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针对云南省大理市耕地地块不规整、破碎且农作物空间种植结构复杂的特点,结合多源数据在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优势,达到准确地提取农作物信息的目的。【方法】 协同BJ-2数据和Sentinal-2数据进行农作物精细信息提取。首先,利用空间分辨率较高的BJ-2数据进行面向对象的图像分割,获得农作物地块信息;其次,在农作物物候规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标准差分析获得关键时相,利用相应时间分辨率较高的Sentinal-2数据获取农作物地类信息,实现基于地块的小春农作物的快速精细提取。【结果】 采用实地调查地块真值与提取地类生成混淆矩阵进行精度验证,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7.4%和0.83。其中,连片种植的农作物如蚕豆和马铃薯提取精度较高,地块细碎且内部种植结构复杂的作物提取精度略低。【结论】 多源遥感数据协同的农作物提取方法,通过高分辨率影像上获得的对象分析单元能很好地对单一地块中的农作物空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分辨率影像由于分辨率偏低所导致的混合像元处错分的不足;不仅能从耕地地块级别获得农作物种植结构,更直观地反映农作物种植,能有效提升农作物提取的精细化程度,有利于精细化的农作物种植结构管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耕地质量定级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研究区域内的耕地质量差异,优化耕地利用与布局,为耕地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青海省共和县、都兰县和乌兰县的耕地为研究对象,根据历史及现有文献收集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定级指标并确认权重,通过加权求和法计算定级指数并划分级别,得到定级结果。与常用的特尔菲法定级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机森林算法得到的变量重要性(I)范围在0.03~11.9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影响因素间相关性不显著,有8个为显著相关,综合I值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将30个影响因素收敛为4个纬度下的14个定级指标,其中影响研究区域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生态系统脆弱性、生长季平均降水和年总太阳辐射量,权重分别为0.11、0.10和0.09,随机森林算法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结论】与常用的特尔菲法比较,随机森林算法稳定性更好,级别指数变幅区间更小,更有利于构建省级空间尺度的耕地级别可比序列。  相似文献   

3.
成都郊区农业土地利用空间集聚及斑块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时空大数据分析近年来成都郊区典型农业乡镇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为开展乡镇农业土地利用评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信息支撑。【方法】 文章使用Sentinel-2A多光谱影像、Google Earth高分辨率真彩色合成影像和WorldView-2影像相结合的数据源,提取研究区农业空间土地利用信息,通过莫兰指数、热点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 ①园地较其他类型的聚集效应明显,呈现典型热点和冷点区域,其中热点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的丘陵区域,冷点区域分布于东部的平原区域。②土地利用斑块变化指数表明耕地、园地和设施农用地变化明显,耕地平均面积减少,园地和设施大棚平均面积显著增加。【结论】 郊区乡村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及作物用地类型存在显著聚集效应,粮油种植业则随着其他作物、大棚及水产养殖等产业发展,聚集效应逐步下降。农业用地逐步由单一粮油产业主导转为粮油、蔬菜、水果、水产养殖等多元结构,土地斑块特征受农业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发展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干旱区土地资源中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之基,掌握耕地变化是合理配置与利用各类土地资源类型,有效保护耕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方法】 文章以新疆南部典型绿洲城市和田市为例,以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采用耕地变化动态度、耕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和田市耕地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经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耕地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①1990-2018年间,和田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58.68 km2,增幅达34.39%;耕地面积减少了47.06 km2,减幅达27.58%;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变动相对比较小,依次为9.23 km2、-7.5 km2和-13.35 km2。②研究期间,有38 km2的耕地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占用,耕地对城市空间扩展的贡献度最大。③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变化与人口和GDP之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因此,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导致和田市耕地面积减少的重要原因。同时,自然因素和政策因素在耕地变化有一定的促进与保护作用。【结论】 人口规模增加和经济增长会导致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最终表现为城市空间扩展日益显著,而这些最终以占用大量有限的耕地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太原市晋源区姚村乡耕地进行定级估价研究,对耕地的定级估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利用动态聚类分析法进行耕地级别的划分,利用动态聚类分析中求得的聚点分值.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点测得聚点纯收益,运用收益还原法求得级别地价。利用动态聚类分析法求级别和利用聚点纯收益求基准地价,使定级与估价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运用因素法评定养殖水面用地级别,并进一步完善了农用地级别体系;选取地块法作为划分定级评价单元的方法,提高了研究成果的精度。研究方法具有普适性,对今后开展农用地定级、尤其是除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定级具有示范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基本上采用因素法和修正法进行农用地定级,而样地法却应用得很少。以江西省上高县为例,对样地法农用地定级单元划分、因素选取、定级指数计算、级别划分的方法进行探讨,并与修正法比较,从不同方面论证了样地法定级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石羊河流域的旱情进行监测,找出更能体现区域旱情变化趋势和适宜石羊河流域的监测指数,为业务化干旱监测打好基础,提供科学手段,也为该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HJ-1A/B的CCD和IRS数据,针对2018年石羊河流域出现的一次较为严重的春旱,采用3种遥感旱情监测指数(TVDI、VSWI、VHI)进行监测,并结合实测土壤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模型。【结果】 3种指数均能反映出研究区域旱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其中,3—4月VSWI指数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85(P<0.001)和-0.89(P<0.001);5月旱情缓解后,TVDI指数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高于VSWI和VHI指数,相关系数为-0.76(P<0.001)。将监测点划分为水浇地和旱地两种类型,TVDI指数适用于反演水浇地的土壤墒情;对于旱地类型,3种指数均可以用来反映旱地土壤墒情。