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以灰毛蓝钟花种子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光照、赤霉素浓度、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对灰毛蓝钟花种子萌发情况的影响,以期提高灰毛蓝钟花种子的萌发率,增加高山植物在低海拔地区存活的机率。结果表明:灰毛蓝钟花种子在赤霉素浓度600mg·L~(-1)、光照12h、浸种12h或18h时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最大,种子萌发持续时间最长,种子开始萌发时间和萌发高峰期最短。灰毛蓝钟花种子不喜长时间光照,光照时间越长不利于种子发芽,黑暗处理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浸种时间越长对种子损害越大,不利于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
野生藏药独一味种子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种子进行光照、温度、浸种时间和赤霉素处理,统计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度.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15、20、25℃时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83.33%、82.67%、80.67%,25℃时发芽势最高为68%,发芽指数最大为7.92,胚根最长为1.24 cm;在光照条件下15、20、25、30、35℃的发芽率均显著高于黑暗;浸种24 h发芽率最高;经50、200、350、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的种子萌发各指标都低于对照(蒸馏水).初步探明,独一味种子无休眠现象;适宜萌发条件为光照下,温度20~25℃,属中温萌发型,高温40℃和低温10℃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贵州民族药大丁草种子的萌发特性,以大丁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基质、温度、光照、浸种时间、激素浓度等条件设置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条件对其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种子萌发率有明显的影响,萌发率由高到低的基质依次为河沙、滤纸、脱脂棉+滤纸、脱脂棉、纱布;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影响显著(P0.05),20℃时萌发率最高,10℃时萌发率最低;周期性光照(光照12 h/黑暗12 h)条件下比全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萌发率高、萌发速度快;浸种24 h是萌发效果最佳;能够有效促进大丁草种子萌发的赤霉素、萘乙酸和水杨酸的浓度分别为50、10、50 mg·L~(-1)。大丁草萌发的适宜基质为河沙,适宜温度为20~25℃,适宜的光照条件为周期性光照,适宜的浸种时间为24 h,适宜的赤霉素、萘乙酸和水杨酸的浓度分别为50、10、50 mg·L~(-1)。  相似文献   

4.
光照时间和赤霉素浓度对太白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白杜鹃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照时间、不同浓度赤霉素(GA3)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为太白杜鹃的种质保存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光照时间对太白杜鹃的发芽时间和发芽率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在24h全黑暗状态下,在GA3浓度低于800mg/L时,其发芽势要高于另外2种光照处理;用GA3对太白杜鹃种子进行24h浸泡后,可以显著提早太白杜鹃种子开始发芽时间,缩短种子萌发的时间,提高其发芽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5.
不同处理条件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暴马丁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GA3和浸种时间、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快速打破种子休眠及萌发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GA3处理能快速打破暴马丁香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不同浓度GA3和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差异显著(P0.05),以200mg/L GA3浸种24h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在20℃/25℃(12h/12h)变温,12h/12h(光照/黑暗)光照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赤霉素浸种对两种高山杜鹃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杯杜鹃和大萼杜鹃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及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24h对黄杯杜鹃和大萼杜鹃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杜鹃种子在15~25℃条件下发芽率极低,其中,黄杯杜鹃在15℃下发芽率略高于20℃和25℃处理,但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2种杜鹃种子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800mg/L赤霉素浸种对黄杯杜鹃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81.33%、70.33%、9.34,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萌发时滞缩短,发芽持续时间明显增加。大萼杜鹃萌发的适宜赤霉素浓度为400mg/L。  相似文献   

7.
菱叶凤仙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引种栽培前景美好。本试验以菱叶凤仙花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浸种温度、不同浸种时间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其开花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菱叶凤仙花整体发芽率偏低,浸种温度30℃浸种8h,30℃萌发的条件下有利于凤仙花发芽,发芽率可以提高到78%;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可以适当提前花期,其中以100mg/L的赤霉素处理对开花的影响最显著,花期提前12.4d;通过对其进行光合特性分析,菱叶凤仙花的光补偿点为19.7μmol·m~(-2)·s~(-1),光饱和点为700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703,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强,具备较高的耐阴性。  相似文献   

8.
托鲁巴姆种子的休眠较深,发芽较困难。为了打破其种子的休眠期,加快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的整齐度,以托鲁巴姆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的赤霉素处理浓度和浸种时间对其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中适宜的赤霉素处理浓度为750~1 250 mg/L,浸种时间为36 h,发芽率可达93.00%;可有效提高托鲁巴姆种子的发芽速率和发芽整齐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赤霉素浸种处理对PEG模拟干旱条件下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3个品种茄子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浓度(0、100、300、500 mg/L)的赤霉素浸种24 h后置于20%聚乙二醇(PEG)胁迫处理下进行种子发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0 mg/L赤霉素浸种处理明显提高了3个品种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并且降低了芽抑制率及根抑制率,能明显缓解干旱对茄子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  相似文献   

