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久收叶面肥在水稻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新型增产抗倒伏产品爱久收叶面肥对水稻部分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本试验以"广优1186"为材料,通过喷施爱久收叶面肥后对水稻相关性状进行调查,研究其效果。结果表明,当爱久收叶面肥用量为1500mL/hm2的时候,株高显著降低4.20%,抗倒伏能力增加,但剑叶长宽与穗长变化不显著;有效穗数量显著降低9.72%,而穗粒数显著增加7.61%,结实率显著增加8.76%,实际产量显著增加6.76%。当爱久收叶面肥用量为2250mL/hm2的时候,株高有所降低但效果并不显著,抗倒伏能力有一定增加,剑叶长宽与穗长变化均不显著;有效穗数量显著降低9.13%,而穗粒数显著增加6.55%,千粒重显著增加4.79%,实际产量显著增加3.49%。综上所述,施用爱久收叶面肥可降低水稻株高,增加其抗倒伏能力同时显著增加其产量,特别是以施用量为1500mL/hm2时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优质水稻新品种(组合)展示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引进20个优质稻新品种在湖南省浏阳市进行展示,通过对其产量比较和性状分析,探索优质稻新品种在浏阳市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优的早稻主要有99—12、早优143:一季晚稻主要有川香优2号和三香优416;优质杂交稻主要有金优117和T优207,优质常规晚稻主要有01晚HK9、衡晚香3号和农香103等品种(组合)。根据品种展示的产量、抗性、熟期等主要农艺性状特点,提出配套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临海市种植的籼型单季晚稻品种,以华浙优1号为对照,2020年临海市对7个籼型单季晚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构成及产量和抗倒伏等性状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湘两优900表现较好,产量潜力大,可以在临海市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单季杂交晚粳稻组合联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8812"项目19个参加省联合品种比较试验的杂交粳稻单季晚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不同组合在诸暨的种植表现。试验结果表明新组合平均产量10 689 kg·hm-2,产量幅度7 200.0~13 000.0 kg·hm-2,产量和日产超过2个对照品种的有中嘉优6号、浙优2315、春优117等3个组合。中嘉优6号、浙优2315、春优117、浙优2316等4个组合产量比对照甬优9号增7.02%,比嘉优2号增14.02%,均达极显著水平;中嘉优6号、浙优2315等2个组合,日产比对照甬优9号增4.48%,比嘉优2号增14.97%,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嘉丰优2号"单季优特晚稻生态高产直播栽培技术,开展了不同播种量对"嘉丰优2号"生育期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嘉丰优2号"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作单季优特晚稻直播栽培,每667 m~2播种量以1.25 kg为宜;在此播种量下,水稻分蘖情况较好,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江山市地域的具备超高产潜力的单季晚稻组合,并探明其生育特性与产量表现,于2016年开展了单季晚稻不同组合多点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浙优18、甬优12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甬优9号,适宜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并且具备超高产潜力,可以作为单季晚稻超高产栽培优势品种;春优927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甬优9号,适宜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具备高产潜力,可以选为单季晚稻高产栽培示范品种;甬优1540产量虽然与对照甬优9号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全生育期较对照甬优9号短,是甬优9号的理想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7.
陈跃 《农家顾问》2010,(2):31-31
2008年对湖北省近年审定的15个晚稻新品种进行展示试验。结果表明,中9优288、天丰优134、金优38、鄂晚15等品种产量高、抗倒性强,米质优良田间病害较轻、成熟期适中、综合性状好,建议作为孝感市晚稻主推品种。甬优8号、鄂糯9号产量高、抗倒,但全生育期长。建议甬优8号作一季晚稻栽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Ⅱ优6号、科优21、Y两优6号、Q优6号、准两优527(ck),贵香优5号共6个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比较筛选试验,从而筛选出优质高产、综合性状良好,适合在思南县推广和栽培的水稻新品种(组合)。通过试验结果分析总结得出:"科优21"和"Y两优6号"这两个品种与其余参试品种(组合)相比具有较高的产量分别为772.3kg/667m2和762.2kg/667m2,且在各参试品种中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建议在思南县内进行推广和种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Ⅱ优6号、科优21、Y两优6号、Q优6号、准两优527(ck),贵香优5号共6个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比较筛选试验,从而筛选出优质高产、综合性状良好,适合在思南县推广和栽培的水稻新品种(组合)。通过试验结果分析总结得出:"科优21"和"Y两优6号"这两个品种与其余参试品种(组合)相比具有较高的产量分别为772.3kg/667m2和762.2kg/667m2,且在各参试品种中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建议在思南县内进行推广和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福建省种植的高优晚稻特种稻品种,在连江县省级农作物品种试验站开展品种区域比较试验,对12个晚稻特种稻新品种(以宜优673为对照)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田间抗逆性等综合表现进行考究。结果表明:专用稻澜优151产量较CK增产,旗1优128、糯两优623产量较CK减产不显著;色稻东联红2号、紫两优610产量较CK增产,红两优164产量较CK减产不显著。这6个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构综合表现好,可继续进行比对试验。