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红花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等条件对红花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找出红花种子发芽的最佳基本条件,从而为红花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的发芽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设置不同温度(10、15、20、25、30℃恒温和15/25、20/30℃变温)、不同发芽床(纸间、纸上、砂间、砂上)等处理对红花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在25℃恒温和15/25℃变温条件下,红花种子发芽率为79.5%和80.0%;在10℃恒温条件下,红花种子发芽率最低,只有26.5%。发芽床以砂上和纸上为佳,发芽率分别达到79.5%和67.5%;砂中为最差,发芽率只有29.5%。[结论]在25℃恒温和15/25℃变温条件下进行砂上和纸上培养是红花种子萌发检验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找出适于蓝盆花种子发芽的前期处理条件,为提高种子发芽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培养皿发芽法,通过选用不同的发芽床和浸种温度对蓝盆花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研究其对蓝盆花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纸间培养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种子腐烂率最低,而砂间培养没有种子发芽且种子腐烂率最高;40℃浸种温度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浸种温度升高,发芽率逐渐降低。[结论]蓝盆花种子发芽适宜的浸种温度为40℃,纸间为种子发芽的最适发芽床。  相似文献   

3.
菘蓝种子发芽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菘蓝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将果实在清水中浸泡5 h后剥去果皮,然后将种子置于不同温度、发芽床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发芽,统计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适宜于菘蓝种子发芽温度范围较广,在温度为15~30℃时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最高可达97.25%,但其发芽势差异显著,以20℃最高。纸上和砂上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93.25%和94.50%,与纸间和砂间差异显著。黑暗和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明显差异。将种子置于纸上,20℃黑暗条件是菘蓝种子适宜的发芽方法。发芽势和发芽率的统计时间,初次统计为第2天,末次统计为第5天。  相似文献   

4.
梁子宁  赖开平  朱意麟  方峰  叶一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34-13036,13044
[目的]明确不同条件下五月艾种子的发芽特性。[方法]通过发芽试验,考察了不同发芽床、温度、光照、pH、水势、播深、不同预处理条件、不同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等因素对发芽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的发芽床中,五月艾种子在纸上(TP)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94.32%;在20~35℃条件下发芽率较高,其中在25℃下,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达到67.50%和93.25%;光照对发芽无明显影响;种子在pH值为4~10时,发芽率较高,为80.21%~92.98%;最适萌发水势为0~-0.2Mpa,发芽率为88.25%~93.02%;最适播深为0~1cm,出苗率大于92.53%;赤霉素处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在冰箱中保存,可以较长时间保持种子的活力。[结论]该试验对不同条件下五月艾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其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五月艾的引种、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温度与光照对党参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党参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和光照条件,研究了光照和黑暗条件以及不同温度(5,10,15,20,25,30,35℃)对党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党参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变化规律,25℃为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党参种子的发芽率受光照条件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无明显差异,说明党参种子为光不敏感型。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发芽床、温度对铜仁珍珠豆型花生发芽、活力、幼苗长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纸间发芽床处理花生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最高,种子活力最强;同时,在纸间发芽床上采用20、25、30℃3种不同的温度处理,结果显示30℃纸间发芽床最适宜铜仁珍珠花生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7.
Larrea tridentata的种子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测定,Larreatridentata种子净度为97.4%,去除种皮能促进种子迅速、整齐地发芽。在砂床、纸床、蛭石床3种发芽基质上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在砂床和蛭石床上的发芽速度比在纸床上快。在恒温(25℃)和变温(20~30℃)两种温度条件下进行发芽比较,结果显示:在恒温25℃时发芽率高,发芽速度快且整齐,可见25℃较适宜L.tridentata种子发芽。种子萌发时大约前9h为吸水期,且前4h吸水速度最快,吸水量是自身质量的1倍左右。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对素花党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测定5、10、15、20、25、30℃恒温光照及15/25℃、20/30℃光照黑暗交替变化条件下素花党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动态指标,探寻温度条件对素花党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素花党参种子发芽质量随温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条件下终发芽率变幅为1.33%~96.33%,发芽势变幅为1.33%~50.33%,发芽指数变幅为0.08%~21.52%,活力指数变幅为9.22%~53.52%;25℃、20℃光照条件下和15/25℃光照黑暗交替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尤其25℃恒温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最高,幼苗生长最佳.说明25℃恒温光照条件为素花党参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条件,可作为其种子发芽质量检验的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发芽试验来探讨孜然芹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破除方法,进而研究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萌发的影响。设低温层积、赤霉素浸种、温水浸种和层积后浸种4种休眠破除处理,设152、02、5和30℃4种恒温,(15/25)℃(、20/30)℃2种变温,共6种温度处理,设纸上(TP)、纸间(BP)、砂间(BS)和砂上(TS)4种发芽床处理,光照设0(黑暗)和2 000 lx 2个处理。结果表明:孜然种子休眠的原因是种皮内存在发芽抑制物质,经温水浸种冲冼可破除休眠,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和15/25℃,发芽床可选择纸上,对光照不敏感,可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发芽,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7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11天。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天门冬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以天门冬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抑菌处理、温度、光照及发芽床对天门冬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间种子的发芽率差异显著,最佳发芽温度为20℃或25℃;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但适当的光照更有利于种子萌发;种子不用抑菌剂消毒,用高压灭菌后的无菌水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纸是种子萌发的最佳发芽床。  相似文献   

