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祁德林 《当代畜牧》2013,(27):27-29
家蚕血液型脓病常发于夏、秋养蚕过程中。笔者针对宁洱家蚕脓病的发病规律,从蚕品种、养蚕环境、饲养管理、消毒防病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防治措施,以减少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使蚕农增收。  相似文献   

2.
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雪梅 《广西蚕业》2005,42(3):17-19
本文从家蚕核型多角体(BmNPV)的特异性、消毒防病、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探究血液型脓病的防治,并提出了以预防为主,严格消毒、精心饲养、加强桑园管理以及推广使用优质蚕品种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睢宁县家蚕血液型脓病多发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睢宁蚕区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多发原因,并提出严格消毒、切断传染途径,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蚕儿体质,加强检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加强桑园管理、保证桑叶质量,改善饲养环境、减少诱发因素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家蚕养殖业的传染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介绍了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机理和感染途径,强调了家蚕血液型脓病对家蚕养殖业的危害。其次,分析了单县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原因,为下一步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针对单县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了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养蚕环境消毒与卫生管理、科学选择蚕品种、合理使用药物、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以期能够为单县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蚕业》2017,(2):12-13
家蚕血液型脓病一直是秋茧减产、茧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血液型脓病形成的原因很多。只有注重桑园管理,做好养蚕前的消毒,及时根据气象环境条件,采取措施,同时按照24天养蚕法饲养好家蚕,才能控制秋蚕期血液型脓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家蚕血液脓病病毒容易经伤口或食下进入蚕体,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更易引起感染发病。要防治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就要从养蚕布局,蚕前、蚕中、蚕后严格消毒,改善饲养环境,加强桑园管理,选采适熟叶,添食抗菌药剂和石灰水等全方位采取防治措施,创造适合蚕儿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增强蚕儿体质,切断传染源,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安徽省主要蚕区夏秋蚕极易暴发病毒病,导致生产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陡增,对蚕桑产业持续发展和蚕农收益构成严重威胁的现实,全面分析了夏秋季家蚕病毒病的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剖析了蚕农对致病因素认识的误区,提出了加强技术培训、调整养蚕布局、合理选用蚕品种、加强桑园管理、规范饲养操作、强化消毒防病等夏秋季家蚕病毒病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云南省血液型脓病暴发的问题,2014年开始引进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华康2号, 2015年在实验室内对华康2号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抗性进行了测定,并在陆良县、鹤庆县、祥云县、沾益县、保山市及元阳县等蚕区农村基点开展了饲养比较试验,以菁松×皓月为对照蚕品种。对BmNPV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华康2号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的半致死浓度(LC_(50))值达到10~9数量级,而菁松×皓月仅为10~5数量级,华康2号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的LC_(50)值比菁松×皓月高出4个数量级。农村基点饲养结果显示,华康2号的虫蛹率普遍比菁松×皓月高,万蚕收茧量在15.00~22.12 kg之间,在血液型脓病暴发的情况下,华康2号的盒种产茧量比菁松×皓月高40%以上。丝质鉴定结果显示,华康2号的丝质成绩与菁松×皓月差异不大,且陆良县和鹤庆县等蚕区饲养的蚕茧均能缫6 A级高品位生丝。以上结果表明,华康2号具有较强的抗血液型脓病能力,容易饲养,茧丝质好,是优良的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可以在血液型脓病多发的季节和蚕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家蚕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和流行较为严重的现状,分析和讨论了家蚕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特点和规律。提出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的培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目标;家蚕血液型脓病的防治重点是重视养蚕环境的洁净、严格执行家蚕饲养标准、规范消毒用药以及杜绝化学污染物或农药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赵如林  朱富滔  周德芳  李丽 《中国蚕业》2010,31(3):70-72,74
分析了近年来临沧市部分蚕区血液型脓病逐渐加重和流行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健全养蚕防病卫生制度,彻底消毒、净化养蚕环境、及时进行桑园病虫害防治,防止野外昆虫交叉感染、合理调节气象环境、重视共育室防病工作、加强蚕体蚕座的消毒、正确处理蚕沙及病死蚕、综合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流行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蚕病是蚕业生产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农村养蚕生产上常发生的主要病害。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桑园极易受到氟化物的污染。现行推广应用的家蚕品种,对气候条件、桑叶、消毒环境、饲养操作处理等要求较高,因此这两种危害在江西省蚕区时有发生,有时呈暴发之势,严重影响蚕桑生产的正常发展。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已成功选育了抗血液型(NPV)蚕病和氟化物的春用家蚕新品种华康3号(HK3),2014年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引进  相似文献   

