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越发严重的农业污染问题;对农业污染防控的制度性约束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是实现有效污染防控的前提,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中国农业污染防控的制度约束分析研究表明:农业污染及其防控涉及的利益主体关系及相关制度设计,对各利益主体形成了污染防控负激励,加重了农业污染;城乡"二元"结构及其衍生的一系列体制问题,导致"三农"在农业环境治理、农村公共物品提供等方面被严重边缘化,进而直接制约了农业污染防控;此外,高度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经营模式也不利于农业污染防控。最后,针对中国农业污染防控的制度性约束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农业污染防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应用环境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研究农业立体污染的构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如何进行有效的监测与防治农业立体污染,已经成为研究我国食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本文从论述137Cs2、10Pbex7、Be的来源和示踪原理入手,提出了应用环境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研究农业立体污染的新构思,主要包括:查明农业景观系统中污染物质的本底值,辨析污染物来源和传输路径,评价不同农艺措施和土地利用防治农业立体污染的有效性,建立基于环境核素示踪的农业立体污染分布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粮食产品的重金属污染是我国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对粮食重金属污染进行监测是开展风险评估、污染防控和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在粮食产品重金属污染的监测计划、来源分析、监测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数据库构建与应用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对比分析了我国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为今后我国科学、合理地开展粮食产品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提供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子及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陶春  高明  徐畅  慈恩 《土壤》2010,42(3):336-343
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并已成为国际水环境问题研究的活跃领域。本文在简要介绍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机理和特征的基础上,首先综述了土地利用方式、农田耕作、田间水肥管理、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特征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子的研究现状,然后从人工湿地技术、前置库技术、缓冲带技术、水土保持技术、农田养分管理技术和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今后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农田排水沟渠系统对磷面源污染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排水沟渠是农业区重要的水利工程,其排水功能更是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然而农田排水沟渠的生态功能未得到足够重视。随着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深入,农田排水沟渠在控制磷面源污染上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针对农业面源磷污染控制问题,简要归纳总结了农田沟渠系统对磷面源污染的迁移转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排水沟渠控制磷污染的措施,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污染农田直接影响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安全利用技术主要通过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减少重金属进入食物链的可能性,对我国现阶段有效地利用重金属污染农田资源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与现状,然后综述了低累积作物品种筛选、水肥管理、间作或轮作等农艺调控,原位钝化和叶面阻控等安全利用技术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强化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安全利用研究及应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后,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生态环境健康、良性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30多年的面源污染控制经验,剖析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总体形势,并从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发展和发生的特征上,基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策略性理论——“减源-拦截-修复”理论。在阐述了该理论后,从太湖流域和滇池流域典型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实践案例进行验证。期望“减源-拦截-修复”理论的建立,能从根本上扭转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至今无策略性指导理论的局面,为中国乃至世界类似经济发展模式的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8.
新疆农业面源污染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绿洲灌溉农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的农业面源污染因素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性化,制约着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紧密联系新疆农业生产实际,深入阐述了新疆农业面源污染5个方面的核心问题对新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新疆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浅析农药使用与环境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药一直是防治农业病虫害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在确保农业高产、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食品安全隐患等一系列的问题。探究其原因,提出农药使用和环境管理中应该考虑的问题,重新建立起对农药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0.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对我国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随着人口增长、膳食结构升级和城镇化不断推进,我国农产品需求持续刚性增长,对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和进一步提升农业环境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监测与管理决策平台关键技术,构建融合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的农田污染监管平台,是及时准确把握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动态,实施农田污染分类分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针对这一管理需求,科技部联合农业部审批通过了第一批“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包括“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与监管平台研发”在内的共11个专项项目已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1.
Se和Cd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与食品安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就Se和Cd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及其与食品安全及人体健康之间的潜在关系进行了综合评述。Cd和Se在植物中积累并迁移到植物的可食或收获部分,取决于土壤条件、气候因子、农艺管理措施等。Cd是对食物链造成污染的重要元素,其在土壤中的富集通常是由工农业生产或城市人为污染造成的,减少Cd对土壤的污染及Cd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已成为土壤学、环境科学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Se是一种对动植物有益的元素,在土壤中含量过低会引发人体疾病,但Se含量过高也会导致污染并引发人体疾病;土壤中的高浓度Se通常来自于含Se量高的母岩以及燃煤的灰尘污染;基于食品安全的需要,中国在重视Se素营养补给的同时,要防止富Se地区及人为因素造成的Se污染。  相似文献   

