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的5个不同生境进行了昆虫多样性调查,并分别用物种丰富度S、个体数N、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R和优势度指数D对不同的群落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中物种丰富度、个体教、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皆不相同.其中常绿阔叶林内昆虫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为最高,针阔混交林次之,毛竹林为最低,但是毛竹林物种的优势度却是最高的。表明昆虫的多样性与其生境的植物种类、丰富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2004年7~8月份采用群落生态调查和国家林业局有害生物普查2种方法,在河北省廊坊地区的4个县(市、区),应用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等,分析了平原耕作区不同生境类型的昆虫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观察到97种昆虫,隶属于11目、48科。在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鳞翅目食叶昆虫为优势类群。杨树林地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枣树与花生间作的生境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条件下落叶松人工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差异,为森林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内封山育林状态下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形土壤条件,选择埋藏潜育暗棕壤-落叶松人工林(A)、厚层埋藏暗棕壤-落叶松人工林(B)、暗棕壤性土-落叶松人工林(C)、典型暗棕壤-落叶松人工林(D)4种生境类型,分别设置3个20 m×20 m的样地,采用扫网法、巴氏罐诱法、震落法、高枝剪标准枝法对样地内昆虫群落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共捕获昆虫样本5 204头,经鉴定分属10目77科250种,各生境均以双翅目和膜翅目为优势类群,但所占比例具有较大差异。各生境昆虫群落科级优势类群季节动态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聚类分析表明4种生境昆虫群落归为2类,A、B生境归为一类,C、D生境归为一类。不同生境间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大小均表现为C生境A生境B生境D生境,丰富度指数大小表现为样地B生境D生境A生境C生境,优势集中性指数大小表现为D生境B生境A生境C生境。时间序列上,B生境和D生境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但前者相关系数均显著大于后者。各生境昆虫群落中不同营养类群物种数均表现为植食性类群中性类群捕食性类群寄生性类群,但各生境中不同营养类群物种数所占比例具有明显差异。各生境昆虫群落相对稳定性为B生境C生境D生境A生境。主分量分析表明对昆虫群落变化起着主导作用的因子在各生境中具有较大差异。【结论】不同土壤条件下落叶松人工林各昆虫群落结构动态具有较大差异,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正相关系数越大,群落稳定性越强,同时中性昆虫对昆虫群落相对稳定性起到显著的调控作用。4种生境中厚层埋藏暗棕壤落叶松人工林综合环境条件最适宜昆虫群落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8年9月—2019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石门国家森林公园3类生境的蝴蝶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蝴蝶9科36属45种,报喜斑粉蝶Delias pasithoe和绢斑蝶Parantica aglea是该地区的优势种;蛱蝶科Nymphalidae的属和物种数最多,蚬蝶科Riodinidae、环蝶科Amathusiidae和斑蝶科Danaidae最少。物种丰富度、各科的种多样性指数以蛱蝶科、凤蝶科Papilionidae和弄蝶科Hesperiidae最高;各科的属多样性指数以蚬蝶科、环蝶科和斑蝶科最高;眼蝶科Satyridae和灰蝶科Lycaenidae的均匀度最高。不同生境样线蝴蝶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不同,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个体数差异大,其中花海个体数量所占比例为73%,为园林造景招引蝴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张家港市的林木昆虫种类和群落组成,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对全市范围内的防护林、经济林和特种用途林3种林型的昆虫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运用物种丰富度、均匀度、优势集中度和多样性指数等分析了昆虫群落的结构和时序动态。共采集到昆虫标本7803号,经鉴定隶属于9目58科135种。研究表明:不同林分内昆虫种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均表现为特种用途林经济林防护林,而Simpson优势集中度指数(C)则表现为防护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昆虫群落结构的时间动态研究显示,6—9月昆虫群落的目数、科数、种数、个体数及多样性指数最高,2月的均匀度指数最高,优势集中度指数则在1月最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河北省廊坊市平原耕作区的调查,系统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中昆虫群落结构、天敌种类、数量以及昆虫群落多样性.