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南方地区斑石鲷工厂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斑石鲷(Oolegnathus punctatus),俗称斑鲷、花金鼓、黑金鼓,属石鲷科(Oplegnathidae),石鲷属(Oplegnathus)鱼类,分布于朝鲜、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南海、东海、黄海等海域,属温、热带近海沿岸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或珊瑚礁海域。在自然海域中,斑石鲷无明显的盛渔期,自然资源稀少。斑石鲷不仅体态优美、体色靓丽,而且食用和药用价值极高,素有"梦幻之鱼"、"矶钓之王"以  相似文献   

2.
台湾金花鲷是一种新型特种经济鱼类,观赏、食补作用兼具。2012年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射阳湖水产品专业合作社从上海引进台湾金花鲷苗种,开展成鱼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3.
南方地区斑石鲷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俗称斑鲷、花金鼓、黑金鼓,属鲈形目、石鲷科、石鲷属鱼类(图1),自然资源稀少,无明显的盛渔期。分布于朝鲜、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南海、东海、黄海等海域,属温、热带近海沿岸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或珊瑚礁海域。斑石鲷不仅体态优美,而且肉质鲜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是一种具有养殖前景的优良经济鱼类。2014年山东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成功培育出斑石鲷人工鱼苗,为国  相似文献   

4.
花尾胡椒鲷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属鲈形目,石鲈科,俗名花加吉,假“包公”,主要分布于南日本一中国南海、斯里兰卡、阿拉伯海域。其适温范围较广,具有一定适盐性,抗病能力强,生长快,食性为杂食性偏肉食性,养殖一年可达到商品规格,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在东南亚,日本及韩国等地成为一种较为时尚的食用鱼。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广东一些地区的养殖业者开始养殖花尾胡椒鲷,由于苗种主要从台湾购进及靠天然海捕,所以不能形成较大的养殖规模。为了突破花尾胡椒鲷批量生产性育苗,于2003—2005年开展花尾胡椒鲷人工繁殖研究。  相似文献   

5.
  福等 《科学养鱼》2014,(3):39-40
<正>马拉瓜丽体鱼,又名淡水石斑鱼、马拉丽体鱼、花老虎、美洲虎鲷等,属鲈形目、隆头鱼亚目、慈鲷科,原产于中美洲的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地的河流及湖泊中。1976年引入我国台湾省,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福建、广东、江西一些养殖单位从我国台湾引入内地。近年来,马拉瓜丽体鱼养殖业在我国南方地区蓬勃发  相似文献   

6.
鮨、鲷鱼类种类繁多,国内外记载适宜于咸淡水池塘养殖的品种有鮨科中的尖吻鲈(Lares calcarifer)和花鲈(Lateolabrax japonions),鲷科中的黄鳍鲷(Sparus latus)、灰鳍鲷(S.berda)和平鲷(Rbabdosargusus surba)。尖吻鲈是亚洲和太平洋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7.
红鳍笛鲷属鲈形目、笛鲷科鱼类,又称红笛鲷,广东地方俗称红鱼、红鸡,福建地方俗称:红曹,台湾地方俗称:横笛鲷、赤海鸡、红鸡仔、红沙鱼等。  相似文献   

8.
鲷科鱼类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洋的沿岸及珊瑚礁区,全世界分4亚科,之前列入本科之乌尾鮗亚科(Caesioninae),已将其独立成一科,所以四亚科分别为滨鲷亚科(Etrlinae)、笛鲷亚科(Lutjaniane)、曳丝笛鲷亚科(Paradicichthyinae)及拟乌尾亚科(Apsilinae),共计17属约105种(Nelson,2006),台湾纪录4亚科10属52种(台湾鱼类数据库,2011).  相似文献   

9.
正淡水石斑鱼,学名马拉瓜丽体鱼(Cichlasoma rnanaguense),又称花老虎、美洲虎鲷等,属鲈形目、隆头鱼亚目、慈鲷科、丽体鱼属,原产于中美洲的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地的河流及湖泊中。淡水石斑鱼1976年率先由我国台湾地区引入,并逐渐成为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20世纪90年代广东、江西、福建等地一些科研单位从台湾地区引入淡水石斑鱼进行了研究和试养。淡水石斑鱼不仅鱼体美观、色彩鲜艳,而且肉质  相似文献   

