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蔡清海 《科学养鱼》2000,(11):27-27
一、生物学特征   泥螺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半咸水域的潮间带滩涂,属广温、广盐性种类,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泥螺生活于泥沙底和软泥底,对底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沙泥、沙质底质中也能生存。雨天或天气较冷时多潜于泥沙表层,不易发现。春、秋季则爬出泥层在滩涂面上摄食,夏季烈日曝晒下极少爬出滩涂表面,而晚上则出现大量泥螺。 5~ 9月为繁殖期,卵群呈圆球形,半透明,以胶质柄固着于海涂上。   泥螺成体和幼苗的生存温度为- 1.5~ 33℃,其中以 0~ 30℃较适宜生存和生长。不同产地的泥螺可在 1.84‰~ 28.80‰盐…  相似文献   

2.
杨国华 《海洋渔业》2002,24(3):137-138,133
泥螺(Bullacta exarat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后鳃亚纲、头楯目、阿地螺科,是滩涂常见小型经济贝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潮间带滩涂。近年来,泥螺养殖在启东市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已逐渐形成泥螺育苗、养殖、加工一条龙的生产格局,成为启东市海水养殖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随着泥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泥螺苗种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为了有效解决目前启东市泥螺苗种的短缺问题,启东市黄海滩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率先对泥螺土池育苗技  相似文献   

3.
美国红鱼是眼斑拟石首鱼(Sciaemops ocelletus)的俗称,原产于南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岸水域,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是一种广温广盐、暖水、溯河性的海产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抗病力强、生长迅速、饵料广泛等优点。正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养殖品种。美国红鱼生长适温范围为8℃-35℃,最适22℃-3O℃;适盐范围0‰-40‰,最适20‰-35‰e ; PH 值为6-9,最适7—8;溶解3.0mg/L以上,最适 5.0~9.0mg/L;因为美国红鱼生长所需要的钙主要是靠周围水体…  相似文献   

4.
在对虾、河蟹、贝类育苗中,离不开单胞藻的培养。本人根据多年的经验以新月菱形藻为例介绍在短期内大规模培养单胞藻的方法,以供参考。新月菱形藻对温度、盐度适应范围很广,在5~28℃,含盐量为18‰~615‰的范围内都能生长繁殖,最适光照强度为3000~8...  相似文献   

5.
一、原理概述 小球藻是水产育苗与养殖的初级生产力,是“轮虫、枝角类、挠足类、盐水丰年虫”等浮游动物的优质饵料,小球藻适宜在有机质含量丰富且氮含量相对高的水域中生长。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0~36‰的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在10℃~36℃温度范围内都能迅速繁殖生长,最适生长温度是25℃~30℃,适宜的酸碱度是7.5~8.5,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最适光照强度在l0000m烛光左右。  相似文献   

6.
一种小球藻的新型培育方法及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云水  代惠洁 《河北渔业》2010,(2):41-42,54
1原理概述 小球藻是水产育苗与养殖的初级生产力,是“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盐水丰年虫”等浮游动物的优质饵料,小球藻适宜于有机质含量丰富且氮含量相对高的水域中生长。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0‰~36‰的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在10-36℃温度范围内都能迅速的繁殖生长,最适生长温度是25~30℃,适宜的酸碱度是7.5~8.5,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最适光照强度在10000lx左右。  相似文献   

7.
温度和盐度同缢蛏稚贝存活及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在室内控制的温度和盐度条件下,采用单因子和结合的方法,研究温度和盐度同缢蛏稚贝存活及生长的关系。缢蛏稚贝的适盐范围为4.50‰至28.30‰,最适盐度为12.40‰至16.30‰。在25℃时,它对低盐(1.80‰以下)有较强的忍耐性,对高盐度(33.50‰至40.00‰)也有一定的忍耐性。缢蛏稚贝的适温范围为10℃至35℃。但最适温度随盐度的不同而异,若在最适盐度的生境中,它的最适水温为27℃至30℃;如果稚贝在最适盐度以外的适盐范围内,经方差分析表明,它的最适温度是22℃。稚贝对低温(5℃至2℃)有很强的忍耐性,致死温度上限是40℃。缢蛏稚贝对盐度的敏感性,比它对温度的敏感性来得强。在22℃以下的温度组中和最适盐度范围内,盐度与温度的相关性不太明显;而在27℃以上的较高温度和适盐范围的上下极限时,其相关性显著,它们相应的适盐或适温范围明显地变窄。  相似文献   

