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安化宜昌橙(CitrusichangensisSwing.)调查*刘干生易建礼毛峰(湖南省安化县农业局413500安化县地处湘中,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安化宜昌橙资源非常丰富,野生分布于全县山地。我们于1992~1997年,在大埠溪杉树弯对野生宜...  相似文献   

2.
柑桔冻后修剪与树冠恢复的关系陶新安,廖万如(湖南省安化县农业局413500)安化地处湘中,属雪峰山北端中低山区县,是柑桔的次适宜区.长期以来,柑桔冻害是制约我县柑桔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1991年末至1992年初的冻害致使我县30%左右的桔园受冻,据调...  相似文献   

3.
正人们用茶壶冲泡乌龙茶时,习惯上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有些茶人解释这样做是因为要洗去茶叶中不干净的夹杂物如茶灰、尘埃。他们认为不"洗茶"的人,是"不讲卫生"、"不懂茶艺"。但有否想过,这样"洗茶",连茶叶精华也在不知不觉中洗掉了其实,据学者考证,"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原属于茶叶采制过程用语,后延伸至饮用过程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柑桔无病毒良种繁育中心是由农业部、湖南省农业厅和湖南有关市县联合投资建设的省级柑桔无病毒良种繁育基地,由原湖南省(安化)无病虫柑桔良种繁殖场经扩建、改造、升级后更名而成。安化县无病虫柑桔良种繁殖场于1987年经农业部批准立项,选址在安化县柘溪库区,根据原设计任务书批复建设内容有:柑桔无病毒原种圃320m^2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素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之称,地处云贵高原北部的遵义更是如此,其独特的区位,造就了国内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少日照、无污染"的自然条件,为茶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据史料记载,遵义茶叶发展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生产历史悠久。唐陆羽《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今遵义主产茶区即在古思州、播州、夷州范围内;湄潭眉尖茶、务川高树茶为清代名茶;1939年,全国最早的茶叶科研单位之一的湄潭实验茶场建立,为遵义茶叶生产技术管理措施及推广运用储备奠定了基础。建国后到70年  相似文献   

6.
正陕西商洛茶区地处秦岭腹地,为我国茶区的最北缘。商洛茶叶品质优良,芽叶肥壮,水浸出物丰富,特别是影响香气和滋味的芳香物质、氨基酸等含量高,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适中。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商洛茶叶"色绿、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且富含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的独特品质。1商洛茶区现状商洛六县一区均为深度贫困县区,而茶叶产业是商洛市具有特色优势的朝阳产业,也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截至2017年,  相似文献   

7.
《食药用菌》2015,(1):30
福建是我国茶叶和食用菌生产的第一大省。食用菌栽培用材量大而紧缺,"菌林"矛盾突出。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于2013年起,在古田县鹤塘明艳茶叶专业合作社设点进行试验和中试示范,积极探索"茶-菌-肥"循环利用模式及茶菌业有机结合的可行技术途径,进展良好。利用茶枝替代木屑栽培食用菌,既可提高出菇率,又可提升菇的品质,益于保健。茶枝中的酚类物质还可降低食用菌杂菌感染率,其中香菇染菌率最大降幅达13.7%,平菇为6.67%。此外,茶枝替  相似文献   

8.
正1荣成市茶叶种植情况1.1种植历史荣成市茶树栽培始于上世纪60年代"南茶北引"时期,上世纪70年代中期,已发展到133.3 hm~2,是全省"南茶北引"成功的重点县市之一,被山东省农业厅确定为高产攻关试点县,生产的茶叶被评为省优质茶叶。上世纪  相似文献   

9.
漫谈韩国茶     
<正>和日本一样,韩国也是在唐朝时从中国引进了茶。据王氏高丽《三国史记》记载,善德女王(唐贞观六年即位)时期新罗就已经有了茶叶。新罗著名学者崔致远在唐时还写有《谢新茶状》描写唐的煎茶方法。崔致远回国后,也将唐的煎茶方法带回新罗。茶文化在高丽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发展的高丽五行茶礼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突破传统茶礼模式﹐成为朝鲜半岛最高层次的茶礼。1茶叶茶朝鲜王朝中后期"茶叶茶"(正宗的以茶叶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但茶在瑞昌的历史进程中,似乎已被遗忘,翻看厚重的《瑞昌县志》,几乎看不见茶叶的字眼。21世纪初,瑞昌市才开始探索提出将茶叶作为瑞昌产业发展,并制定了《瑞昌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瑞昌茶叶产业发展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发展仍任重道远。瑞昌市具有广泛且未开发  相似文献   