11.
选用不同的发芽床和浸种温度对肋柱花种子进行发芽试验,以期找出适于种子发芽的前期处理条件,为提高其繁殖效率,更为进一步制定种子质量检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不同发芽床类型和浸种温度对肋柱花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砂上培养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种子腐烂率最低,而砂间培养种子腐烂率最高;40℃浸种温度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浸种温度升高,发芽率逐渐降低。肋柱花种子适宜发芽条件为浸种温度为40℃,砂上为种子发芽最适发芽床。  相似文献   

12.
桔梗种子的吸水特性及萌发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温度、发芽床和试剂处理对桔梗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寻求桔梗种子最优萌发条件。结果表明,25℃/15℃的变温处理利于桔梗种子萌发;桔梗种子以蛭石作为发芽床,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高于土壤、河砂和滤纸;100 mg·L-1GA3和200 mg·L-1PEG 6000处理能显著提高桔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  相似文献   

13.
明确温度、培养方式、盐分胁迫对何首乌种子发芽的影响,可以为何首乌种子发芽率检验及田间播种提供参考。采用培养皿法培养种子,统计发芽率。结果表明,何首乌种子在25℃时,发芽率最高;在盐胁迫条件下,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低盐条件下,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暗培养比光培养发芽率高,纸间比纸上发芽率高。何首乌种子发芽率检验时,应选择在25℃,无光照条件下,双层滤纸间培养,在发芽试验第9天,作为计算种子发芽势的天数。播种育苗田盐分浓度不能高于3 g/L,过高则影响何首乌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4.
6种花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6种花卉种子在不同温度及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在0h和12h光照条件下,麦仙翁、须苞石竹、五彩石竹、高雪轮和花园鼠尾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明显高于24h光照条件;矮雪轮种子在12h光照条件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15~25℃时,麦仙翁、须苞石竹、五彩石竹、高雪轮、花园鼠尾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较高;温度超过25℃时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相对较低.矮雪轮种子试验温度高于20℃时,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豆品种的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及室内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发芽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百粒重较高的大中粒种子以恒温 2 0℃ ,百粒重较低的小粒种子以恒温 2 5℃发芽率最高 ;最适宜的发芽床是消毒后的砂床 ,其砂水比为 5 :1;覆盖厚度为 1.5~ 2cm ,自然环境中 ,平均气温超过 2 5℃后不宜做大豆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16.
田宏  刘洋  蔡化  王凤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19-6520,6522
对羊蹄种子在不同温度、破除种子休眠方法和单盐(NaCl)浓度处理条件的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蹄植物种子在20℃恒温条件下萌发状况好,种子活力高,温度升高到30℃或下降到15℃发芽受阻;磨擦种皮、浓度为0.2%的KNO3浸种1 d和2 d以及用浓度为0.2%的KNO3湿润纸床4种处理,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47%,65%,80%和97%,浓H2SO4不适宜用来处理羊蹄种子;随NaCl盐浓度的增加,羊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有下降的趋势,其分别与盐浓度呈显著至极显著负相关(r=0.994*,r=0.997**,r=0.995*);单盐NaCl对羊蹄的毒害主要表现在对胚芽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瞿显友  银福军  曾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29-15230
以石柱黄连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的发芽床、温度、光照及不同生理时期的黄连种子,观察其萌发特性以寻找最佳萌发条件,提高成活率。结果表明。黄连种子发芽率低,发芽期长,贮藏期应不低于180d,在12℃、低光照的土床环境下发芽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