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不同胎次、妊娠天数、围产时间、犊牛初生重及月份与奶牛产后疾病的相关性,为降低奶牛产后疾病发病率提供参考。本文调查了宁夏某场2 975头中国荷斯坦牛不同胎次、妊娠天数及月份等对奶牛产后疾病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炎、蹄病及产后瘫痪的影响程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胎衣不下、乳房炎、蹄病和产后瘫痪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但对子宫炎发病率的影响不明显,其中第6胎奶牛的产后发病率最高。5-7月份奶牛产后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妊娠天数和奶牛进入围产圈时间的增加使得产后疾病的发病率降低。犊牛初生重的增加使得奶牛胎衣不下和产后瘫痪的发病率升高。患胎衣不下导致乳房炎和子宫炎发病率增加,患蹄病导致胎衣不下、乳房炎和子宫炎发病率增加,产后瘫痪导致胎衣不下、乳房炎发病率增加。不同胎次、妊娠天数、产犊月份、围产时间和犊牛初生重对奶牛产后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炎、蹄病和产后瘫痪有一定的影响,且产后疾病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奶牛酮病的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酮病逐渐成为危害奶牛健康最重要的代谢病。产前干物质采食量不足可以诱发产前瘫痪、分娩异常、死产、难产以及初乳抗体含量较低,产后发生酮病等。酮病可继发奶牛产后胎衣不下、低血钙、产后瘫痪、真胃变位、子宫炎、乳房炎等疾病,已成为制约奶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临床兽医对酮病认识不足,临床型酮病治疗效果差,死淘率较高。牧场管理者由于缺乏酮病的系统防控技术,不能够从奶牛生产过渡期着手开展奶牛酮病的防治工作,造成奶牛分娩失败病例剧增,死胎、弱胎增多,产后酮病爆发,健康程度下降,产后60 天奶牛的死淘率高居不下。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瘫痪是高产奶牛群体围产期中最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伴发或诱发难产、胎衣滞留、子宫内膜炎、真胃移位、乳房炎、酮病等多种围产期疾病。综述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症状、诊疗方法及预防措施,以期为防治奶牛产后瘫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奶牛的肝糖异生减少是围产期奶牛酮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环节。同时,由于肝糖异生速率降低,致使此阶段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奶牛容易继发产后瘫痪、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等各种感染性与代谢  相似文献   

5.
围产期是指产前3周至产后3周,此时是奶牛饲养的关键阶段。围产期奶牛管理的成败决定了随后泌乳期的成败。据调查奶牛疾病75%是由于围产期管理不善引起的,常见的疾病如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脂肪肝、酮病、乳房炎、乳房水肿、奶牛产后瘫痪等。很多奶牛养殖户只注重奶牛产奶高峰期的管理,而忽略了围产期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围产前期日粮中添加包被氯化铵(美宝安)对奶牛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分阶段环比比较,根据奶牛尿液pH值和产后瘫痪情况调整日粮DCAD值:不添加美宝安、仅饲喂基础日粮,此期有62头围产牛,为试验前阶段;日粮添加180g美宝安,此期有30头围产牛,为试验开始阶段(DCAD1);日粮添加180g美宝安+70gCaCO3,此期有18头围产牛,为调整阶段(DCAD2);日粮添加180g美宝安+90gCaCO3,此期有39头围产牛,为试验稳定阶段(DCAD3)。结果表明:(1)日粮添加美宝安能够显著降低围产前期奶牛尿液pH值(P<0.05),配合CaCO3调整日粮阴阳离子差后,pH值理想范围由试验前的55.2%提升至稳定阶段的77%,升幅达40%。(2)稳定阶段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为5.1%,较试验前的13%降低了61%;胎衣不下率为10.3%,较试验前的16.1%下降了36%;亚临床和临床酮病总发病率较试验前降低了31.9%。(3)稳定阶段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为12.1kg,较试验开始阶段提高了8%;有初乳牛的比例由试验前的90%提升至稳定阶段的95%,开始阶段和调整阶段初乳量显著高于试验前阶段(P<0.05)。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在围产前期使用美宝安配合CaCO3调节奶牛日粮阴阳离子差,可调整机体p H值达到理想状态,降低产后瘫痪、胎衣不下和亚临床酮病发病率,能够增加干物质采食量和有初乳牛的比例,提高初乳分泌量,助力围产期奶牛健康。  相似文献   

