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对性诱剂、昆虫物理诱黏剂、橘小实蝇专用食物引诱剂、橘大实蝇专用食物引诱剂、瓜实蝇专用食物引诱剂5种实蝇诱剂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诱集橘小实蝇的数量显著多于其余4种诱剂,物理诱黏剂、3种实蝇食诱剂均可同时诱集橘小实蝇、南瓜实蝇和瓜实蝇,诱虫量以瓜实蝇食诱剂和物理诱黏剂最好。性诱剂、诱黏剂和食诱剂各具特点、互有长短,生产应用中可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浙江象山地区柑橘园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性诱剂防治技术,为浙江象山及附近地区橘小实蝇性诱剂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橘小实蝇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蛀果类害虫,近年来在我国桃园有加重发生危害的趋势。弄清我国不同桃产区橘小实蝇种群发生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预警和综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2012年至2019年,利用橘小实蝇性诱剂连续在我国主要桃产区的17个桃园开展了桃园橘小实蝇发生情况的监测和调查,并对不同产区桃园实蝇标本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结果】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明确了北京、石家庄、南京、武汉、成都的实蝇标本为橘小实蝇,且石家庄种群与其他4个种群的遗传距离差距较大;郑州的实蝇标本则为橘小实蝇和番石榴实蝇的混合种群。全国17个桃园监测结果显示,桃主产区几乎均有橘小实蝇危害。【结论】北方桃园2012年开始发现橘小实蝇危害,但发生时期和种群数量在各年份间有所差异,主要危害晚熟桃;南方桃园里橘小实蝇则是一种常发性害虫,对中晚熟桃的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19,(12):27-30
实蝇是园艺作物上的重大害虫,长期使用化学防治已产生抗药性,为减缓实蝇的抗药性产生速度而开展了实蝇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通过对甜瓜及苦瓜上的实蝇种类进行调查,并比较了4种不同诱捕方法对瓜实蝇、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甜瓜大棚内的实蝇优势种群为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 Coqillett),露地苦瓜的实蝇优势种群为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4种不同诱捕处理对瓜实蝇、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差异显著,其中黄色粘虫板+瓜果实蝇诱粘剂的诱捕处理诱捕的瓜实蝇、橘小实蝇数量最多,诱捕效果最好,建议生产上可结合使用悬挂黄色粘虫板+瓜果实蝇诱粘剂的诱捕方法防治瓜实蝇、橘小实蝇。  相似文献   

5.
【目的】弄清常绿和落叶果树两种不同生境下橘小实蝇种群消长规律及其与气象要素相关性,为制定针对性强及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信息素诱捕的动态监测法,2015—2017年调查常绿和落叶果树两种不同生境橘小实蝇种群消长规律,采用SPSS软件分析其与旬均最高气温、旬均最低气温、旬均气温,旬均降雨量和旬均日照时数5个气象要素相关性。【结果】在常绿果树柑橘园和落叶果树月柿园内,1—2月最冷月份均可诱到少量雄成虫,并表现出1—2月诱虫量多的年份当年的诱虫总量也多,当年橘小实蝇可能会大发生;两种不同生境下橘小实蝇的始盛期、盛发期和盛末期基本一致,多数年份分别在5月中下旬、5月下旬至11月中下旬和12月上中旬;旬均最高气温和旬均最低气温是影响两种生境下橘小实蝇种群消长规律最重要的气象因子。【结论】常绿和落叶果树两种不同生境下橘小实蝇种群消长规律相似。冬季诱捕虫量多的年份,当年橘小实蝇可能会大发生;旬均最高气温和旬均最低气温是影响两种生境下橘小实蝇种群消长规律最重要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6.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2009年在云南省蒙自市零星发现,2012年受害最严重,全市水果产业损失3亿多元。通过对蒙自市橘小实蝇的田间调查以及室内饲养观察,摸清了橘小实蝇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并据此制定性诱剂+黄板、性诱瓶扎2个孔、诱捕器悬挂离地2.5 m、园内释放阿里山潜蝇茧蜂等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于2010年6~9月采用甲基丁香酚诱杀雄成虫和蛋白饵剂诱杀雄、雌两性成虫的方法,开展了海南杨桃园橘小实蝇种群动态与诱控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橘小实蝇成虫发生高峰在7月中下旬,与杨桃1造果成熟期相吻合;橘小实蝇的种群密度与杨桃果实被害率明显呈正相关.表明采用诱杀两性成虫与及时处理落果等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技术防治杨桃园橘小实蝇的效果显著,在不套袋和不施用农药的情况下2造杨桃保果率达81.3%.  相似文献   

