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影响包膜肥养分释放的关键因素是包膜材料本身的特性.从目前国内外新型缓释/控释肥包膜材料无机和有机两大方面进行归类和总结,区分缓释与控释肥概念的不同,重点探讨可生物降解性,并且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硫包膜缓释掺混肥不同施用模式在中、弱筋红皮小麦上的养分释放特性、高效施肥模式及其增产增效机制,推动缓控释肥合理施用模式在小麦简化高效栽培中的应用,以中筋小麦(扬辐麦15)和弱筋小麦(宁麦13)为试验材料,设计了N∶P2O5∶K2O为26∶12∶12的硫包膜缓释掺混肥(SCBF)、含氮46.3%的普通尿素(U)和含氮35%的硫包膜尿素(SCU)等5种施肥模式,分析硫包膜缓释掺混肥不同施用模式下对小麦群体产量结构、茎蘖动态、氮肥利用率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小麦在硫包膜缓释掺混肥基施+拔节期尿素追施(M2)的方式下产量、效益明显高于大面积生产常规施肥对照,硫包膜缓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M1)次之,产量略高于对照,其余处理(M3、M4和M5)产量均低于对照;茎蘖成穗率以处理M2和对照相对较高;穗下节间与株高比以处理M2和M3相对较高,经济效益以处理M2和M1较高。综上所述,硫包膜缓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M1)和60%硫包膜缓释掺混肥基施+40%尿素拔节期追施(M2)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产增收、省工省时,为小麦简化高效施肥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醋树脂型缓释氮肥的养分释放特征及对土壤矿质氮的影响。[方法]以氯醋树脂和羟基改性的氯醋树脂为新型包膜材料制备包膜缓释氮肥,用水浸泡法来评价氯醋树脂型缓释氮肥的养分释放特征和用盆栽试验法研究氯醋树脂型缓释氮肥对土壤矿质氮的影响。[结果]氯醋树脂缓释氮肥的释放期为60 d,羟基改性的氯醋树脂缓释氮肥为50 d,氯醋树脂和羟基改性的氯醋树脂缓释氮肥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在30 d时达到了最高峰,土壤硝态氮含量在60 d时达到了最高峰,氯醋树脂缓释氮肥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在120 d时出现一次上升。在小麦产量上,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在后期的水稻产量上,氯醋树脂缓释氮肥显著高于羟基改性氯醋树脂缓释氮肥处理(P<0.05)。[结论]盆栽试验法与水浸泡法评价缓释氮肥的释放天数是不同的,一季旱田作物并不能发挥缓释氮肥的肥效长的特点,需要做两季的水旱轮作,才能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醋树脂型缓释氮肥的养分释放特征及对土壤矿质氮的影响。[方法]以氯醋树脂和羟基改性的氯醋树脂为新型包膜材料制备包膜缓释氮肥,用水浸泡法来评价氯醋树脂型缓释氮肥的养分释放特征和用盆栽试验法研究氯醋树脂型缓释氮肥对土壤矿质氮的影响。[结果]氯醋树脂缓释氮肥的释放期为60 d,羟基改性的氯醋树脂缓释氮肥为50 d,氯醋树脂和羟基改性的氯醋树脂缓释氮肥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在30 d时达到了最高峰,土壤硝态氮含量在60 d时达到了最高峰,氯醋树脂缓释氮肥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在120 d时出现一次上升。在小麦产量上,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在后期的水稻产量上,氯醋树脂缓释氮肥显著高于羟基改性氯醋树脂缓释氮肥处理(P0.05)。[结论]盆栽试验法与水浸泡法评价缓释氮肥的释放天数是不同的,一季旱田作物并不能发挥缓释氮肥的肥效长的特点,需要做两季的水旱轮作,才能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水稻南粳9108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种缓释肥施肥处理和农民常用施肥处理间氮肥的综合利用情况,,更好地展现不同肥料之间的性价比.[方法]采用收集氨气的方法,土壤总氮径流失量计算是通过稻田排水前后水位差值计算出径流量然后将水样进行分析,总氮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缓释肥的氮肥利用率高达60%~70%,是传统肥料利用率的1倍多.相比常规肥料缓释肥不仅减少了人工施肥次数,还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吸收率从而减少氮肥的损失.[结论]硫包膜缓释肥前期释放快后期乏力,树脂包膜缓释肥前期释放慢后劲强,缓释掺混肥释放较为均匀因此表现最为稳定.而常规施肥肥料施肥快易溶于水造成大量的径流和挥发不利于肥料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辽中京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复合肥、复混肥加工销售的股份制企业,生产长效缓释复合肥、长效缓释生态有机氮肥、长效缓释磷酸二铵、BB肥及作物专用肥品种80多个,年生产能力达30万吨;同时年产5万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不仅增加了种地成本,同时也造成了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的现象,进行了庆东农科生物有机无机掺混大豆专用肥与其它肥料的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庆东农科生物有机无机掺混大豆专用肥,较庆东农科掺混大豆专用肥和常规掺混肥增产、提质、改良土壤、抗倒伏、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8.
