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进行了棉花撒盖麦糠试验,探讨其对棉苗增温保墒,防止雨迫,抑制棉蚜发生危害等作用。试验结果表明: 1、棉花沟播撒盖麦糠有明显的保墒作用,播种后10天、20天调查,棉苗根区0~5厘米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高0.7%和0.9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江苏省如东县旱粮棉区,蚯蚓数量不断增多,一般每平方米土内有蚯蚓5~10条,多的高达30多条。在棉花苗床,由于蚯蚓的蠕动,钻坏苗钵,使棉苗成钵率大幅度降低。为此,我们于1987~1988年对棉花苗床的蚯蚓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1、药剂及试验方法。1987年3月,在棉花苗床制钵时,设5个处理:5%西维因  相似文献   

3.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能使棉花产量提高1~2成,但苗床“三高”(水、肥、温)的环境条件,常常出现菌病暴发蔓延、杂草丛生、棉苗徒长、成钵率低、苗病苗弱,移栽后缓苗期长,早苗迟发,影响营养钵增产潜力的发挥。通过搬钵蹲苗等措施,虽能缓解菌病蔓延、清除杂草、培育壮苗,但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且受天气制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采用脱绒包衣棉种、苗床专用剂“床草净”“壮苗素”,连续三年对比试验,探索其简化管理技术。1.材料和方法1.1材料:鄂荆一号脱绒包衣棉床草净(江苏省农科院)壮苗素(江苏盐城新洋试验…  相似文献   

4.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夺取棉花高产优质和棉油(菜)两熟双丰收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它比直播棉生长发育早,亩成铃数多,早熟高产优质。可是,因营养钵播种早,天气阴雨低温多,出苗后又因钵苗薄膜覆盖,膜内苗床适温高湿,有利于各种苗病扩展蔓延,导致全苗后至二叶一心期(尤其抽心前后)棉茎基腐及根腐类型病害大量发生而烂根死苗,即自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死苗高峰期,一般死苗率3.7—7.5%,个别苗床达33.7%以上。为了解决棉花营养钵苗床烂根死苗与早全壮苗的矛盾,我们对棉花苗期病害开展了防治试验,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生产中移栽棉抗逆力差的实际,于1991~1993年有目的地对大田或试验田移栽棉进行了抗逆性观察。初步得出:(1)钵径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棉苗的素质和抗逆力,中钵抗逆力强于小钵;(2)播种后8~12天内日均温、雨量、光照等气象因素对出钵率影响较大,特别是多雨和寡照对棉苗出钵不利,所以一定要注意冷尾暖头播种;(3)一钵双粒干子播种、有利于对抗逆境,提高成钵率,进一步完善了“三湿”播种理论;(4)苗床温度除按要求管理外,还应注意短时间内升温差不能超过22℃,降温差不能达27℃;农(地)膜覆盖下,外界气温达24.59℃应立即揭膜通风;(5)以4叶左右苗龄于5月10~15日移栽,有利于预防5月份的低温阴雨寡照和渍害。  相似文献   

6.
张兴华  李捷 《江西棉花》2008,30(1):16-18
棉花苗期病害历来是棉花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障碍,严重影响到棉花的高产丰产;采用种子精选,适期制钵播种,床土消毒,双膜覆盖,适时揭膜通风和护苗等综合配套管理措施,可有效地避免棉苗期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7.
棉花育苗移栽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省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面积逐年扩大增多,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我省棉花生产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这一增产技术措施,不是棉区每个棉农都能掌握,据我多地了解,常出现下列几个存在问题一是苗床地选择不周,钵土无肥,钵底钵间无细砂铺盖,造成瘦、弱苗,移栽起、运钵时散钵;二是未针对棉田有否枯萎病选用良种,棉种质量差,又不进行种子处理,出苗率低,得病死苗率高;三是苗床膜内高温烧苗,苗床内外渍害棉苗,  相似文献   

8.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钵体大小及覆膜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育苗移栽已成为延长棉花有效生育期、提高复种指数、节省用种、提高种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近几年在抗虫杂交棉制种工作中,已成为提高棉花单产的重要措施。本试验目的是通过不同钵体大小、盖膜与否对棉苗素质、缓苗时间及对棉花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探讨棉花育苗移栽改进措施,为进一步创高产提供理论依据。1试验处理及管理措施试验田安排在惠民县大王营街责任田,种植品种为鲁棉研15号。设钵体大小及栽后盖膜与露地4个处理。钵体分小钵(直径×高)4cm×6cm和大钵6cm×12cm两种。4月3日打钵播种覆膜,5月6日移栽。移栽密度每公顷3.9…  相似文献   

