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河北省清水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产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清水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产污特征,掌握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的基础资料,准确评价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状况,抽样选择清水河流域内6个行政村的30家农户,对清水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产污特征进行抽样调查和监测,得到清水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的具体水量水质数据及产污系数。清水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人均产生量为7.0~8.4 L/(d·人),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氨态氮(ammonia nitrogen,简称NH3-N)浓度、总氮(total nitrogen,简称TN)浓度、总磷(total phosphorus,简称TP)浓度、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简称SS)浓度、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简称DO)浓度分别为1 157.8、14.0、34.4、5.4、697.6、1.4 mg/L,p H值为6.14,生活污水COD、NH3-N、TN、TP产污系数分别为9.038、0.108、0.263、0.042 g/(d·人),并与我国其他地区农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清水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人均日产生量、污染物浓度及产污系数均与经济水平无关,可为治理清水河流域农村面源污染和实施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为华北其他山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为未来以雄安新区为代表的白洋淀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生态保障,以白洋淀流域上游农村污水为主线,通过对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农户污水改造意愿、农户污水改造能力进行调研,探究影响污水整治的主要因素,提出白洋淀流域上游农村污水处理有效建议,减少上游乡村地区污水源头。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我国农村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这些污水几乎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到环境中,不仅给流域水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而且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我国亟需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在对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农村污水排放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对湖北省三峡库区典型流域兴山县农村污水现状进行了研究。采用排污系数法对农村生活污染物和畜禽养殖污染物负荷量进行了测算,分析了流域内农村污水排放的特征,以期为三峡库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典型流域内农村污染物TN、TP和COD的排放/流失总量分别为569.8、24.6、2 779.1 kg/年,其中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的TN、TP和COD分别占各污染物排放/流失总量的98.79%、96.34%和89.50%;生活污水排放量从大至小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中夏季人均日生活污水排放量最大,为195.2 L/(d·人),冬季生活污水排放量最少,为69.0 L/(d·人);农村生活污水中主要成分是洗涤用水,其COD浓度为218.8~509.8 mg/L,TN浓度为41.2~99.6 mg/L,NH4+-N为3.4~5.2 mg/L,TP为1.8~2.9 mg/L;畜禽养殖污水的排放量受降雨影响较大,夏季排放量最高,但是污染物浓度最低;畜禽污水中各污染物平均浓度:COD为7 702.9 mg/L、TN为1 239.4 mg/L、TP为71.1 mg/L、NH4+-N为415.0 mg/L。畜禽粪便的排放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活污水已成为滇池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掌握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空间分布特征是污染治理的基本条件。基于农村面源污染普查数据,分析滇池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系统分析,提出滇池流域农村生活污水的系统控制方案。结果表明,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为西山区>官渡区>晋宁县>呈贡县>盘龙区>五华区>嵩明县,湖滨平原区>山地丘陵区;采用ArcGIS9.2软件,分析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和城市污水处理厂、集镇污水处理站纳污处理范围的空间关系,提出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空间布局与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荆州市四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农村污水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乡镇和农村污水处理厂建设、处理工艺升级改造、征收污水处理费、落实优惠低电价政策、完善管理制度等对策,旨在为荆州市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抽样选择宜兴市大浦镇四个农村的农户,对太湖流域(宜兴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了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具体的水质资料,通过该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水质与城镇生活污水水质的差别分析,为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其他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也有值得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丽  吴星杰  张先斌  廖江 《安徽农业科学》2023,(14):201-204+239
为探究星云湖流域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工艺,2021年对星云湖流域乡镇及自然村开展了农村污染物调研,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地“湖泊革命”及“厕所革命”展开基础设施调查及评估。提出了将农村生活污水黑水、规模化养殖、散养畜禽污染物及种植废弃物秸秆合并处理并制成生物有机肥的设想,并在当地咨询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人员及农民,一致认为在该流域开展生物有机肥生产及施用是可行的,且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抽样选择宜兴市大浦镇四个农村的农户,对太湖流域(宜兴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了太湖流域灰村生活污水具体的水质资料,通过该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水质与贼镇生活污水水质的差别分析,为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其他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也有值得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桂林漓江流域农村和农业污染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桂林漓江流域农村和农业污染源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漓江流域农村环境主要存在生活污水处理及综合利用程度差异较大、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参差不齐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并提出应推行污染源源头控制、污水收集和组合处理以及建立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规律及处理方法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四川省6个村为调查点,对农村独户和联排的生活污水进行取样.在调查试验的基础上绘制水量一时间图和水质-时间图,从而找出农村生活污水的水量和水质变化规律;同时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和农村基本情况,依照"经济、高效、易管理操作"的原则,对不同特点的农村推荐合理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特征及对滇池水域的潜在影响,对滇池东岸的自卫村生活污水、井水、河水进行采样与分析,结果表明:生活污水pH值正常,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偏高,溶解氧含量偏低,化学需氧量偏高,受还原性物质污染严重。生活污水中溶解氧含量、化学需氧量与井水、马料河水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生活污水中氨氮量、总磷量严重超标,对滇池水质安全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水中氯化物、硝态氮、硫酸盐以及锌、砷、镉、铅在允许范围内,氟化物、重金属铜有一定程度超标。生活污水与井水、河水的氟化物、铜含量有显著性差异。水中重金属镉未检出,含极微量的砷。研究的结论是,滇池周边农村生活污水对滇池水体富养化存在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稻秸(壳)为原料的多孔载体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验证明,以稻秸为原料的活性炭结合稀土废渣材料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有较高的COD去除率(进水COD 200 mg.L-1去除率可达70%)和细菌杀灭率(进水大肠菌落2.5×104个.L-1去除率可达90%),对污水的初级处理及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四川某白酒厂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为对象,采用分质处理的工程措施,对生活污水(规模:400 m3/d)采用格栅调节池+多功能污水处理装置+ DE滤池的处理工艺,对生产废水(规模:2 000 m3/d)采用格栅提升泵房+调节池(酸碱中和)+溶气气浮+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内循环反应器+A/A/O+ MBR膜处理器+(预留化学除磷)+纳滤膜处理器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同时,对主要臭气产生构筑物采取加盖除臭(生物滤床除臭)的方式对臭气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生产废水达到《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1-2011),以极大地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白磊磊  李星  茆灿泉  孟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116-4117,4120
系统调研了四川省不同市(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对现有技术进行了广泛分析和归纳总结;筛选出一些适合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用方法和技术;提出了适合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与农业回用的现状,提出我国工农业生产与城市严重缺水,城市污水处理率低,这客观上要求城市污水经生态处理后回用于农业。城市污水再生农业回用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必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严格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否则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我国城市污水农业回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分散农居生活污水面源污染问题,介绍了几种低能耗组合工艺在分散农居生活污水处理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我国河、湖水环境污染状况以及作为河湖主要污染源的污水排放和处理状况,作为治理河湖污染主要途径的污水再生利用状况,作为污水资源化利用重要对象的荒漠生态及其恢复建设基本情况。全国河流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污染情况严重,1/4以上的监测断面属于劣V类水。全国湖泊水库水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并有加重的趋势,国控重点湖(库)近一半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最低要求,70%以上不适用于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2006年全国污水排放量为537亿t,1998—2006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生活污水排放量均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2.1%、5.9%。通过与用水量进行比对发现,国家污水排放量统计数据存在严重漏报现象,数据严重失实,应引起足够重视。污水再生回用主要集中在小规模的城市杂用,大规模工业回用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农业回用和大规模生态回用还没有起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