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选育高产稳产的玉米新品种应用于贵州及西南地区玉米生产,恩施州农业科学院通过自有种质与外引种质相互改良,采用杂交和连续自交定向选择对自交系N21、Y8G61进行抗逆性、结实性等方面的改良,育成新自交系NC12和E81,并组配出新杂交组合恩单115.结果表明:恩单115在2011-2012年参加贵州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A组(东部组)的平均产量为9 649.5 kg/hm2,比对照(贵单8号)增产10.68%;2012年生产试验的平均产量为8 850 kg/hm2,比对照(贵单8号)增产15.15%.恩单115于201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贵州中东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用自育水稻恢复系黔恢5819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水稻不育系安丰A组配,育成三系杂交中籼水稻新组合安优5819,并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13号)。该组合在2012年和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分别为8 839.05和9 696.90 kg/hm2,分别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8.66%和8.80%,2年累计16点次中增产15点次;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772.15 kg/hm2,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2.31%。安优5819表现高产、抗病、优质和熟期适中,适宜贵州中高海拔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高产多抗大穗型玉米新品种黔单18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黔单18号系结合贵州玉米育种和生产实际,用适宜贵州的重要种质Suwan选系与优良自交系黄c组配而成。2002~2003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区试,平均产量达541.5kg/667m^2,较对照增产10.3%。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557.8kg/667m^2,比对照增产13.4%。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黔单18号。该品种在贵州的平均生育期为122d,株高226cm,穗长20.1cm;中抗大、小斑病及纹枯病,抗黑粉病、青枯病,较抗倒伏。适宜种植密度为2800~3300株/667m^2。可在贵州遵义、贵阳、铜仁、黔南和黔东南等地(州、市)的中、上等肥力土壤和相邻省份的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选育耐寒性较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应用于贵州山区水稻生产,贵州省水稻研究所通过杂交和复交途径,聚合多个材料的优异性状,育成新的水稻恢复系R546,并利用自育水稻三系不育系G98A与R546杂交,育成新组合奇优546。2012—2013年参加贵州省水稻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0.06kg/667m2,比对照(黔早优2017)增产8.77%;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94.33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4.97%;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于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14012号),适宜贵州一季中籼早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华试99选育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玉米骨干自交系和优质地方种质材料为基础,通过筛选鉴定、杂交、辐射处理和定向培育,选育出综合性状好、配合力高的高淀粉玉米自交系华自109,再与西南地区广泛使用的骨干玉米自交系18-599杂交,组配出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的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华试99。华试99属中熟杂交组合,在四川省区试中平均产量7870.5 kg/hm2,比对照川单13增产9.1%;在重庆市区试中平均产量8049 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4.95%;籽粒粗淀粉含量达76.8%,超过国家高淀粉玉米一级标准。该品种于2007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和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平坝、丘陵区种植,既可作为优质高淀粉工业原料,也可作为优质饲料和食品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6.
惠农单1号是贵州省毕节市惠农玉米育种科学研究所用自交系惠921作母本,自交系惠941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白粒型单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51 d,区域试验单产为613.57kg/667m2,比对照毕玉6号增产9.8%;生产试验产量505.94 kg/667m2,比对照增产17.17%;品质优,中抗大斑病和茎腐病,感丝...  相似文献   

7.
袁华琼 《农技服务》2011,28(5):587+645-587,645
通过在习水县进行的玉米新品种高产栽培试验,以了解玉米新品种的增产潜力。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下,贵单8号和黔804的平均产量较高,产量可达12 658.5 kg/hm2和12 397.5 kg/hm2。  相似文献   

8.
诺达1号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Lx6958为木本,H318为父本选育的高产、多抗、品质优良的玉米新品种,2013年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0~2011年山东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2a平均产量为8 862.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0%;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119.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4%.该研究从选育基础,选育进程,综合特性等方面介绍了诺达1号.  相似文献   

9.
贵州六盘水市由于海拔高(1 600 m以上)、气温低、日照少,外引杂交玉米品种多数难以适应,长期采用地方品种单产低,效益不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当地农家种质资源水城大黄包谷与外引群改种华中农大杂交,选育出适应高寒山区气候特点,具有早熟、抗旱、耐低温阴雨、抗病的杂交新品种乌蒙玉1号(16-18×22-1),审定编号2009172,006~2007年在贵州省区试多点试验中平均单产8 298 kg/hm2,比对照增产5.4%,为高寒山区粮食增产开辟了新空间。  相似文献   

