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芯、甘蔗渣均可作为金福菇栽培的优良原料,同时玉米芯与甘蔗渣在当地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是当地栽培金福菇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2.
笔者介绍了金福菇大棚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金福菇栽培所需的环境条件、季节安排、栽培种制作、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以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3.
金福菇是近几年新开发的珍稀菇类,出菇温度要求较高,适宜在春末至中秋间栽培。金福菇解决了目前菇房设施、周年栽培的品种搭配和高温季节食用菌栽培面积少、品种少,不能满足市  相似文献   

4.
陈美珍 《农技服务》2011,28(7):968+970-968,970
介绍了金福菇的生活条件,从栽培季节、菌株来源、菌种制作、场地选择与菇房建设、栽培料配方、装袋灭菌与接种培养、覆土排场、出菇管理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大棚金福菇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经对新引进的珍稀食用菌-金福菇二个新菌株的栽培对比、培养料配方、菌丝培养及栽培适期等多方面的试验研究,阐述了金福菇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金福菇是最新开发的热门食用菌品种,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金福菇的商品性栽培前景无限.国内有关专家指出,金福菇将在短时间内成为我国食用菌的主导产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桑枝屑不同添加配比对金福菇产量、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以筛选出金福菇最适桑枝屑栽培配方,为实现桑枝条资源化利用和食用菌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传统的甘蔗渣、棉籽壳、麸皮培养基配方为对照,设计4个以桑枝屑为主料、麸皮为辅料的培养基配方,通过制作菌袋、脱袋覆土、出菇管理与采收等环节,比较各配方金福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投入产出比。【结果】利用桑枝屑为主料栽培金福菇,各配方均能正常出菇,但金福菇的产量与桑枝屑、麸皮的配比有关;配方③(桑枝屑80%, 麸皮17%,糖、石膏、磷肥各1%)的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投入产出比均最高,其余配方金福菇的生物学效率虽不及对照,但投入产出比均高于对照。【结论】利用桑枝屑为主料栽培金福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适宜在广西桑蚕主产区大力推广应用。但生产上需注意培养料的碳氮比,以实现食用菌优质、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桑枝屑不同添加配比对金福菇产量、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以筛选出金福菇最适桑枝屑栽培配方,为实现桑枝条资源化利用和食用菌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传统的甘蔗渣、棉籽壳、麸皮培养基配方为对照,设计4个以桑枝屑为主料、麸皮为辅料的培养基配方,通过制作菌袋、脱袋覆土、出菇管理与采收等环节,比较各配方金福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投入产出比。【结果】利用桑枝屑为主料栽培金福菇,各配方均能正常出菇,但金福菇的产量与桑枝屑、麸皮的配比有关;配方③(桑枝屑80%,麸皮17%,糖、石膏、磷肥各1%)的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投入产出比均最高,其余配方金福菇的生物学效率虽不及对照,但投入产出比均高于对照。【结论】利用桑枝屑为主料栽培金福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适宜在广西桑蚕主产区大力推广应用。但生产上需注意培养料的碳氮比,以实现食用菌优质、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9.
李学明 《福建农业》2006,(10):18-18
金福菇学名tricholomalobayens cheim,属于伞菌目、口蘑科、白蘑属,是一种正处于开发中的珍稀食用菌。金福菇因出菇温度较高适宜在春末至中秋间栽培,也可以在菇房内实施周年栽培。  相似文献   

10.
利用果园套种食用菌能提高复种指数,拓宽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了探究以香蕉园、荔枝园套种金福菇的栽培方法,我们对果园套种金福菇进行了小畦双行稀植套种金福菇技术试验和示范,并解决了生产上和技术上的一些实际问题。结果表明,在香蕉园、荔枝园采用该技术套种金福菇节本增产,效果显著,建议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金福菇菌株的筛选、不同培养料配方的设计、不同接种时间的安排及不同覆土方式进行试验,总结出金福菇较佳栽培模式:选用金福菇(荆口)菌株为生产品种,栽培培养料配方为稻草43%、棉籽壳43%、麸皮10%、轻钙2%、石灰1%、普钙1%,在本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为5月1日左右,采用脱袋床栽覆土方式栽培。  相似文献   

12.
金福菇是台湾洛巴依口蘑的商品名。子实体洁白肥厚,细嫩爽口,营养丰富。其干品中含有粗蛋白27.56%,粗脂肪9.85%,总糖38.44%,粗纤维8.2%,菇味微甜而鲜,香郁适口,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珍稀菇种之一。金福菇近几年才传到北方地区,目前在部分科研所仅有小批量栽培试验,尚无成功地商业性栽培。我们2002年引进金福菇菌株,利用作物秸秆进行适栽性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并总结了利用作物秸秆栽培金福菇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对金福菇进行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脱袋床栽覆土栽培模式的金福菇朵大、柄粗、成丛,朵形好,产量高且易管理,经济效益好,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金福菇的引种驯化研究背景。从2001年开始进行了金福菇菌种的引进和驯化研究。通过几年来的试验,解决了品种选育、栽培季节、培养基配方与覆土等几个关键问题,探索出了一整套适合在江西气候条件的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分别进行了利用不同比例的玉米芯、花生壳栽培金福菇的出菇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贵港市栽培的高产配方。结果表明:玉米芯培养料与花生壳培养料相比较,玉米芯培养料出菇产量更高、品质更好。2种培养料都是代替棉籽壳进行金福菇生产不可多得的资源,只要培养料处理得当,品种适宜,其生物学转化率并不低,栽培者可根据当地比较丰富的原材料选择适合当地的配方进行栽种。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金针菇废料栽培金福菇的试验结果表明,以70%的金针菇废料为主要培养料栽培的金福菇,菇体商品性好,生物转化率为98.34%,投入产出比为1∶4.40,可以节省原材料成本,提高效益,是循环利用食用菌废料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金福菇人工栽培的环境条件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菌筒制作、室内养菌管理、菇棚搭架和出田排场、出菇管理、采菇等。  相似文献   

18.
金福菇是近几年新开发的珍稀菇类,出菇温度较高,适宜在春末至中秋间栽培,解决了目前菇房实施周年栽培的品种搭配和夏季食用菌栽培面积少、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各地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方式多样,因  相似文献   

19.
金福菇又称为巨大口蘑、大白口蘑、洛巴伊口蘑,是珍稀的食用菌新品种。在我国南方及台湾省均有小面积栽培。金福菇子实体丛生或簇生,形大,白色或乳白色,菌盖平展光滑,呈半球形。菌柄上小下大,呈长棒状,菇形美  相似文献   

20.
李文 《北京农业》2010,(2):20-21
金福菇是近几年新开发的珍稀菇类,出菇温度较高,适宜在春末至中秋间栽培,解决了目前菇房实施周年栽培的品种搭配和夏季食用菌栽培面积少、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各地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方式多样,因而出菇和产量也很不稳定,特别是在原基阶段易发生死菇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