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揭示我国水生蔬菜价格波动规律,依据农产品价格信息网对我国水生蔬菜批发价格的实时监控数据,选取莲藕、茭白及芋头3种水生蔬菜,从年度价格、月度价格、不同区域3个维度对其价格走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主要水生蔬菜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不同年份间价格走势趋于一致;主产区水生蔬菜价格相对较低,较全国而言,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预测蔬菜市场价格走势,现选取海南省儋州市2012—2015年117组青椒旬零售价格及相关因素的旬价格为样本数据,其中100组作为训练数据,17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分别建立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蔬菜价格预测模型和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蔬菜价格预测模型,并在这2种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蔬菜价格的线性组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2种单项预测模型在蔬菜价格预测上的应用效果都较好,且在不同评价指标上各有优势。将这2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线性组合,可以使各单项模型优势互补,拟合效果明显优于各单项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2010 年蔬菜价格上涨显著,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对蔬菜价格上涨原因也众说纷纭。本文以北京市8 大批发市场的平均批发价格为例,定量地对蔬菜价格的变动、上市量与蔬菜价格变动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蔬菜价格呈现季节性波动并逐年上涨,蔬菜价格受季节、供给等因素影响等结论,并对2011 年蔬菜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我国蔬菜价格的垂直传导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蔬菜价格起伏波动频繁,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侧重于分析蔬菜产业链产前、
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之间的价格关系。首先运用协整方法对不同环节间价格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变动进行了分
析,然后运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进一步分析价格传导规律。结果表明:位于产业上游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指数向位于中、下游的蔬菜生产价格指数和蔬菜消费价格指数的传导都存在一季度的时滞,而位于产业链
中、下游的蔬菜生产价格指数和蔬菜消费价格指数之间传导不存在时滞效应,且两者波动趋势一致,总体
来看,蔬菜产业链垂直价格传递较为迅速,纵向市场间整合度较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我国城市蔬菜价格波动趋势,了解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居民的鲜菜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分析,并选取大白菜、番茄、黄瓜、茄子、青椒5个蔬菜品种进行重点考察,利用X-12季节调整模型,将蔬菜价格的季节性因素剥离,运用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PT-ECM)模型验证蔬菜价格的非对称传导,从产业链价格传导视角研究这5种蔬菜的集贸市场价格波动。结果表明:2009—2014年,我国36个大中城市居民鲜菜消费价格指数总体呈上涨趋势,从95.6增长到134.8,年均增长7.1%;秋冬季节,蔬菜供给量全年最低,蔬菜价格上涨到最高水平;从产业链价格传递视角来看,全国蔬菜批发市场价格与集贸市场价格之间的价格传递具有非对称性,批发市场价格的波动将会导致下游集贸市场价格更大幅度的波动;蔬菜生产成本的推动、蔬菜生产的季节性、政府的宏观调控等是引起我国城市蔬菜价格波动出现以上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北京蔬菜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士波  王笛  孔灵昕 《北方园艺》2018,(12):182-190
基于新一轮政府"菜篮子"系统工程的背景,以北京20种蔬菜价格为例,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向量自回归模型应用到蔬菜价格波动研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向量自回归模型可应用于蔬菜价格波动研究,但受价格数据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的蔬菜价格可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可明确给出相关蔬菜价格的内在关联性大小,基于该研究所涉及蔬菜价格,其内在关联性排序为苦瓜豆王绿菜花茄子黄瓜莴笋。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小宗蔬菜价格走势及波动周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小宗蔬菜价格波动异常频繁,严重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该研究选取北京新发地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生姜、大蒜和大葱平均批发价格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葱姜蒜价格走势,并运用HP滤波分解模型对葱姜蒜价格进行周期分解,以此剖析其价格波动存在的内在规律。结果表明:葱姜蒜价格相对于水果市场、生猪市场等波动幅度较大,无明显规律性;波动周期较短,市场稳定性差;生姜价格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大蒜、大葱价格周期存在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据我们监测分析,全国190个城乡批发市场和36个大中城市集贸市场2002年1~9月蔬菜价格走势平稳,与2001年同期相比,总体价格水平大幅下降。2002年1~9月蔬菜出口总量和出口总额实现双增长,进口总量和进口总额同比基本持平。1 蔬莱总体价格走势平稳,同比价格下降 1~9月,大白菜、番茄、黄瓜、青椒、芹菜、茄子、马铃薯、菜豆等8种蔬菜的批发和零售综合平均价格分别为1.21元/kg和2.38元/kg,比2001年同期分别下降20%和12%。1~9月8种蔬菜的批发综合均价走势比2001年同期平缓(见图1),批发价格最高点为2月的1.72元/kg,比2001年同期的最高点下降28%;最低点为7月的0.75元/kg,比  相似文献   

