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桂红龙1号"红肉火龙果为对象,对各批次花果的物候期、产量、等级比例、批发售价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肉火龙果全年可结果3个造次(结果周期),每个造次包括5~6个批次,在自然产期全年可结果13~15个批次,加上产期调节提早及延后批次周年可结果约18~20个批次;在自然产期单造产量峰高值与售价呈相反走向,7—8月成熟的批次同级别鲜果售价最低,且小果比例越高,大果比例越低。提出了火龙果周年产期调节要"抓两头、调中间"的基本策略,供生产者制订周年各批次的产期、产量生产计划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大红”红肉火龙果结果树为观测研究对象,对全年的现蕾盛花成熟批次进行了对照命名,通过周年生长动态观测明确了各批次花和果实的抽生发育时间节点;在综合多个单项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栽培管理经验,首次集成总结出以“补光延长光照与持续去蕾疏花处理”为关键调控措施的红肉火龙果一年三茬(熟)栽培周年管理关键技术与时间节点;技术的应用可缓解不同火龙果产区自然成熟上市日期和产量同步性高,鲜果上市高峰期与市场需求匹配度较低的问题,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寻火龙果种子最佳的储藏条件及其储藏期,以低温恒湿种质库为平台,以储藏温度为环境因素,探究不同低温(8、4、-1、-10℃)冷藏和室温(CK)储藏下3个火龙果品种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随储藏期延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储藏天数的延长,3个火龙果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健康幼苗率、苗高和10苗鲜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火龙果种子冷藏367 d后,其发芽率由100%降低至92.33~98.00%,室温种子降为54.00~86.33%;冷藏种子健康幼苗率由96.33~98.00%降低至77.33~97.33%,室温降为12.00~68.33%。各低温储藏的3个火龙果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健康幼苗率、苗高在储藏期367 d内均明显高于室温。8℃储藏的3个品种的发芽率与其它低温之间差异均不显著,而在储藏367 d时发芽指数明显低于其他低温处理。综上可知,低温-10至8℃储藏均可显著延长火龙果种子活力及储藏时间。综合考虑试验结果及储藏成本等因素,采用4℃下干燥储藏火龙果种子为佳,储藏1年种子发芽率均可保持在90%以上,健康幼苗率在85%以上。研究结果为火龙果种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掌握火龙果周年成花结果及市场价格规律以便制定出最优的产期调节方案,【方法】本研究以“桂红龙1号”红肉火龙果为对象,通过观测各批次花果的物候、单产、等级比例、批发售价等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研究显示红肉火龙果全年可结果3个造次(结果周期),每个造次包括5~6个批次,在自然产期全年可结果13~15个批次,加上产期调节提早及延后批次周年可结果约18~20个批次;在自然产期单造产量峰高值与售价呈相反走向,7~8月成熟的批次同级别鲜果售价最低,且小果比例最高,大果比例越低。【应用范围】因此提出了火龙果周年产期调节要“抓两头、调中间”的基本策略,供生产者安排制定周年各批次的产期、产量生产计划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适用于高温高湿地区的火龙果果袋,以红皮红肉型‘桂红龙2号’火龙果为材料,测定5种不同类型果袋套袋后袋内温湿度日变化及对火龙果果实品质、果实病害以及采后果实失水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袋内温度升高速度更快,白天袋内温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套袋使果皮变薄,增加可食率,促进了果皮鳞片转红,以牛皮纸袋为最高;套袋显著增加了果皮与果肉的色素含量;显著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但套袋也提高了果实苹果酸及柠檬酸的含量。套袋总体上降低了采后水分散失的程度,白色纸袋和无纺布袋有利于降低采后病害发生率,延长货架期。除黑色尼龙网袋以外,套袋均提高了果实煤烟病的发病率。综上,在广西南宁周边高温高湿地区,可使用黑色尼龙网袋,有利于防止鸟啄和虫害,或使用白色纸袋和无纺布袋,有利于延长货架寿命,但采收后要注意煤烟斑的清洗。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碳离子束辐照对火龙果种子的损伤效应并且确定适宜的诱变辐照剂量,以红肉火龙果种子为试材,采用5个不同剂量(0、15、30、45、60 Gy)的碳离子束12C6+进行辐照处理,观察其对火龙果种子萌发、存活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C6+离子束在辐照剂量0~60 Gy内大多数种子均能正常萌发,对发芽率的影响不大,而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幼苗苗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根长、子叶长和宽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碳离子束辐照对火龙果幼苗存活率的影响具有极显著的剂量效应,随剂量升高而极显著下降。火龙果种子碳离子束辐照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24 Gy,建议适宜辐照剂量范围为15~30 Gy。  相似文献   
7.
在执行农业部项目的过程中,根据火龙果种质的特征特性和田间调查实际情况,对植物学、生物学和农艺等性状记载和描述规范开展了研究。初步确定记载和描述的主要内容由植株、茎蔓、花、果实的60个形态特征、18个农艺性状、26个果实品质性状和6个抗性性状组成,初步建立火龙果种质资源性状记载和描述评价体系,可为火龙果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火龙果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和蛇鞭柱属植物,不同类型火龙果种质的染色体倍性尚不明确。为明确所收集的种质资源以及创制的新材料的染色体倍性,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29份火龙果材料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显示,供试的18份种质资源中共鉴定出二倍体火龙果14份,四倍体4份,无三倍体材料。通过不同倍性亲本杂交和秋水仙素诱变所创制的8份后代材料经鉴定发现有二倍体材料1份,三倍体材料3份,四倍体材料4份,这表明火龙果属间杂交和化学诱变可获得多倍体材料。研究结果对火龙果资源的遗传学评价以及开展倍性杂交育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火龙果杂交育种模式存在的育种周期长、优选单株不易保持健康性、育种占地多管理不便以及成本高见效慢等缺陷,本文设计介绍一种可移动箱式标准化保存火龙果种质及实生苗的新模式,包括设施设备要求、结构参数、外界环境及关键栽培技术措施等。该模式配合人工气候室催花、高位嫁接缩短童期快速鉴定杂交后代等技术的应用,可缩短从种质资源至杂交配种所需时间并方便管理操作,还能加速杂交后代实生苗脱离童期阶段,使得火龙果的传统育种杂交周期世代由原来的24-36个月缩短至8个月左右,并可保持优选实生苗单株的健康性。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凌丰”酿酒葡萄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开展了对结果枝不同时期摘心和不同留叶数的摘心试验。结果表明:花前5d至初花期在花序以上留 6 片叶摘心比留4片叶摘心及留 8 片叶摘心,在产量和果实品质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因此在每株留结果枝为15枝条件下,在开花前5d至初花期在结果枝最上端花序留 6 片叶摘心较合理,可为解决果农对结果枝摘心较为随意而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