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真空冷冻干燥草莓多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俞骏  雷桥  徐莲 《保鲜与加工》2007,7(1):26-28
采用电阻测定法,测定草莓的共晶点温度,并采用两种冻结方式对草莓进行真空冷冻干燥.试验研究了冻干过程中草莓的温度、质量动态变化及冻干制品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快速冻结能更好地保持草莓的细胞组织特性.  相似文献   

2.
以隋珠草莓为材料,探索草莓片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了草莓片预冻过程和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影响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草莓片的最佳冻干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预冻条件-35℃,2 h。冻干条件-25℃,10 h;-5℃,10 h;15℃,11 h;40℃,10 h。)得到的草莓冻干片水分含量为3.8%,满足冻干品含水率在5%以下的要求;复水率可达264.5%;维C含量为531 mg/100 g (新鲜草莓的维C含量一般为47 mg/100 g)。冻干草莓片颜色饱满,接近草莓天然颜色,香味浓郁,形状无变化,口感松软但有一定硬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番木瓜片真空冷冻干燥的工艺参数,对番木瓜片真空冷冻干燥加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物料厚度、升华温度及预冻温度对冻干品复水比、色泽的影响;并采用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对复水比、色泽进行综合评定,以优化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升华温度对干燥综合效果有显著影响,物料厚度及预冻温度对干燥综合效果影响不显著;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升华温度预冻温度物料厚度;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厚度3 mm,升华温度35℃,预冻温度-40℃时,复水比为5.36,总色差值为9.03。该研究结果可为番木瓜片的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蘑菇的冷冻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双孢蘑菇为试材,用板层辐射传热法对其真空冷冻干燥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蘑菇的褐变机理及防护措施,测定了蘑菇的共晶点温度,通过对冻干过程中的预冻温度、真空度、冷阱温度、升华温度与时间、解析温度与时间等参数的试验,及对冻干蘑菇片的复水性、感官品质进行测定和评价,并对蘑菇冻干前后的营养成分作比较,确立了蘑菇的最佳真空冷冻干燥工艺为:蘑菇切片厚5mm,在抗坏血酸质量分数为2×10^-4的溶液中浸泡60s-90s护色,预冻结至-30℃,在30kPa真空条件下,0.5h内升温至105℃保持2h,再经0.5h降温至80℃保持3h,进行升华干燥,然后在2h内由80℃降温至60℃保持4h,进行解析干燥。  相似文献   

5.
荔枝真空冷冻干燥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确定荔枝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关键技术参数,以成熟的‘乌叶’荔枝为材料,采用电阻法测量荔枝果肉的共晶点和共熔点温度,通过考察冻干品色泽比较不同护色剂的护色效果,以冻干生产能耗、总冻干时间及冻干品外观形态与色泽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冻干效果,优选荔枝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关键技术参数。结果表明:荔枝真空冷冻干燥物料的共晶点温度、共熔点温度分为-26℃和-17℃,采用“0.6%柠檬酸”单一护色剂或“0.4%柠檬酸+0.2%维生素C”复合护色剂浸泡20 min,对荔枝冻干品有良好护色效果。冻干过程起始板温控制在80℃以下,升华阶段物料最高温度设定为55℃,升降温期干燥仓真空值组合选择60~70 Pa/60~70 Pa,可节省冻干生产能耗、缩短总冻干时间,同时能改善冻干品的外观形态与色泽。  相似文献   

6.
对传统冻豆腐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脱水冻豆腐的冷冻工艺条件为-10℃下冷冻3 h,之后-5℃下冷冻48 h;然后将冷冻的豆腐在40℃水浴中解冻,挤去水分,30℃下鼓风干燥1 h,35℃鼓风干燥1.5 h,45℃鼓风干燥1.5 h,55℃鼓风干燥10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冻干豆腐产品感官评分最高。该工艺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并有助于冻干豆腐在市场上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优化连翘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得到较佳的工艺参数。以干燥速率、生产效率及面积收缩率为干燥特性指标,以连翘活性成分得率为成分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结合正交试验,考查预冻速率、真空压强和隔板温度对连翘干燥特性和活性成分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翘的干燥特性与预冻速率、隔板温度及真空压强等冻干工艺参数呈现显著的规律性,连翘活性成分提取率则与工艺参数无显著规律性。在优化的工艺参数为预冻速率为7.5℃/min,真空度为40 Pa,隔板温度为50℃的条件下,连翘活性物质连翘酯苷A、连翘苷、连翘脂素、芦丁的甲醇提取得率分别为3.648%,0.560%,0.037%,0.170%,连翘活性成分提取得率的综合评分最高为1.103 9%,且干燥特性为优。  相似文献   