8.
橘小实蝇自监测发现入侵以来,随后发生危害加重,致使果园果实未成熟就先黄腐烂或脱落成为"蛆果"。2008~2010年应用性诱剂监测方法对油桃果园橘小实蝇种群数量消长进行定点系统跟踪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桃园橘小实蝇种群时序数量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变化,一般性诱成虫初见期为6月,盛发期为8~10月,其中高峰期成虫诱量占总诱量的50.79%~82.85%,终见期为当年12月。通过气象要素筛选表明,当月的成虫数量(Mn)与前1个月的平均气温(Tn-1)、当月的雨量(Xn)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Mn=0.0696Tn-1^2-1.1609Tn-1+4.2408(n=47,r=0.3844**),Mn=0.0001Xn^2-0.0482Xn+1.0292(n=48,r=0.4463**);与当月的日照时数(Sn)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Mn=0.0009Sn^2-0.4311Sn+52.069(n=48,r=-0.2879*)。这对提高橘小实蝇监测预警水平、有效控制橘小实蝇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究不同诱捕方法对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南亚果实蝇Bactrocera tau(Walker)及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的诱捕效果,以便为苦瓜连作区域内的果实蝇监测及绿色防控筛选有效的诱捕器及诱剂.本试验选择3种果实蝇黄色诱捕器、...  相似文献   

10.
实蝇在我国发生种类多达400多种,为害范围广泛,造成农作物等产量损失严重。重庆市南川区2005年以来实施实蝇种群发生监测预警,发现该区实蝇发生种类主要有黑颜果实蝇、南亚果实蝇、宽带果实蝇、橘小实蝇等。2008年是诱集实蝇标本最多的一年,主要原因在于该年雨水多、气候适宜、田间栽种的寄主作物瓜果蔬菜较多,适宜于实蝇的发生繁殖。南川区是柑橘非疫区建设项目实施区域,2008年以前未监测到橘小实蝇发生,而2009年以来持续监测到橘小实蝇的发生,虽然目前数量较少,但橘小实蝇在该区的发生为害程度及范围仍需进一步监测。  相似文献   

11.
实蝇是瓜果类蔬菜的主要危害昆虫之一,笔者以黄色诱虫板为试验材料对桂林地区瓜类实蝇成虫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南瓜实蝇和橘小实蝇成虫于6月上旬开始活动,瓜实蝇成虫在7月下旬开始活动,9月中旬出现活动高峰,直至12月成虫减少。通过不同方位挂板试验发现,诱虫板放置于田块四周诱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连续4年对桂林北部全州县柑橘园的橘小实蝇进行田间消长动态监测,并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分析气象因素与橘小实蝇发生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在当地于5月下旬至7月中旬开始活动,9月上旬至11月下旬之间会出现2次活动高峰期,12月上旬以后活动停止或减弱;气温和日照时数是影响当地橘小实蝇活动动态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3.
苦瓜是湖南春夏季主要瓜类蔬菜之一,近年来瓜实蝇危害严重,对苦瓜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通过比较7种诱粘剂和7种引诱剂对苦瓜瓜实蝇的防治效果,以期探索出瓜实蝇的有效防控技术。结果发现,14种实蝇诱剂产品对瓜实蝇都有一定的诱杀效果,但各产品之间效果差异较大;各实蝇诱剂产品诱杀数在8.33~154.33个之间,其中“护植先生”瓜实蝇诱粘剂和“诱多多”瓜实蝇引诱剂对苦瓜瓜实蝇的诱杀效果较好,分别为154.33个和152.67个,“中捷四方”引诱剂诱杀效果最差,为8.33个。14种实蝇诱剂产品防治效果在49.58%~80.00%之间,其中“护植先生”防治效果最好,为80.00%;其次为“诱多多”,防治效果79.15%;“乐蝇美”引诱剂效果最差,为49.58%。结果表明,配合使用“护植先生”瓜实蝇诱粘剂或“诱多多”瓜实蝇引诱剂,可以达到减少瓜实蝇虫源基数、增强防治效果和减施农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桔小实蝇诱杀产品,2016年8—10月在云南省新平县一椪柑园对引进的实蝇生物诱捕剂、昆虫物理诱黏剂、信息素杀灭剂、实蝇粘胶板进行田间诱集试验。结果表明,昆虫物理诱黏剂和实蝇粘胶板诱集桔小实蝇效果较好,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实蝇生物诱捕剂和信息素杀灭剂的效果很差。  相似文献   

