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简析了山西省小麦联合收获“南征北战”易地作业形成的原因、发展历程及现状,总结了几年来组织小麦联合收获作业的经验及存在问题,分析了今后小麦联合收获易地作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搞好此项重点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家标准规定收获机在额定喂入量及籽粒含水率为15%~20%,谷草比为1:1.5的条件下,总损失率应小于等于2%(收获小麦)。收获作业损失往往不被重视,特别在收获作业后期或多雨季节,由下例可看出收获作业与损失的关系。 假如每公顷土地小麦产量为5000公斤,若谷物损失率为1%,每公顷地将损失50公斤;若谷物损失率为4%,每公顷地即损失200公斤。收获机每小时收获2公顷地,8小  相似文献   

3.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产量的稳定是我国粮食稳定安全的基础。在小麦生产过程中,采用小麦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极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但在小麦收获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小麦机收作业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收损失。减少损失就是增加粮食产量,而机收减损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有效减少机收过程中的损失,通过对影响小麦机收作业因素的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必要的机收减损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行走路线、适当的作业行进速度,选择合适的作业时间和时期,拨禾轮、脱粒机构、清选机构的正确调整、加装在线监测装置、对农机手进行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培训等,并为推进机收减损技术措施的应用,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0引言目前,小麦和水稻从整地、种植、收获上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玉米从整地、种植、田间管理上虽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但玉米收获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业程度还比较低。由于小麦、水稻跨区收获的广泛开展,使广大农民已尝到了使用机械化增收的甜头,其对实现玉米联合收获的呼  相似文献   

5.
作业高峰期上阵联合收割机10万台,日收获小麦52万hm2,机收率达94%本刊讯截止6月20日,我省小麦收获基本结束,机收率达94%,其中联合收获面积占机收面积的86%。与往年相比,今年全省小麦机收呈现多个新特点。一、跨区机收规模增大,小麦收获进度快。全省小麦联合收割机在去年7.6万台  相似文献   

6.
小麦联合收获作业的损失,总损失率应控制在2%以下,然而在实际作业中,很多机器的作业损失率严重超标 现就减少小麦联合收获作业损失采取的措施分析如下,供机手参考 1.选择合适的作业期和作业时间 小麦收获的最佳时期是小麦的腊熟期 联合收割机的作业一般采取“晚出车、晚收车”的原则。即早晨露水干了之后再  相似文献   

7.
由于全国性联合收获机活动的开展,我市每年都引进千余台外地联合收获机到津作业,加上本市拥有的近3000台联合收获机,投入作业的联合收获机总数达4000余台。大量联合收获机投入“三夏”作业,使我市整个“三夏”收获作业时间一再缩短。今年,全市平均比去年缩短2-3天。如蓟县今年“三夏”32万亩小麦机收作业6天完成,比去年提前2天;武清区则提前了3天。  相似文献   

8.
目前,采用联合收获机直接收获,是我省的水稻、大豆、小麦等作物主要收获方法。一是在作物充分成熟的时期内快速地及时收回谷粒,能提高粮食品质,减少不良气候影响,收获损失较低。二是节省工时消耗。三是节省出来的劳动力可以从事其它经济活动。存在的问题是收获机械年利用率太低,作业折旧成本高,因此,在农艺上应注意安排品种使之成熟期错开,在管理上要开展多种作物收获,  相似文献   

9.
去年以来,我省部分地区小麦联合收获作业价格上涨.增加了小麦生产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玉米联合收获作业五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政府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和农民购机积极性的提高,玉米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不断增加,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逐年大幅提高。如何提高机械的作业效率,增加机手收入,成了农机部门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玉米联合收获作业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做好计划安排做好作业计划安排是玉米联合收获作业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作业市场信息。诸如玉米的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宜机收面积、成熟时间、作业价格等。借鉴小麦联合收获跨区作业的经验做法,玉米联合收获跨区作业已逐步开展,如果…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化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机收作业中出现粮食损失率过大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农民收入,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小麦出现联合收获作业中粮食损失率过大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拓展了秸秆利用的新领域,使秸秆变废为宝,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六)保护性耕作是加快我省农机化发展的关键。我省是农机大省,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整个农机化进程。玉米联合收获技术难以推广的主要问题在于对行收获和收获后小麦播种困难两个方面。而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玉米免耕直播技术解决了玉米对行收获的问题,小麦免耕播种解决了玉米联合收获后,耕整地环节多,小麦常规播种难,作业成本高,农民难接受的问题。实践证明,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推动了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13.
谈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玉米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区年种植小麦1石万hm2,玉米1.36万hm2,目前,小麦生产在耕、播、收等主要作业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农民已在小麦收获上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手工劳作,但玉米收获仍靠原始的收获方式。这样不仅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中在水稻、小麦收获机械化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水稻、小麦的收获机械化,不但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减少了收获过程中的损失,缩短了收获期,为夏种秋播创造了有利时机.在联合收获机应用当中,机械故障在所难免,为了方便机手遇到故障时能够及时排除,以保证收获质量和作业效率,现以4LD-2型(新疆-2型)稻麦联合收获机为例,对其常见作业故障(动力故障略)及其排除方法简单地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在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作业中,复脱器堵塞成了常见主要故障之一,严重影响了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正常作业,有的机手甚至把复脱器安全离合器的压紧弹簧去掉,直接用螺母把离舍片拧死,结果造成皮带或其它部件的损坏,还有的直接把带动复脱器工作的皮带去掉,关闭下筛调整间隙使复脱器停止工作,杂余直接排出机外,加大了收获损失。其实。造成联合收割机复脱器堵塞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相似文献   

16.
选择合适的作业期和作业时间。小麦收获的最佳时期是腊熟末期和完熟初期。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时间,应根据天气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采取“晚出车、晚收车”的原则。可利用早晨作物比较潮湿的这  相似文献   

17.
玉米机收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省农机化发展较快,但玉米生产机械化却发展相对较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点。 一、农机与农艺不配套。玉米种植规格极不统一,套种形成的大小行,极不适应玉米联合收获。 二、机收玉米效益低于小麦联合收获。玉米联合收获机价格高于小麦联合收割机,但作业收入却不足小麦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许多地区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但由于我省种植时间短,机械收获的经验不足,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脱粒损失多,且工作效率低。其原因是天气、收获工艺和操作水平造成的。 1.天气影响脱粒损失 我省小麦的收获季节正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机械化收获在减少粮食损失、提高粮食产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从小麦机械化收获损失现状,丘陵山区小麦机械收获损失的原因,当前丘陵山区小麦机械收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收获减损的具体措施四个方面出发,分析造成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的具体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丰县现有耕地面积8.7万hm2,其中小麦面积4万hm2,有农机服务经纪人423名。小麦的机械化联合收获是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一件事情,组织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的流动收获作业,能有效提高农机利用率。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跨区作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农机经营模式,充分体现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