初步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对昆虫群落和天敌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作为天敌类群鸟类对昆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植被类型中昆虫群落结构明显不同,植被类型对天敌种类、数量影响很大.其中杨树纯林的昆虫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最高;枣与花生间作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昆虫多样性对不同林型的生态响应,为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森林经营、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9月,每15天1次,采用扫网法并结合震落法和观察法对云杉人工林(YR)、白桦天然次生林(B)、红松人工林(HR)、椴树红松林(DY)、云杉红松林(YY)和枫桦红松林(FY)6种不同林型的昆虫多样性进行调查,通过昆虫群落结构分析、多样性特征指数及时间动态分析、稳定性分析、主分量分析、群落相似性分析等系统研究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昆虫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动态。【结果】共采集昆虫标本4 599号,隶属9目67科188种;各林型昆虫群落均以膜翅目和双翅目为优势类群;各林型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其中云杉原始林和云杉人工林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相对较高,优势度均相对较低。各林型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随季节变化趋势均表现出显著一致性(0.708~0.955,P0.05),与优势度指数随季节变化趋势均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0.863~-0.983,P0.001),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除YR外,均表现为较大的正相关,多样性指数与群落个体数量时间变化趋势仅在YY、DY和B林型中表现出较大的正相关。各林型昆虫群落的相对稳定性存在一定差异,S_t/S_i的比值序列为YYYRBFYDYHR,S_n/S_p的比值序列为YR=HRFYBYYDY,YY、YR的稳定性相对较好,森林环境质量相对较高,而DY、HR的稳定性相对较差,森林环境质量相对较低。全年各林型昆虫群落中不同营养类群物种数均表现为植食性类群最多,个体数量表现为YR中性昆虫类群最多,YY中植食性类群最多,其他林型均以捕食性类群最多。昆虫群落主分量分析结果表明,YY和YR昆虫群落中中性昆虫物种数是主导昆虫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因子,在DY和HR昆虫群落中转变为植食性昆虫个体数和物种数。在稳定性居中的B和FY中,主导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因子由中性昆虫个体数转变为植食性昆虫个体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度量值为10时,可将6种林型的昆虫群落分为2类:B、YY和YR聚为一类,HR、DY和FY聚为一类。【结论】虽然各林型昆虫多样性均较为丰富,且昆虫群落均较为稳定,反映出较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但是HR和DY稳定性相对较低,建议增加植物多样性以提升第一营养层昆虫个体数量;DY植食性昆虫比例较大,建议采取一定措施增加天敌昆虫丰富度,以提升昆虫群落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2018年4-11月,采用马氏网诱集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老港固废物综合利用基地防护林节肢动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并运用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对不同功能团亚群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共采集到昆虫15 599头,分属于3纲17目133科,其中姬蜂科Ichneumqnidae数量最多,为2 515头,占所有昆虫种群的16.12%;不同功能团节肢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总群落>害虫亚群落>中性昆虫亚群落>寄生性昆虫亚群落>捕食性天敌亚群落;害虫亚群落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敌亚群落。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该区域的天敌群落结构可能不如害虫亚群落稳定,因此,在日常养护中应注意对该区域天敌昆虫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9.
板栗园季节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4种不同管理和不同生境板栗园节肢动物群落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园节肢动物隶属于11目54科106种;板栗园以针叶小爪螨最多,占类群总个体数的98.9179%。针叶小爪螨是影响不同管理和生境板栗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集中性指数的主要因子。板栗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随针叶小爪螨的降低而降低,种群的稳定性因针叶小爪螨的降低而加强。科学合理的选择农药、管理板栗园既能维持群落一定的丰富度、多样性,又能减少害虫优势种群的虫口数量。  相似文献   

10.