8.
以草莓"红颜"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草莓果实恒温冷藏和温度波动贮藏对比试验,研究温度波动对草莓贮藏期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波动冷藏环境下,贮藏24 h和货架期12 h,草莓果实的品质显著差于恒定温度冷藏。温度波动不利于保持草莓果实贮藏期和货架期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干燥品质和降低干燥能耗,采用微波真空的方法对白瓜子进行干燥试验。经单因素试验与3因素3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波功率、干燥温度、真空度对白瓜子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和瓜子干燥后蛋白质、脂肪酸的保存率以及单位耗电量的关系,建立了各试验因素与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干燥温度、真空度对白瓜子干制品的蛋白质、脂肪酸的保存率以及单位耗电量均有显著影响,且影响主次顺序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以草莓和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研制出集草莓和酸奶的保健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保健饮料——草莓发酵乳饮料。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组合,结果表明,草莓汁添加量为16%,加糖量5%,接种量3%,发酵温度为37℃为最佳工艺条件,得到的发酵乳品质最好。该产品的风味和组织状态较好,色泽淡红色,酸甜适中,口感细腻,具有草莓和发酵乳的混合香味。  相似文献   

11.
草莓的保鲜现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莓味道鲜美,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却难以保藏。目前,草莓的保藏方法主要是控制温度,并使用保鲜剂进行贮藏。控制温度一般通过冷藏库实现。草莓控温在冰点以上进行冰温贮藏比普通的冷藏效果要好。而使用气调库、气调包装则能更好地保持草莓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12.
草莓中的酚类物质、花青素及所含少量的金属离子,是引起草莓酱颜色不稳定的主要因素。通过采用70℃水温下对草莓进行30 s的烫漂,钝化其中酚酶活性,以及用质量分数0.025%的护色剂A络合金属离子等方法,确定出使低糖整果草莓果酱颜色稳定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3.
商洛黄芩汉黄芩素提取及复合保鲜液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商洛黄芩为实验材料,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黄芩中汉黄芩素,研究超声时间、超声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等因素对汉黄芩素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3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确定的优化工艺为:在超声功率140W、料液比1:20、乙醇体积分数60%前提下,黄芩汉黄芩素提取率为0.526%。将汉黄芩素提取液与1.5%壳聚糖、1%柠檬酸进行复配,制备复合保鲜液,以感官指标、pH值、菌落总数为检测指标,模拟易导致新鲜草莓变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保藏试验,通过对草莓品质的评价说明不同浓度黄芩汉黄芩素复合保鲜液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0.20%复合保鲜液即可以保藏新鲜草莓3d,0.40%复合保鲜液能够有效地保藏新鲜草莓5d。由于试验模拟草莓极易腐败变质的温度,可以预测室温下草莓贮藏期更长。本研究结果可作为商洛地区黄芩中汉黄芩素应用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凝固型草莓酸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奶粉、草莓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制出凝固型草莓酸奶的最佳生产工艺为:奶粉添加量为13%,草莓酱与牛奶的质量比为1∶12,白砂糖添加量为5% ̄7%,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为43℃,发酵时间为3 ̄4h。所得产品口感柔和爽快,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草莓苗安全冷藏体系,本研究以草莓品种‘宁玉’为试材,测定了低温对草莓苗叶绿素、SOD、POD、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内源激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物候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a、b含量及其比值、SOD值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而POD值逐渐升高。处理21天时叶绿素a下降幅度为0.28 mg/g,SOD下降了46.5%,POD上升了428.73%;脯氨酸含量在处理第3天时急剧增加,之后逐渐下降;MDA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GA3和IAA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ABA含量呈现相反变化,处理8天分别达到谷值和峰值;处理8天以内草莓物候期提前、早期产量增加。5℃条件下,草莓种苗可以安全贮藏8天,达到早熟和稳产。  相似文献   

16.
以全明星草莓为试验材料,研究CaCl2、植酸、柠檬酸和山梨酸钾不同浓度的复配组合及其结合壳聚糖涂膜处理对常温(20~25℃)条件下贮藏7d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在常温条件下草莓采后保鲜的最佳复配组合为:1%CaCl2+0.15%植酸+2%柠檬酸+0.1%山梨酸钾。该复配保鲜剂再与l%壳聚糖制成涂膜,在抑制草莓果实腐烂,保持果实硬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下降方面的作用效果好于单纯复配保鲜剂。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热泵烘房温度场均匀性是影响农产品干燥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选用5HGR-35型农产品热泵烘房,通过交互式CAD/CAM系统(UG)软件建立热泵烘房3D模型,运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内部温度场分布情况,对现有结构烘房的温度场建模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并对现有结构进行优化。通过模拟得出结论:送风速度越大,烘房内热空气更新越快,换热效果越好。综合温度场分布以及农产品烘干要求,烘房内合理的送风速度为11 m/s左右;在11 m/s风速下,烘房空载时在15 min左右达到设定温度(65℃);小推车设计高度加大300~310 mm烘房内部温度场更均匀;烘房顶部均匀加入3块长×宽×高=2900 mm×20 mm×300 mm的挡板,可以使烘房内部温度场更均匀;小推车与烘房之间及相互之间保持30 mm左右间隙摆放更有利于烘房内部温度场的分布;验证试验中,模拟温度与实测温度吻合性良好。上述结论对烘房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