前肥料种类繁多,大棚蔬菜常用的有粪肥、土杂肥、生物有机肥、化肥、水溶性肥料、调理剂等。1粪肥。鸡、猪粪肥是大棚蔬菜  相似文献   

11.
佛山市南海区克服蔬菜连作障碍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佛山市南海区蔬菜连作障碍越来越严重,造成菜田土壤生态环境恶化、病虫害发生与危害加重,导致蔬菜产量、品质与效益不断下降。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通过采用增施有机质肥料、应用中晚稻以及水芋与旱作蔬菜轮作等技术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当地严重的蔬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2.
调查陕西安康地区绞股蓝根结线虫的发生情况及危害种类,揭示绞股蓝连作与根结线虫的关系,旨在为绞股蓝根结线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安康主产区6个调查点的绞股蓝根结线虫病进行取样调查,并采用形态学观察及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在安康市绞股蓝主产区均发现了不同程度的根结线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发病率高达75.4%,且发病情况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和海拔的降低而逐渐加重。通过分离鉴定,确定了发生在安康地区绞股蓝上的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目前未见绞股蓝上发现根结线虫危害的报道,这是首次报道陕西省安康地区绞股蓝上发生根结线虫,为进一步分析绞股蓝根结线虫种群及该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在大棚蔬菜栽培中,由于盲目大量施肥和多年连续种植,使得棚内土壤盐害日趋严重,成为大棚蔬菜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夏季是蔬菜大棚特别是冬春茬蔬菜大棚的休闲期,利用夏季休闲时间防除降低土壤盐害,是改善大棚蔬菜生长环境、提高产量、优化品质、增加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长时间种植同一种作物的蔬菜大棚会造成土壤连作障碍。为了减少化肥的使用,现在大部分设施种植都会使用有机肥,而现在市面上的有机肥种类越来越多,有相当一部分种植户会自己进行有机肥的制作,但有机肥的制作和使用不当,则会加重设施作物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并且难以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寿光市约有90%左右种植蔬菜的村庄有线虫危害,每个村约有80%左右的日光温室蔬菜有线虫发生。各类蔬菜中,除尖椒上线虫危害较少外,其它如黄瓜、丝瓜、番茄、茄子、甜椒、菜豆、西葫芦等都有线虫危害的纪录。线虫造成蔬菜减产甚至绝产,当前线虫防治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现实农田条件下土壤抗生素污染的生物学效应,设计了不同磺胺二甲嘧啶污染水平(0、1、2、5、10、50、100 mg/kg)的小区试验,连续种植二季蔬菜作物,研究了磺胺二甲嘧啶污染浓度对土壤中蚯蚓、线虫、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蔬菜生长及蚯蚓与蔬菜中磺胺二甲嘧啶积累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试验初期(第10天),蚯蚓、线虫、细菌、放线菌、真菌和蔬菜生长受明显影响的磺胺二甲嘧啶污染浓度分别为100、50、10、100、100、100 mg/kg。与对照比较,影响程度随种植时间下降,随初始污染浓度增加而增强。总体上,各类生物对磺胺二甲嘧啶的敏感性由高至低依次为:细菌放线菌线虫真菌蔬菜蚯蚓;对第一季蔬菜种植期间生物的影响高于对第二季的影响。蚯蚓中积累的磺胺二甲嘧啶浓度明显高于同期的蔬菜,但二者均低于相应的土壤。生长前期蔬菜地上部分抗生素含量高于后期。结果认为,细菌对土壤抗生素污染的响应远比土壤动物与植物敏感,可用于土壤抗生素污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大棚栽培多数是长年连作,密闭条件好,土壤中农药的残留问题就更加明显。实验证明藻类植物地木耳可在大棚中生存。通过在大棚种植的蔬菜旁种植地木耳,可使大棚土壤和蔬菜中农药含量降低,降低幅度约为59%。  相似文献   

18.
大棚栽培多数是长年连作,密闭条件好,土壤中农药的残留问题就更加明显。实验证明藻类植物地木耳可在大棚中生存。通过在大棚种植的蔬菜旁种植地木耳,可使大棚土壤和蔬菜中农药含量降低.降低幅度约为59%。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特别是大棚设施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其中茄子、番茄、黄瓜、甜瓜、菜椒等作物又是秋冬和春季大棚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为了摸清南通市通州区设施大棚蔬菜灰霉病主要发生特点、危害状况和农药使用情况,并筛选有针对性的高效防治药剂,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得蔬菜上的防病药剂使用趋势于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量和用药次数,确保蔬菜  相似文献   

20.
正土壤盐渍化也称盐碱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过程或现象。一般情况下,大棚种植蔬菜3年以后,土壤就会不同程度出现盐渍化,造成蔬菜作物根部吸水困难,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盐渍化程度会逐渐加重。连栋大棚盖膜时间长、揭膜时间短、棚内温度高,土壤盐渍化速度比单栋大棚更快、危害更大。如果蔬菜植株生长矮小、产品品质变差,表明土壤已经轻度盐渍化;如果蔬菜植株叶片干枯、只开花不结果,出现绝收现象,表明土壤已经重度盐渍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