15.
鄢铮 《西南园艺》2010,(5):82-83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8种农药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灭多威、杀灭菊酯、万灵和杀虫双等药剂对橘小实蝇的毒力高于敌敌畏,可替代敌敌畏用于防治橘小实蝇。  相似文献   

16.
2016-2018年,在贵州省修文县主要猕猴桃园采用Steiner诱捕器、Mcphail诱捕器内添加实蝇诱剂、蛋白诱饵诱剂对实蝇种类和数量进行系统调查与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修文县猕猴桃园实蝇发生种类为桔小实蝇、南瓜实蝇、具条实蝇;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发生数量从7月开始上升,高峰期集中在8月中旬至10月;南...  相似文献   

17.
对橘小实蝇在不同寄主上的虫口数量、性比以及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蛹期、蛹存活时间、羽化时间、羽化率和成虫寿命等生物学特性作初步研究,同时对橘小实蝇常用诱捕器的设置技巧及常用防治药剂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在芒果上虫口密度最大,在主要寄主上雌虫数量高于雄虫。在相对湿度控制在83%~86%的条件下,温度为15℃时,蛹期最长30.9 d。蛹在8℃条件下保存时间越短,羽化率越高。成虫羽化高峰时间为12∶00~14∶00时。橘小实蝇在温度恒定为25℃的条件下,相对湿度为83%~86%时,羽化率最高,为89.3%;在湿度恒定为83%~86%的条件下,温度为20℃时的羽化率最高,达到94.1%。在定湿的条件下,温度为25℃时,成虫寿命最长。通过诱捕器和药剂筛选试验可知诱捕器1号、3号和4号对小实蝇有较好的诱捕效果,诱捕器设置间距为20 m、树冠中部、诱剂量2 ml时,诱蝇效果最好。阿维菌素、丁硫克百威、敌百虫,杀虫单、吡虫啉和毒死蜱等有较好的杀蝇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研究红橘(citrus reticulate)精油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产卵行为的影响。【方法】用浸泡法测试不同浓度红橘精油处理后杧果上的橘小实蝇产卵量,并对红橘精油进行GC-MS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红橘精油处理的杧果上的橘小实蝇着卵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红橘精油浓度的提高其产卵量升高。红橘精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松油烯,月桂烯,α-蒎烯,4-异丙基甲苯,芳樟醇等。【结论】初步确定,红橘精油对橘小实蝇产卵具有显著的引诱活性;这些主要成分可能是红橘精油引诱橘小实蝇产卵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印度实蝇姬小蜂Aceratoneuromyia indica(Silvestri)在广州地区阳桃园内的自然寄生情况及其寄生习性。【方法】以橘小实蝇和印度实蝇姬小蜂为研究对象,采集田间落果和采用室内饲养的方法研究了印度实蝇姬小蜂对橘小实蝇的自然寄生情况,并在室内研究了印度实蝇姬小蜂的寄生习性。【结果】田间调查表明,印度实蝇姬小蜂在广州阳桃园的田间寄生率可高达43.8%。印度实蝇姬小蜂对寄主具有选择性,能寄生于橘小实蝇的幼虫和蛹,但不能寄生黄粉虫卵、幼虫和蛹以及米蛾卵。从单只橘小实蝇蛹中羽化出的印度实蝇姬小蜂成虫数为16.4±4.2只;补充营养能显著增加印度实蝇姬小蜂成虫寿命;从繁殖印度实蝇姬小蜂后代的效果来看,不同营养物质对F1代的影响并不一致,室内饲养时,可用10%蔗糖和10%蜂蜜喂养印度实蝇姬小蜂成虫。【结论】印度实蝇姬小蜂是橘小实蝇幼虫和蛹期寄生蜂,可科学利用印度实蝇姬小蜂防治橘小实蝇。  相似文献   

20.
利用"Y"型嗅觉仪在实验室测试了10种番石榴挥发物对橘小实蝇性成熟和性未成熟的雌、雄成虫的引诱作用,并比较了不同浓度的挥发物混合液在田间对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异戊酸、乙酸异戊酯、丙酸乙酯和β-石竹烯对橘小实蝇性成熟和性未成熟的雌、雄成虫具有引诱作用,且不同剂量挥发物的引诱力存在差异,对橘小实蝇性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