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桑丝绸产业是蚕丝文化的载体,稳定蚕丝产业,筑牢产业根基,是传承创新蚕丝文化的前提.在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创新思路、稳定蚕桑产业,更好地继承发扬璀璨的中华蚕丝文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这里例举江浙的一些做法,并提出几点粗浅认识,以供同行商榷.一是通过强化产业顶层设计、稳定桑园面积和饲养数量、实施轻简化机械化工厂化养蚕、加强蚕业科技创新,稳定蚕桑丝绸产业发展;二是建设蚕桑丝绸特色小镇发展蚕丝文化旅游;三是从中小学生养蚕教育实践、大学生蚕丝文化研究与技术创新、蚕丝文化研究社团与蚕丝文化宣传等多角度,加强蚕丝文化教育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阐述了蚕桑资源高效利用通过发展乡村工业、开发文化科普旅游与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等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蚕桑功能食品、桑枝实用菌、蚕丝被、蚕桑动物饲料、蚕沙制品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发展新兴的乡村工业;以开发蚕桑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创办包括蚕丝文化科普教育、养蚕体验与美食品尝的蚕家乐等休闲游乐,带动蚕区农村文化科普旅游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以上模式及项目的实施,逐渐建立起适应我国蚕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蚕桑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推进淳安县蚕桑产业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淳安县蚕桑产业化建设的深刻分析,提出了淳安县蚕桑产业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蚕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坚持"适度规模、统一经营"、进一步发挥"千岛湖"品牌效应、加快蚕桑园区建设、加大"十天养蚕法"推广力度、推广大蚕地蚕育技术、推广6联片方格蔟上蔟技术、坚持"仪评计价"评茧、创新干茧经营模式等工作思路,稳定与发展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4.
吴江市蚕桑产业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引根 《中国蚕业》2009,30(3):43-47
通过吴江蚕业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针对产业基础弱、从业者素质低、效益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提出夯实蚕桑基础、提高蚕农素质、降低市场风险、加强综合利用、减轻环境影响和开发蚕桑旅游业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蚕桑文化起源于中国,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蚕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蚕桑文化的起源、蚕桑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分析,认为蚕桑产业是蚕桑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栽体,要确保蚕桑生产稳定、推进茧丝绸业健康发展、促进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并针对上述论点分别提出了将蚕桑文化融入到蚕桑生产中、将蚕桑文化融入到茧丝绸业中、将蚕桑文化融入到旅游消费中等促进蚕桑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淳安县从2013年开始着力推进蚕业家庭农场建设工作。介绍了淳安县蚕业家庭农场的总体情况,分析了目前淳安县发展蚕业家庭农场面临土地大规模流转难、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难、设施用地审批难、经营风险防范难和政策资金配套难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制订蚕业家庭农场培育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蚕桑产业农业机械化程度、积极鼓励适度规模化发展、完善专业化养蚕分工、全面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开展蚕桑复合经营、加强桑园管理和养蚕安全保障工作等发展蚕业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蚕桑产业已有5 000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蚕桑产业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将蚕桑产业与生态旅游农业进行深入的有机、多元融合,开发延伸其潜藏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发展蚕桑生态旅游具有传承与发扬古丝绸文化、挖掘开发桑树的生态价值、倡导回归自然的绿色消费新理念、促进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论述了中国发展蚕业生态旅游具有悠久的产业历史与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等有利条件。介绍了山东省的颐寿园,江西省的凤凰沟蚕桑丝绸博物馆等开展蚕业生态旅游的成功范例。针对中国发展蚕业生态旅游存在规模小、游客关注度低,蚕桑文化内涵不足、游客参与度低,结构单一、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了紧跟时代步伐、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利用资源、丰富产业内涵,借鉴先进经验、建设多元化结构的生态旅游产业园区等发展蚕业生态旅游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蚕业》是由四川省农业厅主管、四川省蚕丝学会主办的蚕丝科技刊物。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面向蚕业生产、科研、教学,服务于蚕丝业,服务于蚕农。《四川蚕业》期刊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主要辟有产业论坛、试验研究、基地建设、实用技术、调查研究、蚕农园地、蚕丝文化、信息动态等栏目,集科学性、技术性、实用性、指导性于一体。欢迎广大蚕桑丝绸企业和蚕丝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蚕业科研院校师生、蚕业合作社、蚕桑业主、蚕桑大户订阅。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地处太湖流域,经济发达,蚕桑历史悠久,丝绸闻名全国,留有许多与蚕桑有关的名胜古迹和文化。盛泽与上海、杭州、南京、无锡、苏州等大城市距离很近,具有旅游的区域优势和市场优势。江苏华佳集团,从蚕种制造开始,一直到丝绸服装生产和销售,是我国蚕丝一体化规模最大的一家民营企业。以高校为技术依托,开展缫丝、织绸、印染、服装等工业旅游,百桑园、果桑园、养蚕室等农业旅游,合理利用当地的名胜古迹和蚕文化,开发蚕丝系列产品,将盛泽打造成长三角的蚕桑旅游重镇。华佳集团开发的旅游项目在整个集团中只能处于从属位置,但其却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淳安县在发展蚕桑产业建设中取得了较好成效,推动了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为全面提高蚕茧质量效益作出了典范。从体制改革、调整布局、实施利益驱动、推行合同蚕业、大力发展大田桑和品牌战略等6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淳安县蚕桑产业化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11.