11.
<正>茶叶是浮梁县传统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浮梁江村"天祥"茶号经营的"浮红"曾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和平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茶"产地之一。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其名著《琵琶行》中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去浮梁买茶去"的描写,说明当时浮梁茶叶市场已颇具盛名。唐代以后,浮梁的"仙芝"、"嫩芯"、"福合"、"禄合"等茶,以其"形美、色艳、香郁、味醇"四绝,历宋、元、明、清数代而不衰,成经世品牌,诏为贡品。  相似文献   

12.
结合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要求,采用田间试验示范方法研究"宜施壮"茶叶专用肥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茶叶上施用"宜施壮"茶叶专用肥增产增收、效益明显,与当地习惯施肥对比增产幅度在5.19%~14.33%之间。"宜施壮"茶叶专用肥科学合理的氮磷钾配比及适量添加有机质、中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茶叶百芽重和芽头密度,从而增加茶叶产量;还有利于提升茶芽整齐度、均匀性、叶片厚度、叶色、持嫩度等外观品质。"宜施壮"茶叶专用肥在试验示范区域的经济、合理施用量为75kg/667 m~2,经数据统计分析,增产达显著至极显著水平。因此,"宜施壮"茶叶专用肥在利川及土壤、气候相似区域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少数民族饮茶趣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京 《西南园艺》2004,32(4):45-45,49
饮茶嚼叶:湖南有些地方的人喜欢饮用带有烟味的绿茶,并连同茶叶一起咀嚼。如果客来敬茶,只是就壶斟汤,就会被认为不合礼节。烤茶: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素以“烤茶”待客。调制时,先将陶罐置火上,烤烫,随即把晒干的青茶叶放入罐内,烤至茶叶成黄色焦香,即冲开水煎熬,待茶水沸腾时注入茶碗,供客人品茗。煨茶:云南南部边疆的傣族、佤族等习惯饮用煨茶。其调制方法与傣族的烤茶相似,只是所用茶叶是从茶树上采摘的一芽五叶新鲜茶。放在火上煨至焦黄,再放入茶罐内煮饮。腌茶:云南山区有一种“腌茶”,采下的新茶叶立即放入灰泥缸内,用重盖子压紧,边放…  相似文献   

14.
<正>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又名张氏红山茶,杜鹃茶,四季茶、四季杜鹃红山茶、"假大头茶"等,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因其花似山茶叶像杜鹃而得名。杜鹃红山茶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极其珍稀的山茶品种,曾濒临灭绝,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于上世纪80年代在广东省阳春县鹅凰嶂自然保护区被发现。目前杜鹃红山茶野生数量稀少,茶花市场也少见,仅有少量栽培品种在广西、广东、云南、四川、浙江、福建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贵州铜仁地区有机茶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贵州是中国茶叶的四大原产地之一,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兼具的茶区。铜仁地区是贵州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园主要分布在高山丘陵地带,常年云雾缭绕,茶叶生产环境污染小,有高山云雾孕好茶得天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山东省茶生产的面积、产量、质量、效益及茶消费等现状,提出了山东省茶产业的发展建议,包括产区布局、生产环境条件确定、产品结构调整、茶叶加工和全面提高茶叶质量等。  相似文献   

17.
冻后修剪时期和修剪程度对柑桔树势及产量恢复的影响*陶新安(湖南省安化县农业局413500)安化县地处湘中,冻害一直是制约柑桔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1991年初的霜冻,致使柑桔大面积受冻,一般是1~2年生枝梢50%以上冻死,严重受冻的则主枝基本冻死。为此...  相似文献   

18.
茶叶清洁化生产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生产的清洁化已势在必行,本文主要讨论了茶叶清洁化生产在茶鲜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包装、茶叶运输销售等方面的要求,并提供一些茶叶清洁化生产的可行性建议,作为茶叶清洁化生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茶-豆科间作对茶叶品质特性的影响,以‘桂热2号’茶园为对象,以单作茶园土壤为对照,探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茶叶品质效应。结果表明:与单作茶园相比,茶园间作大豆或者花生能有效提高茶叶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水浸出物等品质成分含量,改善茶叶的品质。说明进行茶-豆科作物间作,对改善茶叶品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湖北是我国茶叶生产大省,十堰市是高香型茶叶的重要产地.近2年来,十堰市大规模发展茶叶,生产上出现茶苗供不应求的状况,致使茶园建设缓慢.为此,总结浅析鄂西北地区茶苗繁殖、移栽关键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