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防治猕猴桃黑斑病和果腐病的有效诱抗剂,对6种诱抗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和香菇多糖对黑斑病的防效显著,阿泰灵和赤·吲乙·芸苔的防效其次,超敏蛋白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效较差;阿泰灵对果腐病的防效较好,氨基寡糖素和芸苔素内酯其次,赤·吲乙·芸苔、超敏蛋白和香菇多糖几乎无效果。建议生产上选用芸苔素内酯、香菇多糖或阿泰灵对猕猴桃黑斑病和果腐病进行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番茄灰霉菌的抑菌效果,选用3%氨基寡糖素水剂、0.5%几丁聚糖水剂和1%香菇多糖水剂3种常规植物免疫诱抗剂,分别配制高、中、低3个浓度,采用含药培养基的方法开展室内抑菌试验,明确3种植物免疫诱抗剂相应最佳抑菌浓度后,在番茄生育期开展田间诱导抗灰霉病试验。室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均可抑制番茄灰霉菌的生长,其中,1%香菇多糖水剂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1%香菇多糖水剂20倍液接菌1d后的抑菌率为36.1%,4d后抑菌率为67.43%;3%氨基寡糖素水剂抑菌效果次之,3%氨基寡糖素水剂100倍液接菌1d后抑菌率为22.1%;0.5%几丁聚糖水剂抑菌效果相对较低,抑菌率维持在0.0%~14.3%。田间诱导抗病试验结果表明:0.5%几丁聚糖水剂200倍液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的诱抗效果,连续施用4次后,番茄灰霉病防效达61.83%。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同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田间番茄诱抗促生的效果,选用香菇多糖、几丁聚糖、氨基寡糖素、毒氟磷、寡糖·链蛋白5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分别在番茄苗期、开花期、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均不产生药害,均是绿色安全的植保产品;其中,5%氨基寡糖素1 000倍液对番茄诱抗促生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番茄开花率,对番茄晚疫病防效达78.64%,667m2产量最高,达6 236.5 kg。建议生产中,在番茄生育期多次施用植物免疫诱抗剂,可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抗病性,且优先施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4.
4 种诱抗剂诱导番茄抗晚疫病的初步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苯并噻二唑、香菇多糖、几丁聚糖和氨基寡糖素对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作用效果,测定了这4 种诱抗剂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并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明确了4种诱抗剂对番茄晚疫病的诱导抗性。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4 种诱抗剂在不同浓度下的抑菌效果普遍低于30%,无明显的杀菌活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4 种诱抗剂对苗期番茄晚疫病的诱导抗病效果良好,其中500 mg·L-1 的2% 几丁聚糖水剂(AS)诱导抗病效果最佳,为90.0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4 种诱抗剂对成株期番茄晚疫病的诱导抗病效果均超过了70%(除125 mg·L-1 的2% 几丁聚糖AS 处理外),效果较好的为50 mg·L-1 的1% 苯并噻二唑水乳剂(EW)和100 mg·L-1 的3% 氨基寡糖素AS,诱导抗病效果分别为94.71% 和95.89%。  相似文献   

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茎叶喷雾的方法测定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枯草芽孢杆菌等5种生物农药对芦笋茎枯病致病菌天门冬拟茎点霉菌的抑菌活性,并对植株的安全性和防治效果进行研究。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和氨基寡糖素对天门冬拟茎点霉菌无直接抑菌活性。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80、160 g · (667 m~2)~(-1)含孢子1000亿个· g~(-1)枯草芽孢杆菌WP抑制芦笋生长。