12.
正家蚕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防治最难的一类病害,按病原不同可分血液型脓病(核型多角体病)、中肠型脓病(质型多角体病)、病毒性软化病和浓核病四种,病毒性软化病和浓核病在开化蚕区统俗称空头病。近年来,我县养蚕生产上以血液型脓病和空头病发生最为常见,严重时粒茧无收,不仅给蚕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为了科学防治家蚕病毒病,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巩固蚕桑产业,笔  相似文献   

13.
影响蚕茧稳产高产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蚕病所造成的损失。近年来,我县蚕病发生抬头,尤其是今年春蚕大面积暴发血液型脓病,发病面之广,损失之严重,为历史上罕见,发病倒蚕已成为蚕农后顾之忧,严重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为控制血液型脓病的危害,以防重蹈覆辙,笔者对2006年春蚕血液型脓病暴发的原因作了如下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养蚕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选育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对于稳定蚕桑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优质高产家蚕品种菁松和皓月作为受体,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抗性基因载体品系N作供体,采用杂交、回交(受体作回交亲本连续回交4代)和显性基因纯合固定技术将抗性基因导入受体品种;通过系统选择提高、稳定后代的综合经济性状,育成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高度抵抗性的家蚕新品系并组配成优质、高产新品种菁松N×皓月N(华康3号)。新品种对血液型脓病的抵抗能力比原品种菁松×皓月高10 000倍以上,综合经济性状与原品种菁松×皓月相仿。该品种于2018年3月通过四川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长江、黄河流域及其他区域饲养。  相似文献   

15.
《江苏蚕业》2017,(2):22-24
通过对家蚕血液型脓病高发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东台市针对家蚕血液型脓病预防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旨在减少蚕病发生,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提高蚕农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6.
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药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对消毒剂、添食化学药物、生物制品等3种方法的特性、用途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全面分析,为蚕业生产上合理使用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药物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发新型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的药物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刘涔村是建湖县重点蚕桑专业村,现有桑园约87 hm2,目前年饲养蚕种近4000张,近年来,我县刘涔村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渐呈抬头趋势,特别是每年秋季,发生较重,少数蚕农损失达20%~30%。如不引起采取措施,将有可能蔓延危害,影响蚕桑生产的发展和蚕农的经济效益,对此,我们开展了调查。1发病原因1.1野外害虫交叉感染近年来,由于全球性气候变暖,我县桑园及野外害虫存活量上升,一度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去年秋季,桑园害虫主要有桑螟、桑尺蠖、野蚕、桑毛虫、灯蛾、桑象虫、桑天牛等,由于这些害虫在桑园内活动,  相似文献   

18.
桂蚕N2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选配育成的第一对抗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强健性夏秋用家蚕新品种,2013年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村常规条件下饲养7批试验结果表明:在夏秋养蚕季节,桂蚕N2蚕茧产量和质量等经济指标与对照种两广二号相仿或略有提高,4~5龄第5天血液型脓病平均发病率比对照种两广二号低0.12%.桂蚕N2死笼率比两广二号低5.24%,该品种的抗病性较好.农村示范推广普遍反映蚕病少、稳产高产,深受广大蚕农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为了科学评价家蚕新品种两广二号N(HK4),为高温多湿闷热地区提供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高抗性的家蚕品种,以现行的两广二号为对照蚕品种进行了两广二号N的饲养试验。2018年秋蚕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的试养结果表明,两广二号N的生命力较强,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高抗性,整个养蚕过程中血液型脓病的发病率为0,总发病率比对照蚕品种两广二号低9.46个百分点,张种产茧量比两广二号提高15.76%;其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茧丝长、上车率、解舒率、万米吊糙、毛折、光折等缫丝成绩与两广二号相仿。  相似文献   

20.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家蚕病毒病,在蚕区时有发生,严重时会给蚕桑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总结了家蚕血液型脓病在生产上暴发的危害、该病的症状、发病的特征和诊断方法。综述了该病的诊断有症状诊断、显微镜镜检、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和检测软件诊断;在病原的研究进展上,有病原生物学特性、表型和生活史、感染途径和侵入方式;在防治的研究进展上,有抗病品种、抗性蛋白、抗性基因和防治药物;防治药物方面主要有消毒剂、抗病毒类化合物和生物类药剂。系统归纳总结了该病的防控技术及研究进展,旨在为该病的科学防控和深入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