张渊  王艳  郭掌珍  卜玉山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301-1303
通过油菜盆栽试验,以土壤脲酶活性、土壤碱解氮、植株全氮、维生素C、还原糖、油菜生物量为检测指标,对可降解有机高分子包膜尿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在作物需肥高峰期对土壤脲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对氮肥的延迟释放作用也处于较高水平;3种不同的包膜尿素处理均能提高氮肥利用率、油菜生物量、还原糖和Vc含量,且自制包膜尿素S1效果更明显,说明包膜尿素S1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在油菜生长不同时期,包膜尿素S2和S3对控制肥料养分释放和促进作物吸收方面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有机无机玉米专用掺混肥在玉米种植的施用效果并广泛在东北地区玉米种植上推广施用提供科学依据,设置本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玉米专用掺混肥具有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长等作用,施用有机无机玉米专用掺混肥的处理1产量比对照高出480kg/hm2,增产幅度达到4.9%,处理2比对照产量增加405kg/hm2,增产幅度达到4.2%。  相似文献   

10.
BB肥(即大粒掺混肥)是国际上90年代最新推出的肥料新产品.它是根据土壤肥力水平、作物需要量而直接将大颗粒氮磷钾等肥料灵活掺混而成的一种肥料.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经过大量探索研究,将BB肥中的氮肥在外面包上一层特殊的缓释膜,进而成为一种肥效稳长的缓释BB肥.该肥料从1997年开始在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独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进行试验、示范,通过连续3年实践,我们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atur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trient release in the membrane materials of organic-inorganic compound film-coated urea was discussed, and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s for better nutrient release was propo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trient release of film-coated urea were evaluated by soil column leaching experiment. Organic-inorganic compound film-coated urea showed good characteristics of nutrient release, which could be well simulated by Logistic curve. The two parameters in this curve, a and r, can be used to present nutrient release of film-coated urea, and followed the order of B 〉 C 〉 A and C 〈 B 〈 A,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release was stronger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natur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in the membrane, which implied better controllability of nutrient rel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5% of natur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showed better characteristic of nutrient release and can be utilized as a membrane material combined with inorganic mineral powders to develop film-coated slow-release fertilizer.  相似文献   

12.
