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固定时间间隔扫描抽样观察法,在大透明罩内观察了被斑痣悬茧蜂寄生和未寄生甜菜夜蛾幼虫的活动、取食和栖境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到寄主幼虫生长后期,被寄生幼虫的取食行为比例(3.74%)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15.71%),空间位移比例(8.19%)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32.04%),在植物叶正面的比例(47.00%)极显著高于未被寄生幼虫(24.27%),但在叶背面与未被寄生的寄主幼虫无显著差异。在植株的上部、中部和外部,两类寄主幼虫出现的比例直到幼虫生长后期才表现出显著差异。在植株上部和外部,被寄生的寄主幼虫出现的比例(分别为26.09%、5.89%)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38.88%、17.50%),在植株中部则相反,被寄生幼虫出现的比例(63.57%)显著高于未被寄生幼虫(35.74%);然而在植株的下部,两类寄主幼虫只在幼虫生长前期表现出差异,被寄生的寄主幼虫出现的比例(5.50%)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21.96%)。  相似文献   

2.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二化螟绒茧蜂寄生期间,寄主二化螟幼虫的取食总量比对照幼虫显著减少36.75%,而在蜂幼虫未啮出寄主体的不同寄生时间内。被寄生的二化螟幼虫和对照幼虫的取食量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对被寄生后的4龄和5龄二化螟幼虫生长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被绒茧蜂寄生后的二化螟幼虫生长加快,发育受抑。被绒茧蜂寄生后的二化螟幼虫生长速率增大,但不包含蜂体的幼虫净生长速率下降:寄主蜕皮次数减少而不能化蛹。  相似文献   

3.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均匀设计研究了斜纹夜蛾侧沟茧蜂与斜纹夜蛾1龄末-2龄初幼虫、3龄幼虫和4龄幼虫共存系统中,寄生蜂对不同龄期幼虫的选择寄主作用,建立了3个龄期的3个龄期的幼虫被寄生量模型。根据模型,计算了寄生蜂对3个龄期幼虫寄生的选择系数。结果表明,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能寄生斜纹夜蛾1-4龄幼虫,但当1龄末-2龄初幼虫、3龄幼虫和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该蜂偏爱寄生1龄末-2龄初幼虫,其次为3龄幼虫。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温、湿度和饥饿胁迫对白僵菌防治甜菜夜蛾幼虫的影响,进行了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白僵菌的致病力有显著影响,24~27℃下有利于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幼虫;湿度对白僵菌的致病力也有显著影响,高湿环境有利于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幼虫;饥饿胁迫能显著缩短甜菜夜蛾幼虫被白僵菌杀死的时间。因此,在利用白僵菌防治甜菜夜蛾幼虫时,只有充分考虑温、湿度等天气因素,害虫的食物摄取,幼虫虫龄等基本情况,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柞蚕链球菌在柞蚕与蚕场昆虫之间的交叉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链球菌可以感染天幕毛虫、栎粉舟蛾、黄二星舟蛾等21种蚕场昆虫的幼虫,感染严重的能导致死亡,其中某些昆虫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柞蚕链球菌能够感染它们的蛹和成虫,但不能传染给下一代;被感染昆虫幼虫的排泄物及死亡后的尸体均携带柞蚕链球菌,并且可以感染柞蚕。  相似文献   