10.
华龙玉899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选育的适宜西南山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玉米杂交种。在2013—2014年贵州省玉米杂交种跨区G组区域试验中,2年18点次平均产量为651.3kg/667m2,比综合对照增产11.66%,16点增产,2年分别比相应对照相应增产5.35%(参试品种平均值)和18.11%(黔单16号);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81.8kg/667m2,较对照(黔单16号)增产11.73%。该品种品质优良,抗旱耐瘠,综合抗性好,高产稳产,适应性较广。2015年6月已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玉2015012。在贵州主产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桂单662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交系桂A10341为母本,GML90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7年参加广西玉米区域试验,两季平均产量为8 253.6 kg/h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8.4%;2018年参加广西玉米生产试验,两季平均产量为7 348.1 kg/h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6.5%。2017—2018年参加老挝南塔省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和对比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9 616.5、9 243.0kg/hm~2,分别比当地主推品种LVN10增产18.2%和16.6%。2019年通过老挝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00080S)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19087号)。桂单662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适宜在广西各地及老挝各省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筛选杂交玉米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计了6个杂交玉米新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正大868产量为7 242.42 kg/hm2,比黔单16号(CK)增产12.6%,正大838为6 757.58 kg/hm2,比黔单16号(CK)增产5.1%,玉美头106产量为6 575.76kg/hm2,比黔单16号(CK)增产2.3%,路单10号、中正4号与黔单16号(CK)比较,都有不同程度减产。  相似文献   

13.
黔单12号是以106为母本与138配组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玉米新品种.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2001年贵州省区试平均产量604.2 kg/667m2,比对照增产23.7%;2002年全国21省(区)、市25个点的国家预备试验中,平均产量615.1 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3.4%;全生育期在贵州平均为126 d,西北地区平均为134 d,东北和华北地区平均为130 d,黄淮海地区平均为101 d.抗大、小斑病和茎腐病,中抗矮花叶病,高抗纹枯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抗倒伏、抗旱或耐旱性强.适宜在北纬35°以下地区推广种植,西南玉米区特别是云贵高原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玉米新品种"吉农玉309"是以自选系"GS04"为母本、"WH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0403.2kg/hm2,比对照"吉单261"增产7.9%;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9927.7kg/hm2,比对照"吉单261"增产8.8%。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稳产、高产、抗病、抗旱、品质好。该品种属中熟品种,适于吉林省的长春、吉林、通化、松原、白城等地区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黔单988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用自选系QR30作母本,QR273作父本组配而成,2012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2011贵州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646.6kg/667m2,比对照增产8.24%,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78.2kg/667m2,比对照增产10.12%。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籽粒容重高,商品性好,抗大斑病、丝黑穗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玉米螟,感纹枯病,抗倒性强,适宜贵州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壤种植。  相似文献   

16.
饲用玉米新品种“吉农大青饲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用玉米新品种“吉农大青饲1号”是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以自选系L16为母本、自选系G59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9-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饲用玉米区域试验,平均生物产量76 169.3 kg/hm2,比对照“金山12号”增产5.4%;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饲用玉米生产试验,平均生物产量81 811.9 kg/hm2,比对照“金山12号”增产6.9%.该品种于2011年3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生物产量高、抗病、抗倒伏,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晚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玉米产量,选育适宜贵州生态区域种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丰富农户对杂交玉米新品种的选择,以毕节惠农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自交系SC122作母本,自交系HN0913作父本,组配成产量高、抗性强的白粒杂交种惠农单3号,并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惠农单3号在2019—2020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单产10495.5kg...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生产上玉米品种的新旧更替,提高玉米产量与品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经过多年优良自交系的筛选和杂交组合测配,以自交系DH1201为母本,桂C30422为父本,成功选育出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桂单670。该品种在广西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496.2kg/667m~2和463.1kg/667m~2,分别比对照(桂单162)增产6.5%和4.8%。2020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20080号)。桂单670丰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强,适宜在广西玉米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玉米新品种"西旺3008"是以自选系"MZ30"为母本、自选系"MZ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2 328.9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1.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 309.7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2%。该品种于2012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强,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地区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圣华玉12号是以自交系粤农9号选-5为母本、自交系B73-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早熟玉米新品种。经2013年—2014年广东省春植普通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试验示范,结果显示,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 157.0 kg/hm~2,比对照种华玉8号增产8.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 787.5 kg/hm~2,比对照种华玉8号增产14.29%;淀粉含量为64.6%,蛋白质含量为9.72%,脂肪含量为3.30%,容重为791.94 g/L,品质优良;耐贫瘠,适宜在广东春秋季节种植,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