10.
对甜樱桃种子进行低温不同时间层积,加赤霉素不同浓度溶液浸泡种胚,研究不同处理组合对甜樱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和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处理可促进甜樱桃种子萌发,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发芽率提高;播种前用赤霉素浸种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处理组合中以层积60天和90天,1500mg/L赤霉素浸泡10分钟和层积90天,1000mg/L赤霉素浸泡10分钟的种子发芽率最高,分别为91.6%、92.8%和90.1%,与其他处理组合的发芽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鸡肉参属紫葳科角蒿属植物,具有较高的园艺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以野生分布为主。试验通过不同的赤霉素浓度、处理时长和培养温度的正交处理,以探讨三者对鸡肉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赤霉素浓度增加,鸡肉参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增加,赤霉素的作用效果可随浸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相对低温(10~20℃)有利于鸡肉参种子萌发,通过赤霉素处理结合低温培养后种子萌发率达到92%;提高鸡肉参种子发芽率的3种处理因素最优组合为A3B3C1,提高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最优组合分别为:A1B3C2和A3B2C1。  相似文献   

12.
周立业  熊梅 《北方园艺》2012,(21):149-151
为了解除野生防风种子的休眠、提高发芽能力,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对当年采集的防风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赤霉素浸种可提高防风种子发芽整齐程度和发芽率,用浓度为500和400mg/L赤霉素浸泡24h的种子发芽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7.85%和26.29%,发芽势分别较对照提高了63.86%和64.02%;浓度为500、400、300、200和100mg/L赤霉素浸种36h的发芽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2.45%、22.34%、23.79%、12.30%和5.17%,发芽势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3.34%、45.89%、40.69%、38.32%和32.04%。赤霉素浸种24h的条件下,浓度以400g/L为宜,浸种36h的条件下,浓度以300mg/L为宜。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对茄子砧木托托斯加种子发芽的影响,用200~1 200 mg/L的赤霉素对托托斯加种子分别浸种24、48、72 h。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托托斯加种子发芽均有促进作用,当赤霉素浓度为1 000 mg/L、浸种时间为48 h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7.0%和36.77。  相似文献   

14.
徐云红  保华 《花卉》2020,(6):6-7
以侧柏种子为试验材料,以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硫酸铜进行浸种处理,观测不同处理对侧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对侧柏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当浓度为100ppm发芽率最高,达69%,而对照仅为54%,比对照提高15%;而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处理侧柏种子,对发芽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浓度为200ppm时发芽率最高,达64.6%,较对照提高了10.6%。  相似文献   

15.
不同处理对果梅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  李焕  谭志刚 《北方园艺》2011,(17):50-51
以优选果梅‘黔荔1号’种子为材料,研究赤霉素、低温层积和破壳处理对果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浓度为50 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2%;以150 mg/L赤霉素浸泡果梅种子的适宜时间为30 h;在层积时间内,以层积60 d的果梅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33%;破壳处理可明显提高果梅种子发芽率,可达47%.  相似文献   

16.
金光菊种子萌发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谦  刘益荣 《北方园艺》2016,(17):73-76
为促进金光菊在成都地区的高效栽培和推广应用,以金光菊种子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讨了不同植物激素处理、温水浸种、温度和光照条件对金光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的3种激素处理中,200mg·L-1 GA3浸种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62.4%和57.4%;50℃温水处理24h金光菊种子发芽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64.2%和59.6%,显著高于对照;金光菊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金光菊种子是一种需光种子,全光照条件下进行催芽处理,金光菊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了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对照。  相似文献   

17.
对采集的野生尼泊尔鸢尾种子经过4个月的冷藏后进行种子发芽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尼泊尔鸢尾种子吸水性较好,种子经浸种24h即可萌发。光照对室温浸种的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赤霉素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提高没有显著作用,而硝酸钾溶液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其发芽率。因此,成熟的野生尼泊尔鸢尾种子在秋季采集后可先进行4℃冷藏或低温层积处理,于翌年春经45~65℃的温汤浸种或0.3%~0.5%的硝酸钾溶液浸种后于25℃暗环境下发芽,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以白头翁和兴安白头翁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激素、温度、光照和浸种等处理方法对2种白头翁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 mg/L NAA和100 mg/L GA3处理的白头翁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10和50 mg/L GA处理的兴安白头翁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2种白头翁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势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高,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5~30℃.延长光照和浸种时间处理可以明显促进2种白头翁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中国石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GA3能促进中国石蒜种子的萌发;经0.3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后的种子的发芽率为98%、发芽势为81%、发芽时间比对照相比提前28d。  相似文献   

20.
以阴行草为试材,采用控制变量和分析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阴行草种子萌发抗旱能力的影响,以期为阴行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种子萌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聚乙二醇(PEG)浓度增加,种子萌发抑制作用增强.GA3浸种有利于缓解干旱胁迫对植物种子的影响,但高浓度GA3则会与干旱同时对种子萌发产生双重抑制效果.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时,在全黑暗条件下1%GA3浸种最适宜阴行草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