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芝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泰山灵芝为试材,研究了菌龄、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渗透压稳定剂对灵芝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菌龄为7d,以甘露醇为渗透压稳定剂,采用酶浓度2.0%的溶壁酶,pH为6.0,31℃条件下酶解2.5h为灵芝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条件;并在原生质体再生固体培养基(以0.6 mol/L蔗糖为渗透压稳定剂)上,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主要探讨了亚侧耳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结果表明,以0.6 mol·L-1.的NaCI配制成浓度为2%、pH值6.5的溶壁酶溶液,32℃恒温水浴酶解菌龄8 d的亚侧耳菌丝体3 h,获得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0.6 mol·L-1的蔗糖作为再生培养基中的渗透压稳定剂时,再生率最高为6.0×10-2.  相似文献   

3.
采用L16(4)正交设计,得出猪苓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是取菌龄7d的菌丝体,以2%溶壁酶,0.6mol·L-1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荆,在33℃下酶解3h,原生质体数达到2.62×107个·mL-1.原生质体再生的最佳条件是取菌龄5d的菌丝体.以2%溶壁酶,0.6mol·L-1蔗糖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27℃的条件下,酶解3h.猪苓原生质体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10g、麦芽糖5g、酵母粉4g、0.6mol·L-1甘露醇、琼脂5.5g,定容到1 000mL.再生率可达到0.65%.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酶种类、酶浓度、酶解温度和时间、渗透压稳定剂、pH值及菌龄等因素对云芝原生质体制备以及不同再生培养基对云芝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菌龄3d的云芝菌丝体用3%溶壁酶,以pH5.5,0.4mol/L的KCl为稳定剂,30℃酶解5h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用RMl再生培养基培养,原生质体再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白灵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详细研究了酶系统、渗透压稳定剂、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菌龄等因素对白灵菇(Pleurotusnebrodensis)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适条件为:采用7日龄菌丝,以0.6M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pH5.8时,在1.5%溶壁酶 0.2%蜗牛酶 0.3%纤维素酶的作用下,32℃水浴酶解2.5~3h,可得到1.7×107/mL原生质体,再用双层混合再生培养基培养,可达到1.3%再生率。  相似文献   

6.
松茸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淑珍  高雁  范俊  白晨 《食用菌》2002,24(3):6-8
本文针对酶种类及其浓度 ,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的种类及其浓度、菌龄及菌丝形态等对松茸菌丝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三角摇瓶培养 3 d后、静置培养60 h的松茸菌丝体 ,在 3 0℃ ,p H6.5的条件下 ,以 0 .6M蔗糖为渗透压稳定剂 ,通过 2 .5 %溶壁酶、0 .5 %崩溃酶的复合酶进行2 .5 h酶解 ,松茸原生质体制备率与再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血红铆钉菇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法与正交试验法对血红铆钉菇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筛选出其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组合为:菌龄3 d,酶解时间3 h,渗透压稳定剂0.6mol·L-1 KCI,混合酶的浓度比1.5%溶壁酶 0.5%蜗牛酶,酶解温度34℃.  相似文献   

8.
凤尾菇菌丝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一种自制的真菌细胞壁溶解酶——溶壁酶(Lywallzyme),通过酶解试验比较了菌龄、渗透压稳定剂、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等对凤尾菇菌丝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通过原生质体的再生试验,系统地比较了菌龄、渗透压稳定剂和酶解时间及再生培养基对凤尾菇菌丝原生质体再生频率的影响,从而找到凤尾菇茵丝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的较适条件。在适宜的酶解条件下可分离到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其产量最高可达3×10~7个/me以上。本试验中,原生质体的再生频率最高为4.98%。同时,本文还对凤尾菇菌丝原生质体再生过程的形态变化作了适当描述。  相似文献   