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末次药后7 d,5种生物农药高剂量的平均防效与对照药剂苯醚甲环唑差异不显著,均对芦笋茎枯病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4 d,含孢子1000亿个· g~(-1)枯草芽孢杆菌WP、2%香菇多糖AS和5%氨基寡糖素AS的田间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5种生物农药均可用于芦笋茎枯病的绿色防控,其中植物诱抗剂类的香菇多糖和氨基寡糖素防治效果好且持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选择不同浓度5%氨基寡糖素水剂开展病害防治试验,并以0.5%几丁聚糖水剂为生物药剂对照,以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为化学药剂对照,以清水为空白对照。结果显示:5%氨基寡糖素水剂667 m2用量30 mL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第1次施药后7 d防效达76.1%,推荐在病害发生初期间隔7 d连续施用2~3次。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免疫诱导剂油菜素内酯和寡糖素对杨梅凋萎病的抗性诱导机理,以‘东魁’杨梅幼苗为试材,研究外源诱导剂对接种凋萎病菌后杨梅的抗性、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病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2,4–表油菜素内酯和寡糖·链蛋白可显著降低杨梅凋萎病病情指数,抗性诱导效果分别达47.94%和39.01%;两者均能有效促进杨梅幼苗生长发育,处理后的杨梅株高、叶长和叶面积均高于对照;在接种后28 d,2,4–表油菜素内酯和寡糖·链蛋白处理显著提高了杨梅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提高13.9%~26.8%。在2,4–表油菜素内酯和寡糖·链蛋白处理下,SOD、POD和CAT酶活性短时间内显著升高,28 d时2,4–表油菜素内酯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87.4%、106.5%和77.9%,而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2,4–表油菜素内酯和寡糖·链蛋白均能显著诱导杨梅病程相关基因MrPR1、MrPR2和MrPR10上调表达,在接种后7~28 d仍维持在较高表达水平。综上,2,4–表油菜素内酯和寡糖·链蛋白对杨梅的凋萎病抗性诱导效果较好,其诱导机理可能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以及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园应用氨基寡糖素诱导免疫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氨基寡糖素(农业专用壳寡糖),是从海洋生物如虾类、蟹类等的外壳提取而来的多糖类天然产物。为验证其在猕猴桃上诱导抗病抗逆、增产提质、农药减量等方面的作用,推进氨基寡糖素诱导免疫技术应用,2020年陕西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选用正业海岛素(5%氨基寡糖素水剂)在猕猴桃上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陕西眉县汤峪镇新联村齐峰生态农庄,6亩,品种为瑞玉,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寡糖(5%海岛素水剂)在番茄不同阶段、不同浓度的应用效果,解决番茄壮苗和增产问题,2013年在东阳镇彭村的番茄上进行示范。结果表明,番茄通过2次喷雾5%海岛素水剂后,田间表现为叶色浓绿、苗架高、结果率高、抗病性强,增产10%左右,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30%以上;喷施5%海岛素水剂800倍的效果好于1 000倍。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能有效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的药剂,选用了核苷·溴·吗啉胍、氨基寡糖素、超敏蛋白、天达2116(复合氨基低聚糖农作物抗病增产剂)、核苷·溴·吗啉胍+氨基寡糖素、核苷·溴·吗啉胍+超敏蛋白、核苷·溴·吗啉胍+天达2116、核苷·溴·吗啉胍+氨基寡糖+ZnSO4、核苷·溴·吗啉胍+超敏蛋白+ZnSO4,以及核苷·溴·吗啉胍+天达2116+ZnSO4等药剂组合,研究了其对黄瓜花叶病毒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核苷·溴·吗啉胍+天达2116+ZnSO4的防治效果最好,核苷·溴·吗啉胍+氨基寡糖素次之,二者防效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明确氨基寡糖素对黄瓜种子萌发及苗期诱抗促生效果,采用纸上法和穴盘法,设置5%氨基寡糖素500倍液、800倍液、1 000倍液和1 200倍液4个浓度,对黄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幼苗株高、茎粗、根质量、根长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氨基寡糖素800倍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具有较好的促进效果,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高,分别为98.19%和31.71%,发芽指数为21.04,居第2位。5%氨基寡糖素1 000倍液处理的黄瓜幼苗茎粗、地上部鲜质量、根质量、株高和根长均最高,分别为3.12 mm、1.35 g、0.39 g、18.85 cm和9.33 cm,其中根质量与5%氨基寡糖素800倍液处理并列。  相似文献   

12.