8.
浅色黄姑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色黄姑鱼(Nibea coibor)俗名白奈,金丝鲵,隶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该鱼肉质细嫩,口感独特,味道鲜美,其鳔是名贵的中药补品。浅色黄姑鱼属于温水性的鱼类,适温范围8℃~33℃,最适生长水温为24℃~29℃,产卵水温24℃~28℃,性成熟年龄为2周龄,生长适盐范围10‰~40‰。为探讨浅色黄姑鱼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  相似文献   

9.
锯缘青蟹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锯缘青蟹ScyllccSerratoc(Forskal),简称青蟹,俗称蝤蛑,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用蟹,自然海区最大个体可达1千克以上。青蟹分布于日本相模湾以南,及中国台湾省达印度太平洋、非洲南部等热带、亚热带海域的港湾及沿岸红树林沼泽地。在我国盛产于长江口以南的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及广西等沿海。青蟹喜栖于潮间带泥滩或泥沙底的滩涂上,白天多穴居,夜间四处觅食。青蟹以肉食性为主,喜食小贝、小鱼、小虾。青蟹养殖适应盐度7.2‰~33.0‰,最适为13.7‰~26.9‰;适温范围5~35℃,最适生长水温18~25℃。…  相似文献   

10.
赤鳞鱼种最适盐度范围为0‰-5.6‰,半致死浓度10.45‰,存活时间与盐度关系密切;其适宜温度范围为18-25℃,致死温度33℃。  相似文献   

11.
泥螺平涂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螺平涂养殖,是指在潮间带滩涂上(一般为中、低潮带)先进行简单的翻耕、清涂,然后播撒泥螺苗种,在养殖的中、后期常进行围网,防止敌害生物的侵入和泥螺的逃逸。养殖周期2~3个月,一年一般可养两茬,净利润可达600元/亩左右,还不包括对成品泥螺进行粗、精加工后的附加产值。泥螺的滩涂平涂养殖是一项成本低、投资省、收益高、风险小的滩涂养殖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将对泥螺的滩涂平涂养殖方法及技术作一回顾和总结,分析存在问题,改进不足之处,使泥螺的养殖生产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一、养殖场地的选择1.涂面…  相似文献   

12.
陈志明  黄培 《科学养鱼》2002,(11):19-19
高涂低坝蓄水养蚶技术是在高位滩涂上筑建堤坝、半蓄水养殖泥蚶的一种养殖方式。在大潮汐时,潮水可以漫过堤坝进池,退潮后,根据养殖需要保留塘内一定水位。小潮汐时,通过堤闸来调节塘内水位。该方法是探索开发利用高潮区滩涂的有效途径,现将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养殖条件1.场地选择要求选择在海区无污染、潮流畅通、地势平坦、能避风浪的海滩,底质以软泥为主,中下层为泥沙底质,水域盐度在12‰~32‰之间,以14‰~23‰最为适宜,pH值7.8~8.6,养殖海区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海水养殖水质标准。2.围塘筑堤…  相似文献   

13.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属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终年生活栖息在我国近海海区,具有广温、广盐和适应多变环境条件的特点,适温范围3.5℃~32℃,最适水温范围14℃~24℃,适盐范围14‰~33‰.半滑舌鳎的自然资源量较少,历来为我国沿海广大消费者待客的上等佳品,加之半滑舌鳎的生长速度快,食物层次低,能耐低氧,病害少,是我国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土池养殖海水品种.  相似文献   

