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邓明贵 《食用菌》2003,25(3):23-23
1 接种前的预处理 母种在长期保存过程中,棉塞易出现感染。试管壁上可能有大量的杂菌孢子或菌丝。处理方法:取试管时棉塞端向下轻拿轻放,以防棉塞上的杂菌孢子落到斜面菌苔上。先用酒精灯火焰烧棉塞,再把塞棉塞试管部分置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母种的扩大培养基,一般都需要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但在较偏僻的农村,往往难以买到琼脂。为此,我们试验用碎玉米粒制作母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将玉米颗粒放清水内浸4小时左右,吸水发胀后捣碎成米粒大小,分装试管(装量为试管长度的1/3),然后擦净试管壁、塞棉花塞、高压灭菌。在接种箱內,将购买来的试管母种移入玉米粒培养基上,于25℃左右培养7~10天,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灭菌,一般都是7~10支试管扎成一捆,用牛皮纸包好棉塞一端,然后放在手提式高压锅内进行,不但操作烦琐费时,且灭菌效率不高。我们在实践中。采用不包牛皮纸,上放棉花再盖聚丙烯薄膜的方法,不仅棉塞不湿,而且灭菌的试管数量大大增加。一般20~200mm试管一次可灭170支上,既方便又高效,现将其做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探索不同封口材料培养的平菇母种接种原种料后对发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无棉盖体作为试管母种的封口材料,菌丝的生长快,与棉塞封口的菌丝生长速度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在生产中,母种长满试管并常温保存15 d内,建议使用无棉盖体试管母种,以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琼脂斜面母种,易失水、老化,保存时间较短,且在转接时有的琼脂块不萌发,有的长势较弱。为此,我们于1993年初试用麦粒培养基制试管母种,经三年多的实践证明,用麦粒生产试管母种具有诸多优点:原料价廉,操作简单,对菌种有复壮作用,菌丝萌发快且粗壮,抗老化,室温保藏一年左右也不会影响菌种质量。具体操作:称取干小麦1kg,加水煮至无白心(全张而不破皮),沥水后凉晒干至麦粒抓在手里不湿手为宜,装管至1/2,加棉塞,每公斤小麦可装150支试管,每10支扎成一捆用薄膜包住棉塞,高压灭菌1.5小时或常压灭菌6小时,自然冷却后即可用于接种。  相似文献   

6.
为便于菇农就地取材扩制母种,我们进行了用小米做凤尾菇母种扩大培养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简报如下。 (一)培养基配制:小米适量,加水量为小米的1.2~1.3倍。小米用量以试管大小而定,20×200mm的试管可装小米5克,加水6毫升(不可过量),用棉塞封口后置高压锅内120℃灭菌半小时或常压灭菌2小时,冷却后于无菌条件下在培养基上打一个深达管底的小洞即可接种。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些菇农采用葡萄糖瓶、酒瓶做容器制食用菌原种、栽培种,因瓶口小,污染机会小,菌种成品率高,但费棉花。笔者采用葡萄糖瓶原胶塞代替棉塞,可省棉80%左右,且效果较好。其做法:将葡萄糖瓶胶塞洗净,用直径6~8mm的空心金属冲子,胶塞大头单放在木墩上,冲子从胶塞小头空心外通入冲掉胶塞堵头,形成一个直径约6mm的空洞,用开水煮15分钟,晾干,在小头空心处用棉花塞满,松紧适当,即成通气塞。这样的瓶塞灭菌过程中不容易湿,杂菌污染低,接种方便,在适温培养或空气湿度低于60%时培养料水分消耗小,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8.
在食用菌的制种过程中,棉塞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物品,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菌种的质量。笔者经探索,掌握了一套快速制备优质棉塞的新方法。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棉花套(新弹棉花或翻新棉花),一根长30cm,直径0.6cm,表面光滑细木棒或用100℃的温度计代替),剪刀。2制作方法 由于试管和菌种瓶的口径多种多样,所以棉塞也必须有多种规格。无论哪种规格,都可快速制备。现以口  相似文献   

9.
刘国生  李用芳 《食用菌》2000,22(6):44-45
在微生物学实验中,棉塞虽小但是不可缺少的物品。目前虽然市场上有通气膜、通气塞等产品,但由于价格较贵以及重复性使用等问题,因此在一般实验室仍不能普遍采用。而一般的棉塞制作方法比较麻烦,制作速度慢,且制成的棉塞使用效果往往不十分满意。笔者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经探索将传统的棉塞制作方法加以改进,成为一种快速简便且容易掌握的方法。现将此法介绍如下:1 材料准备11 材 料 试管或三角瓶,棉花,纱布,棉线,木棒或玻璃棒,剪刀等。12 准 备 根据试管或三角瓶大小,将纱布剪成一定尺寸的正方形块,如制作16mm×160…  相似文献   

10.
一般制种都是在装料时加棉塞后进行灭菌,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仍有30%左右的棉塞受潮、污染,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污染率更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改变了操作程序,将加棉塞放在灭菌之后。具体做法是:塑料袋装料后直接绑扎封口,广口瓶或加颈圈的塑料袋用耐压塑料薄膜封口,然后进行灭菌,同时把作塞用的棉花装入耐压塑料袋内扎口灭菌。接种时把灭菌过的棉花(连袋)  相似文献   

11.
蘑菇的多孢分离,大多沿用玻璃钟罩、培养皿、搪瓷盘等收集孢子的方法,操作复杂,不易掌握。我所采用试管收集孢子,操作比较简易,成功率也较高,现将其作法简介于下. (一)准备工作:①采收长至八分成熟的种菇(菌膜未破),用利刀将菇柄切去(留0.5cm左右),用消毒药水擦洗整个菇的表面。②取口径15mm的薄壁试管塞上棉塞,在1.5公斤压力下灭菌30分钟,也可将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灼烧灭菌,然后棉塞过酒精灯火焰灭菌即塞上试管备用.③接种室或接种箱,用常规方法灭菌。  相似文献   

