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以披碱草×野大麦杂种F_1幼穗为外植体,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建立了植株再生体系,对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生根的基本培养基、激素种类及质量浓度等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以MS为基本培养基+3mg/L 2,4-D较好;外植体在MS+3mg/L 2,4-D+30g/L蔗糖+7g/L琼脂的诱导培养基上经过20d培养,小穗愈伤组织诱导率达28.3%;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基为MS+1mg/L 6-BA+1mg/L NAA+30g/L蔗糖+7g/L琼脂,愈伤组织分化率达78%;生根培养基以1/2MS+0.5mg/L IBA+0.5mg/L NAA+蔗糖+7g/L琼脂为最佳,生根率可达86.7%,移栽后成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2.
黄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花苜蓿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黄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S+2,4-D 2mg/L+6-BA0.5mg/L+蔗糖3%+琼脂0.7%为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KT0.5mg/L+NAA0.1mg/L+蔗糖2%+琼脂o.7%为适宜的分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 0.1mg/L+蔗糖2%+琼脂0.7%.下胚轴是诱导愈伤及分化的最佳外植体,诱导率可达100%,分化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3.
植物激素对2个紫花苜蓿品种再生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2,4-D、KT和NAA,对"盛世"和"甘农4号"2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下胚轴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材料;2,4-D浓度增加对"甘农4号"紫花苜蓿出愈率影响不明显,但"盛世"紫花苜蓿的出愈率随着2,4-D浓度的增加呈显著升高趋势;2个品种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 mg/L 2,4-D+0.3 mg/L KT+30g/L蔗糖+7.5 g/L琼脂;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KT0.5 mg/L+NAA0.1 mg/L+蔗糖20 g/L;最佳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NAA0.5 mg/L。  相似文献   

4.
苜蓿雄性不育系花药愈伤形成及分化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苜蓿雄性不育株系及其可育株系的花药为外植体,研究取材时间和不同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雄性不育株系花药培养时,以现蕾初期取材、MS为基本培养基的条件下出愈率较理想。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mg/L 2,4-D+0.25mg/L 6-BA+0.2mg/L NAA+3mg/L KT+3%蔗糖+0.7%琼脂(出愈率66.7%);不育与可育植株花药愈伤适宜的分化培养基分别为:MS+1mg/L KT+0.2mg/L NAA+2%蔗糖+0.7%琼脂(分化率75%)和MS+4mg/L KT+0.2mg/L NAA+2%蔗糖+0.7%琼脂(分化率79%)。  相似文献   

5.
绶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以野生花卉植物绶草的肉质根、幼叶、花序轴为外植体,建立组织培养快繁体系.试验结果显示:绶草组织培养较理想的外植体材料为花序轴,诱导率达到83%: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3.0%蔗糖+0.75%琼脂+6-BA 1.0 mg/L+NAA0.1 mg/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3.0%蔗糖+0.75%琼脂+6-BA 2.0 mg/L+NAA 0.2 mg/L+椰汁100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2.0%蔗糖+0.5%琼脂+IBA 0.5 mg/L+NAA 0.5 mg/L+活性炭0.5 g/L.  相似文献   