3类复混肥在天津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由无机、有机和微生物组合而成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无机复混肥3种复混肥料对天津多种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质、有益微生物与化学肥料的混合使用可以提高化学肥料的利用率,替代部分化学肥料,达到增产增值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稻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大、施肥方式不合理及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以‘九香粘’品种为材料,在5种不同施肥处理下进行随机区组小区试验,研究了侧深施用控释肥对机插中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对照,采用侧深施用控释肥处理的水稻茎蘖数显著增多,植株器官干物质重和收获指数均较高,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提高显著,株高和千粒重差异不明显,侧深施用控释尿素、控释尿素减氮20%和控释复合肥处理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9.98%、7.53%和8.37%,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34.57%、57.62%和29.02%。处理效果以控释尿素最好,控释复合肥优于常规尿素。机插中稻侧深施用控释肥可改变机插中稻群体质量,促进产量形成,提高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明基质中添加控释肥对番茄、甜椒穴盘育苗效果的影响,为控释肥在蔬菜集约化育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番茄和甜椒为试材,以腐熟棉籽壳菇渣+草炭+蛭石1∶1∶1(V/V)为育苗基质,进行不同用量控释尿素、控释复合肥比较试验,观测对幼苗出苗率、壮苗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等生长生理指标以及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与喷浇营养液、基质中掺施普通化肥相比,添加等量控释复合肥或控释尿素的番茄壮苗指数分别提高2.12%、22.95%和4.47%、25.78%,甜椒壮苗指数分别提高24.78%、24.24%和25.22%、24.68%;控释肥养分用量减少20%,育苗效果仍与喷浇营养液相当,但明显优于掺施普通化肥.[结论]基质中掺混适量控释复合肥或控释尿素对番茄和甜椒的育苗效果优于喷浇营养液或掺混普通化肥.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施肥模式下对氮的淋出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肥料的配合施用对缓释型有机无机复合肥有活化作用,15d使缓释型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氮释放量比未施用微生物菌肥处理的增加17.6%,该释放量虽然仅相当于同期等量尿素氮溶出量的一半,但其溶出速率变化较平稳,即能给小麦的整个生育期提供平稳的养分。小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合施用微生物菌肥与缓释型复合肥,小麦的干物质重、叶面积和籽粒总产量均最高;在小麦拔节期,该处理使土壤中释放的铵态氮(NH)和硝态氮(NO)量明显多于其他处理,并提高小麦吸收利用的氮量。这些结果说明,微生物菌肥对缓释型复合肥有活化作用,促进小麦对氮的吸收和利用。单施菌肥的处理补给土壤的养分微乎其微,而小麦吸氮量(NU)却高于单施缓释型复合肥和单施化肥的两处理,说明菌肥也可能活化土壤中的氮并促进小麦营养生长和对土壤氮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类肥料对大豆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肥料对大豆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在大田条件下,以大豆品种黑农48为供试材料,设不施肥、常规施肥、有机肥、控释尿素和控释复合肥5个处理,对大豆叶绿素、地上生物产量、株高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对提高大豆株高影响最大,控释肥次之;控释复合肥对提高大豆叶绿素含量效果最好,控释尿素次之。成熟期各处理地...  相似文献   

17.
有机无机复合肥和无机复合肥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无机复合肥和无机复合肥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机复合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均可显著增加生菜单株产量,无机复合肥比不施肥增加59%,有机无机复合肥比不施肥增加156%;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可溶性糖、蛋白质、维生素C及叶绿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都明显高于无机复合肥和不施肥,硝酸盐含量则低于无机复合肥和不施肥。有机无机复合肥更有利于生菜的优质高产,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砂薄地夏玉米施用包膜氮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砂薄地上研究了夏玉米施用缓/控释氮肥ZP(包膜氮肥)的效果,结果表明,缓/控释氮肥ZP1次性施用、或以质量比1:1比例配合尿素施用,其增产效应和氮肥利用率与尿素分2次施用无显著差异,与尿素1次施用相比,氮肥肥效和肥料利用率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垃圾有机无机复合肥工厂化生产及农田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垃圾有机无机复合肥工厂化生产中存在的造粒困难、有机物质易炭化和垃圾细粒难粉碎等问题,进行了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改造。同时测定了垃圾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养分含量、卫生学指标、重金属含量。农田应用结果表明,垃圾有机无机复合肥广泛适用于菜、瓜、果、粮及花卉、草坪等,并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申君有机-无机复混肥在玉米上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主栽品种四单19为材料,采用2种不同用量的申君有机-无机复混肥,以当地常规施用的复混肥为对照,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玉米的株高、干物质积累、叶绿素方面均有所提高,且玉米产量随着有机-无机复混肥用量增加而增加,分别增产6.67%和13.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