9.
一、试验设计棉花塑膜营养钵育苗在大面积生产上增产效果显著。但苗床管理用工多、塑膜用量大,加上支架,成本较高。为了探索提高经济效益,节本省工,培育壮苗的途径,1982年改用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试验设五个处理:(1)地膜(厚度0.015毫米)平盖营养钵育苗,4月5日播种;(2)地膜平盖营养钵,4月10日播种;(3)地膜平盖营养钵,4月15日播种;(4)地膜架棚营养钵育苗,4月5日播种;(5)普通塑膜架棚营养钵,4月5日播种。每处理苗床长8米,不设重复。每钵播棉子一粒。品种为南通棉5号。(4)(5)两处理苗床管理方法与常规同;(1)(2)(3)处理在出苗后即开洞放苗。试验于6月9日移栽大田。二、试验结果1、温度变化。自4月6日起逐日三次  相似文献   

10.
徐勋元 《中国棉花》2008,35(1):26-27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已成为广大棉区一种早熟、高产、高效的植棉途径。但有不少棉区在营养钵育苗技术上仍未过关。有的出苗不齐;有的死苗严重,甚至重播,有的是瘦弱苗、高脚苗;有的是多病苗。因此,瑞昌市农业局在多年大面积营养钵育苗实践中不断试验积累,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抓好四五,培育四苗”的技术。1播前五项准备1.1制钵器的准备。制钵器要根据棉花苗龄的长短,对应选用5~7cm钵径的制钵器。但各种钵径的钵体高应达10~12cm,以保证棉苗营养面积。1.2苗床的准备。苗床要选择避风向阳,土质肥沃,排水良好,靠近水源,无“两萎病”的地块。为了…  相似文献   

11.
棉花营养钵低拱薄膜覆盖育苗,能节省种子,培育整齐一致的壮苗。总结我地棉农的育苗经验和教训,要保证全苗,确保壮苗,达到早发、稳长、早熟、高产的目的,必须抓好如下“五防”措施。1.防空体。如棉种质量差、播种质量低及苗床管理不善等,都会造成空钵缺苗。预防措施:播种前抓好种子的选晒工作,除去烂籽、嫩籽、虫伤籽.并选晴天晒种2~3天。播种时切实做到钵湿、种湿、土湿。土钵摆好后要浇水(药水)一次性湿透,棉种结合药剂浸种,让其吸收足够的水分,播种以每钵1~2粒为宜,播种后盖沙壤土1~1.5cm厚,盖籽土要求细而湿润。为…  相似文献   

12.
苗子湖农场棉花芦管育苗移栽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进  季兴祥  董美林  李晗 《中国棉花》2000,27(11):32-33
为了解决营养钵育苗移栽占用苗床面积大 ,耗膜多 ,制钵和栽钵耗费劳力多等问题 ,1 998~1 999年我们对棉花采用芦管育苗移栽技术进行了探讨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 芦管育苗移栽 (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比较 )的优点1 .1 可节省大量人工。做营养钵 ,每人每天平均可做 80 0 0个左右 ,每公顷大田需做钵 9万个 ,需人工1 1个 ;每公顷大田需要苗床面积667m2 ,准备此苗床需要人工 1个左右 ;加水、点子、盖土和盖膜等工序约需人工 1 5个 ;营养钵移栽每公顷约需人工 2 1个。这样 ,从准备苗床到移栽大田 ,每公顷共需要花费人工 48个。采用芦管育苗移栽 ,…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棉田种植方式的不断改革和优化 ,本市棉花种植方式由麦套棉为主迅速向油后移栽棉转变 ,面积逐年扩大 ,棉田效益不断提高 ,优势十分明显。 2 0 0 3年油后移栽棉面积达到 1 8933hm2 ,占棉田面积 5 7%,油棉连作已成为主要种植方式。因此 ,研究油后移栽棉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对夺取油棉双高产至关重要。1油后移栽棉生育特点1 .1出苗快 ,成钵率高。油后移栽棉播期在 4月 1 0- 2 0日 ,与麦套棉相比 ,播种时间推迟 1 0~ 1 5天 ,播期气温提高 2℃左右 ,出苗速度快 1天左右 ,发病率低 1 0个百分点 ,营养钵成…  相似文献   