9.
依据中国统计局和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网对河北省批发价格的实时监控数据,蔬菜创新团队产业经济岗位对河北省2017年4月16种监测蔬菜价格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蔬菜价格月环比下降平缓,年同比下降趋势明显;相对于全国和山东,河北省蔬菜价格趋低,降幅加快.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季节因素的影响,北方产区蔬菜陆续上市,蔬菜供给充足,导致蔬菜价格整体回落,二是由于天气转暖,叶菜类蔬菜不易储存,居民采购有限,因此蔬菜销售商为防止蔬菜腐烂,不得不降低价格以带动销量.  相似文献   

10.
张玉玺 《中国蔬菜》2010,1(9):12-13
<正>1价格概况由表1可见,2010年3月新发地蔬菜价格环比有18种蔬菜上涨,5种持平,23种下降;同比有31种蔬菜上涨,0种持平,15种下降。从总体上看,北京新发地市场2010年3月蔬菜价格仍在高位震荡阶段,但与上年同期表现出两个不同:一是月走势显现小幅  相似文献   

11.
依据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网对河北省批发价格的实时监控数据,对河北省2016年3月16种监测蔬菜的价格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蔬菜价格高位坚挺,环比涨势明显;不同区域市场蔬菜价格差异显著,环京津市场价格偏高;相比于全国和山东,河北省蔬菜价格偏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细致地考察我国不同种类蔬菜价格波动特征与规律,总结不同蔬菜价格波动的异同与变化,本文运用季节分解和H-P滤波法,将我国四大类28种蔬菜批发价格分解为趋势、周期、季节、随机4种波动类型。分析发现:近年来季节波动对蔬菜价格的波动贡献逐渐减弱;随机波动对瓜果类、叶菜类蔬菜价格的波动贡献不断加强。各波动类型对不同蔬菜价格的影响差异较大,季节波动对瓜果类蔬菜价格影响强于其他蔬菜;叶菜类蔬菜价格波动更容易受随机因素影响;周期波动对姜蒜类价格波动贡献明显。  相似文献   

13.
赵安平  王晓东 《蔬菜》2022,(11):58-63
摘要:基于北京市批发市场2017—2021年蔬菜价格、上市量、来源地分布及供应比例监测数据,采用数 据对比的方法分析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批发市场蔬菜市场呈现的特点和趋势。从分析结果来看, 蔬菜价格无论绝对水平还是平均涨幅都明显高于疫情之前,北京蔬菜价格由“2元”时代跨入了“3元”时 代;北京市蔬菜供应经由批发市场的比例由疫情前的80%左右下降到60%左右;疫情对北京市批发市场蔬菜上 市量的冲击要大于对价格的影响,批发市场疫情过后,价格基本回归常态化运行,蔬菜上市量的恢复则明显 滞后。北京市蔬菜主供地兼具集中和分散的特点,集中主要体现在主供地以河北和山东为主,合计占比超过 60%,分散体现在全国24个外埠省市的蔬菜进入北京市场,疫情发生以来蔬菜主供地总体较为平稳,河北供应 占比略有增加,山东供应比例略有减少。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北京蔬菜市场运行特点,通过对2023年第一季度蔬菜市场数据的分析,表明北京市2023年第一季度蔬菜市场延续了近3年来价格高位运行的态势,蔬菜平均价格同比基本持平,3月份开始蔬菜价格快速下行且低于2022年同期水平,茄果类蔬菜价格同比大幅下降,耐储类和叶类蔬菜价格同比上升。蔬菜价格年度之间交替升降特点较为明显,尤其体现在茄果类和耐储类等生产周期较长的品种上。批发市场蔬菜上市量持续减少的态势仍在延续。受蔬菜供应地北移、生产方式转变、生产成本下降,以及近几年蔬菜价格持续居高可能带来的生产面积增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2023年第二季度蔬菜价格仍有较大下行空间,第三、四季度蔬菜价格持续上行。  相似文献   