蚕桑产业是中国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蚕桑产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如何开发并延伸其潜在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使之成为蚕业今后新的增长点,休闲蚕庄建设是破解难题的方法之一。休闲观光蚕庄集蚕桑产业、生态、健康、绿色、休闲、科普、文化教育功能为一体:休闲观光蚕业利用养蚕的生产场所、生产过程、蚕业成果.以及连带的休闲产品,为人们提供集观光、休闲、益智、品尝等功能性的生产形态,是一个融合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动态综合系统,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等功能.兼具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霞 《北方蚕业》2018,(2):51-53
通过对石泉蚕桑产业的调研,围绕石泉县农村传统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情况、脱贫致富作用、制约发展瓶颈和发展优势,提出"蚕业+文化+旅游"跨界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选取广西蚕桑科普文化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阐述广西推进蚕桑科普文化旅游产业的意义,分析了广东、江西等国内各地发展蚕桑科普文化旅游产业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结合广西蚕桑发展实际提出了加大蚕桑科普活动示范基地的建设、大力开展蚕桑科普进校园活动、探索多元蚕桑科普活动机制及运营模式、推进蚕桑科普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等开发策略,旨在为广西蚕桑科普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四川蚕业》2012,40(2):45-45
<正>2012年5月30日,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省蚕丝学会在宜宾市兴文县召开了全省蚕桑产业发展研讨会,学会有关专业委员会、会员小组负责人、部分市州、县(区)蚕业主管部门、龙头企业等单位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参观了兴文县省力化蚕台养蚕和熟蚕自动上蔟示范现场,交流了蚕桑产业发展与蚕桑省力化技术推广情况。西南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蚕业》2015,(2):19
《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辟有热点聚焦、综述与专论、试验研究、产业论坛、技术与经验、蚕丝文化、质量标准和栽桑养蚕等栏目。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融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指导性于一体。本刊的主要读者群为从事蚕丝业  相似文献   

16.
四川果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四川蚕业源远流长,是中国蚕丝业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蚕桑生产基础,但传统蚕桑产业以栽桑-养蚕-产茧为主,产品结构较为单一,蚕桑生产整体效益不高。目前一种以采摘优质桑葚为主,同时兼顾桑蚕饲养的果桑产业应运而生。发展果桑产业,延伸产业链,开发桑葚浓缩汁、桑葚酒等功能型保健产品,提高蚕  相似文献   

17.
《蚕学通讯》2015,(1):61
<正>为积极探索蚕桑生产现代化发展路径,促进川渝两地蚕桑产业现代化发展。2014年10月27日,由重庆市蚕丝学会、四川省蚕丝学会、西南大学、重庆市蚕业管理总站、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共同举办的"川渝蚕桑生产现代化学术交流会"在西南大学蚕学宫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以川渝两地蚕丝学会会员为主,另有广西、云南、贵州、陕西、湖北等五个兄弟省(区)蚕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期间,淳安县的蚕桑产业发展又快又好,已成为促进淳安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十二五"期间,将依靠产业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在创新产业管理机制、加快服务体系建设等保障措施的引领下,通过桑园基地、蚕业基础设施建设,种子种苗工程实施,及2个"中心"的建设,推动淳安县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稳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发掘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对蚕桑资源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提高蚕桑附加值和推动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了蚕桑资源的各种药用价值,主要从桑资源和蚕资源的研究成果论证蚕桑资源的药用价值,分析了当前开发蚕桑资源药用价值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蚕桑资源药用价值的深入研究、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加大宣传的力度和促进多领域融合等措施,以实现充分开发和利用蚕桑药用资源。通过开发蚕桑资源药用价值,提高蚕业经济效益,保证蚕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辟有技术体系建设、热点聚焦、综述、科学试验、产业论坛、技术与经验、质量标准、成果推介、栽桑养蚕、市场观察、名优企业、蚕丝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