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旧村改造已经成为山东省建设的热点问题,旧村改造工作一方面对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另一方面旧村改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同样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对"村庄+家庭"的问卷调查方法的介绍以及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充分了解旧村改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旧村改造的优秀案例,指出推进旧村改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提出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后,临沂市不少地区陆续开展了旧村改造工作,在旧村改造规划指导下整合村庄,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然而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结合临沂市旧村改造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临沂市旧村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多元化筹措资金、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障旧村改造规范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旧村改造在新农村建设中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近几年,一些地方虽然已经开始了对旧村改造的实践,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如资金不足、规划不合理、忽视群众主体地位、配套工作不到位、无法可依等问题。因此,应采取使筹集资金渠道多元化、制订科学合理的旧村改造规划、切实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落实旧村改造的配套工作、加快旧村改造的立法进程等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冯兆华  吴勇  胡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586-9587,9590
为深入研究我国“空心村”治理及旧村改造问题,在调查嘉禾县“空心村”与旧村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成因及治理中遇到的难点,并提出推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多渠道筹集治理资金以及强化村庄内部基础建设等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旧村和危旧房改造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拉动农村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2009年,笔者被组织派往丽水龙泉市锦溪镇岭根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有幸直接接触并参与了当地的旧村和危旧房改造工作。旧村和危旧房改造是目前龙泉市乃至全省农村工作中的大事,应当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和问题,这当然也包括有关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设新农村,旧村改造是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浙江省磐安县玉山镇党委、政府走“政府引导、部门配合、农民主导、社会参与”之路,大力推进旧村改造。通过几年的努力,截至目前,全镇13个村(占全镇总村数的60%)开展了旧村改造,合计拆迁811户,安置739户。通过旧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各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道路宽敞明亮,环境优美舒适,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7.
黄艳华  曹月娥  周颖  李小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443-9444,9458
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农村土地规划体系存在问题,三是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率低.结合优先进行农业耕作使用、节约土地、因地制宜的原则,分区域地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在沿海发达地区,可采取“迁村并点”、整村搬迁、旧村改造、城镇社区化等措施;在中部地区,要重视农田改造和农田产品发展;在生态薄弱地区,农村土地规划管理要注重特色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土地管理问题,提出了加大城乡统一规化力度,加快旧村改造,加强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村容村貌改变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明确规定,农村村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但在农村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农村的“一户多宅”现象或多或少存在着。这种情况在旧村改造中暴露的问题和矛盾,愈为突出。因此,如何合法、合理地把“一户一宅”用到旧村改造当中去,是摆在我们土管理部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245-246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旧村改造,能够改善民生,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红线,有效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应当从可持续性、均衡性、和谐性等方面衡量旧村改造的效果,落实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胡惠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66-15768
针对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荷溪村的村庄规划实践,介绍了村庄现状,以生态、便利、高效、共享为原则,结合村庄现状进行规划。从协调上层次规划、村域综合规划、旧村整治改造和新村建设规划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规划实施项目进行了总结,从而引发对村庄规划的探讨。认为村庄规划应集约控制建设用地,并且体现项目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在我国大中城市中普遍存在。城中村在环境、社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山东省高密市典型"城中村"环境景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概括性分析了高密市"城中村"的环境景观现状及原因,结合我国"城中村"改造实践反思,得出对"城中村"环境景观改造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密市典型"城中村"实例,给予了针对性较强的环境景观改造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姚树荣  余澳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18-220,231
成都市村庄整治中的"小组微生"模式在全国统筹城乡发展中独树一帜,受到多方关注并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2.0版"。它具有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自民市法"的运行机制、"产村配治"的协同推进、"建改保"分类整治四大特色。该模式的实施,使得乡村形态更美丽、农民群众享福利、三产融合获发展。但从农民福利需求的角度看,存在着成本高、指标不足、轻发展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优化完善后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冯璐  张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04-6606
以西安市城中村为例,对其城中村改造系统进行评价。基于脆性理论分析影响城中村改造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层次矛盾分解,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利用突变理论建立数学模型,求解突变隶属函数,得到评价结果;解读西安城中村改造政策并探讨新方向。实际应用表明,突变级数评价法客观有效,为城中村改造的评价和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应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对城中村改造进行研究探索,对当前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胡佰林  赵素霞  尚志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04-11405
重点介绍了焦作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大成村村庄整治规划情况,并就村庄整治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村庄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村庄整治的实践还存在规划缺失、资金落实不到位或融资困难、部分村民积极性不高、整治成果缺乏后续保障等问题。该文总结分析了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促进村庄整治工作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车亮亮  韩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53-7255
从土地空心、基础设施空心、人口空心、产业空心方面解析了空心村的形成,分析了空心村的危害。总结了空心村生态旅游整治模式区域适宜性因素,根据影响空心村生态旅游整治模式的限制因素,以及可操作性、科学性、通用可比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层次结构的基础上,构造判断矩阵,进而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对指标进行分级量化,最后确定了空心村生态旅游整治模式区域适宜性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江国逊  沈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363-9367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空心化村庄的概念、演化形式、成因、整治模式以及治理对策进行梳理,提出应从以下5个方面加强空心村治理:一是村庄空心化水平的界定;二是空心化村庄类型的划分;三是空心化村庄废弃地整理潜力;四是空心化村庄整治模式总结;五是空心化村庄治理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是国家支持"三农"发展的重大举措,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也存在少数大学生"村官"找不到"支点","浮"在乡镇多,入住村里少等现象。大学生"村官"成长档案的建立健全加深了农民对大学生"村官"的认知,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和使用的信度,增强了"村官"们主动服务"三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