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高校大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依据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分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包括与教师、与同学、与家人之间关系的形成方式、特点以及大学生人际关系失谐的主客观原因;明确而具体地提出了建立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方法与途径、即集体主义、竞争意识和理智心态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高校根本的目标追求: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其和谐人格的培育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意,也是大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动力之源。高校应把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作为高校根本的目标追求。高校领导、教师要确立和谐人格培育的新理念,加强大学生的人格践行教育,构建健康的校园核心价值观,注重大学生的个性教育,加强大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造成大学生主体意识薄弱、缺乏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随着和谐校园建设不断深入,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已经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转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有和谐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人。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作为第二课堂的高校图书馆,在加强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教育,促进大学生和谐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应加大信息素质教育改革力度,立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大力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层次中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物质保障、政策支持和文化底蕴。高校应构筑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和谐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完善大学生科技运行机制,促进和谐校园制度文化发展,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丰富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内质,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2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和谐校园应是依法治校,章法有序,利益协调,安定祥和,充满活力,师生和衷共济,员工各尽所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提高领导班子能力是关键,依靠广大教职工和大学生主体是根本,协调处理好各方面关系是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7.
高校网络舆情作为舆情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入。在传播设备随身携带的大环境下,如何应对高校网络舆情并加以合理的引导,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相结合,培养大学生责任上网、绿色上网的观点,是互联互通的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教育的重点,也是高校舆情研究的一个热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享受这份便捷的同时,海量的数据也充斥着大学校园,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国内外的各种思想以及社会热点,使得大学生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日渐弱化。而大学生是一个社会影响力较强的特殊群体,舆情监管工作如果不到位,将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高校舆情管理不只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要求,更能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对高校网络舆情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引导对策,以期能够促进高等院校网络舆情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爱大学生特殊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关爱大学生特殊群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校园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人类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的最高级的文明形态,农林院校在加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先天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因此,加强农林院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与生态文明行为培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从培养生态文明观入手,通过一系列措施与途径,开展生态教育,实施生态实践,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关爱大学生特殊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关爱大学生特殊群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校园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基础上,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做出的科学决策。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审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叙述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与和谐社会建设不和谐,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学生应有的思想政治素养,从五个方面思考与探讨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它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促进高校和谐发展,实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推进高校改革,坚持依法治校、实施民主管理,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构建高校和谐教育是形成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人生导师,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社会发展需要、内心和谐、思想教育的新着力点、新模式等方面,用心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思考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与需要。  相似文献   

14.
高校政治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基于师生业缘的特殊人际关系,是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本文概括了当前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师生关系的实然和应然的关系,分析了影响辅导员和大学生和谐师生关系的因素,提出了构建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健康和谐师生关系对策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刍议可持续发展下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有效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养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以人为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大学生奠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重要基础。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缜密调研、归纳,阐述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基本内涵与构成,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实践和企业见习,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下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举措。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就业、立业的基础,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高校教育的出发点、立足点.  相似文献   

17.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实验室,也必须适应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因为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验室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实验室建设能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的对象,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其心理的健康状况对于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构建和谐校园语境下,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构建系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平台是实现大学生心理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科研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任务,也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大多数教研型高校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明显的不足。基于教研型农业高校的农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的实证调研,从学生角度分析目前在教研型高校开展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农业高校农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并构建适合教研型高校发展要求的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是高校两课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法治思维是一种合法性思维、权利义务性思维和程序正当性思维,是当代大学生崇尚法律的意识观念。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应当进行合理的法律课程设计和安排,以适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