中生菌素和氨基寡糖素对西瓜枯萎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 ,评价了中生菌素和氨基寡糖素与多菌灵混用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中生菌素室内抑菌效果明显 ,与多菌灵混用的田间防效和西瓜增产率分别为 84.12 %和 10 4.6 1%,均极显著优于其他药剂处理。氨基寡糖素诱导西瓜抗枯萎病效果明显 ,盆栽试验发病轻 ,植株健壮 ,根系发达 ,田间试验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植物免疫诱抗剂通过激活植物体的免疫系统调节植物的新陈代谢,从而增强植物抗病和抗逆能力,近年来广泛应用到多种作物上。本研究通过试验证明,葡萄园全生育期喷施4遍6%寡糖·链蛋白1 000倍液后,可有效提高树体的免疫力,增强树体抗病性,有效防治灰霉病和霜霉病,同时可以增加果实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辣椒病毒病的有效防治药剂,开展了辣椒病毒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维大力健有机水溶肥(灌根:5 kg/667 m2)+维大力康微量元素水溶肥800倍液、5%氨基寡糖素水剂1 000倍液、8%宁南霉素水剂1 200倍液、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能有效防治辣椒病毒病,防控率均在60%以上;维大力健有机水溶肥+维大力康微量元素水溶肥、5%氨基寡糖素水剂1 000倍液、8%宁南霉素水剂1 200倍液、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可为云南辣椒病毒病防治首选药剂,生产上该4种方式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5.
6种杀菌剂对猕猴桃主要腐烂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是引起江西省奉新县猕猴桃果实腐烂的两种主要病原菌。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的毒力,结果表明,75%肟菌酯.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粒剂、50%异菌脲(扑海因)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百泰)水分散粒剂等5种杀菌剂对葡萄座腔菌和拟茎点霉菌均有较强的毒力,对葡萄座腔菌的EC50值依次为0.143 9、0.150 2、0.179 5、0.264 0和0.946 6μg/mL;对拟茎点霉菌的EC50值依次为0.089 3、0.222 8、0.132 0、0.403 4和0.792 2μg/mL;50%醚菌酯(翠贝)水分散粒剂则对两种病菌的毒力很弱,对葡萄座腔菌和拟茎点霉菌的EC50值分别高达7 890.7和12 881.0μg/mL。  相似文献   

16.
火龙果溃疡病菌的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防治火龙果溃疡病,通过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对火龙果溃疡病病菌进行鉴定及抑菌药剂室内筛选。结果表明,菌株P1与新暗色柱节孢相似性达100%,结合形态学分析确定该菌株就是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菌;13种药剂中40%氟硅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2.5%烯唑醇乳油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50 7、0.131 7、0.183 2和0.173 1mg/L。  相似文献   

1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火龙果镰刀菌果腐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毒力最强的是45%咪鲜胺水乳剂,EC50为0.053 3mg/L;其次是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43%戊唑醇悬浮剂,EC50分别为1.760 2和4.009 7mg/L;15%恶霉灵水剂及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抑菌作用较差,EC50分别为43.090 9和43.769 9mg/L。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育优质健壮的西瓜商品苗,促进北京都市农业和西甜瓜集约化育苗产业的发展,开展不同5%氨基寡糖素水剂处理(30、20、10 mL,分别对水15 kg)对西瓜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0 mL对水15 kg处理下的西瓜幼苗的根冠比、根长、最大叶面积以及接穗高度平均值达到最高,分别为0.123、249.78 mm、50.0 cm2与160.06 mm。综合各项指标,5%氨基寡糖素水剂10 mL对水15 kg的处理表现较好,有利于育苗期间幼苗生长以及定植移栽后顺利缓苗,可推荐育苗户使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6种杀菌剂单剂药效并筛出对番茄晚疫病增效作用较好的混剂配比。结果表明氰霜唑、咯菌腈、氨基寡糖素、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的EC50值分别为0.21、0.37、0.46、0.65、0.74mg/L,抑菌效果均较好。将氰霜唑分别于其他四种杀菌剂复配,其中咯菌腈和氰霜唑以质量比为1∶1混配时,EC50值为0.08mg/L,增效系数为3.38,增效作用明显。在温室防效试验中,采用常规喷雾法,质量分数为40%咯菌腈·氰霜唑在100g.a.i/hm2剂量下防效最好,达到93.66%,可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科学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涂勇 《北方园艺》2011,(13):159-160
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对滇橄榄贮藏期炭疽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10%世高水分散粒剂的抑菌效果最佳,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0.8350x+4.3815,EC50为5.5mg/L,EC90也仅为187mg/L;该药(5.5mg/L)处理橄榄果实后储藏42d时,其腐烂指数仅为1.35%,明显高于对照(腐烂指数为9.06%),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