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1959~2008年辽宁省浅层地温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李志江  李岚  明惠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69-12870
利用1959~2008年辽宁省0、5、15、20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积距平气候统计方法,分析辽宁省各浅层地温年、月变化趋势及气候异常等特征。结果表明:各层年平均地温以0.171~0.823℃/10a的升温率显著上升。年代变化趋势存在共同的特征:20世纪60年代前期至中期变化平稳,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处于50年以来的低温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尤其80年代以后,各浅层地温增温显著,其中21世纪初期处于50年以来的高温期。辽宁省近50年浅层5、10、15、20cm月平均地温4~10月异常年份较多,且异常偏暖年份明显多于异常偏冷年份。就年平均温度而言:异常年份较少。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通化市1971~2012年0~20厘米各层5~9月平均地温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积距平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42年通化市浅层地温的作物生长季(5~9月)、年代、月变化趋势和异常年份等。结果表明:近42年通化市浅层地温呈显著的增温趋势,增幅为0.242~0.894/10a;各层的年代变化趋势大致相同,70代处于低温期,21世纪初期处于42年以来的高温期;年平均地温异常偏高主要发生在2007年,异常偏低主要发生在1976年。气温升高是导致地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通化市1971~2012年0~20厘米各层5~9月平均地温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积距平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42年通化市浅层地温的作物生长季(5~9月)、年代、月变化趋势和异常年份等。结果表明:近42年通化市浅层地温呈显著的增温趋势,增幅为0.242~0.894/10a;各层的年代变化趋势大致相同,70代处于低温期,21世纪初期处于42年以来的高温期;年平均地温异常偏高主要发生在2007年,异常偏低主要发生在1976年。气温升高是导致地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张惠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80-6382
利用1961~2012年卫辉市0~20 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52年卫辉市浅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等。结果表明,近52年卫辉市年平均浅层地温除地面外均呈现极显著的升高趋势,升幅为0.07~0.18℃/10a,15 cm升温率最大;四季浅层地温中,冬、春季呈现极显著的升高趋势,尤其是15~20 cm,升幅为0.17~0.34℃/10a,夏、秋季升高趋势不显著。浅层地温冬季、春季和年平均分别在1976、1986年和20世纪90年代前期发生了突变,夏、秋季无突变;年平均地温异常偏高多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异常偏低多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和21世纪。气温升高及降水减少是影响地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1964—2015年霸州市0~20 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K法、滑动T检验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霸州市浅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异常年份、气候突变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等。结果表明,1964—2015年霸州市各季浅层地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4~0.52℃/10年,春季、冬季地温上升幅度较大;各浅层年平均地温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0.16~0.31℃/10年),0 cm地温增温率最大,与同时期的平均气温升温率比较,地温的气候倾向率偏低。春季、冬季、年平均浅层地温多异常偏低年份,主要发生在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期;秋季多异常偏高年份,1965年5 cm地温、2006年0~20 cm地温以及1975年5~20 cm地温发生异常偏高。综合累积距平和信噪比、M-K法和滑动T检验计算分析发现,地温的突变年份主要发生在1986年附近、1996年和2011年。年、季平均地温与同期平均气温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其中0 cm地温表现最为显著,相关系数均>0.723。夏季0 cm平均地温与降水量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600(P<0.01)。  相似文献   

6.
利用1980—2019年高淳国家气象站0~20cm浅层地温资料,分析了地温的变化趋势、突变和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近40年以来地温增温明显,较浅深度地温增速大;0、5、15和20cm年代际平均地温均为10年代最高,且上升趋势一致.(2)浅层地温四季均呈上升趋势,春季上升趋势最为明显.春季0、5和10cm地温在00年代上升趋势最大;夏季0cm地温在各年代际的上升趋势越来越小,其余各层与之相反;秋季变化趋势与夏季相同;冬季上升趋势最大均为20世纪90年代.(3)春季、秋季与冬季浅层地温的异常年份基本一致,冬季与全年异常年份一致性较差.0cm气候突变出现时间较早,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快.因地温测点与耕种田块存在差异性,更准确反映耕种状态有待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50年西宁深层地温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焕平  张占峰  汪青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493-13494,13572
[目的]分析1961~2010年西宁0.8、1.6和3.2 m深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61~2010年西宁0.8、1.6和3.2 m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年西宁深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以及异常、突变等气候特征。[结果]西宁0.8、1.6、3.2 m平均地温均表现为弱的升温趋势,与同时期平均气温的增温幅度比较,深层地温的增幅明显偏小;0.8和1.6 m平均地温以夏季增温最明显,3.2 m秋、冬季增温明显;0.8 m平均地温在20世纪80年代最高,60年代最低;1.6 m平均地温80年代春、秋、冬季平均地温较多年平均值偏高,3.2 m平均地温在20世纪80年代四季地温明显偏高;0.8 m年平均地温在1991年出现了异常偏暖,3.2 m在1987~1992、1994、2007、2009年均出现异常偏暖现象,1.6 m土层上无异常年份出现;四季偏暖年份大部分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其中,3.2 m共出现4次异常偏暖年份,0.8 m平均地温出现了5次异常偏暖年份,1.6 m平均地温出现了5年异常偏暖。[结论]该研究为揭示西宁气候变化的事实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1961—2011年沈阳市0.8、1.6、3.2 m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计距平、信噪比等气候学诊断方法,分析沈阳市各深层地温年、季、月变化趋势及异常、突变等特征。结果表明:各层年平均地温均呈增温趋势;且随着深度的加深,其月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并具有滞后性;年、季平均地温异常年份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异常偏高年份明显多于异常偏低年份;且均发生了气候突变。  相似文献   

9.