6.
无色杆菌毒蛋白经口进入菜粉蝶幼虫体内 6、12、18、2 4h以后 ,菜粉蝶幼虫的中肠组织逐渐遭到破坏 ,开始有些肠壁细胞伸长 ,在顶端形成囊泡 ,以后囊泡和细胞核脱落进入肠腔 .处理后期临近死亡的幼虫中肠肠壁组织被严重破坏 ,仅残留基层细胞 ,并形成一些空腔 ,从而影响昆虫的正常取食 .表明这种毒蛋白能引起菜粉蝶幼虫肠道严重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7.
无色杆菌毒蛋白经口进入菜粉碟幼虫体内6、12、18、24h以后,菜粉蝶幼虫的中肠组织逐渐遭到破坏,开始有些肠壁细胞伸长,在顶端形成囊泡,以后囊泡和细胞核脱落进入肠腔,处理后期临近死亡的幼虫中肠肠壁组织被严重破坏,仅残留基层细胞,并形成一些空腔,从而影响昆虫的正常取食,表明这种毒蛋白能引起菜蝶幼虫肠道严重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8.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幼虫被二化螟绒茧蜂Apanteles chilonis产卵寄生后,血细胞含量增加,在被产卵寄生后的第6~10天,血细胞数量比对照幼虫增加了1.53~2.79倍,但血细胞形成被囊的能力很弱,对于蜂卵和蜂幼虫形成被囊的百分率分别为0.34%和0.62%。绒茧蜂寄生后,对二化螟幼虫生理生化有一定的影响,在寄生前期和后期,寄主幼虫血淋巴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田间调查9组资料,应用Iwao的方法,分别对甘薯麦蛾(Brachmia triannuella)幼虫的空间分布图式以及被寄生幼虫和被寄生后幸存幼虫空间分布图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甘薯麦蛾幼虫在薯田呈聚集图式.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的分布是随机的,个体群内的分布也是随机的;个体群较致密,且大小约相等,个体群的平均面积约为0.56—1.12m~2.(2)被寄生幼虫的分布图式呈聚集型,说明甘薯麦蛾幼虫寄生蜂趋群集寄生.(3)被寄生后幸存幼虫的分布图式和原来的幼虫图式一样,都是聚集型,即Neyman A型,虽然有些田块幼虫被寄生率高达37.62%,但是寄生蜂的作用还未足以使寄主空间分布图式改变.  相似文献   

10.
豚草卷蛾对豚草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笼罩试验结果表明:豚草卷蛾能明显控制豚草的顶梢。每株豚草上释放4头豚草卷蛾幼虫,豚草枝条被蛀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橄榄小黄卷叶蛾,属鳞翅目卷叶蛾科,由于幼虫能吐丝将叶片卷折,又能吐丝下坠、随风飘荡迁至它株,俗称丝虫、卷叶虫或青虫。在我省部分橄榄产区危害严重,以幼虫为害橄榄新梢、嫩叶、幼果,常将数叶缀合在一起躲藏在其中取食,花蕾被蛀食后不能开放、结果,幼果和即将成熟的果实被钻孔蛀害后引起大量脱落,严重影响橄榄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橄榄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瓜绢螟     
蒋玉文 《新农业》2001,(10):31-31
瓜绢螟近几年在辽宁省保护地内有发生,主要为害冬瓜、黄瓜、丝瓜、苦瓜、甜瓜等瓜类,以及茄子、番茄、马铃薯等.小龄幼虫在叶背面啃食叶肉使叶出现透明斑;幼虫稍大后吐丝将叶片或嫩梢缀合,隐居其内,将叶吃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叶肉被吃光,仅剩叶脉.幼虫也能蛀入果内或瓜藤蔓内,影响瓜果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3.
 将 Ac MNPV的 polh基因克隆到缺失 polh基因的 Bm NPV(API4)基因组中 ,得到被 Ac MNPV多角体蛋白包埋并可表达慈菇蛋白酶抑制剂的重组病毒 Bm NPV(OAc- API4)。发现它的芽生型病毒能感染家蚕细胞和经皮下注射感染家蚕幼虫 ,但包埋型病毒不能经口感染家蚕幼虫。  相似文献   