12.
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菌是造成食源性疾病和食品腐败的最主要原因。杀菌剂和防腐剂等传统的食品保鲜技术不仅会破坏食品特有风味,而且会造成化学污染,不利于人体健康。辐照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非热”加工技术,具有环保、安全、便捷、高效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中。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食品辐照杀菌技术的机理和优势,阐述了辐照技术在生鲜肉和熟食肉制品加工、有害残留物降解中的应用,同时探讨了影响肉制品辐照效果的因素,以期为新工艺的研发提供参考,促进肉制品辐照加工保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Issues of food safety are as important today than during any time in history. There is a lot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on the World Wide Web pertaining to food safety. Finding and sorting through all of the information for reliable and credible resources can take a lot of time and effort. Furthermore, are those sources updated as information changes? This is a critical question, as outbreaks and opinions can change moment to moment. The Food Safety Webliography provides a wide range of credible resources available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covers an expansive breadth of food-safety related topics.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花生安全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生富含植物油分、蛋白质和诸多天然保健成分,是广大消费者十分喜爱的食品,但由于存在黄曲霉毒素、重金属、生长调节剂以及农药、化肥等污染问题,花生的安全生产状况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分析了作为湖南省重要油料和经济作物的花生的生产条件和安全生产现状,阐述了该省花生生产上存在的几种主要污染现象,结合全省花生生产战略布局和品种结构的调整,提出了高产、优质、绿色栽培技术策略,即对花生生产实行全程化、生态化和高效化管理措施,以确保花生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家禽健康养殖营养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家禽业在规模化、商业化上得到了很大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行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健康养殖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研究的焦点。健康养殖应该包括饲养条件、选种、疾病控制、饲料营养、饲养管理、产品质量、动物福利、生态系统,以及工作管理等。该义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查分析,着重阐述了当前阻碍家禽健康养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营养性问题(如动物食品质量安全、饲料安全、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动物源性耐药菌增多等。)及家禽业健康养殖营养调控技术(如禽产品品质的营养调控技术、生态环境的营养调控、饲料配方、添加剂及饲养方式等),指出畜牧业必须主动生产适应人们现代健康安全膳食所需要的畜产品,这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以苏州市7个县市的水稻籽粒为研究对象,在2006年采集的449份水稻籽粒样品的基础上,分析了稻米中Cu、Pb、Cd、Cr和Zn的积累特征,并评价了样品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苏州市水稻籽粒重金属积累平均含量均不超标,但水稻籽粒Pb存在29.49%的样点超标率,Cu、Cd和Cr的超标样点一般在4个以下。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水稻籽粒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高低顺序为Pb>Cr>Cu、Zn>Cd,其中昆山和吴江水稻籽粒受到Pb的轻度污染。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水稻籽粒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线级别,且水稻籽粒的污染是由于Pb的积累量较高引起的,其中太仓和张家港两市水稻籽粒属于安全等级,昆山、吴中、相城和常熟处于警戒线等级,吴江风险较高。暴露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水稻籽粒Cr暴露风险,而水稻籽粒Pb仅在个别县市暴露风险高,整体风险并不高。  相似文献   

17.

Purpose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is the sediment and wild lotus plants in unmanaged ponds, near Yichang City,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 The objective is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and frequency of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by lotus root in the ponds of rural areas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food safety and human health.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The 11 sampling sites selected (Z1–Z11) were unmanaged ponds, and the lotus root samples were from wild plants. The lotus root and soil samples were processed using wet digestion,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we tested concentration of heavy metal (Pb, Cd, Cr, As, Cu, and Zn). Both a single-factor index and an integrated pollution index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soil and wild lotus root. Correlation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lotus root concentration to sediment concentration for each heavy metal.

Results and discussion

Cadmium (Cd) and arsenic (As) in both soil and pond sediment exceeded standards. The maximum single pollution index (SPI) for Cd and As was 1.16 and 1.15,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integrated pollution index (IPI) for heavy metals was 2.17 for soil and 2.10 for sediment (moderate pollution). The heavy metal content in some samples of lotus root exceeded the national food standard and pose a health risk.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of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Pb, Cd, and As) in pond sediment with those in the surrounding soil show that the ponds act as sinks for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NPS). The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the peel of the edible tuber were 1.3~9.0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inner flesh.

Conclusions

While Cd, Pb, and As concentrations in the sediment did not violate soil standards, concentrations in the lotus root did violate food standards. This species could be proposed as a suitable heavy metal bioindicator for the early stages of pollution from agricultural NPS.
  相似文献   

18.
黑土地保护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地膜残留及其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凡  严昌荣  汪景宽 《土壤通报》2022,53(1):234-240
"黑土地保护"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已经写进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科学院与东北三省政府签署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框架协议,全力开展"黑土地保护"科技会战.当前"黑土地保护"科技攻关主要关注提升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侵蚀、减少化肥和农药面源污染、推广保护性耕作等热点问题,而黑土地地膜残留与污染已经...  相似文献   

19.
铅同位素比率分析技术在食品污染源解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是一种有毒有害重金属,可通过膳食、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并蓄积达到有害水平.由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不断受到铅的污染,使得"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供应链在最初环节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土壤、大气等环境介质成为食品铅污染的可能来源.为准确找到污染源并及时切断污染途径,降低危害发生的概率,追溯食品中铅污染物的来源显得尤为重要.铅同...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1985?2018年发表的11430篇以“气候变化”和“农业”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利用CiteSpace V软件网络可视化分析功能,对气候变化下农业领域文献的特征与热点演变进行探究,以期明确该领域研究变化特征与趋势,为发展创新提供参考方向。结果表明:自1985年以来,农业领域年文献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以美国、英国、中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代表的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和地区均注重该领域的研究探讨;文献多发表于《Climatic Change》、《Science》等优质期刊;中国科学院、瓦赫宁根大学等国内外众多知名机构均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影响”、“适应性”、“管理”、“模型”、“食品安全”等是研究的共同热点词汇;以2007年为界,研究热点从评估气候变化对未来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影响因子等发展到集中探讨气候变化下农业发展的适应性、气候智慧型农业以及保护性农业等问题,以气候智慧型农业为代表的研究将是未来农业领域创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