建立土壤湿度与3种遥感指数的关系模型,3—4月VSWI指数建立的模型调整后的R2最高,分别为0.72和0.79,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低于10%。5月旱情得到缓解后,TVDI指数建立的模型调整后的R2在0.58以上,高于VSWI和VHI指数。【结论】 TVID指数更适用于墒情较好的区域进行土壤湿度的反演,VSWI指数则适合在干旱时期进行干旱监测和反演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提取农村宅基地空间分布,可以快速、便捷获取农村宅基地空间分布信息。【方法】 文章选择黑龙江省安达市吉星岗镇作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正射影像,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获取了研究区农村宅基地空间分布信息,并利用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果对其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 (1)吉星岗镇共有宅基地5 897宗,总面积640.76 hm2,平均每宗宅基地面积为1 095.61 m2。(2)吉星岗镇宅基地在空间上总体分布零散,但在行政村内分布相对紧凑,基本上以自然屯为单元,集中分布在自然屯内某个区域。(3)吉星岗镇宅基地数量和面积总体精度分别为81.86%、91.87%,10个行政村宅基地数量精度在72.55%~88.47%之间,面积精度在82.94%~99.92%之间。(4)与实测法、倾斜摄影测绘法、勘丈测绘法等方法相比,基于高分辨率正射影像,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获取宅基地空间信息,操作简单、成本低、工作周期短。【结论】 该文成果可为研究区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该方法为获取农村宅基地空间信息的方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案例的形式分析如何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耕地定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丰顺县耕地质量总体一般,质量最优的1级耕地以及较次之的2、3、4级耕地质量面积依次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7.06%、39.11%、31.62%、12.21%。同时,应用层次聚类法对耕地定级划分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全县耕地面积和耕地定级评价单元数划分的正确率分别达到87.68%、87.17%。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机器人技术课程在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结合机器人课程多年教学实践,本文通过介绍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状况,综合当前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究,提出了基于兴趣驱动学习的观点。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加深对机器人课程的认识和了解,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姜明  王立凤  陈欢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729-7730,7732
以教学实例分析了PBL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说明这几种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在微生物学教学中通过广泛应用新教学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网格法、GIS法和AutoCAD法对榕树(Ficus microcarpa)叶片的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进行测定,利用数码相机获取榕树叶片信息,对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网格法与GIS法和AutoCAD法具有极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与其他叶片信息测定方法相比,GIS法更精确、简便、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槠叶种的一芽二、三叶鲜叶,按照传统的加工工艺分别制成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应用Roberts法和RP-HPLC法对鲜叶、绿茶、乌龙茶和红茶的茶黄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RP-HPLC法测得的鲜叶、绿茶、乌龙茶和红茶中的茶黄素总量分别是Roberts法测定结果的2.7、1.9、3.1和3.1倍,说明RP-HPLC法能更有效地测定出茶叶中的茶黄素含量.  相似文献   

15.
黄曲霉毒素是由真菌代谢产生的天然毒素,主要分为B族黄曲霉毒素、G族黄曲霉毒素及M族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对人类和动物具有较高的毒性、致畸性、诱变性和致癌性,其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毒性最高,且黄曲霉毒素B_1和黄曲霉毒素M_1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级致癌物。因此,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主要对国内外黄曲霉毒素的物理脱毒方法、化学脱毒方法及生物脱毒方法进行综述,重点对生物脱毒方法的种类、脱毒机理和降解产物的毒性进行了评述,并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油菜叶面积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测量油菜叶面积的原理和方法,并以纸重法为标准对比分析了传统直尺法与此方法在油菜三种类型叶片叶面积测量中的优劣性。结果表明,计算机视觉法在精度上明显高于直尺法,尤其在无柄叶测量中此方法的测量平均相对误差为3.09%,低于直尺法的10.49%,进一步根据标准测量值对直尺法测量无柄叶时的系数进行校正,发现系数选择0.75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李景福  赵进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69-8870
根据彩色农业图像的特点,以蔗苗为研究对象对OHTA颜色模型的三分量图进行分割试验,发现I3分量图的分割效果比I1、I2分量图的分割效果要好,更加适合干蔗苗图像分割。在I3分量图中,比较了3种阈值分割方法效果,试验结果发现Ostu法与直方图双峰法分割结果更为接近,比迭代法分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沙棘黄酮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刘树英  郑涛  刘俊男  刘洪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51-11552
[目的]比较几种方法提取沙棘黄酮的效果。[方法]以西藏沙棘种子、俄罗斯沙棘叶和中国沙棘叶为试材,分别采用超声波法、搅拌法和回流法提取沙棘中的黄酮,分别测定用3种方法提取的总黄.酮含量,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寻求提取沙棘黄酮的最佳方法。[结果]用回流法提取黄酮含量的得率最高,对西藏沙棘种子、俄罗斯沙棘叶和中国沙棘叶提取的黄酮得率分别为18.890、19.140、22.290mg/g;超声渡法次之,分别为0.187、0.672、0.729mg/g;搅拌法提取率最低,分别为0.126、0.557、0.563mg/g。[结论]采用回流法提取率高,但操作复杂、耗时,超声波法操作简便、省时,其共同优点是采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安全环保,因此,这2种方法是提取沙棘黄酮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孙青竹 《油气储运》1998,17(6):38-40
在石油计量中,为适应国际石油贸易的需求,需要加强对石油动态计量的了解,通过对石油物理特性压力、温度的修正因素、方法和计算顺序的阐述,介绍了石油动态计量的基础知识和有关的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中脱氢乙酸分析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力度是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脱氢乙酸(常用防腐剂)分析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多种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为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分析提供参考,同时提出了未来食品中脱氢乙酸(常用防腐剂)分析方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