15.
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外部冲击对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
结果发现:除GDP 增长率对蔬菜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冲击影响外,其他变量对蔬菜价格方差贡献都非常小,
在1.5%~3.3% 之间。同时,从变量冲击反应观察,当给蔬菜补贴LBT 一标准差冲击,蔬菜价格LJG 表现
为负响应并在第3 期达到最大;当给蔬菜成灾面积LCZ 一标准差冲击,蔬菜价格LJG 最初表现为负响应
并在第3 期转为正响应;当给GDP 增长率一标准差冲击,蔬菜价格LJG 表现为明显的正响应;当给城镇
居民收入LCZSR 一标准差冲击,蔬菜价格LJG 表现为负响应。由此可见,蔬菜价格对外部冲击反应的效
果并不理想,对部分外部冲击的反应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的滞后性。健全蔬菜产业市场机制、提高蔬菜流通
效率、保障蔬菜供需平衡等是抑制蔬菜价格剧烈波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河北省11 个地级市8 大类主要蔬菜废弃物为研究对象,利用草谷比估算了河北省不同蔬菜废弃物资源量。结 果表明:2011~2016 年期间河北省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平均以每年4.26 万t 的速度增加,2016 年达到了230.37 万t。其中, 甘蓝类(57.87 万t)、白菜类(43.42 万t)和茄果类(29.98 万t)蔬菜废弃物资源量最高,比平均值分别增加了100.98%、 50.80%、4.12%,其次为根茎类、豆类和瓜菜类,叶菜类和葱蒜类最低。废弃物资源量在各地级市间分布不均衡,变异系数 为50.57%~82.52%。以唐山市(40.81 万t)、石家庄市(35.17 万t)、保定市(29.78 万t)和张家口市(27.96 万t)蔬菜废 弃物资源量最多,总量占全省的58.04%。将全省蔬菜废弃物全部进行肥料化,相当于每667 m2 农田间接施加纯氮3.01 kg、 纯磷1.85 kg、纯钾2.99 kg 和有机质72.61 kg,相当于全年化肥用量的6.68% 和有机肥299.20 万t,其中,甘蓝类、白菜类和 茄果类蔬菜氮磷钾养分量最高,总量占8 类蔬菜的57.73%,有机质含量根茎类最高。全省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在2011~2016 年期间呈稳定上升趋势,且不同地区各类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和养分量差异突出,其中,蔬菜产量和产废系数成为了影响蔬菜 废弃物资源量差异高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设施蔬菜园区轻简化生产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访问和填写问卷的方式,随机选取北京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的5 个区中20 家园区,调研蔬菜生产现 状及轻简化技术(设备)应用需求。结果表明,北京市设施蔬菜园区工人年龄> 50 岁的平均占比为78.3%,老龄化趋势明 显;工人工资为每人每天80~120 元的有14 家,占比为70%,劳动力成本较高;施肥量和灌水量95% 以上凭经验确定,水 肥管理粗放;园区轻简化指数介于0.31~0.57 之间,区域轻简化指数均< 0.5,对轻简化技术和设备的需求率较高。建议北 京市设施蔬菜生产走轻简化发展的道路,改传统南北向栽培为东西向栽培,采用小型起垄开沟机替代人工起垄,发展滴灌施 肥、配套施用液体肥料等轻简高效生产技术,推动城郊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李璨  程雪琦  夏琪  宗义湘 《蔬菜》2023,5(5):56-60
依据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布瑞克农业数据终端数据,从整体菜价、近5年菜价、省际价格对比及分品种菜价等角度出发,对15种主要蔬菜进行纵、横向比较分析,并对5种典型蔬菜进行重点分析。结果显示:2022年河北省蔬菜价格同比降幅明显;与全国和山东省相比,河北省蔬菜价格水平偏低;在蔬菜单品中,黄瓜和番茄价格波动剧烈。综合分析表明,种植规模、季节性因素、供求关系和恶劣天气是造成2022年河北省蔬菜价格频繁波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近8年北京市新发地批发市场上10种常见蔬菜旬平均价格进行分析,其旬平均价格符合"一峰一谷型、两峰两谷型"等年度间交替波动的特点,并分别对番茄和菠菜进行了价格变化分析,总结出北京不同蔬菜价格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北京市蔬菜价格波动的因素,并针对北京蔬菜生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