14.
温度与盐度和缢蛏幼体生存、生长及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林笔水  吴天明 《水产学报》1990,14(3):171-178
本文以长期生活在较高盐度(26—28‰)海域的亲蛏所繁衍的幼体为材料,探索温度和盐度单因子及双因子结合与幼体生存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浮游幼虫期适盐范围为8.4—32.4‰,最适盐度为12.4‰,稚贝适盐范围为8.4—28.4‰,最佳盐度为12.4‰。温度对幼体的影响,是受盐度高低所支配。在盐度为28.4‰生境中培育,浮游幼虫期适温范围为17—25℃,最适温度为21℃,稚贝适温范围为13—25℃,最适温度为17℃,幼体对25℃以上的较高温度的忍耐力较差。若在最适盐度(12.4‰)中培育,浮游幼虫期最适水温为25℃,稚贝最适水温为21℃。幼虫对较高盐度的忍耐力比对较低盐度的忍耐力来得强。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厚壳贻贝人工育苗技术突破和推广,研究了海水盐度、温度、pH等生态因子对厚壳贻贝眼点幼虫的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繁育条件.结果表明:厚壳贻贝眼点幼虫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23.5~39.1,最适为27.4~35.3;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为18~27℃,最适为21~24℃;对pH值的适宜范围为7.5~9.0,最适为7.8~8.5.掌握了厚壳贻贝眼点幼虫对主要生态因子的适应范围,对厚壳贻贝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小斌 《齐鲁渔业》2008,25(4):19-19
福建省浦城县莲塘镇现有土池养鳗6.67hm^2(100亩),年产鳗80多吨。在土池养鳗的几年中,我们发现水霉病是危害鳗比较严重的一种病,每年都有流行,发病时间大多集中在2~4月间。水霉病通常在水温10~20℃时发病,13~18℃为发病最适温度,在水温10℃以下或20℃以上,鳗几乎不蔓延该病。该病主要危害鳗苗、鳗种,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泥螺的养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沿海滩涂广泛开展了泥螺的养殖生产,养殖方法不断更新,养殖技术也不断改进。目前,泥螺的主要养殖方法有:滩涂粗放养殖、滩涂低网围网养殖、滩涂高网围网养殖、滩涂筑堤(坝)蓄水养殖、土池(塘)养殖、盐田养殖等,不同的养殖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养殖成败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的切实落实,合理放苗密度、合理施肥、适时用药、及时收捕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塔斯马尼亚岛位于澳洲最南端,是澳大利亚最小的一个州,海岸线3200km,面积6.78万km2,人口约45万。夏季水温20~21℃,冬季5~8℃,海水盐度在30‰~40‰左右,沿海滩涂多为礁岩底质。可开发的养殖水域极其广阔,适宜进行高档鱼类和贝类的养殖...  相似文献   

19.
王小斌 《内陆水产》2008,33(1):29-29
我镇现有土池养鳗6.7hm^2,年产鳗80多t,在土池养鳗的这几年中,发现水霉病是危害鳗鱼比较严重的一种病,每年都有流行,发病时间大多集中在2月~4月。水霉病通常在水温10℃~20℃时发病,13℃~18℃为发病最适温度,在水温10℃以下或20℃以上,鳗鱼几乎不感染此病。该病主要危害鳗苗、鳗种,发病率较高,由寄生水霉引起,它容易在病变和坏死的组织上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20.
泥螺为太平洋沿岸半咸水产品的种类,是我省沿海重要的经济贝类,其肉质鲜美,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由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泥螺自然资源严重衰退,鉴于此,我们结合泥螺主要活动于滩涂表面和潜居泥沙表层的生活习性,自1998年起在启东市吕四港镇近海文蛤围网养殖的滩涂上,示范并推广了泥螺的人工滩涂围网养殖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滩涂的准备工作1.滩涂的选择:在潮流畅通、海水比重1.010~1.020、pH值7.0~8.5的海区,选择表层以泥质为主、涂质细软、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丰富的中潮区滩涂。2.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