10.
<正>尖吻棘鳞鱼(Sargocentron spiniferum)又称尖吻金鳞鱼、金鳞鱼,隶属于辐鳍鱼纲、金眼鲷目、金鳞鱼科、棘鳞鱼属,分布在澳大利亚大堡礁,我国台湾岛南部、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南沙群岛等。头部与身体呈红色,鳞片边缘呈银白色,背鳍的硬棘部鳍膜呈深红色,余鳍呈橘黄色,眼后方的前鳃盖骨上有一个垂直的长方形深红色斑块,属于国内外名贵观赏鱼。  相似文献   

11.
多巴色素异构酶(dopachrome tautomerase,Dct)是酪氨酸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黑色素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多巴色素异构酶基因()的“粉花”体色类型为研究对象,在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的基础上,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了该基因对瓯江彩鲤黑斑体色的影响。结果发现,瓯江彩鲤存在2个Dct1与在“粉花”体色瓯江彩鲤的黑斑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皮肤,而Dct1和基因突变对瓯江彩鲤黑斑体色存在重要影响,与在鲤的黑斑体色形成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评论区     
“我开会,十次说吃罗非鱼,九次答复没有!台湾管罗非鱼叫‘台湾鲷’,我们是不是该给罗非鱼改个名字呢?”——针对目前我国罗非鱼出口依存度高,国内消费市场尚未充分挖掘开来的现状,某资深业内人士如此提议。  相似文献   

13.
黑斑狗鱼属鲑形目、狗鱼科、狗鱼属,生长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嫩江、松花江等水系。狗鱼肉厚、刺少,肉质细嫩洁白,味道极佳。黑斑狗鱼以前是松花江重要的经济鱼类,但由于近几年的酷捕和水质污染,在松花江已很少见到黑斑狗鱼了。我站于2008年5月从抚远县引进人工繁殖黑斑狗鱼水花8.4万尾进行夏花培育实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花斑     
花斑因其商品成鱼体色花杂,养殖户称其为花斑。花斑是一种淡水鲷科鱼类,目前在新会一带有少量养殖。  相似文献   

15.
《水产养殖》2014,(8):17-17
<正>2014年,山东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在国内首次突破斑石鲷生殖调控及苗种生产技术研究,成功培育出批量斑石鲷苗种,填补了我国斑石鲷苗种繁育的空白。斑石鲷属鲈形目,石鲷科,石鲷属,俗称斑鲷、花金鼓、黑金鼓。在自然海域中该鱼的自然资源稀少,常以垂钓获得,极少形成自然群体,没有明显的盛鱼期,且产量很小。  相似文献   

16.
近年,在东北大西洋的爱尔兰西南岸周边海域出现了大群大群的高菱鲷,作为新的鱼粉原料资源而引起有关国家的关注。高菱鲷(Antigonia capros lowe),体呈菱形,侧扁,体高和体长几乎相等,体色呈红色,是一条像手掌大小  相似文献   

17.
红鳍笛鲷网箱养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鳍笛鲷俗称“美国红鱼”,是一种海水经济鱼类,原产于墨西哥中部。由于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畅销,在福建沿海目前是海水网箱养殖业引进的优良新品种。经平潭县多年试养结果显示了生长速度快、个体大、产量高、经济效益佳等优点。现根据该县近年来养殖取得成效经验结合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红鳍笛鲷学名眼斑拟石首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石首鱼属。其形态典型特征为在乳白色的腹部显现红斑;幼鱼尾柄基部有较大黑点,体侧及背部有明显大黑斑。成鱼体形较长,头部钝圆。该鱼适应能力强,既能在海水中养殖,…  相似文献   

18.
笛鲷科(Lutjanidae)鱼类是东南亚国家地区70年代以来开发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微鲷属(Lutjanidae)种类在印度一太平洋的东南亚国家水域中均有分布,为热带、亚热带中底层鱼类,已成为台湾、新加坡、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和中国华南地区海水网箱的饲养对象,主要的品种有紫红笛鲷Lutjanus argentmacnlatus(Forsska)、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观赏鱼的养殖也越来越感兴趣。罗汉鱼作为观赏性鱼类中的佼佼者,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罗汉鱼又名彩鲷、花罗汉鱼、花角等,学名Cichlasoma,英文名为Rajah Cichlasoma,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慈鲷种慈鲷属。选购时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20.
平鲷广泛分布于印度一太平洋亚热带和热带沿海水域和港湾,是水产养殖的理想品种,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养殖所用的苗种通常是从当地沿海水域捕获的,但天然苗种供不应求,这是限制平鲷养殖发展的重要因素。 平鲷是连续产卵的,在澎湖列岛,于9月至3月份之间产卵,温度在15—26℃之间,在台湾,采用激素催产后,平鲷被诱产。虽然也观察到自然产卵,对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