6.
草地早熟禾午夜2号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品种午夜2号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进行植株再生研究,建立高频再生体系,为草地早熟禾进行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融合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1mg/L)+6-BA(0.1 mg/L)+3%蔗糖+0.7%琼脂,其诱导率为52.3%;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2,4-D(1mg/L)+6-BA(0.3mg/L)+3%蔗糖+0.7%琼脂;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NAA(0.5 mg/L)+6-BA(1 mg/L)+3%蔗糖+0.6%琼脂、分化率为57.5%;生根培养基同分化培养基,供体材料经100d的培养后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7.
早开堇菜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早开堇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类型(子叶节、叶片、叶柄)和不同激素配比对其不定芽诱导、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成功建立了早开堇菜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 诱导子叶节和叶柄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 MS+2.0 mg/L 6-BA+0.1 mg/L NAA,叶片不适合作为直接诱导不定芽的外植体。2) 3种外植体均能诱导愈伤组织,子叶节愈伤组织诱导的时间最短,其次为叶柄,叶片最晚。子叶节和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2,4-D,诱导率分别为98.3%和96.7%;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2,4-D+0.05 mg/L NAA,诱导率可达88.3%。3) 最适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1 mg/L NAA,分化率为100%。4)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075 mg/L NAA,增殖率为4.68。 5)再生苗移植到添加1.0 mg/L 6-BA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率92.3%。6)组培苗移栽到珍珠岩∶河沙∶腐殖质(1∶2∶2)的混合基质时,100%成活,且植株长势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苜蓿品种再生体系的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陇东野生紫花苜蓿、阿尔冈金、甘农1号、游客4个苜蓿品种的下胚轴为外植体,比较不同苜蓿品种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再生能力的差异,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及配比对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苜蓿品种下胚轴诱导率依次为阿尔冈金甘农1号陇东野生紫花苜蓿游客;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2.0 mg/L 2,4-D+1.0 mg/L NAA上诱导率最高;MS+0.5 mg/L KT+0.3 mg/L NAA为最佳分化培养基,分化率在84.5%~93.5%;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 NAA,附加1%蔗糖,各品种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为100%。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单花橐吾无菌苗的子叶、真叶、叶柄、根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单花橐吾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是叶柄,最佳诱导培养基配方是MS+6-BA 3.0mg/L+NAA 0.2mg/L+蔗糖35g/L(})琼脂8.6g/L,出愈率可达99.5%,诱导效果较好;在MS+6-BA 1.5mg/L+NAA 0.1mg/L+蔗糖30g/L+琼脂8.6g/L中进行增殖培养可诱导出大量不定芽,成苗率可高达98.7%,每块愈伤组织平均可产生7.8个不定芽,且不定芽生长健壮;在1/2MS+NAA 0.5mg/L+ IBA 0.2mg/L+蔗糖30g/L+琼脂8.6g/L中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可达99.7%,根白色粗壮,有细绒毛,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星星草和朝鲜碱茅成熟胚为外植体,建立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星星草和朝鲜碱茅成熟胚在MS+300mg/L CH+4.0mg/L 2,4-D +3%蔗糖+0.7%琼脂(pH5.8)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可分别达到53.3%和46.7%.经MS+300mg/LCH+1.0mg/L 2,4-D +3%蔗糖+0.7%琼脂(pH5.8)继代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后,星星草和朝鲜碱茅胚性愈伤组织在MS+300mg/L CH+1.0mg/L 2,4-D+0.3 mg/L 6-BA +3%蔗糖+0.7%琼脂(pH5.8)分化培养基上,分化率分别达到了82.5%和75.7%.两种牧草再生苗生根移栽后成活率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呼伦贝尔草原野生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对其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为其下一步转基因试验提供良好的受体。结果表明: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1.5 mg·L-1 2,4-D+0.4 mg·L-1 6-BA+3%蔗糖+0.7%琼脂,下胚轴和子叶的最佳愈伤诱导率均可达到100%。最佳胚性愈伤形成培养基为MS+0.5 mg·L-1 KT+0.1 mg·L-1 NAA+2%蔗糖+0.7%琼脂,胚性愈伤形成率为81.5%;最佳分化芽形成培养基为MS+0.25 mg·L-1 KT+0.05 mg·L-1 NAA+2%蔗糖+0.7%琼脂,分化芽形成率为36.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1 NAA+1.5%蔗糖+0.7%琼脂,生根率为93.3%。愈伤诱导结果显示,供试黄花苜蓿材料个体间组织培养再生性存在较大差异,在同一激素水平上有大约1/3植株的愈伤状态优于其他植株。  相似文献   