14.
近年 ,由于缺乏抗黄萎病病品种和特效药剂 ,棉花黄萎病成了目前棉花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本文介绍了应用营养药钵育苗移栽防治棉花黄萎病的试验结果。1材料和方法1 .1试验材料试验在邯郸市永年县曹庄、西苏、城关、曲周侯村、邱县职教中心试验基地等进行 ,总占地面积 1 9.1hm2。本试验主要采用中棉所 1 6,少数为邯 71 9品种 ,其生育期、丰产性等均较理想。1 .2试验方法选用肥沃的土壤表层 ,土质为两合土 ,加入有机肥、农药和化肥等 ,按一定的比例混匀后做成药钵 ,将药钵置于苗床上 ,然后在钵中播种。1 .2 .1苗床的选择。选择靠近本田、背风向…  相似文献   

15.
敦煌市棉花苗期主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敦煌市的传统产业 ,由于受市场影响 ,棉花连作比较严重 ,一般连作 4~ 6年 ,有的地块甚至达 1 0年左右 ,而且近几年棉花播种后阴天多、气温低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导致苗期病害发生严重 ,死苗。往年该市棉苗死亡率在 1 .2 %左右 ,较重年份达 4%以上 ,较重地块达到 1 2 .4%。危害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是棉苗立枯病 ,且常与棉苗炭疽病、红腐病混发。1主要症状棉花播种后至出苗前若遭病菌侵害 ,就会烂种、烂芽 ,不能正常出苗。出苗后半月内也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 ,其症状为棉苗接近土表的根茎部出现黄褐色斑点 ,后呈长条状褐色凹…  相似文献   

16.
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是鲁北棉区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 ,直接影响棉苗成活率及生长势 ,且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 ,严重制约了棉花生产。为寻求高效拌种剂预防苗病 ,2 0 0 4年进行了复配农药72 %萎·福·吡三种不同用量和三种单剂的常规用量的比较试验 ,以了解其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 ,筛选出复配农药 72 %萎·福·吡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的最佳用量。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山东滨州郊区连作棉田进行 ,试验地肥力中等 ,有机质含量 1 .1 %~ 1 .2 % ,p H为 7~ 8。 4月 2 6日耧播 ,播种后喷乙扑类除草剂再盖膜 ,密度为每公顷 3.9万株。试验药剂 :72 …  相似文献   

17.
针对麦后移栽棉花,移栽期迟、棉苗个体大、缓苗期长,生育晚的问题,进行了苗床搬钵蹲苗的观察和试验。以期明确苗床搬钵,对培育壮苗,缩短缓苗期,促进早发的效  相似文献   

18.
许多杂草对水分、光照和养分的竞争强于棉花 ,特别是在苗期。因此播种时要施用一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有经验的棉农在播种时焚烧两次 ,使棉苗有一个清洁的环境 ,为了经济一定要在杂草大小适宜时再焚烧 ,尤其是黑麦。如果大面积种植棉花受到机械设备的限制 ,或同时种植几种作物 ,在播种时需施用残留除草剂 (即使是抗除草剂棉 )。施用超微量草苷膦 ,一定要掌握好时间 ,从棉花苗期到第四真叶期或第五真叶出到四分之一这段时间里的任何时候 ,只要杂草长到 2 .5~ 7.5cm高就可以施用 ,根据杂草侵害程度可施用 1~ 2次 ,若施用两次 ,至少要再长出…  相似文献   

19.
棉花苗床管理“三字经”成太祥,成国柱(江苏省盐城市张庄农技站224015)播种后出苗前保温度保湿度真叶后安炼苗迟揭膜施肥药催苗全下雨天理通沟爽干水防病虫叶水干早盖膜保暖床.防病害保苗壮促苗长关键着齐苗后出真叶选晴天中午时移栽前苗在床膜在旁遇寒流揭薄膜...  相似文献   

20.
商丘市麦棉套种田占80 %以上,根据近年来的实践探讨,比较适宜本市麦棉套种的方式有两种。4- 2式,一个播带为1 70 cm,4行小麦占地60 cm,预留棉行1 1 0 cm。棉花宽行1 2 0 cm,窄行5 0 cm,株距2 5~30 cm,密度为每公顷3.9万~4.7万株。3- 1式,一个播带为1 0 0 cm,3行小麦占地40 cm。预留棉行60 cm。棉花等行距1 0 0 cm,株距2 2~2 5cm,密度为公顷4.0万~4.5万株。1培育壮苗苗床要选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无病虫地块。每个标准苗床长1 7m,深1 2 cm。钵土土肥比为6∶4,每苗床用土再施入1 .5 kg二铵或2 kg三元复合肥掺匀后打钵。采用大钵育苗,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