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以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探讨蒙古黄芪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为蒙古黄芪抗旱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滤纸做发芽床,清水为对照,用浓度分别为10%、20%、30%的PEG-6000溶液处理蒙古黄芪种子,测定黄芪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量及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等抗旱生理指标。结果:10%PEG-6000浸种48 h显著提高了黄芪种子的发芽率,20%PEG-6000浸种48 h显著促进黄芪幼苗的生长。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均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丙二醛含量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脯氨酸含量与浸种时间无显著相关性。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b、a+b含量以及a/b值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而随着PEG浓度的升高除叶绿素b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中低浓度的PEG溶液处理蒙古黄芪种子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而浓度过高则会出现抑制作用。可以选择20%PEG-6000浸种48 h处理黄芪种子,提高蒙古黄芪幼苗抗旱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根际促生细菌A2 对植物生长的促生效应,通过室内发芽试验,以PEG6000 4 个浓度处理条件,对A2 菌株3 种发酵产物浸种处理的小麦,采用“胚芽鞘长度法”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鞘抗旱指数,同时测定其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EG6000 浓度为4%时不同浸种处理的小麦胚芽鞘长度、发芽率、叶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EG6000 浓度为12%时,A2 菌株发酵液浸种的小麦发芽率比无菌水对照组高14.93%,其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高66.55%,66.92%。说明随着PEG6000 浓度的增加不同浸种处理间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A2 菌株促进植物生长的同时诱导植物产生抗性物质从而适应不利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了PEG模拟干旱胁迫对思茅松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0%(对照)、5%、10%、15%)的PEG-6000处理种子,分析不同处理下思茅松种子萌发后幼苗的生长情况以及幼苗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渗透调节物质与保护酶活性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思茅松萌发幼苗胚根长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胚轴长度则呈下降趋势.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PEG-6000浓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则呈先少量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胚根逐渐增加,胚轴生长变慢,力求减少水分消耗,适应干旱生境.  相似文献   

4.
PEG浸种处理提高烟草种子活力的效应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用PEG浸种处理烟草种子,研究了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组合对烟草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活力指数,增强种子萌发时的呼吸速率和淀粉酶活性.且以20%PEG-6000浸种48h的效果最好。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经20%PEG处理后,幼苗活力指数明显提高,处理组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及电解质渗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还发现,PEG处理能减少低温吸胀期间种子内电解质渗漏量及渗漏速率,并提高种子在低温下的萌发率,增强幼苗抗冷性。  相似文献   

5.
高渗胁迫后橡胶树萌发籽苗抗旱性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利用NaCl、PEG6000、甘露醇模拟高渗胁迫条件,对RRIM600巴西橡胶树种子进行浸种处理7d,测定了不同浸种处理橡胶树萌发籽苗的多项生理指标,并应用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影响橡胶树苗期抗旱性的主要生理指标和不同浸种处理橡胶树萌发籽苗的抗旱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与橡胶树苗期抗旱性关系最密切的生理指标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不同浸种处理橡胶树萌发籽苗抗旱性强弱依次为:甘露醇(10%)>PEG6000(15%)>NaCl(3%)>甘露醇(15%)>PEG6000 (25%)>甘露醇(20%)>NaCl(2%)>NaCl(4%)>PEG6000 (35%)>甘露醇(20%)。  相似文献   