黄丽超  陈国弟  胡丽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75-18176,18179
[目的]研究1971~2005年广西东兴0~20 cm地温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71~2005年东兴国家基本气象站0、5、10、15、20 cm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35年来东兴浅层地温的变化趋势。[结果]1971~2005年东兴各层地温春、夏、秋、冬季及全年均为升温趋势,其中秋、冬季升温幅度明显高于春、夏季。各浅层地温在90年代初期和末期、20世纪初均有异常增温现象发生,而在70年代中期均有异常降温现象。各浅层地温在突变前均处于降温趋势,而突变后地温均为增温趋势。0、10、15 cm的突变点在80年代初、中期,5 cm的突变点在70年代末期,而20 cm有2个突变点,分别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各层地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温变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961~2010年广西浅层地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绍毅  劳炜  苏志  李强 《西南农业学报》2012,25(4):1372-1375
土壤温度是重要的土壤物理性质,其变化特征直接影响着土壤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紧密相关.利用1961 ~2010年广西31个气象站0~20 cm各层地温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50年来广西浅层地温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等.结果表明:广西各深度年平均地温呈升温趋势,升温突变点为2001年,冬季气候倾向率最大、夏季最小.各深度年平均地温升温率以0 cm最大,10 cm最小.年平均地温除0 cm外均在1984年出现异常偏低,各层年平均地温2009年出现异常偏高.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是影响广西地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利用唐山地区5个观测站1960—2013年逐日地面温度(以下简称地温)观测数据,研究了近54年该地区地温平均值、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变化特征及其气候突变等。结果表明:近54年唐山年平均地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除6月地温呈下降趋势之外,其余各月均呈上升趋势,2月、3月上升趋势最显著;21世纪前10年平均地温最高;年平均最高地温和最低地温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年平均最低地温的上升趋势显著;年平均地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显著升温为一突变现象,年平均最高地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升温非一突变现象;年平均最低地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明显升温为一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12.
新疆伊犁河谷地区50a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伊犁河谷地区10个气象代表站点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及t检验法分析了该地区近50 a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伊犁河谷除夏季平均最高气温与年平均最高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外,年平均气温、其他各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上升的幅度远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幅度,其中,冬季增幅最大,为0.59℃/10 a,秋季次之;暖温年多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且近10 a是50 a中最暖的时期,冷温年多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平均气温异常年份为:1969年为异常偏冷年,2010年为异常偏暖年;50 a全年降水量变化呈增湿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5.4 mm/10 a,其中,夏季降水量为50 a中最多时期,冬季次之,秋季降水量为最少;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枯水期,八九十年代至今为丰水期,但分布不均匀,阶段性干旱时有发生,降水偏多趋势还将继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三江平原佳木斯地区气温变化特征。[方法]利用三江平原佳木斯地区佳木斯、桦南、富锦、扶远4站1961~2010年温度资料,分析了三江平原佳木斯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结果]三江平原佳木斯地区年平均气温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升幅为0.249~0.412℃/10 a,各地年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表现为东部南部北部西部;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了气候突变,佳木斯、桦南、富锦年平均气温在1981年发生气候突变,扶远在1984年出现气候突变;佳木斯、富锦、桦南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后期异常偏低,桦南、扶远、佳木斯在2007~2008年异常偏暖,富锦在90年代初异常偏暖,各季平均气温异常在各地出现的年份不尽相同。[结论]该研究为今后三江平原佳木斯地区的气温预报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81—2010年海口市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T-检验法、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海口市近30年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海口市浅层地温年平均呈正趋势变化,趋势率为0.18~0.34℃/10 a,浅层地温增温最大出现在冬季,增温率为0.46~0.62℃/10 a。浅层地温平均值在1998年发生突变,由一个相对偏冷期演变为一个偏暖期,平均值上升0.4~0.6℃,达到α=0.001的显著水平。