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越冬鸻鹬类时空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4年冬季对鸻鹬类时空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调查鸻鹬类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境及区域等,并计算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密度、优势度、相似性等指数。共记录到鸻鹬类32种,其中:中日候鸟19种,中澳候鸟18种,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的3种;冬候鸟27种,旅鸟5种,古北界31种,广布型1种。结果显示:物种数、个体数量、多样性指数、密度均是2013年最高,物种数、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指标均是滩涂生境最高,养殖塘生境密度最大,九龙山物种数数量最多,个体数量、多样性、密度均是附城最高,均匀度高桥最高。根据结果分析得出结论: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属于鸻鹬类的重要越冬地之一,并符合国际重要湿地标准;2010—2014年间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越冬鸻鹬类群落特征差别不显著,但个体数量出现一些波动;越冬鸻鹬类分布以滩涂生境和养殖塘生境为主,滩涂生境可容纳较大群体,鸻鹬类更偏爱在滩涂生境取食,但冬季养殖塘生境也可作为鸻鹬类的食物补充地;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应作为整体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了解杏树林害虫的危害与发生规律,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应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了英吉沙县不同管理措施杏园生态系统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3种类型的杏园中有昆虫37种,分别隶属于9目26科;不同杏园昆虫群落的科数、物种数及丰富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不同生境集中性指数也有一定的差异;各园的优势种主要以剌吸式口器的朝鲜球坚蚧为主;不同杏园昆虫群落及各类群生态优势集中性在不同时段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藏东南嘎隆拉和墨脱河谷蚂蚁群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群落的生态学规律,对藏东南嘎隆拉和墨脱河谷不同样地的蚂蚁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多样性。[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手拣法进行调查;利用Estmaete S 9.1.0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抽样充分性;利用多样性分析法,分析了蚂蚁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群落均匀度及群落相似性等群落特征。[结果]合计发现蚁科Formicidae昆虫8亚科,45属,96种。分析发现,不同植被类型优势种和稀有种组成不同,稀有种较多。低海拔区域的沟谷雨林和常绿阔叶林蚂蚁优势种具有明显的热带和亚热带特征。多样性分析发现,各样地中的蚂蚁群落物种丰富度0 42种,个体密度0.0 1 805.6头·m-2,多样性指数02.285 5,均匀度指数0.251 0 0.873 6,优势度指数0.147 0 1.000 0。其中海拔1 200 m沟谷雨林的蚂蚁物种丰富度最高(42种);海拔1 450 m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多样性指数最高(2.285 5),优势度最低(0.147 0);海拔2 960m高山松林均匀度指数最高(0.873 6);高海拔的针叶林蚂蚁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最低,优势度最高。北坡分布的物种稀少,南坡物种丰富;群落相似性系数表明不同海拔和植被的蚂蚁群落间差异显著。[结论]嘎隆拉和墨脱河谷生境存在明显差异,蚂蚁群落的物种数目、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呈现随海拔升高和植被的更替而降低的规律,但在南坡下部和中部出现2个峰值,分别为热带和温带物种的聚集群,表现出多域效应现象(Multi-Domain Effect)。植被、海拔和坡向对蚂蚁物种的分布和多样性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13.
以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不同生境为研究对象,于6月对荒漠土壤动物进行了收集,共收集获得12个类群2349只土壤动物个体,优势类群整体以鞘翅目、蚁科、蜘蛛类群为主。探讨了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群落相似性。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和生境土壤环境条件是决定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相似性的重要因素。试验结果可为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生态学的研究打下一些基础,为保护区的健康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博利达化石厂的废弃地植被为对象,采用样枝调查和地面植被扫网调查法,在对研究样地内昆虫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昆虫相对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研究了不同恢复措施对昆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收集到昆虫2 