9.
灵芝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及菌龄等对灵芝菌丝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菌龄为60h的菌丝,采用浓度为2%的溶壁酶以0.6M的甘露醇作渗透压稳定剂于pH6.5,30℃下酶解2h,当酶解液中湿菌体含量对0.1g/mL时,其原生质体数可达2^*10^7个/mL,且再生率达8.5%。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秀珍菇原生质体的高效制备体系,以夏秀作为供试菌株,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影响秀珍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对菌龄等7个单因素、 4个复合因素条件和接种方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秀珍菇菌丝在改良液体PD培养基中摇瓶培养5 d,以0.6 mol·L~(-1)甘露醇为稳渗剂, 2.5%溶壁酶在30℃条件下水浴4 h,得到的原生质体浓度最大,为4.23×107个·mL~(-1)。在TB3再生培养基中采用单层混菌法接种原生质体,其再生率最大,为2.35%。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毛木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系统研究,确定了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出发菌龄、融壁酶浓度、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种类、浓度及最佳再生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2.
姬松茸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分离是进行食用菌菌种选育的新途径之一。本文通过探讨不同因素 :菌丝体、培养基、时间、稳定剂、酶的种类与浓度等对姬松茸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确定了姬松茸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为 :MC培养基、培养 6d菌丝体、 0 6mol/LKCl稳定剂、0 5 %溶壁酶和 2 %Novo2 34作用 3h。  相似文献   

13.
草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及诱变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草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溶壁酶浓度2%,温度32℃,pH自然,以0.8mol/L甘露醇为渗透压稳定剂,用菌龄3d的菌丝酶解2h,可获得最佳原生质体再生效果。试验还分析了紫外线(UV)、^60Co-γ射线、硫酸二乙酯(DES)对草菇原生质体的诱变效应。  相似文献   

14.
滲透压稳定剂对桑黄菌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子坪  李娜  贺建东 《食用菌》2009,31(5):25-26
用6种无机盐和有机糖醇作渗透压稳定剂,研究桑黄菌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再生情况。结果表明,用不同的酶解渗透压稳定剂,桑黄菌原生质体的分离产量差异很大,体积形态也有差异。酶解和培养基渗透压稳定剂对桑黄菌原生质体的再生有显著影响,甘露醇为培养基渗透压稳定剂时再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灵芝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通过对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如酶类、渗透压稳定剂、pH、培养基、菌龄、酶解温度和时间等因素的研究表明,以D培养基、葡萄糖为渗透压稳定剂,酶液浓度为15%Lyw+02%Lys,pH45~55,培养菌龄为72~96h,酶解温度为20~25℃条件下,酶解60~90min,其破壁效果为最佳,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率都最高。  相似文献   

16.
灵芝菌丝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灵芝 (Ganodermalucidum)菌丝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MYG为灵芝菌丝培养基 ,2 %真菌溶壁酶 (Lywallzyme)作脱壁酶 ,0 6mol/L甘露醇作渗透压稳定剂 ;对培养 6d的灵芝菌丝在 30℃下进行酶解 ,酶解时间 4- 6h ,可产生约 3 0× 1 0 6个 /mL (0 1g菌丝 )原生质体 ,并在添加灵芝子实体浸出汁的双层培养基上实现了灵芝菌丝原生质体的再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法探究金顶侧耳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条件,结果显示:加富PDA液体培养基培养5天的菌丝,在以蔗糖为渗透压稳定剂配制2%浓度的溶壁酶条件下,30℃酶解2.5 h,原生质体得率为2.36×107个/m L;选择蔗糖再生培养基,再生率可达0.71%。  相似文献   

18.
滑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渗透压稳定剂的种类与浓度、pH值、菌龄、酶解温度与时间等因素对滑菇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菌龄为 13天的菌丝和 2 0 %的溶壁酶 ,以pH值 6 0M的甘露醇作为渗稳剂 ,在 2 5℃下酶解 5小时是滑菇原生质体分离的较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9.
于清伟 《食用菌》2016,(2):18-19
对秀珍菇菌丝原生质体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培养5 d的幼嫩菌丝体为材料,在1.5%溶壁酶+0.5%蜗牛酶混合酶作用下,以0.6 mol/L甘露醇作渗透压稳定剂于pH6.0,30℃酶解3.0 h,原生质体产量达到1.96×10~8个/m L。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溶壁酶组成及浓度,渗透压稳定剂、菌丝培养方法等研究,建立了有效的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系统。采用1.5%Lywallzyme、0.6M KCl为渗透压稳定剂,25℃酶解4小时,原生质体的产量可达到10~7个/ml;纯化后的原生质体在0.6M蔗糖为渗透压稳定剂的PDMA培养基中,25℃恒温培养5~7天,再生率达1%以上,根据原生质体再生菌落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并以菌落形态特征、菌丝生长速度。羧甲基纤维素酶(Cx酶)活性及子实体形成能力上的差异为鉴定同核体的主要标记,从两种形态类型,不同来源的12个双孢蘑菇菌株中均分离到同核原生质体,同核率为2%~15%,平均为11.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