6.
低温、NaCl和PEG胁迫对杉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低温、NaCl和PEG处理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杉木第3代种子园收集的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了4℃低温处理,0.025 M~0.3 M的NaCl溶液和5%~30%的PEG溶液对杉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起始萌发时间、萌发时间、幼苗苗高、以及幼苗干重鲜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显著降低了杉木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干重鲜重比,缩短了起始萌发时间和萌发时间,但对种子发芽势和幼苗苗高作用不明显;浓度不小于0.025 M的NaCl和5%的PEG溶液均会显著降低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0.2 M的NaCl和20%的 PEG溶液分别是杉木种子萌发极限浓度,即大于此浓度时杉木种子完全不萌发;0.025 M~0.1 M的NaCl和5%~15%的PEG溶液处理均会显著延长种子起始萌发时间,缩短萌发时间,降低幼苗苗高,增加幼苗干重鲜重比。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黄花菜NaCl胁迫的生理机制,研究40、80、120、160、200 mmol/L NaCl胁迫对黄花菜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高度、质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加NaCl胁迫浓度时,黄花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相应降低,盐害指数逐渐升高,黄花菜种苗的生长高度也呈现下降趋势。其中NaCl浓度为120 mmol/L时,对黄花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高度的抑制作用较弱。不同处理质膜透性、MDA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20 d内处于一直增加的趋势,而不同处理黄花菜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NaCl胁迫对黄花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聚乙二醇对谷稗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处理谷稗种子对其萌发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谷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水分胁迫的关系,旨在研究引发对促进供种萌发和活力的效应,为谷稗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以15%、20%、25%、30%浓度的PEG6000对谷稗种子进行24h、60h、100h浸种渗透处理,研究谷稗发芽率、发芽速度、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适宜的PEG6000浓度和浸种时间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谷稗种子的萌发,表现为谷稗种子发芽率增高、发芽速度加快、相对电导率下降。当25%PEG6000浸种24h时,脯氨酸含量达633.31ug/mg,是CK的3.56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PEG6000处理提高了谷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和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25%PEG6000浸种24h是PEG引发谷稗种子较为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9.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作物种子萌发出苗以及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探究外源激素对盐胁迫条件下荞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荞麦品种西农9976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和盆栽发芽2种方法,研究褪黑素(MT)与2,4-表油菜素内酯(EBR)浸种对不同盐浓度胁迫下荞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增加了荞麦种子和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降低了荞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使荞麦种子胚芽长度、胚根长度和幼苗高度显著下降。MT、EBR浸种荞麦种子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危害,使荞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较对照分别增加14.9%~33.3%、11.5%~27.3%和20.0%~46.2%,显著提高荞麦种子胚根长度、胚芽长度、胚芽鲜重和干重、幼苗高度、幼苗鲜重和干重,并显著增加荞麦种子和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综上所述, MT和EBR浸种均能通过提高荞麦种子保护酶活性、减少活性氧积累、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促进盐胁迫条件下荞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  相似文献   

10.
紫穗槐种子萌发对盐旱逆境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PEG-6000及混合溶液处理紫穗槐种子,测定其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幼苗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种子发芽能力下降,幼苗生长指标下降;SOD、P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对3种胁迫条件下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分析表明,紫穗槐种子在萌发期和幼苗期有一定的抗盐能力和抗旱能力,萌发幼苗对盐、旱胁迫存在交叉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11.
《种子》2021,(6)
为探讨外源赤霉素(GA_3)对NaCl胁迫下泡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毛泡桐、台湾泡桐和白花泡桐种子为试材,于不同浓度的GA_3溶液中浸种12 h,在0.3%NaCl胁迫下研究泡桐种子发芽参数和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以及对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叶绿素(Chl)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明显抑制了泡桐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适宜浓度GA_3浸种处理提高了NaCl胁迫下泡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泡桐根和芽的生长,增强了NaCl胁迫下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了MDA含量,促进Pro和Chl的含量,明显缓解NaCl胁迫对泡桐种子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且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毛泡桐、白花泡桐和台湾泡桐分别在400、600 mg·L~(-1)和600 mg·L~(-1) GA_3处理时缓解盐胁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浓度的ZnCl2对盐胁迫下成县迟蒜鳞茎种子进行处理,对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及4种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单一NaCl胁迫下,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添加不同浓度ZnCl2后,大蒜鳞茎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的耐盐性明显增强.添加浓度为10-5 mol/L时,大蒜鳞茎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和芽长、根长、发根数以及幼苗鲜重、苗干重、根鲜重、根干重和根体积、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达到最大,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降到最低.因此,外源ZnCl2缓解NaCl胁迫对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和幼苗伤害的最适浓度为10-5 mol/L.  相似文献   

