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问: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适用药有哪些?答: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近年来在南方稻区发生较重。药剂防治是当前防控该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生产上最常用的药是农用硫酸链霉素,但常有农户反映防效不佳。为筛选防治该病的高效药,笔者选择10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供试药剂分别为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5%络氨铜水剂、20%溴硝醇悬浮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唑锌悬浮剂、40%春  相似文献   

2.
正9月底前后,笔者陆续接到一些农户来电反映:大田的水稻植株提前枯死,出现不少白穗现象。为此,9月27日,江苏省、市、区植保植检站测报科专家一行,实地对此进行了病情调查和鉴定,最终确认为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细菌性基腐病病原为欧氏杆菌属细菌,主要通过水稻根部和茎基部的伤口侵入,危害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使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气候变化,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已由常年的偶发性病害,上升为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一旦发生即发展迅速,危害重,发生后轻者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玉米茎腐病又称茎基腐病,成株期茎基部腐烂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现将其发生症状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病害症状。该病是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发生症状类型较多,田间常见的是软腐型和晚枯型两种,软腐型早于  相似文献   

4.
应德文 《科学种养》2014,(10):33-33
<正>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南平市延平区2008年以前为偶发性病害,之后逐年加重,成为常发性病害,一般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60%以上甚至绝收,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笔者根据近年来延平区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为害特点,总结出其综合防控措施,供大家参考。一、发生情况在延平区,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自2008年起零星发生,发生范围由2~3个乡镇、15公顷,逐年加重至2013  相似文献   

5.
主要病害及防治:花瓣灰霉病花瓣上着生黑色霉点,霉点上可看到菌丝体。炭疽病叶片长出大型黑褐色或淡褐色椭圆形或不定形病斑,病斑上有黑褐色或粉红色同心圆小点。白绢病病菌侵入根及叶片,造成根腐或叶片软腐。受害部位及植株上长出白色菌丝,后转为褐色的菌核颗粒。细菌性软腐病叶片出现浸渍状斑点,面向光源斑点呈现透明状。灰霉病、炭疽病、白绢病等真菌性病害,施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锌锰乃浦、炭疽立克等药剂。细菌性软腐病施农用链霉素等药剂。主要虫害及防治:蓟马为害花器及幼嫩新叶,花芽萎缩黄化脱落,成熟花苞被害后花皱缩扭曲,花瓣受…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称细菌性心腐病,因水稻感病后烂心而得名,特别是台风暴雨后稻田受淹,禾苗生长严重受阻,容易诱发。病原菌称燕麦(晕疫)假单胞菌,属假单胞杆菌属细菌。1.农业防治整治排灌系统,避免洪水淹没稻田,合理灌溉,防止深灌积水,以避免稻株感染。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增强水稻抗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病害,无论早稻和晚稻均可发生,特别是随着水稻粳稻品种的推广和氮肥用量的提高,该病发生有上升的趋势。该病一般在水稻分蘖期至灌浆期发生,但有两个发病高峰:一是移栽返青期,二是抽穗灌浆期。水稻移栽后两个星期开始发病,多造成僵苗不  相似文献   

8.
<正>有读者问:大棚莴苣得了黑腐病,田间发病率2%,用什么药可以防治?农用硫酸链霉素可以用吗?莴苣黑腐病又称腐败病、细菌性叶斑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肉质茎,也危害叶片。肉质茎染病,受害处先呈浅绿色,后转为蓝绿色至褐色,病部逐渐崩溃,从近地面处脱落,全株矮化或茎部中空。叶片染病产生不规则形水渍状褐色角斑,后变淡褐色干枯呈薄纸状,条件适宜时可扩展到大半个叶子,  相似文献   

9.
闫玉芳 《种子科技》2023,(10):118-120
随着水稻种植面积增加,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概率逐年升高,并且呈现流行性和暴发性特点,为此必须加强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才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文章阐述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和发病原因,论述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桂孙  王琴 《种子科技》2024,(2):110-11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为害水稻生长的严重病害,直接造成水稻减产,不利于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以水稻的发病原因(种子、品种、气象、栽培管理)为切入点,分析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和特点,重点论述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水稻心腐病又名细菌性褐条病,是一种假单胞杆菌引起的水稻病害,因水稻感病后烂心而得名,在长江流域稻区局部地区流行。近年来该病的危害有逐年加重趋势,其原因主要是早稻和中稻生长季节常常会遇到规律性的暴雨,稻苗受淹和遭洪涝侵袭后,容易诱发该病的大流行,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并造成减产。今年暴雨天气多,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问:水稻破口期能用三唑类药吗?答:水稻破口期可以施用戊唑醇、己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但应注意施药后短期内不能出现强降温及低温天气,且短期内不能多次过量施用,否则容易对水稻抽穗结实造成不良影响。问:50%嘧酯·噻唑锌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细菌性基腐病都有效吗?答:嘧酯·噻唑锌为嘧菌酯与噻唑锌的混配剂,其中的嘧菌酯能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适期足量施用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有较好防效;噻唑锌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13.
<正>胡萝卜细菌性软腐病,俗称烂根病、臭萝卜病,在胡萝卜生长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生,造成肉质根腐烂。识别要点主要为害胡萝卜的地下部肉质根,田间或贮藏期均可发生,在田间地上部茎叶变黄萎蔫,根部染病初呈湿腐状,后扩大,病斑形状不定,边缘明显或不明显,肉质根组织软化,呈灰褐色,腐烂汁液外溢,有臭味。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重病区实行与葱蒜类蔬菜及水稻轮作。轮作困难的地,每亩施生石灰100150千克,翻耕晒田,再灌水泡田,待自然落干后整地。采用高畦种植。加强检查,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小麦茎基腐病在河南省内黄县部分麦田连年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麦生产。为了找到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对发病麦田的田间症状表现、影响小麦发病的因素及条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症状主要包括烂种和死苗、茎基部褐变、白穗三大类,影响发病的因素包括小麦品种、种植方式、耕作制度、气候条件和土肥状况。提出了小麦茎基腐病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结合实地调查介绍了小麦茎基腐病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和发病症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方面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熊飞 《科学种养》2012,(12):31-31
党参是鄂西北高山地区种植的主要中药材之一,紫纹羽病(俗称“锈腐病”)是当地党参上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重的病害。该病为害党参植株根部,轻者导致根条瘦小、呈锈褐色,减产10%~20%、减收20%~30%;重者导致整个根条干腐或湿腐坏死,减产、减收幅度达50%以上,严重影响党参的品质与产量。现将其发生情况和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在早稻生长期间,常常会遇到暴雨引起的洪涝灾害,洪涝过后往往诱发病虫害,发生危害迅速,对早稻生产造成的影响很大,稍不注意一旦失去防治适期,便会造成严重后果,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措施,把病虫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防水稻心腐病。水稻心腐病即细菌性褐条病,因水稻感病后出现烂心而得名。近年来该病的发生与危害有逐年扩大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18.
钱晓影 《种子科技》2023,(23):106-108
介绍了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病症状和规律,从种子、品种特性、气象因素和栽培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发病原因,重点从种子选择、消毒、调运、播种、消毒管理、水肥管理、检测稻田、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防治该病害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主要的食物来源.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频繁发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水稻种植中为害较大的病害之一,常出现在我国主要的水稻产区,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当前还没有发现有效治疗该病的方法,所以需要加强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控.文章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西瓜果斑病、马铃薯环腐病、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物学症状及病原菌的鉴定特征进行了介绍,并对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上述检疫性细菌病害病原菌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