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前言 三江平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有着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是国家农牧业重点开发地区.随着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有毒植物对牲畜的危害是家畜饲养人员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此,笔者在1980—1987年间对这一地区的有毒植物进行了一次普查,现将这一地区危害家畜的有毒植物汇编成名录,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家畜粪便归还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之一.为退化草地的恢复措施提供参考,从家畜粪便归还分解过程、归还的多尺度格局、归还对土壤氮素的影响和土壤-植被分布格局对家畜归还响应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今后应从研究区域、研究尺度上探究家畜排泄物对植被地下生物量的响应,同位素在家畜粪便-土壤-植物系统中含量的差异和室内模拟,使研究结果进一步达到量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沈爱梅 《现代农业科技》2010,(9):341-341,346
介绍了家畜采食有毒植物的中毒症状及诊断,并提出防治方法,以期对提高我国草地有毒植物研究水平和有效控制有毒植物的危害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元阳县少数民族地区4个乡(镇)的饲用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调查涉及饲草饲料植物和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种类、种植现状、利用方式、适口性等方面。共调查记录人工种植的饲草饲料植物17份,分属12科16属17个种;当地家畜主要采食的野生牧草种质116份,分属25科88属116个种。元阳县饲草饲料植物和野生牧草资源十分丰富,丰富的饲草料资源为当地发展草食家畜养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天然草地上除了生长有价值的饲用植物外,往往还混生着家畜不食或不愿食的,以及有害和有毒的植物,这些饲用价值低、妨碍优良牧草生长、直接或简接伤害家畜的植物统称为杂草.据统计,新疆天然草地上常见的有毒有害植物约有80余种,在巴里坤县天然草地中分布较多,危害较大的有多种乌头、飞燕草、毛莨、金莲花、大戟藜芦、醉马草、小花棘豆、草麻、无叶假木贼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蜂产品资源丰富,目前,被开发利用的蜂产品主要有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毒、蜂王幼虫、雄蜂蛹、蜂蜡等.本文主要就蜂产品在家禽、家畜及植物等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2006,(6):16-16
荞麦属蓼科植物,其籽实、秸秆和叶壳等被绵羊采食后,能增加动物对阳光的敏感性,引起家畜中毒。  相似文献   

8.
家畜氢氰酸中毒是由于过量食入含有氰苷的饲料或新鲜的植物嫩芽引发的中毒病,常见于反刍类家畜.春季各种植物幼苗萌发,家畜极易误食,是此病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9.
山西放牧地主要有毒植物及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放牧地中有毒植物有35科91属148种,其中以亚高山甸类草地中出现较多,占总产单量的15%~18%。该文就山西放牧地上出现数量较多,易引起家畜中毒的植物,从生态分布、有毒成份及对家畜的危害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防除的几点建设。  相似文献   

10.
利用3年时间对3种岩黄芪属(Hedysarum L.)和3种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的生长速率、生物量积累、家畜采食的幼嫩枝条比例、冠层结构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岩黄芪属植物的生长速率显著高于锦鸡儿属植物,生长2年的岩黄芪属植物的生长速率为0.70 cm/d,锦鸡儿属植物为0.27 cm/d,岩黄芪属植物较锦鸡儿属植物能更早、更好地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岩黄芪属植物生物量积累迅速,生长2年的岩黄芪属植物单株干重平均为41.17 g,产量干重为2 158.52 kg/hm2,锦鸡儿属植物单株干重为7.09 g,产量干重351.87 kg/hm2;生长3年的岩黄芪属植物单株干重平均为104.38 g,产量干重为3 132.63 kg/hm2,锦鸡儿属植物单株干重为14.23 g,产量干重703.88 kg/hm2,两属植物差异显著(P<0.05)。岩黄芪属植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供家畜采食的幼嫩枝条所占比例逐渐下降,生长2年的岩黄芪属植物8月份木质化枝条占总生物量干重的53.82%,生长3年的木质化枝条占总生物量的78.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