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冻伤 当池塘水温降到1℃时,鱼类就进入麻痹状态;当水温在-3℃以下,草鱼、鲢、鳙就会冻死。防治方法:做好防寒保温,如加深池水;另外在气温高时,适当投喂豆饼,菜籽饼等,增强鱼的抗寒能力。 竖鳞病 越冬时亲鲤鱼易发生此病,症状为体表粗糙,鳞片竖起似松球状,鳞的基部水肿,稍压有液体流出。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给池塘冲注新水;另外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  相似文献   

2.
鱼种秋季进箱越冬,由于经过池塘育肥后,体质一般较壮,加之气温适宜,容易适应网箱环境.同时,秋季大水面沉箱越冬,不仅越冬鱼体体重消耗比池塘少,而且越冬结束春季起箱后,水温5℃左右鱼类即开始摄食,生长期较春季进箱鱼延长了约1个月,鱼体生长速度快,产量明显提高.秋季沉箱越冬的鱼种比春季进箱的鱼种,生长速度约快30%,出箱规格约大35%.因此,鱼种秋季进箱越冬是一种利于鱼类生长和高产的好方式.其操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二、罗非鱼的人工繁殖技术(上) 罗非鱼的繁殖,不需要进行人工催情产卵和流水刺激,只要水温稳定在18℃以上,将成熟的雌、雄亲鱼放入同一繁殖池中,待水温上升到22℃时,就能自然杂交繁殖鱼苗。在水温25℃~30℃的情况下,每隔30~50天即可繁殖一次。下面以奥尼鱼的制种过程为主介绍罗非鱼的繁殖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淡水白鲳的越冬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白鲳为热带、亚热带鱼类,水温低于是12℃时,会自然死亡;水温在18~19℃时,鱼可以存活,但易生病,导致大批量死亡。因此,淡水白鲳的越冬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1.泥鳅: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越冬期长达2~3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持水深1.5米以上,使水温保持在2~8℃.稻田养殖的泥鳅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溜内,并用稻草铺在鱼溜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溜底部的淤泥中越冬.  相似文献   

6.
1泥鳅 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越冬期长达2~3个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持水深1.5m以上,使水温在2℃~8℃之间。稻田养殖的泥鳅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溜内,并用稻草铺在鱼溜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溜底部的淤泥中越冬。  相似文献   

7.
1.泥鳅: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越冬期长达2~3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持水深1.5米以上,使水温保持在2~8℃.稻田养殖的泥鳅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溜内,并用稻草铺在鱼溜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溜底部的淤泥中越冬.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暖冬较多出现,冬季和早春一些人放松了对鱼感冒和冻伤发生的防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和重大损失。正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异常,低温、冰冻灾害不是减少了,而是在局部地区和有的年份发生更为频繁和严重,对鱼越冬影响更甚,应予注意。鱼感冒和冻伤症状鱼是冷血变温动物,在一定条件下体温会随水温的升降而升降,始终与水温保持0.1℃~0.4℃的温差。人工驯养的鱼类投喂的是配合饲料,各种营养  相似文献   

9.
陈德祥 《饲料研究》1998,(10):29-29
要使160~300尾/kg小规格鱼种在16~18℃的低温环境下越冬后达到高成活。出池后耐寒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快、繁殖代数少、子代鱼少、单尾价格低、便于运输而受养鱼户喜欢。现将小规格罗非鱼种越冬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鱼种池的消毒。鱼种进池前用漂白粉或...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偏低,因此一般的池塘养殖都是春季投放鱼种。投放鱼种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技术要点。1时间的选择春季是投放鱼种的最好季节,以水温低于10℃时为宜,水温太低会冻伤鱼种。因为春季鱼的活动能力减弱,而且鱼鳞片紧密,鱼体结实,拉网、捕捞和运输不容易受伤,能够提高鱼种放养的成活率。2鱼种质量苗种应有检疫合格证,未使用过孔雀石绿。同一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不耐低温,秋末冬初,当水温降至15℃时,就不能继续生长。实际上罗非鱼养殖池只能利用半年(5~10月)。鳜鱼则不同,到了冬季并不完全停食,仍能持续生长,只是摄食减少,生长速度减慢。利用罗非鱼养殖池空闲期养鳜鱼,此阶段苗种便宜,饲料鱼丰富,鳜鱼养至翌年5月份上市,价格相对较高。盐都县义丰镇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出利用罗非鱼池轮养鳜鱼的实用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池塘产出率,每0.067公顷(亩)效益比  相似文献   