12.
常规用塑料袋制作栽培种的过程是,装袋,套环,塞棉塞、包纸、扎口、灭菌,然后接种。此方法程序多,费工费时,而且棉塞常常潮湿容易污染杂菌。笔者通过多次试验,对常规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用卫生纸代替棉花作通气塞,并弃掉塑料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新方法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13.
常规制取平菇母种,用组织分离法需在试管里进行。但由于试管母种制作烦琐,需多次转管才能满足生产需要,且出菇试验花费时间,给生产菌种带来很多烦恼。因此,我实验场从89年秋、冬开始,用瓶料组织分离平菇母种,多次试验,获得成功。经批量用于生产效果良好,有以下优点:1.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以棉壳为主料)。2.制作方法简单,不易污染,菌丝发育粗壮,接转原种适应性强,吃料快,当批母种即可抽样做出菇实验。3.每批分离母种数量多(每株幼菇可分离10—20瓶,每瓶可接原种50—80瓶),不需多次转瓶,可防菌种老化。经生产出菇,生物效率可达150%——200%,节时省能,工作效率可提高10倍以上。现将具体做法分述如下: 培养料配方:(1)棉籽壳94%,马铃薯2%  相似文献   

14.
《中国食用菌》86年第4期上,吴长春同志介绍了一种用耐高温的塑料纸包扎袋口的最新方法。我认为他的作法,虽然能防止杂菌侵染,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塑料纸包扎袋通气性较差;二是菌丝细弱,发菌速度较慢;三是灭菌时用棉塞,接种时再换塑料纸,增加了生产环节。笔者认为,棉花容易感染杂菌,采用海绵塞代替棉塞。简便易行,且菌丝生长快、粗壮,不污染杂菌。材料:长3厘米,母指粗细的海绵塞数块。16厘米长棉线或乳胶圈数根。具体方法:把培养料装入17×34厘米塑料袋内。装至袋的一半时,用二厘米粗的圆  相似文献   

15.
克服香石竹试管苗玻璃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试管植物的玻璃化现象是植物组织培养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生理病变。本试验以香石竹为试验材料,通过更换棉塞、增加琼脂浓度、降低6-BA浓度,及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青霉素等方法来克服玻璃化现象。结果表明:以上措施对克服试管玻璃化均有效果。尤以添加64(10^-6)青霉素效果最佳,正常苗诱导率达95%。  相似文献   

16.
在食用菌菌种生产中,瓶塞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品率及菌种质量。根据笔者经验,瓶塞的制作应抓好以下三点。 (一)曝晒棉花 制作棉塞前应将成捆的棉花打开曝晒,这样制作的瓶塞通气性好,且能减少灭菌过程中的棉塞潮湿现象。 (二)用棉适量 制作棉塞的用棉量要适当,先撕直径scm左右的整块棉花,随后在中间垫适量零星棉花,从四边向里卷紧后塞入瓶口,使棉塞 2/3在瓶口里,1/3露在瓶口外。 (三)辅助工具 用折断的镊子脚或相似的尖钢条作辅助工具,在左手将棉花塞入瓶口的时候,右手拿尖钢条协助将棉花推入瓶内,这样不但可减轻劳动强度,而且棉塞又能塞…  相似文献   

17.
在制种灭菌过程中,棉塞受潮是难免的,特别是用土蒸锅灭菌,湿棉塞更多,如不作处理,会导致杂菌污染。这里介绍一种简易处理湿棉塞方法:出锅时立即把湿棉塞的菌种瓶或袋拣出来,按常规接种后,将湿棉塞在干石灰粉中插几下,使棉塞粘上一层石灰粉,这样可起到防止杂菌侵入和孳生。通过几年的实践,效果良好,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8.
常规母种培养基为PDA,这对一般生产者很难办到,笔者用碎玉粒扩繁母种,收到较好效果。 选择无霉变的干燥玉米粒,经粉碎机去皮粉碎成米粒大小,在石灰水中浸2~3小时,水洗无混浊时,调pH值,沥水3~5分钟,象蒸馍一样隔水蒸5~15分钟至8成熟,取出放入盆内,趁热按每公斤干粒加入白糖20g、食盐少许,拌匀待玉米粒不互相粘连似河沙状,分装至试管的1/2(干粒约10g),用木棒轻轻医平压实,粒面盖湿棉花垫,然后加棉塞,用牛皮纸7~10支一捆扎好,高压灭菌50分钟或常压90分钟。按常规接种、培养,一般7~1…  相似文献   

19.
棉塞沾石蜡保藏菌种做法极为简单,就是对要保藏的斜面菌种将试管口连同棉塞一起浸入已熔化的石蜡中,取出后倒置片刻,待石蜡凝固后用纸或塑料袋将菌种包好,置室温或冰箱中保藏.使用菌种时,将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烙上稍稍加热,即可拔出棉塞移种.如菌种不需一次用完,塞上棉塞后再在火焰上加  相似文献   

20.
周金明 《食用菌》2004,26(4):22-22
在生产菌种当中,大多数是利用棉塞封口,后来改为利用无棉盖体封口。但棉花做塞,在灭菌中,易把棉塞打湿造成菌种污染。若用无棉盖体,其造价高,封口污染率较高,且污染集中在上部原种基料面,经多次观察,分析认为,有时是杂菌从盖体透气孔中进行入所致。笔者经多年实践,现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