气温、降水是影响浅层地温变化的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昌吉市一般气候站1970 — 2019年逐月浅层地温观测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昌吉市近50 年春播期(4 — 5月)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趋势及突变年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 年昌吉市春播期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0~20 cm各土层地温的变化趋势不显著。在年代际变化上,平均气温和0 cm土层地温呈现出先升后降的特征,1970 — 2009年为上升趋势,2010年以来呈下降趋势。5、10、15、20 cm土层地温均呈先降后升再降的特征,1979 — 1989年呈下降趋势,1990 — 2009年呈上升趋势,2010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从春播期平均气温和各层地温的每10 年平均对比分析看,气温和各层地温在2000 — 2009年平均值均出现了最大值,表明2000 — 2009年为近50 年中气温和地温最高的10年。通过累积距平法可知,昌吉市近50 年春播期平均气温在1996年出现了明显转折,之前累积曲线基本上呈下降趋势,气温以负距平为主;之后累积曲线呈明显上升趋势,气温以正距平为主。0 cm土层平均地温在1990、2008年出现了明显转折。1990年之前累积曲线呈明显下降趋势,地温以负距平为主;1991 — 2008年累积曲线呈明显上升趋势,地温以正距平为主。2008年之后累积曲线呈下降趋势,地温以负距平为主;5、10、15、20 cm土层地温累积距平曲线趋势较为一致,均在1996年和2008年出现了突变。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2019 年柴达木盆地南缘气温、降水及浅层(0cm、10cm、20cm)地温的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气温、降水及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浅层地温对气温、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61~2019 年柴达木盆地南缘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升高倾向率为0.4℃/10a;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增加倾向率为8.0mm/10a。0cm、10cm、20cm年平均地温均呈增加趋势,变化趋势大体趋于一致,增加倾向率分别为0.43℃/10a 、0.32℃/10a、0.33℃/10a;各浅层地温四季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趋势较小,春、夏、秋季增温较显著,但随深度不同增温幅度各有差异;各浅层地温每年3月上旬至8月下旬平均地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9月中旬至翌年2月下旬平均地温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各层地温月平均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月份。各浅层平均地温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年平均气温升高1℃, 0cm、10cm、20cm地温分别增加0.98℃、0.74℃、0.75℃;年降水量增加100mm,0cm、10cm、20cm地温分别增加0.89℃、0.67℃、0.77℃,年平均气温对地温的影响较年降水量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71--2010年沧州市逐年及季平均浅层地温资料,采用折线图、气候变率等分析方法.对40年来沦州市浅层地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40年沧州市5、10、15、20cm地温的月变化、年变化均为上升趋势,年变化以15cm地温上升速度最为明显:春季5~20cm地温均呈升温趋势,以15cm地温上升较为明显;夏季5~10cm地温呈降温趋势,10cm降温速率最快,15~20cm呈升温趋势,15cm地温升温速率最快;秋季5~20cm地温均呈降温趋势,以5cm地温降温速率最快;冬季5—20cm地温均呈升温趋势,以15cm地温升温速率最快。该研究为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地面及浅层地面温度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吴元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245-8247
利用1961~2008年河南省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地域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全省年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158℃/10a,20世纪90年代至今处于高温期;年降水量具有很弱的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0.7 mm/10a,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处于多雨期;年平均日照时数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99.2 h/10a,20世纪60年代至今呈显著振荡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嘉祥县42年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传强  杨以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10-12612
根据嘉祥气象站1964~2005年气温及降水资料,从年、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变化趋势及异常年份的分析等角度对嘉祥42年来的气候变化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分析表明:42年来嘉祥县的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增温尤其明显;各季节气温变化趋势不同,冬季变暖趋势最明显,其中平均最低气温升高最为显著;42年来年降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20世纪80年代降水量最少。秋季降水呈下降趋势,而冬季在20世纪70年代为多雨期,夏季在80年代为多雨期,春季在70年代为少雨期。  相似文献   

20.
邱继玲  关磊  尚新梅 《北京农业》2013,(18):156-157
利用山东省梁山1959—2008年气温及降水资料,从年、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变化趋势及异常年份的分析等方面,计算了它们的统计特征量,长期变化趋势和突变现象分析。结果表明:近50a降水量变化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60~70年代中期降水丰沛,70年代中期~80年代为少雨期,90年代开始又进入多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