449头,隶属92目251科335种,就相对丰富度指数而言,黄栌和杜仲的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分别为17.84%和17.11%,说明2个林分昆虫数量最多,占整个研究区昆虫总数量的34.95%;就多样性指数而言,侧柏和银杏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3.048、2.780,说明侧柏和银杏林分内昆虫物种数量较多;就均匀度指数而言,侧柏的均匀度最高,为0.888,说明其林分内昆虫种类分布较均匀;就优势集中性指数而言,油松和黄栌的优势集中性指数较高,分别为0.361和0.273,说明其林分内昆虫优势物种集中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境和季节变化对土壤跳虫群落分布的影响,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的评价和监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6年4月、7月和11月对该区青冈林、光皮桦林和栲树林的凋落物和土壤进行取样调查,采用Tullgren干漏斗法分离土壤跳虫,分析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与生境和季节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共捕获土壤跳虫3 785头,隶属于4目15科29属,其中优势类群为符䖴属、长䖴属、球角䖴属和棘䖴属,4属共占总个体数的71.08%。分析数据表明,土壤跳虫主要集中分布于凋落物层,其个体数、类群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青冈林>栲树林>光皮桦林,且主要类群与生境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钾、pH 呈显著负相关。春季(4月)土壤跳虫类群数最多,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最高,群落结构最复杂;秋季个体数量最多,但丰富度最低。[结论] 八大公山土壤跳虫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受生境和季节变化影响显著,生境的植被类型与土壤理化性质共同决定土壤跳虫分布,保持地表植被多样性和保留凋落物对促进土壤跳虫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云南南滚河自然保护区蚂蚁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滇西南地区蚂蚁多样性,采用样方调查法和搜索调查法研究了南滚河自然保护区蚂蚁群落。在16块样地中采获蚁科昆虫11亚科57属188种,不同样地蚂蚁群落的物种数5-72种,个体密度12.5-1234.0头/m2,优势度指数0.0887-0.7024,多样性指数0.7978-2.9355,均匀度指数0.2514-0.7170。沟谷雨林蚂蚁物种最丰富,苔藓常绿阔叶林物种最贫乏;橡胶林蚂蚁个体密度最高,苔藓常绿阔叶林个体密度最低;山地雨林蚂蚁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柚木林蚂蚁群落优势度指数最高,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低。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拥有最丰富的稀有种,最有保护价值;山地雨林、落叶季雨林、苔藓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也有一定数目的稀有种,保护价值较大。相似性系数表明,不同植被类型蚂蚁群落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桉树人工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桉树人工林系统昆虫种类进行调查和鉴定,记录了桉树人工林昆虫种类共有16目63科106种.从群落物种数来看.鞘翅目的物种丰富度最高(20.56%);从物种的个体数量看,鳞翅目昆虫的数量最多(30.71%);桉树林昆虫总的群落多样性指数为1.3933,均匀性指数为0.9301,鞘翅目的群落多样性指数(0.2937)和均匀性指数(0.2108)都最大.文中就昆虫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以及如何抑制害虫发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2019年4—11月,采用样线法对广州市城镇型21条绿道的蝴蝶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了不同月份蝴蝶群落特点。共记录蝴蝶7科27属31种106头,酢浆灰蝶Pseudozizeeria maha和东方菜粉蝶Pieris canidia是优势种。粉蝶科Pieridae物种数最多,灰蝶科Lycaenidae次之;蛱蝶科Nymphalidae属数最多,粉蝶科和灰蝶科次之,蚬蝶科Riodinidae最少。物种丰富度、各科的种属多样性指数以蛱蝶科最高,分别为2.52、1.99和1.99,优势度指数则最低,为0.25。不同月份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不同,7月的蝴蝶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4月和11月,优势度指数则最低。蝴蝶多样性可为城镇型绿道品质提升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0年7月和11月应用铗日法对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的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共捕获啮齿动物101只,隶属于2目3科10种,其中社鼠38只,刺毛鼠18只,数量居前。按生境的不同将其划分为6个小型兽类群落,采用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Simpson的优势度指数和Whittaker相似性指数分析这些群落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灌木林生境的小型兽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阔叶林生境最低;灌木林生境与针叶林生境的小型兽类群落相似性最高,其次为竹林生境与农田生境;生境中的草本层盖度以及边缘效应是影响小型兽类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漳江口红树林昆虫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白骨壤纯林和桐花树+秋茄混交林的昆虫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昆虫种类有12目、72科、88种,主要优势类群有膜翅目、鳞翅目、同翅目和鞘翅目;除少数种类外,多数优势种群对不同的红树植物具有高度选择性;桐花树+秋茄混交林的昆虫群落的丰富度明显高于白骨壤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