14.
菜蛾啮小蜂的寄主辨别能力和种间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5 ℃下,以菜蛾3龄幼虫作寄主,研究了菜蛾啮小蜂对已被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寄主的产卵寄生行为及其在与菜蛾盘绒茧蜂共寄生寄主中的发育情况. 菜蛾啮小蜂能产卵寄生已被菜蛾盘绒茧蜂产卵寄生的寄主,形成共寄生,其寄生率随寄主体内的菜蛾盘绒茧蜂卵的孵化而下降. 菜蛾啮小蜂能寄生寄主体内的菜蛾盘绒茧蜂高龄幼虫,直接将卵产在绒茧蜂体内,而形成重寄生,重寄生率随寄主体内绒茧蜂幼虫年龄增大呈增大趋势. 共寄生寄主中的啮小蜂不能发育到成虫. 重寄生的啮小蜂能完成发育,并从绒茧蜂的茧中羽化. 当未被寄生和已被菜蛾盘绒茧蜂寄生的寄主同时存在时,啮小蜂主要寄生于未被寄生的寄主. 表明菜蛾啮小蜂具有辨别寄主是否已被绒茧蜂寄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控制作用。本文研究了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不同龄期稻纵卷叶螟幼虫的寄生率,稻纵卷叶螟与纵卷叶螟绒茧蜂在生长发育上的相互影响,及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1龄和2龄幼虫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对3龄幼虫的寄生率。在选择性试验中,寄生率因不同幼虫龄期组合的不同而不同,在1龄、2龄和3龄幼虫组合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幼虫的选择性依次为2龄幼虫3龄幼虫1龄幼虫。稻纵卷叶螟幼虫在1龄和3龄初期被纵卷叶螟绒茧蜂寄生后,稻纵卷叶螟1龄和3龄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未被寄生的幼虫,而2龄幼虫被寄生后,发育历期未产生显著变化。以稻纵卷叶螟1龄幼虫为寄主,纵卷叶螟绒茧蜂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以2龄和3龄幼虫为寄主的。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功能反应模型符合Holling-Ⅱ型,纵卷叶螟绒茧蜂的寄生潜能A=22.727头。  相似文献   

16.
<正>1危害情况1.1核桃缀叶螟危害情况。核桃缀叶螟是核桃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以幼虫危害叶片。初孵幼虫群聚吐丝结网,缠卷叶片,咬食叶肉。随着虫龄的增大,缠卷复叶上的23个或33个或34个叶片,甚至将34个叶片,甚至将34个复叶缠卷一起成团状。幼虫近老熟时则分散危害,一个幼虫能缠卷一个复叶上的34个复叶缠卷一起成团状。幼虫近老熟时则分散危害,一个幼虫能缠卷一个复叶上的34个叶片并咬食,严重时全树叶片被吃光,大大影响树势及产量。核桃缀叶螟分布在辽宁、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云南、贵州、四川、陕西  相似文献   

17.
最使蜂农头疼的蜜蜂幼虫病,不但病蜂难繁殖起来,还可使整个蜂场毁灭。蜜蜂幼虫病包括美洲幼虫病、欧洲幼虫病、囊状幼虫病等。此外,蜜蜂黄曲菌病、白垩病也属于幼虫病范畴。磺胺、抗菌素对幼虫病均有效,但均不能根治幼虫病,原因是幼虫病病原微生物不但存在于患病幼虫体内,也存在于巢房中,甚至能存活数年之久,而药物难以达到巢房深处,因此,治疗幼虫病很棘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柞栎象幼虫与蒙古栎果实的相互关系,探讨柞栎象危害的产卵机制。[方法]研究橡果大小与单枚橡果内寄生柞栎象幼虫的体重、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单枚橡果中幼虫总体重与橡果重量符合负指数关系。由于较小的橡果不能提供满足柞栎象幼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食物,所以寄生在较小橡果中的柞栎象幼虫不能生长到其潜在的大小。质量小于拐点的橡果,食物储量可以限制柞栎象幼虫的大小,在这个区间内橡果的子叶通常被柞栎象幼虫吃光;相反,质量大于拐点的橡果,由于食物储量丰富,导致柞栎象幼虫的大小很少被限制。[结论]试验结果为柞栎象无公害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1危害症状 幼虫在青果皮内蛀食多条隧道,并充满虫粪,被害处青皮发黑,被害后的30d内可在果中剥出幼虫,有时1果内有10多条幼虫。早期被危害的坚果种仁干缩、早落;晚期被危害的坚果种仁瘦瘪变黑,严重影响核桃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家蝇幼虫血淋巴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提供依据。[方法]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利用琼脂糖孔穴扩散法研究巯基乙醇对家蝇幼虫血淋巴抑菌活性的影响,确定巯基乙醇作为抗氧化剂在家蝇幼虫血淋巴中的适宜添加量。[结果]巯基乙醇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抑菌效果随其浓度的增加更为明显。当巯基乙醇体积浓度≤10-6时,其对大肠杆菌无抑菌效果,说明巯基乙醇的最大非抑菌体积浓度为10-6。体积浓度为10-6的巯基乙醇可有效保护浓度小于或等于1∶5的家蝇幼虫血淋巴悬液不被氧化,且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不受影响。[结论]巯基乙醇在家蝇幼虫血淋巴中的适宜加入量应根据试验中具体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