山两优186、糯两优红九、糯优611、坤两优8301、集两优967、紫香两优润香等6个品种较CK减产显著或极显著,建议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7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并对产量结果进行分析,正在推广的Ⅱ优6号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3.15%,内5优39比对照增产16.57%,有3个品种比对照增产1.37%—8.39%,品种香两优875比对照减产1.69%。产量、抗病性等综合性状好的品种是Ⅱ优6号、内5优39、中浙优1号和渝香203,适宜台江苗岭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对谷优32、香优3171、特优3301、天优3301、永丰优20号、野香优676、赣香优2870、镇籼优182、C两优800、隆两优800等10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产量、抗病性等方面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品种均好于对照种特优3301,适合在三亚市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以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超秧龄移栽条件下,连作晚稻甬优9号的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超秧龄移栽对甬优9号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以秧龄39 d影响较小,其产量为566.9 kg/667m2,比35 d秧龄移栽时减产4.07%,且以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甬优9号作连作晚稻移栽秧龄最晚不宜超过40 d。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应江山市地域的具备超高产潜力的单季晚稻组合,并探明其生育特性与产量表现,作者于2016年开展了单季晚稻不同组合多点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浙优18”、“甬优12”产量极显著地高于“甬优9号”,适应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并且具备超高产潜力,可以作为单季晚稻超高产栽培优势品种。“春优927”产量显著地高于“甬优9号”,适应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具备高产潜力,可以选为单季晚稻高产栽培示范品种。“甬优1540”虽然与“甬优9号”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全生育期较“甬优9号”短,是“甬优9号”的理想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5.
练进 《农业科技通讯》2022,(7):96-99+160
为筛选出适合本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为今后推广种植提供科学数据,以12个水稻新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筛选试验,对参试品种生育期及主要经济性状、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及抗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香优816、六香优215、六香优217、粳香优9号、四香优1号5个水稻新品种综合表现很好,适宜在本地进行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经各地推荐和专家评审,农业部日前新确认10个品种(组合)为2018年超级稻品种。其中3个品种为"四川造",分别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育种的内香6优9号、泸优727和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种的蜀优217。农业部对超级稻认定标准为产量达660kg/667m~2。内香6优9号是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品种,现场测产验收平均834.6kg/667m~2,刷新了成都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荐综合性状较优并能充分利用桂南光温资源的杂交稻品种,对9个感温型杂交籼稻新组合(含对照)进行完全随机区组小区试验,通过方差分析、排序比较,评鉴这些组合在桂南生态区晚季的特征特性。结果表明,‘深两优9353’、‘昌两优华占’、‘昌两优9号’、‘乾两优9号’、‘坤两优华占’、‘乾两优6号’产量、全生育期和抗性表现较适合桂南生态区。‘深两优9353’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合;‘F优6735’和‘万泰香占’虽然抗性好,但是产量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其他组合(含对照)。参试组合的产量与全生育期、总粒数、实粒数的相关性较好,而与其他性状相关性较差。6个感温型苗头组合利于充分利用桂南光温资源、发展冬种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可作为桂南生态区早晚两季水稻生产备选组合。  相似文献   

18.
在龙岩市新罗区,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比较宜优673、天优673、内优航148、两优616、两优667、宜优115、川香优6号、金农2优3号、中浙优1号和中浙优8号共10个水稻品种的再生能力,并分析了各品种再生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宜优115、内优航148、宜优673不仅头季稻产量高,且再生能力强,可作为当地再生稻的主推品种;头季稻有效穗与再生稻有效穗呈显著正相关,再生稻有效穗与再生稻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大面积推广籼粳杂交稻长优2号,开展了不同秧龄对籼粳杂交稻新组合长优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25~45 d秧龄范围内,随着秧龄的增加,长优2号的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等均不断减少。长优2号作单季晚稻栽培时,初步得出本次试验秧龄以25 d为最适宜,其产量为11 856.25 kg/hm~2,显著高于秧龄30 d处理,极显著高于秧龄35、40、45 d等处理。  相似文献   

20.
4个优质杂交水稻组合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贵香优1号、贵香优3号比对照内香优3号分别增产10.4%和2.5%,与对照Ⅱ优838产量相当,贵香优1号、贵香优3号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达中抗,产量、抗病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组合为贵香优1号,其每穗粒数为182.24±23.35,明显高于其他组合,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适宜在湖南西部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