13.
以西瓜品种“小皇冠”和“早佳8424”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种子萌发袋发芽的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0,50,75,100,125 mmol/L) NaCl溶液胁迫下,蛭石引发处理对西瓜种子发芽指标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引发处理对缓解西瓜盐胁迫伤害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对西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剧,引发处理提高了NaCl胁迫下西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NaCl胁迫下,西瓜胚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引发处理下胚根的SOD、POD、CAT活性增强,MDA和H2O2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研究表明,引发处理能促进NaCl胁迫下西瓜种子萌发,促进可溶性糖的积累,诱导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和H2O2的积累,增强西瓜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外源腐胺对盐胁迫下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菜豆品种‘P16028’为试验材料,设置蒸馏水对照(CK)、100 mmol/L NaCl处理(NaCl)以及NaCl处理条件下添加1 mmol/L Put浸种(NaCl+1 Put) 3个处理组,对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CK相比,盐胁迫导致菜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显著降低,抗氧化酶SOD、POD、CAT均呈下降趋势,其O2-、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上升,种子萌发受到抑制。而添加外源Put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菜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也提高了SOD、POD、CAT氧化酶活性,降低其O2-和MDA含量,提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菜豆对盐胁迫的抗性。由此可见,使用外源Put浸种可以缓解盐胁迫带来的伤害,提高菜豆种子的耐盐性,从而有效的促进菜豆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5.
高昆  韦加幸 《种子》2021,(1):119-123
以锦灯笼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升高,锦灯笼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降低,相对伤害率升高,同时萌发所需时间延长。幼苗株高与NaCl浓度成反比,且在幼苗生长初期影响不明显,快速生长阶段影响显著。与对照组比,随着NaCl浓度升高,幼苗丙二醛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0 mmol·L-1时最低,120 mmol·L-1时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100 mmol·L-1 NaCl时达到最高;P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在80 mmol·L-1 NaCl时为最大值。NaCl会影响锦灯笼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但锦灯笼具有一定的抗盐性,可以在低于20 mmol·L-1的盐环境下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6.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雪菊种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浓度(0%、5%、10%、15%,20%、25%)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雪菊种子萌发时间、日相对萌发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的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和鲜重等指标,研究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对雪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了解由PEG-6000浸种预处理后种子的恢复萌发的能力.结果表明:PEG-6000浓度越大,雪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抑制的作用越大;雪菊种子萌发的时间延迟,日相对萌发率和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胚根长、胚芽长和鲜重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PEG-6000浓度为25%时,雪菊种子未见萌发,但在适宜条件下恢复萌发.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浸种剂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复配浸种剂处理玉米种子,在人工气候箱设置10℃低温,研究各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特性、幼苗形态、生理指标的影响,对多成分复配浸种剂提高玉米种子抗低温萌发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浸种剂提高了种子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1~3d,提高发芽指数,种子发芽整齐,提高活力指数,提高了胚芽α-淀粉酶活性,增加了胚芽可溶性糖含量,加快了种子贮藏物质转运率,提高了胚芽IAA、GA3、ZR含量。6GA浸种剂浸种显著提高玉米种子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8.
磁化NaCl胁迫溶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磁化强度对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强度的磁化NaCl胁迫溶液浸种并喷洒水稻种子及幼苗,测定种子的发芽指标和幼苗的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经0.05T的磁化强度处理后,与对照相比,水稻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中可溶性糖含量有明显提高,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溶液经不同磁化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表现为酶带增多,酶带加粗;对酯酶同工酶影响不太明显。结论:研究表明一定强度的磁化处理可以提高盐胁迫下水稻种子的萌发能力和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9.
《种子》2020,(9)
探究不同干旱程度对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藜麦GE 6为材料,采用不同PEG-6000浓度(0、5%、10%、15%、20%)对藜麦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胚根长于5%PEG浓度时达到最高,其它指标均于10%PEG浓度处理时达到最高。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物质的积累随着PEG浓度升高而降低;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二者含量均于10%PEG浓度时达到最高;幼苗叶片中MDA含量呈降低—上升—降低的趋势,5%PEG处理下MDA含量最低,较对照低11.2%(p0.05)。SOD和POD的活性随着PEG浓度升高而升高。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可以促进藜麦种子的萌发,藜麦幼苗具有一定抗旱能力与其在干旱胁迫下能够合成更多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较高的POD活性、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水扬酸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芽某些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玲  陈婴芳 《种子》2000,(6):3-4
低浓度水扬酸浸种可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和种子根、芽的生长,增强种子根、芽的呼吸速率和根系活力,提高幼苗含水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萤白质的含量,降低膜相对透性,且浓度越低,效果越显著;而高浓度的水扬酸则抑制了水稻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