12.
(一)鱼种越冬期死亡原因1.鱼种小、体质差:规格太小的鱼种,体质差,体内积存的脂肪等营养物质少,难以在漫长越冬期蓄积维持生存所需的能量,常因身体衰弱而死亡。其体质差,在拉网并池过程中因受伤而感染水霉等疾病引起死亡。2.鱼体受伤:在拉网并塘时,由于操作欠佳,造成鱼体受伤或鳞片擦落。病菌入侵或感染疾病,在越冬期间也易死亡。3.注水或增氧不当:长时间盲目循环冲水或增氧,致使池塘水温迅速下降,鱼类被冻晕冻死。(二)降低死亡率的措施1.鱼种越冬池的选择:由于越冬池的好坏,可直接关系到越冬鱼种的成活率。鱼种越冬池要具备下列几个条件:选…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使用葵花籽饼对尼罗罗非鱼体脂肪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6种饲料中的高、低纤维葵花籽饼含量分别占饲料蛋白质的30%、60%和80%,试验鱼平均体质量(16±0.95)g,水温25~28℃,日投喂3次,试验时间70d。试验期末将取样鱼饥饿24h后称重,置入-22℃下冷冻,测定鱼体的脂肪酸组成。测  相似文献   

14.
现在,各地养殖商品鱼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培育鱼种和鱼种越冬技术尚未被广大渔农掌握。其实做好鱼种越冬并不难,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就能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一、投食保膘 一般水性鱼类,当水温下降到10℃左右,对其食欲虽有影响,但其消化机能并不很弱,对饵料仍有一定的需求。据试验,当水温下降到7℃时,鲢、鳙鱼还会少量滤食,草食鱼类也浮到水面吃草(白菜叶等青料),水温下降到4℃时,鱼种才呈休眠状态。而在长江以南的大部地区,水温很低的时间不很长,如果鱼种进入越冬后,就会不给食,使它们处于饿的状态,仅靠越冬前体…  相似文献   

15.
罗非鱼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2~23℃,一般在5月中旬以后自然产卵。为抢季节,充分利用光、热与饵料资源,必须采取人工增温,强化培育,使罗非鱼提早到4月中旬产卵孵化。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一)亲鱼选择与培育 选择成熟度好的亲鱼在3月中旬放入产卵池内加强培育,产卵池可选用越冬池。一般每平方米产卵池放养6  相似文献   

16.
鱼种秋季进箱越冬,不仅鱼体体重消耗比池塘少,而且越冬结束春季起箱后,生长期较春季进箱鱼延长了约1个月,鱼体生长速度快,产量明显提高。因此,鱼种秋季进箱越冬是1种好方式。其操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十四、罗非鱼的几种主要越冬方式 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除海南、台湾和云南、广东省的部分地区能自然越冬外,我国大多数地区不能自然越冬,需要采取人工越冬保种措施。长江流域越冬期约6个月,整个越冬期要求水温保持在16~20℃,以达到保膘和安全越冬。罗非鱼的越冬方式很多,根据热源的途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四、罗非鱼的人工繁殖技术(下) (三)亲鱼放养 1.放养时间。亲鱼放养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温、水温而定。只要水温稳定在18℃以上,就可以将亲鱼放到繁殖池。长江流域一般在4月底5月初放养,广东、福建地区约3月中、下旬放养,北方约5月上、中旬放养。放养亲鱼要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并且一次放养为好,可使亲鱼产卵时间集中,见苗一致,有利于苗种培育。 2.雌雄配组。放养亲鱼时,雌、雄亲鱼的配比,一般  相似文献   

19.
十七、罗非鱼越冬常见病防治技术 罗非鱼在生长季节,一般疾病比较少。而在越冬季节,由于越冬池面积较小,放养密度较大,水质相对较差,水温偏低,再加上处于不太活动与少摄食的情况下,罗非鱼就容易生病。 在越冬期间鱼病防治要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一般每隔10~15天预防一次,每次每立方水用含氯量为30%的漂白粉1克或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合剂,加水溶解后,均匀泼洒全池。  相似文献   

20.
1 鳖1.1 稚鳖 越冬前适当增加蛋白质、脂肪含量高及易消化的饵料,当水温降至18℃以下时转入室内培育池采用深水或浅水越冬。深水越冬,先将池水排干,加入30~40cm厚的泥沙,注水5~10cm深,然后按每平方米放稚鳖150~200只。当水温下降到1O℃以下,稚鳖便开始钻入泥沙中冬眠。若水温太低,可逐渐加温水增强小鳖活力,让其钻入深水层泥沙中,并将池水加深至1.5m。为使室温控制在0~8℃,可在池顶上放竹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