7.
围产康预防奶牛酮病生产瘫痪和胎衣不下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围产康在896头产后奶牛上进行了预防酮病、生产瘫痪和胎衣不下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牛产后血酮降低,血糖升高,而对照牛血酮牛高,血糖降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试验牛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牛,防病指数为0.6328;生产瘫痪的发病率试验牛显著低于对照牛,防病指数为0.7066。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瘫痪、胎衣不下及产后泛情不排卵等是影响奶牛正常生产和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为了预防和降低成年奶牛产后瘫痪、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进一步提高母牛的受胎率,我们于1999年3~7月间,在本市奶牛生产基地高官寨镇,对奶牛专业村农户饲养的成年奶牛,采取了干乳期补钙、亚硒酸钠维生素E的措施,对预防奶牛产后瘫痪、胎衣不下等病及提高奶牛受胎率均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胎衣应在奶牛正常分娩后8 h内排出,如果产后胎衣在体内滞留超过8~12 h则是不正常的,称为胎衣不下。根据奶牛产后胎衣突出于外阴或悬挂在外阴之外的明显临床症状,结合胎衣滞留时间,即可诊断。本文从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阐述了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治方法,希望为养牛业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1病因胎衣不下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围产期疾病是指与奶牛妊娠、分娩密切相关,并发生在围产期内的一系列疾病,如产后瘫痪、子宫炎、卵巢囊肿、乳房炎、真胃左移、妊娠毒血症、胎衣不下、酮病等。部分学者把慢性网胃炎、真胃扩张、单纯性消化不良等疾患也包括在内。本文主要围绕奶牛围产期的某些常见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探讨奶牛围产期一些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后瘫痪是最容易发生的也是最容易预防的疾病。产后瘫痪是舍饲高产奶牛围产期常发的一种与营养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疾病,可继发或伴发难产、子宫下垂、胎衣不下、子宫感染、瘤胃膨气、酮病、乳腺炎等多种疾病导致产奶量下降,繁殖性能降低,使高产奶牛淘汰率增高,给奶牛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1奶牛围产期易发生的疾病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犊前第21天到产后15天,这一时期由于奶牛内分泌系统(甲状旁腺素、孕酮、血浆雌性素、催乳素等)及瘤胃微生物、瘤胃黏膜的变化,管理不善,极易发生各种产屙疾病,如产后瘫痪、胎衣不下、酮病、真胃移位、脂肪肝、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在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的好坏,  相似文献   

13.
奶牛围产期常发病病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产期是指母畜分娩及其前后一定时期。狭义地讲 ,只包括从出现分娩症状开始至产后不超过1天的时间 ,广义的围产期在医学领域包括怀孕后1 /3期至哺乳结束 ,而在兽医临床上是指妊娠后期到泌乳期这段时间。奶牛围产期疾病是指与奶牛妊娠、分娩密切相关 ,并发生在围产期内的一系列疾病 ,如生产瘫痪、子宫炎、卵巢囊肿、乳房炎、真胃左移、妊娠毒血症、胎衣不下、酮病等。某些学者还把慢性网胃炎、真胃扩张、单纯性消化不良和无典型临床症状等也包括在内。本文围绕奶牛围产期的一些常见病 ,在综合目前国内有关文献报道资料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疾病包括低血钙、胎衣不下、产后瘫痪、酮病等,给奶牛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产后奶牛灌服复合营养液、投服钙棒、注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奶牛酮病监测等产后保健技术,提高了奶牛饲养管理水平,为临床实践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处于围产期的68头奶牛(以健康经产牛为对照组,患酮病、脂肪肝、胎衣不下牛为试验组)为研究对象,在奶牛产前第15,8,1天和产后第1,8,15,22天分别采集颈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碘(I)的含量。结果表明:健康的经产牛围产期血清中T4、T3、TSH、I均呈现波浪式动态变化,最高值分别出现在产前第1天、产后第22天、产后第1天、产前第15天;TSH最低值出现在产前第15天,其他检测指标最低值出现在产后第1天。患酮病的奶牛和患脂肪肝的奶牛围产期处于缺碘状态,其产后甲状腺机能出现减退;患脂肪肝期间同时伴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胎衣不下的奶牛围产期碘含量低于正常值,其产犊前后伴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奶牛血清中T4与TSH、T3、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9,0.535,0.691;T3与TSH、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2,0.457。  相似文献   

16.
陈鑫 《四川奶业》2009,(4):21-22
奶牛在围产期由于受分娩应激的影响,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一些与分娩有密切关联的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常造成奶牛繁殖性能下降,产奶量降低,甚至被迫淘汰,给牛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对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难产、产后瘫痪、子宫脱出、酮病等常见的奶牛围产期疾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是奶牛围产期的常见疾病,常易引起产后子宫内膜炎。自1988年以来,乌鲁木齐市五一农场奶牛场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逐年有增高趋势,影响繁殖率。我们在1990年进行胎衣不下病因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于1991年4—9月,应用维生素E和亚硒酸钠对围产期奶牛进行防治试验,效果明显。同时,自1991年8月开始,在全牛场推广应用,结果奶牛胎衣不下率大幅度降低,防治效  相似文献   

18.
奶牛产后血钙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就会出现一定的临床症状。轻度缺钙易造成前胃弛缓、产后胎衣不下;重度缺钙导致奶牛生产瘫痪。临床上采用葡萄糖酸钙静注,治疗饲喂低钙磷日粮的奶牛发生的前胃弛缓、胎衣不下、生产瘫痪方面的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奶牛在围产期由于受分娩应激的影响,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一些与分娩有密切关联的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常造成奶牛繁殖性能下降,产奶量降低,甚至被迫淘汰,给牛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对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难产、产后瘫痪、子宫脱出、酮病等常见的奶牛围产期疾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奶牛围产期注射维生素D_3好处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厂为年饲养500头左右奶牛的中型牧场,其中成母牛在310头左右,年平均单产1997年为7000千克,80年代以后成母牛年平均单产均在6500千克以上。由于产奶量较高,奶牛围产期疾患较多,产后(前)瘫痪,胎衣不下等病,在产犊高峰期时有发生,兽医治疗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