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禽流感的药物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AvianInfluenza简称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和鸟类的感染和疾病的综合征。1878年该病在意大利鸡群暴发的一种严重疾病,直至1955年美国才分离到H5N1流感毒株。近年在美洲、欧洲、非洲、亚洲、澳洲等地时有暴发,已分离到上千株AIV毒株,病毒可分为不同的亚型,我国在80年代从鸭分离到亚型有H4、H5、H6、H4N8、H4N6,香港在1975~1980年分离到62种亚型H1~11和N1~9的组合。禽流感对鸡可直接或间接感染,如鸡、火鸡、鹌鹑、水禽和海鸟等均可感染。水禽…  相似文献   

2.
浅谈禽流感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AvianInfluenza简写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和鸟类的感染和疾病的综合征。禽及鸟类感染后可表现亚临床症状,或表现呼吸系统疾病,产卵下降,下痢或急性致死性疾病。1 分布1878年意大利鸡群暴发一种严重疫病,称为鸡瘟,到1955年才证实由A型禽流感病毒(简写AIV)引起的。1959年美国分离到H5N1流感毒株;1976年澳大利亚分离出H7N1;1979年法国分离出H11N6和H6N7、H5;前苏联1967年分离出H3、H6、H4、H7、H3N1;1978年香港分离出H3…  相似文献   

3.
禽流行性感冒 ,简称禽流感 (AvianInfluenza ,AI)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禽类的感染和/或疾病综合症 ,被国际兽疫局确定为I类烈性传染病 ,并被列入国际生物武器公约动物传染病名单。OIE根据对家禽所造成的疾病程度 ,将禽流感划分为高致病禽流感HPAI和低致病禽流感LPAI。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属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 1994~ 1999年期间 ,该亚型病毒在全球呈广泛流行趋势 ,且危害日趋严重。中国在 1994年 ,由陈伯伦等[1] 人报道 ,在广东某鸡场的蛋鸡中分离到我国第 1株H9N2亚型禽…  相似文献   

4.
高致病力禽流感的流行与防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禽流行性感冒 (AvianInfluenza)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其易感动物包括各种家禽和野禽 ,综合征可为低致病力毒株引起的轻度呼吸系统疾病、产蛋下降到高致病力毒株引起的急性致死性疾病等多种形式。历史上造成高致病力禽流感大暴发的禽流病毒都属于H5或H7亚型 ,高死亡率和猝死是其主要特征 ,并导致感染鸡群的全军覆灭。与此同时 ,在世界各地也不乏有中低致病力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广泛流行。不论以何种致病力形式出现 ,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 ,尤其是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引发的禽流感的暴发与流行都给养禽…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免疫与流行的生物数学模型初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禽流感(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的感染或疾病综合症。慢性或亚临床感染可使家禽的生产力严重下降,如增重减缓或不长,产蛋量下降等;高致病力禽流感(HPAI)可造成100%死亡,导致全军覆没[1]。1983年美国禽流感和1995年墨西哥禽流感分别造成了相当于10亿多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2]。1993年我国证实鸡群中有禽流感流行[3],1996年从水禽中分离出对鸡高致病力的H5亚型禽流感毒株[4]。因此,我们必须对此提高警惕,采取积极措施以防禽流感在我国的扩散与流行。本文的目的旨在探讨禽流感…  相似文献   

6.
一、禽流感发生的历史回顾 禽流感(AI)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曾给世界养禽业造成巨大损失。禽流感病毒(AIV)对鸡、火鸡、鸭等家禽均有较强的侵袭性。 1.鸡:1878年意大利首次暴发鸡瘟,1955年证实鸡瘟是由 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1959年英国暴发禽流感,并分离出禽流感病毒(AIV)(H5N1),现在已有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1976年,澳大利亚(H7N7)、1978年比利时(N1N6,H6N2),1979年法国(H9N2);其后美国、以色列、日本、前苏联各地区、香港及内陆都分离出…  相似文献   

7.
中国禽流感流行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分别从广东、四川、新疆等地禽流感(AI)血检阳性、发病率高、产蛋率下降的鸡群中采集186份病料,先后分离到6株A型流感病毒。这些分离株可在鸡胚中传代,可凝集鸡红细胞,血凝价达160~1280倍。不被新城疫、减蛋综合症、败血支原体阳性血清所抑制。用这些分离毒株制成琼脂扩散(AGP)抗原与禽流感标准阳性血清可出现白色沉淀线。分别将分离毒株与AI标准分型血清H1~H14、N1~N9进行HI、NI试验,结果川和川农株均为H4N6,西昌1和2株及Sh株均为H9N2,新疆石河子(石)株为H14N5。分离株分别做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测定,结果所有分离株ICPI介于024~148之间,IVPI介于015~056之间.通过电镜观察,可见直径为80~120nm球状或杆状典型的禽流感病毒.经联机检索,从新疆石河子AI阳性鸡场产蛋下降的鸡群中分离出的H14N5株为国内外首次从鸡中分离出的H14亚型禽流感病毒。将某单位送检的禽流感鹅体分离株(G1株和G2株)做了血清型和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认定,G1和G2株均为A型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G1、G2株对鸡均达到高致病力毒株标准。  相似文献   

8.
水禽源的H4N6病毒株能否感染鸡或者其他禽类,以及致病力如何尚未清楚,本研究利用2018年1月初从健康水禽监测样品中分离到的1株H4N6亚型AIV,命名为A/Duck/Henan/JM/2018(H4N6),对其HA基因遗传特点及对SPF鸡和樱桃谷鸭的感染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显示,JM株的HA基因裂解位点为PEKAS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属于欧亚分支,与国内的H4N6毒株亲缘关系较近,表明该毒株的HA基因变异不大;JM株感染鸡和鸭后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有效地向外界排毒,说明病毒可以在体内增殖,且有一定的水平传播能力,揭示病毒有跨宿主传播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由 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的病毒性传染病,被国际兽疫局确定为Ⅰ类烈性传染性病。该病毒属正粘病毒科,几乎所有的野生与家养禽类均可感染。1878年在意大利的鸡群中首次暴发,其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报道AIV存在的事实,近几年,我国在不同地区都分离到禽流感病毒,广泛存在的主要是H9亚型病毒,且多为中等以下毒力的毒株。本试验采集病料主要针对河北省养鸡业较为发达的几个县市的七个小型养鸡场,选择未注过流感疫苗,临床症状出现产蛋下降和呼吸道症状严重的鸡只,剖杀,采集病变明显的脏器,如胰、肝、肺、脾、气管、肾、泄殖腔及其干酪样物等,剪碎研磨,加抗生素处理后,接种9-10日龄鸡胚,弃掉24小时内死亡的鸡胚,收集24-72小时死亡鸡胚的尿囊液,盲传三代,并做血凝试验,对于HA阳性的样品,进一步做HI试验,结果有2株禽流感病毒为H9亚型;进一步测定其神经氨酸酶活性,结果为N2。取1: 10稀释的尿液0.2ml肌肉接种8只8周龄SPF鸡测其致病力指数,观察10天内鸡只发病情况,结果第三天鸡群精神稍有沉郁,其中一只出现歪脖的神经症状,采用英国中心兽医实验室静脉致病指数(IVPI)测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高致病性毒株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可引起鸡、火鸡、鸭、鹅、鹌鹑等家禽感染,野鸟、水禽和海鸟等均可感染,呈世界性的存在和发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政府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世界各地的HPAI主要是由H5和H7两种亚型的AIV引起,但并非所有的H5、H7亚型都可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国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毒株主要是H5N1亚型。每一次HPAI的发生都会带来巨大的危害,不仅直接影响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