12.
以心叶驼绒藜无菌苗叶片、茎段、幼根为外植体,对通过器官发生的途径发育成再生植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无菌苗的建立:用1/2MS+琼脂+蔗糖,出苗率高(90%以上)、苗壮。(2)、诱导培养基:用MS1+IAA0.2mg/L+KT0.1mg/L培养基,出愈率低,没有获得再生植株;用MS2+IAA0.2mg/L+KT0.2mg/L、MS3+IAA0.1mg/L+KT0.1mg/L培养基,叶片、茎段具有再生植株发育的能力,出愈率较高。(3)、生根培养基:用1/2MS+NAA0.1 mg/L,生根率高、周期短;用1/2MS+IAA0.1 mg/L,生根率低,周期长。  相似文献   

13.
以小花碱茅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脱颖处理和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成功建立了其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种子脱颖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发芽率,降低了污染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添加5.0 mg/L 2,4-D的MS培养基,诱导率可达55.2%,2周可见白色愈伤组织;最佳芽分化培养基为添加1.0 mg/L 6-BA和0.5 mg/L NAA的MS培养基,分化率可达31.7%,同时伴随根毛的发生,生根率达81.7%,诱导时间为2周;分化后的再生苗移植于1/2MS培养基上,100%生根,炼苗移栽后可全部成活。从小花碱茅种子诱导愈伤组织到植株再生共需16周左右。小花碱茅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探究小花碱茅耐盐碱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芳  王玉祥  陈爱萍  张博 《草地学报》2012,20(4):741-746
以新疆野生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为材料,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途径获得再生植株;从种子硬实、外植体、激素(2,4-D和KT)、培养基方面探讨野生黄花苜蓿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低温处理与浓硫酸浸种结合是破除黄花苜蓿硬实的较优方法,发芽率达90%;下胚轴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MS培养基比改良的SH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更有效,MS诱导培养基为MS+2,4-D 0.5 mg·L-1+KT 0.8 mg·L-1+蔗糖30 g·L-1+琼脂粉7 g·L-1,出愈率达到80%;浅绿色和浅黄色的愈伤组织在MS+2,4-D 0.2 mg·L-1+KT 0.4 mg·L-1+CH 1 g·L-1+蔗糖20 g·L-1+琼脂粉7 g·L-1的培养基上分化较好,分化率为30%。研究结果将为黄花苜蓿生物技术育种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岷山红三叶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对岷山红三叶下胚轴和子叶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获得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 mg/L 2,4-D+0.5 mg/L6-BA+2%蔗糖+0.6%琼脂,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0.1 mg/L IAA+0.5 mg/L 6-BA+2%蔗糖+0.6%琼脂,芽诱导培养基为:B5+0.06 mg/L NAA+2%蔗糖+0.6%琼脂,每瓶可以长出2~10条茎,将茎转入生根培养基后愈伤继代可持续出芽。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0.05mg/LNAA+1.5%蔗糖+0.8%琼脂。建立再生植株约需160 d。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稳定、快速、高效的火龙果再生体系,以金都1号火龙果不同成熟度的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培养条件等对其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幼芽茎段和幼嫩茎段较适宜作为火龙果的诱导外植体。诱导率明显高于成熟茎段的诱导率。幼嫩茎段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合的培养基是MS +TDZ 0.6 mg/L + KT 0.8 mg/L +2,4-D 1.0 mg/L,诱导率是81.7%,不定芽再生率达到36%,幼芽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 +6BA2.0mg/L +2,4-D 1.0 mg/L,诱导率高达91.7% 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NAA 0.2mg/L+6-BA 2.0 mg/L,生根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  相似文献   

17.
羊茅种子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羊茅(Festuca ovina)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材料,在改良的MS(MSM)培养基上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激动素(KT)、6-苄氨基嘌呤(6-BA)、奈乙酸(NAA),探讨不同的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分化以及植株生根的影响,以建立羊茅无性系的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羊茅在MSM+6.0 mg/L 2,4-D+0.02 mg/L KT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生长最好;在MSM+2.0 mg/L6-BA+0.6 mg/L NAA培养基上植株分化率最高,达82%;在1/2 MSM+0.6 mg/L NAA培养基上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